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来历

编辑:Jina 来源:中华文化信息网
 
在我国有句脍炙人口的谚语叫“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谚语很奇怪,儒家的价值观从来是君子坦荡荡,为什么在讲究伦理道德的儒家思想盛行的国度,居然出现了提倡阴险毒辣的谚语呢?大丈夫,这是伟岸挺拔胸怀宽广的顶天立地的君子,什么时候开始把这种主张阴损的前缀放在前边形容大丈夫了?难道“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意思,就是敢笑黄巢不够阴险毒恨吗?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原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儒家很重视的思想,讲究掌握做事的分寸,在过和不及之间。要求君子善于审时度势。对这个度,儒家又提出“中庸”这个操作性范畴予以规范。

  这本来是一句很好的民间谚语。但是到了酸腐文人眼里,就有了一个缺陷。因为这两句读起来恰好像一个对联,唯独那个“度”字出了律。“量小”是两个仄音,“无度”是一平一仄,而按照格律,这里应当放两个平音。酸儒们怎么看怎么不是味,在格律至上的年代,出了律如同犯了天条一样不可容忍,于是,才高八斗的才子们大笔一挥,将个“度”字换成了“毒”。这下,这个对子就工整了,他们抚须大悦了。

  对子是工整了,意思可就大变了。原是讲究量度关系的民间谚语,变成了提倡狠毒、描述黑帮土匪行为规范的对联。

  这不是削足适履,又是什么呢?这就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真正来历。(本文根据飞龙文苑风萧萧的文章编辑而成)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无毒不丈夫,来历,君子,小非
下一篇:明朝后宫被皇帝殉葬的朝鲜嫔妃||上一篇:名妓赛金花的凄凉晚年 裹破棉被死在寒风中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