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西南联大唯一一位吸鸦片的教授刘文典(1)

编辑:汀滢 来源:东北新闻网
 

“二云居士”刘文典
在西南联大,刘文典是惟一一位吸鸦片的教授,甚至公然赞美“云土”为鸦片中的上品。刘文典有个绰号就叫“二云居士”,何为二云?一为云土(鸦片),二为云腿(云南火腿)。1945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各校复员,刘文典却不肯随清华大学回京,而留在了云南大学任教,据说理由是因为舍不得云土和云腿。
刘文典对鸦片确实挺钟爱,看他的友人、同事和门墙对他外表的描述,就可知鸦片对刘文典的影响有多深。

“二云居士”素描
“叔雅(刘文典)人甚有趣,面目黧黑,盖昔日曾嗜鸦片,又性喜肉食。及后北大迁移昆明,人称之谓‘二云居士’,盖言云腿与云土皆名物,适投其所好也。好吸纸烟,常口衔一支,虽在说话也粘着嘴边,不识其何以能如此,唯进教堂以前始弃之。性滑稽,善谈笑,唯语不择言。”(周作人,《北大感旧录·刘叔雅》)
烟虽是在进教堂前扔掉了,但有时候却留着烟纸,为的是上课时无法过吸鸦片过瘾时狂吸几下纸烟。
“有一年,余适与同车,其人有版本癖,在车中常手夹一书阅览,其书必属好版本。而又一手持卷烟,烟屑随吸随长,车行摇动,手中烟屑能不坠。”(钱穆,《师友杂忆》)
刘文典的清华老门生则描写得更绝:“记得那日国文班快要上课的时候,喜洋洋坐在三院七号教室里,满心想亲近这位渴慕多年的学术界名流的风采。可是铃声响后,走进来的却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头罩上寸把长的黑发,消瘦的脸孔安着一对没有精神的眼睛,两颧高耸,双颊深入;长头高兮如望平空之孤鹤;肌肤黄瘦兮似辟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虽尚不至于骨子在身里边打架,但背上两块高耸着的肩骨却大有接触的可能。状貌如此,声音呢?天啊!不听时尤可,一听时真叫我连打了几个冷噤。既尖锐兮又无力,初如饥鼠兮终类寒猿……”(《教授印象记·刘文典》,见《清华暑期周刊·1935.7》)
对这些评价想必刘文典是知道的,只是他不在乎,所以他才公然地赞美“云土”为鸦片中的上品,才对周作人以“家中还有老小”为托词不来西南联大而气愤地说:“连我这个吸鸦片的‘二云居士’都来了,他读过不少的书,怎么那样不爱惜羽毛呀!”(吴晓玲,《忆刘叔雅先生数事》)
刘文典常以“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告诫自己(诸伟奇,《刘文典传略》),他是书生,也是狂生。但后来刘文典还是因鸦片而深受其苦。他离开西南联大去云南大学,不能说鸦片没有一点关系。

50
两云土与解聘
那是1943年,昆明的物价涨得很离谱,可谓“扶摇直上三万里”,联大的教授们过的也皆是苦日子。饭可以少吃点,至多肚皮反应大点,但对于有鸦片瘾的刘文典来说,不吃饭可以,但日复一日没有烟是很难过的。时逢普洱(磨黑)大豪绅、盐商张孟希邀请刘文典为其母撰写墓志铭,并答允供给充足鸦片及酬资,后来张孟希也确实赠了刘文典50两云土。但刘文典的磨黑之行,影响了其所担任的课程的安排,遭到了联大同事的非议,闻一多就刘文典写了一封措词激烈的信,说:“昆明物价涨数十倍,切不可再回学校,试为磨黑盐井人可也。”在发信前,闻一多曾找联大文学院院长也是清华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建议对刘文典停薪及考虑解聘。


关键字: 内容标签:联大,鸦片,唯一一,教授,刘文
下一篇: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及其死法(2)||上一篇: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及其死法(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