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南明痛史:李自成四十二天“皇帝梦”(2)

编辑:汀滢 来源:文新传媒
 
四月中旬,听闻山海关吴三桂“造反”,李自成坐不住。他想让刘宗敏、李锦率军出征,但二将耽于京城内的淫乐享受,摇头不应。无奈,李自成只得“亲征”。
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早晨发兵。随行人中,除七八万精兵外(号称20万),还有吴三桂父亲吴襄以及崇祯帝三个儿子。
1644年初,皇太极已死。主持清廷政局的多尔衮听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立刻派人前去联络,提出要“并取中原,同享富贵”。李自成没有做出反应。
松山败后,明廷并未严处败逃的吴三桂,仅名义上降其三级,仍然派他固守宁远。崇祯十六年(1643年),他还率兵多次击败清军的进攻,并多次拒绝其舅父祖大寿替清军对他的“招降”。
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明廷下诏吴三桂弃宁远回援京师,他于三月十六日抵达山海关。三月二十日到抵丰润,却听说农民军已经在前一天攻破北京城。
李自成派人持檄招抚,表示吴三桂归大顺后“不失封侯之位”。北京城内的吴三桂父亲吴襄为全家性命打算,也“语重心长”亲笔写信来劝(也可能被农民军所逼)。
犹豫间,吴三桂得知了大顺军在北京拷打明朝官员追赃之事,大失所望。不久,当他得知自己父亲也被夹拷,愤怒至极,决定不再入京,怕自入罗网后父子遭杀戮。后人总是渲染吴三桂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掠奸污之事是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叛李自成的主要原因,其实这只是次要原因。
吴三桂与李自成撕破脸,不是即刻降清,而是以大明孤臣的身份,向清廷“借兵复仇”。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密信,大喜过望,立刻直奔山海关而来。同时,他写信给吴三桂,许以“裂土封王”,要对方投降,而不是“借兵”。
李自成听说吴三桂与清军搭上线,不敢怠慢,派出降将唐通与白广恩先率骑兵赶至抚宁县东南的一片石,而他自己则率主力布阵于石河(今秦皇岛燕塞湖水库)。
吴三桂苦战不支,优势清兵杀出,农民军大败
此时,多尔衮及部下均心有疑惑,一怕吴三桂骗人,二是清军从未与李自成交过手,心中没谱。于是,清军先拿唐通一军开练,首先在一片石打败了这批为数不多的前“官军”与农民军混合的部队。
惶急之下,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吴三桂本人亲自出关,驰奔欢喜岭上,拜见多尔衮。
多尔衮拉着吴三桂的手说:“君为故主复仇,大义可嘉。我今次领兵入关,严令大军遵纪。望君告知关内士民,万勿惊慌。”
吴三桂“感动”之余,忙与多尔衮盟誓,宰马杀牛祭天地,表示谁违约谁就不得好死。
多尔衮仍不放心,又让吴三桂剃发。吴三桂只得和手下几个高级军官立刻剃发、称臣。明军四五万人来不及一时全剃发,多尔衮就让他们先在身上缠白布条作记号。白布不够,明兵们用裹脚布扯下当记号。由此,混战之中,清军见身上裹白布的汉人就知为“盟军”不杀。
于是,吴三桂下令开山海关门。清军不费一兵一卒,由明兵自己打开了百万雄兵难以攻克的险关。
吴三桂哀兵,自为前锋。农民军有“主上”亲征,个个当先。斗至中午,毕竟农民军实力占上风,吴三桂已呈败相,明军被杀过半,勉强支撑。
关键时刻,清军号角声响起,两三万戴斗笠拖大辫的清军劲骑忽然呐喊着杀奔而来。
李自成吓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他低喊了一声“鞑子来啦”,掉转马头就跑。“主上”跑了,大家皆失主心骨,立刻掉头也跑。兵败如山倒。明军与清军合击,一路追杀,二三十里间,很快堆满了数万被杀的农民军尸体,据说暴骨三年后都收拾不净。
李自成仅剩数千残卒,败退永平,为泄愤,他下令剐杀吴三桂他爸吴襄,把首级悬于高杆之上。小喘片刻,他急忙遁回北京。
九宫山下,李自成被山民砍死
四月二十六日这天,李自成率残兵遁回北京。
这些败兵入城后,皆知末日将至,完全丧失纪律,开始在北京城内烧杀奸掠,备极惨毒。
李自成入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把吴三桂全家34口尽数剐杀。
转天一早,李自成即在武英殿举行正式“登基礼”,头戴冠冕,受“百官”朝贺。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离京,向西奔逃。自入城到离京,“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
五月二日,多尔衮率清军抵至北京。他吸收李自成的失败教训,四处张榜,表示说无论是谁,只要降顺大清,官复原职不说,还要加官晋爵,新有封赏。这一来前明官员大悦,个个弹冠相庆。
此时各地的李自成部队,仍旧有数十万之多。他本人率残兵一路经太原、平阳,返掠西安,把大部队留守于山西、河南一带抵御明清联军。
回到西安后,李自成精神萎靡,半年内基本没什么大动作。
1645年正月十二日,守潼关的李自成部将马世耀投降。转天,他与七千名农民军均被屠杀。
困愁于西安的李自成闻讯灰心,西北看来是待不住了。临撤退时,他下令部将田见秀把西安城内所有建筑和仓库烧毁。幸亏这位田将军还算有人性,只点燃了东门楼和南月城楼,为西安百姓留下了御寒的房屋与粮食。
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却渡过长江,在荆河口大败左良玉部明军,武昌、襄阳均落入李自成之手。他准备攻取南京。但清军追至武昌,李自成只得弃城接着逃。
四月下旬,在江西九江附近的一次大战中,农民军大败,数万人被杀,李自成的两个堂叔以及大将刘宗敏皆被俘后剐杀。
李自成身边仅剩下万把人。五月初四这天,农民军大队人马行至湖北通山县境。李自成胡乱吃了几口,就率28名亲兵在附近九宫山一带转悠,一来消遣愁绪,二来察看地形。
附近的山民听说有“贼人”到,就纠集了数十人来杀。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多年遭“流贼”之害,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数千农民军在附近,只以为是一股小部队,故而有胆上来厮杀。
李自成手下人马立刻惊散。仓猝之间,李自成拍马就跑。
逃到牛背岭,又遇山间滂沱大雨,李自成坐骑陷于泥中走不动,他只好下马牵坐骑深一脚浅一脚前行。农民程九伯见李自成一人独行,身边又有匹好马,立刻手持锄头窜了出来。李自成毕竟身经百战,程九伯不是对手,被对方骑在身下。李自成压住程九伯,回手抽刀,但刀鞘中因雨水沾泥,一时间拔不出来。
此刻,程九伯外甥金二狗赶到,他见舅舅被一个大汉骑在身下要挨宰,情急之下,抡起铁铲冲李自成砍去,嚓的一声,一下子削去“大顺皇帝”半个脑袋。
一下岗驿卒(李自成最早从事的职业)死于一农民之手,结局充满了隐喻般的黑色幽默。可叹这一切,杀人“真凶”程九伯根本不知,与外甥一起在山中小屋看着草地上的大马傻笑。
摘自《亡天下——南明痛史》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二天,皇帝,南明痛史,李自成
下一篇:新中国十大元帅最后的日子(2)||上一篇:新中国十大元帅最后的日子(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