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历代均“严打”造假钱者 惟唐朝“放一马”

编辑:Jina 来源:星岛环球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最原始的金属货币则出现在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晚期,据考古专家考证,殷商晚期的墓葬曾出土过“无文铜贝”,为中国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秦统一六国后,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秦朝货币的铸造统一由政府行使用权,不允许民间私铸。

  但自有铜钱起,就有人私铸铜币、造假钱。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曾记录过这样一个案例:秦国某地甲、乙二人将丙、丁扭送官府,甲、乙控告说,丙私自铸造了这些钱币,丁是他助手,有在他们家搜查到的新钱和模子为证。 

  丙、丁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秦简中没有记载到,但汉简却有答案。汉初竹简上的法律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直接继承了秦律的规定。当时汉初竹简有法律规定:不分主犯、从犯,丙、丁都会被处死。而且,甲、乙可以因举报有功得到晋爵一级的奖赏,或者用这项奖赏来换取免除一个人的死罪。

  私铸铜钱与现今伪造假钞一样,曾屡禁不止。历朝历代都有颁布法令,严惩伪造假币、假钞的人。譬如在出现了五铢钱的汉代,私自造铜钱的话,是会被在闹市处死的。宋代私铸货币的现象比以前各代更为严重,刑法也更为严厉,私铸钱币和参与铸造钱币的,皆会被判处死刑或流放,而且官员有可能还要负连带责任。到元代,不仅伪造钞者会被处以死刑,而且使用假钞的人也会受到处罚,如果三次使用假钞的话,被发现将被流放到边疆。总之,各朝各代对制造假钞者的刑罚都是很严厉的,如同现今贩卖毒品一样,大多是死罪。只有唐朝是个例外,对伪造钞者网开一面,刑罚大为减轻,最重的刑罚即为流放。

  唐初在宣布彻底废除五铢钱后,开始发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成为唐代的法定货币。从此,中国主要金属铸币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五铢钱体系,发展为“通宝”钱体系。这一新的货币体系一直延袭至清末,历时近1300年。

  唐初在中央设铸钱监,置十座熔炉,与地方各州的铸钱监同隶属少府监,后撤除少府铸钱监,地方铸钱监改属所在州府。因为铸币权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统治的稳固,所以铸币权历来为统治者关心。唐初在较长的时间里,经济繁荣发展,与当时货币制度的统一和铸币权的统一,有很大的关系。

  唐高祖在武德四年曾谕令:“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籍没。”告诫人们不要私自铸币,私自铸币的话,不仅本人要判死刑,而且会连累自己的家属籍没为奴婢,其处罚较往朝要远为严厉。后来,私铸货币罪常常不再使用死刑,最高刑罚也只是流放而已。

  《唐律疏议·杂律》规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凡私自铸造钱币的,处以最重的三千里流放刑;铸造工具已经准备齐全但还没有铸造钱币的,处以两年徒刑;工具还没有准备齐全就案发的,打一百棍子(杖刑);对不按国家的统一标准,制造钱币“薄小”,以“取铜以求利者”,判处徒刑一年。

  这里说的国家的统一标准,指的是唐代的官方钱样,拿官方钱样与磨损钱币进行比较,很容易就可断定是否实施了磨措钱币的罪行。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唐代时立法的完备和细致。

  而且,在唐代如果铸造的不是通行钱币,哪怕铸造金银也不是犯罪。唐朝中期后,盗铸日渐泛滥,屡禁不止。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严打,造假,唐朝,历代,放一马
下一篇:史上最残酷的十大死刑揭秘(3)||上一篇:金乔觉、李白与九华山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