新国学网:"相濡以沫真情永驻" 徐向前元帅的爱情故事(1)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网
 

 
徐向前与黄杰1946年在延安结婚时的留影。
 

 
晚年徐向前与家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徐向前元帅在烽火硝烟中足智多谋、战功卓著,堪称铁血勇士。但在战场之外,他也不乏儿女情长,感情丰富。徐向前一生历经三次婚姻,其中到底几多甜蜜又几多辛酸呢?

    至纯恩爱,恬静和睦
    徐向前的初婚是由父母包 办的,新娘叫朱香蝉。
    1920年,即徐向前在国民师范上学的第二年,父母考虑他已19岁了,再不定亲,别人要笑话的。于是,就在几起保媒说亲的当中,选中了东冶镇朱家长女朱香蝉。朱香蝉的父亲不识字,是个本分的庄稼人,还是当地有名的菜园把式。但两家在完婚时间上发生争论,徐父想推迟几年再办,因为家里支付不起娶媳妇的一大笔开支,可是朱家不同意往后推迟,理由是闺女大了,再等几年20多岁,在当地,姑娘二十不嫁有伤体面。无奈之下,徐家只好依了朱家。在徐向前工作安定之后,1922年,由男女双方长辈商议选好良辰吉日,徐家张灯结彩,为徐向前和朱香蝉举行了热闹的婚礼。
    在那个年代,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年轻人,认为子女首要的就是孝为先。于是,徐向前和朱香蝉都顺从父母安排。徐向前虽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但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能使他有摆脱父母包办而去自由恋爱的勇气。一字不识的朱香蝉,根本不知道“五四”运动是啥,更不会有什么新思想了,她只相信命运会给她安排一切。
    婚后的朱香蝉,上对公婆兄嫂,下对小姑,有尊有让,有礼有貌,得到了一家人的喜爱。那时徐向前在河边村任教,每周回家一次。徐母很疼爱媳妇。徐向前不在家时,她就让媳妇回娘家去住,并嘱咐向前:“回来时,别忘了去东冶把她接回来。”徐向前怎么会忘呢,他比母亲更盼望这个时刻。
    徐向前在学校教小学六年级,月薪20块白洋,生活较为稳定。乐天安命的徐向前对自己当时的处境较为满意。辛辛苦苦工作一周之后,他便急切地奔向东冶镇,“夫妻双双把家还”。婚后第二年,他们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松枝。
    徐向前和朱香蝉虽不是自由恋爱成家,但也像千千万万对中国老式夫妻那样,随遇而安,过着夫唱妇随、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并逐渐产生了感情。对徐向前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婚姻。但失业的打击很快降临,这种平静的小日子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1924年,由于学校裁员,徐向前只好远离父母和妻子,去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他走后,朱香蝉忧急交加,得了一种谁也说不清楚的病。徐向前得知后,忧心如焚,恨不能立刻飞回朱香蝉的身边。但作为一名军校学员,纪律严格,身不由己。他只好写信安慰妻子不要着急,安心养病,等有机会一定回去看她。可朱香蝉每天除了吃一点西葫芦粥之外,别的什么也吃不下,身体急骤消瘦,脸色蜡黄,等不到他回来了。善良而柔弱的朱香蝉,怀着一腔幽思,命丧黄泉,临终前还哀求公婆写信叫徐向前回家。
    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徐向前和朱香蝉也算得上是一对恩爱夫妻。徐向前没能满足朱香蝉可怜的心愿,也没能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每当念及痴心的朱香蝉,徐向前总怀有一丝愧疚。第一次婚姻虽然时间不长,但终究给徐向前留下过一段美好回忆。


关键字: 内容标签:相濡以沫,元帅,爱情故事,永驻,真情,徐向前
下一篇:胡乔木的未了心愿:重写一部完整的中共党史著作(1)||上一篇:西施何能作祸基 范蠡是“腐败”分子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