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代宗师梁漱溟为表孝道娶妻 恋爱不花钱

编辑:秋痕 来源:东北新闻网
 

梁漱溟、黄靖贤1921年成婚时的合影

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六岁启蒙读书时,还不会穿裤子;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却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连同他的两段爱情与婚姻,亦如同他的人生一样极具传奇色彩,迥然不同。

1912年,梁漱溟开始信奉菩提,并发誓一生食素、终身不娶。直到父亲自杀后,他才自咎不孝,“呜呼!痛已!儿子之罪,罪弥天地已!”加上曾路过湖南时看到军阀烧杀掳掠、荼毒生灵的悲惨现状,1921年5月,梁漱溟宣布献身儒学,由一个虔诚的佛徒变成一个虔诚的儒者。于是有了梁漱溟的第一次婚姻。

那是1921年冬天,梁漱溟的友人伍庸伯将梁漱溟介绍给了自己的妻妹黄靖贤,在问及梁漱溟对女方的条件时,梁漱溟说:“我殆无条件之可言,一则不从相貌如何上计较;二则不从年龄大小上计较;三则不从学历如何上计较,虽不识字亦且无妨;四则更不需核对年庚八字。当然,亦非尽人可妻。我心目中悬想得一宽厚和平之人;但其人或宽和矣,而无超俗之意趣,抑何足取?必意趣超俗者乃与我合得来。意趣超俗矣,而魄力不足以副之,势将与流俗杆格而自苦;故尔要有魄力才行。我设想以求者如是如是。”

也就在1921年冬天,梁漱溟和黄靖贤匆匆忙忙结婚了。梁漱溟终于完成了父母的夙愿,成了一个孝子:“率新妇拜公遗像而哭”。那时梁漱溟29岁,黄靖贤28岁。

黄靖贤是否满足了梁漱溟“宽厚、超俗、魄力”的三个条件呢?从梁漱溟的一些叙述中,可知他刚开始对原配并不那么满意。“其时我一心在完成手中著作,未暇谈婚事,且洵知伍先生娶于旗籍人家,虽属汉军旗而袭染满洲人习俗,我夙所不喜,当下辞谢其介绍好意。其后既卒于订婚而成婚,成婚之夜我为靖贤谈及上面说的宽厚、超俗、魄力三点。她不晓得魄力一词,问此二字怎样写,正为其读书不多,超俗云、魄力云,非所习闻也。”

“她的衣履、装饰,极不合时样,气度像个男子,同她的姐姐伍夫人站在一起,颜色比姐姐反见老大。凡女子可以引动男子之点,在她可说全没有。”(梁漱溟《悼亡室黄靖贤夫人》)

“我好读书,用思想,而她读书太少,不会用思想,许多话都不会谈,两个人在意识上每每不接头。”“因此,在婚后十年内,彼此感情都不算顶好。”但“靖贤的为人,在我心目中所认识的,似乎可用‘刚爽’两个字来说她。”黄靖贤虽外表不够漂亮,但为人正直而忠信,乐于为这个家奉献。“婚后14年间,使我藉以了解人生,体会人生。并从她的勤俭,得以过着极简易的生活,俾我在社会上能进退自如,不用讨钱养家,而专心干我的社会运动。”1934年,黄靖贤因病在山东邹平去世。婚后,黄靖贤为梁漱溟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均先后夭折,后又生两个儿子培宽、培恕。

黄靖贤的去世,使得梁漱溟充满深情地回忆道:“我自得靖贤,又生了两个孩子,所谓人伦室家之乐,家人父子之亲,颇认识这味道。”并且非常哀痛:“现在靖贤一死,家像是破了,骤失所亲爱相依的人,呜呼!我怎能不痛呀?我怎能不痛呀?”为了哀悼亡妻,梁漱溟还写了一首诗,以示纪念。

我和她结婚十多年,

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

正因为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

使我可以多一些时间思索,

多一些时间工作。

现在她死了,死了也好;

处在这样的国家,

这样的社会,

她死了使我可以更多一些时间思索,

更多一些时间工作。

是的,梁漱溟与黄靖贤思想交流少,算不上红颜知己,但黄靖贤是个好心肠的人,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许更多的是亲情。1944年,梁漱溟有了第二次婚姻。他深深地爱上了教员陈淑芬。

1943年夏天,在梁漱溟的广西桂林老家,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当地教师陈淑芬女士。当时陈淑芬已47岁,从北京师范大学后却一直未婚配,是桂林颇有名气的老姑娘。那时已小有名气的梁漱溟也已51岁,但两人热烈地恋上了。两人相恋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在桂林乃至广西全省成了一大新闻,使得新闻界天天派人跟踪采访。“究竟谁追求谁”成为焦点,让人们最为好奇。

1944年1月23日下午,在广西桂林市区一家旅馆的宴会厅。梁漱溟、陈淑芬举行了热闹的婚礼。有一百多位文化、学术界名人前来庆贺,李济深将军主持婚礼。作家白鹏飞致词道:“梁先生原籍桂林,……抗战开始后方归故里。但他在桂林并无家室,既无家室,何言回家。那么最好就是着手建立家庭。敞开的心扉自然容易被人占据。陈女士出阁甚晚,因为她一直要嫁给一位哲学家……于是,她就乘虚而入了。”更为有趣的是,著名诗人柳亚子和戏剧家田汉为梁漱溟宣读“贺婚诗”。

在婚礼现场,梁漱溟应来宾要求还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他们的恋爱史:“现在,我听说谈恋爱要花很多钱,下馆子,看电影,看戏等等。但我却没有花过一分钱。我是羞于谈及此事,但的确连出去散步也没有过。我也曾给她写过信,约她在天气好时一起去经山村的河边散步。但那天却恰逢阴天小雨。她是否会应约前来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拿把伞就出门了。如我所料,在半路上遇见了她。因为还在下雨,我们仍然无法去散步。于是我们终于只是在路边的小亭子里坐了一会儿!”

甚至,梁漱溟当场唱了一段“黄天霸”。而后对来宾说了声“我去也”,便挽着新娘兴冲冲地走了。可见,当时梁漱溟对第二次婚姻在相当的意义上是满意的。

遗憾的是,两人婚后婚姻生活并不想人们想象中那么幸福。“我不谋温饱,不谋家室”的梁漱溟不自觉就冷落了家庭,冷落了陈淑芬。而陈淑芬个性好强,脾气大,夫妻俩时有争吵,甚至公众场合也不大讲礼仪,令梁漱溟尴尬。“在父亲的生活里,家庭生活始终不重要,无论是第一个或第二个配偶都不重要。我料想,如果他回顾一生,会对她们两人觉得歉然。”梁漱溟的次子梁培恕如是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孝道,宗师,娶妻,不花钱,恋爱,梁漱溟
下一篇:一代奇女子孝庄太后与洪承畴多尔衮的纠葛(2)||上一篇:袁世凯批准过“春节” 孙中山不同意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