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坛中混的人,最厉害的就是那只笔,像一把匕首。鲁迅靠一只笔和不少人战斗过,其中有他的敌人,他的同行,甚至有他曾经的朋友。教育家、革命家成仿吾(见左图)是同鲁迅笔伐过的人之一。那场看不见硝烟的笔伐之战,在彼此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成仿吾攻击鲁迅:“中国的堂·吉诃德——堂鲁迅!”
那是1922年的时候,成仿吾与郭沫若和郁达夫在上海创办了文学团体“创造社”。当时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成仿吾的评论是“创造社”的三大品牌。在鲁迅1923年8月出版了《呐喊》后,成仿吾于1924年2月对鲁迅“抡板斧”,成了率先向鲁迅攻击的急先锋。成仿吾在《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发表《〈呐喊〉的评论》一文。称“《阿Q正传》为浅薄的纪实的传记”,“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亦均是“浅薄”、“庸俗”的“自然主义”作品,只有《不周山》一篇,“虽然也还有不能令人满足的地方”,却是表示作者“要进而入纯文艺的宫廷”的“杰作”。
年轻气盛的成仿吾对《呐喊》的整体否定。对此,鲁迅当时并未给予批驳,只是在翌年5月撰写的《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说“我的小说出版之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虽不独未予点名,但大家都明白了青年批评家就是成仿吾。
“一事能狂便少年”,当时正年轻着的成仿吾可能骨子里满上好斗的天性,郭沫若曾说他是一阵“黑旋风”。当时向鲁迅发起攻击的人其实不只成仿吾一个,只是其他人都不如成仿吾的批评来得刻薄,来得汹涌,他曾说:“这位胡子先生倒是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堂鲁迅!”“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不仅害了神经错乱与夸大妄想诸症,而且同时还在‘醉眼陶然’;不仅见了风车要疑为神鬼,而且同时自己跌坐在虚构的神殿之上,在装作鬼神而沉入了恍惚的境地。”
甚至把整个绍兴都牵连进来了,称鲁迅“词锋诚然刁滑得很,因为这是他们师爷派的最后的武器”等等。
鲁迅回击:“中了才子+流氓的毒”
鲁迅后来以《“醉眼”中的朦胧》和《我的年纪气量和态度》等文章回应过成仿吾的批评,但几乎没有正面论战,只是揭露创造社“前年招股本,去年请律师,今年才揭起‘革命文学’的旗子”。讽刺成仿吾“总算离开了‘艺术之宫’的职掌,要去‘获得大众’,并给革命文学家‘保障最后的胜利’”,并批评成仿吾说“先生手抡板斧,从《创造》的大旗下,一跃而出”,表示对他的此种作风的“憎恶”。
几年后,鲁迅提到成仿吾,还说:“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这种令人‘知道点革命厉害’,只图自己说得畅快的态度,也还是中了才子加流氓的毒。”
对鲁迅“中了才子+流氓的毒”的批评,成仿吾50年后仍耿耿于怀,公然以“才子流氓”自傲于天下。在1979年所写的《徐冰同志追悼会车中口占》诗中,还写下:“可怜酒鬼多仙去,‘才子流氓’今独存。”

1926年创造社成员摄于广州 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1926年11月20日鲁迅在与许广平的私人通信中,也曾谈及“创造社量狭而多疑,一定要以为我在和他们捣乱,结果是成仿吾借别的事来骂一通。”但鲁迅对他和成仿吾之间的笔伐,最为有力的回击应该是在十年后。
十年后,也就是1935年,鲁迅的《故事新编》再版时,鲁迅删除了成仿吾认为不错的文章《不周山》,并在序中写道:“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他以‘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坦白的说罢,这就是使我不但不能心服,而轻视了这位勇士的原因。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不周山》的后半是很草率的,决不能称为佳作。倘使读者相信了这冒险家的话,一定自误,而我也成了误人,于是当《呐喊》印行第二版时,即将这一篇删除;向这位‘魂灵’回敬了当头一棒——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
鲁迅曾说,他对青年人的攻击,往往是“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他十年后郑重地还给成仿吾的这一箭,力道太足。
成仿吾当年对鲁迅又多又毒的谩骂,以及成仿吾的名字,在鲁迅的文集中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存在着,成了他与鲁迅的那场笔伐的证据。
十年浩劫时,成仿吾任山东大学校长,被作为“反鲁迅、反动学术权威的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被打倒了。当然,这跟当年那场笔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当年那场笔伐,有着当时特定的社会因素,并非个人私仇。两人也并非永远交恶。1927年2月20日鲁迅日记有“得成仿吾信”的记载;同年4月初,成仿吾还曾与鲁迅等联名发表《中国文学家对于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成仿吾后来参加革命,困境中时,鲁迅还曾为成仿吾接上组织关系。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才子,流氓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成仿吾攻击鲁迅:“中国的堂·吉诃德——堂鲁迅!”
那是1922年的时候,成仿吾与郭沫若和郁达夫在上海创办了文学团体“创造社”。当时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成仿吾的评论是“创造社”的三大品牌。在鲁迅1923年8月出版了《呐喊》后,成仿吾于1924年2月对鲁迅“抡板斧”,成了率先向鲁迅攻击的急先锋。成仿吾在《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发表《〈呐喊〉的评论》一文。称“《阿Q正传》为浅薄的纪实的传记”,“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亦均是“浅薄”、“庸俗”的“自然主义”作品,只有《不周山》一篇,“虽然也还有不能令人满足的地方”,却是表示作者“要进而入纯文艺的宫廷”的“杰作”。
年轻气盛的成仿吾对《呐喊》的整体否定。对此,鲁迅当时并未给予批驳,只是在翌年5月撰写的《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说“我的小说出版之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虽不独未予点名,但大家都明白了青年批评家就是成仿吾。
“一事能狂便少年”,当时正年轻着的成仿吾可能骨子里满上好斗的天性,郭沫若曾说他是一阵“黑旋风”。当时向鲁迅发起攻击的人其实不只成仿吾一个,只是其他人都不如成仿吾的批评来得刻薄,来得汹涌,他曾说:“这位胡子先生倒是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堂鲁迅!”“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不仅害了神经错乱与夸大妄想诸症,而且同时还在‘醉眼陶然’;不仅见了风车要疑为神鬼,而且同时自己跌坐在虚构的神殿之上,在装作鬼神而沉入了恍惚的境地。”
甚至把整个绍兴都牵连进来了,称鲁迅“词锋诚然刁滑得很,因为这是他们师爷派的最后的武器”等等。
鲁迅回击:“中了才子+流氓的毒”
鲁迅后来以《“醉眼”中的朦胧》和《我的年纪气量和态度》等文章回应过成仿吾的批评,但几乎没有正面论战,只是揭露创造社“前年招股本,去年请律师,今年才揭起‘革命文学’的旗子”。讽刺成仿吾“总算离开了‘艺术之宫’的职掌,要去‘获得大众’,并给革命文学家‘保障最后的胜利’”,并批评成仿吾说“先生手抡板斧,从《创造》的大旗下,一跃而出”,表示对他的此种作风的“憎恶”。
几年后,鲁迅提到成仿吾,还说:“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这种令人‘知道点革命厉害’,只图自己说得畅快的态度,也还是中了才子加流氓的毒。”
对鲁迅“中了才子+流氓的毒”的批评,成仿吾50年后仍耿耿于怀,公然以“才子流氓”自傲于天下。在1979年所写的《徐冰同志追悼会车中口占》诗中,还写下:“可怜酒鬼多仙去,‘才子流氓’今独存。”

1926年创造社成员摄于广州 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1926年11月20日鲁迅在与许广平的私人通信中,也曾谈及“创造社量狭而多疑,一定要以为我在和他们捣乱,结果是成仿吾借别的事来骂一通。”但鲁迅对他和成仿吾之间的笔伐,最为有力的回击应该是在十年后。
十年后,也就是1935年,鲁迅的《故事新编》再版时,鲁迅删除了成仿吾认为不错的文章《不周山》,并在序中写道:“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他以‘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坦白的说罢,这就是使我不但不能心服,而轻视了这位勇士的原因。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不周山》的后半是很草率的,决不能称为佳作。倘使读者相信了这冒险家的话,一定自误,而我也成了误人,于是当《呐喊》印行第二版时,即将这一篇删除;向这位‘魂灵’回敬了当头一棒——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
鲁迅曾说,他对青年人的攻击,往往是“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他十年后郑重地还给成仿吾的这一箭,力道太足。
成仿吾当年对鲁迅又多又毒的谩骂,以及成仿吾的名字,在鲁迅的文集中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存在着,成了他与鲁迅的那场笔伐的证据。
十年浩劫时,成仿吾任山东大学校长,被作为“反鲁迅、反动学术权威的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被打倒了。当然,这跟当年那场笔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当年那场笔伐,有着当时特定的社会因素,并非个人私仇。两人也并非永远交恶。1927年2月20日鲁迅日记有“得成仿吾信”的记载;同年4月初,成仿吾还曾与鲁迅等联名发表《中国文学家对于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成仿吾后来参加革命,困境中时,鲁迅还曾为成仿吾接上组织关系。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才子,流氓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历史上隋炀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上一篇:年关将至抢劫疯狂 看看古代怎么处治抢劫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