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中有为数众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单挑。光荣的三国志系列好像从3代开始吧,就有了单挑系统,而信长之野望系列做了有10代了,还从来没有单挑出现。可见单挑是三国的一个特点。但单挑的结果为什么能对战局产生这么大影响,既然能产生这么大影响,曹安民之流为什么还要去跟吕布单挑这类问题则非常令人费解。
高中时我曾经对此有这么一个用来说服自己的解释:三国时士兵编制不正规,都是强制农民改编的,说投降就投降,说逃跑就逃跑,所以常有一战俘虏10万之众,所以兵们一看主将败了就跑。
这个解释漏洞百出,现在我可以说的更客观一些:其实真正的单挑是不多见的。它通常只出现在象太史慈和孙策那种对骂之后,同阵营的武将练武时以及许储和马超的那样下了战书的情况。武将们之间的决斗其实常是在乱军之中发生,而不是两阵对圆之后。
说了半天我就是要说,其实长板坡赵云所做的,才是一个猛将(not主将)的日常工作。可能老罗觉得骑着一匹大马在步兵中冲个来回并不是太困难,才多以单挑来刻画武将,直到长板。
冲一个来回不太困难,冲七个来回大概也就是比较困难,但如我们所知,赵云在这七个来回里是带着任务的,这个任务就是找到并与简雍等人对话,根据对话最终找到一个叫阿斗的过关条件,触发靡夫人跳井事件后与张飞对话才能过关。天幸赵云不用找我媳妇对话问路,否则肯定被我媳妇东南西北乱指一通,就有100条命也搁在长板坡了。
简雍、靡竺等虽然必是指路天才,这种大海捞针的任务也未免太过分了些。但赵云硬是完成了这样一个mission impossible,顺利的见到了张飞,八扇屏里张飞说:“有某家在此,料也无妨”,于是回头面对追兵扬起的滚滚烟尘,赵云于是居然也就放心的去见刘备了。曹军的83万人马,51员上将对兄弟二人来说似乎只是两个数字而已,是的,在赵云的骁勇,张飞的气概面前,他们不过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布景。

十大传奇之八:赤壁之战(图8)
曹军先采用压服策略,同时迅速组建了强大的水军,可以说尽占优势。唯一的失误在于没有考虑到周瑜全面反攻的可能,而周瑜抓住了对方的弱点,通过周密的布置,一举击溃曹军,奠定了自己的千古美名,纵有百气周瑜也不足以撼动。
赤壁之战,论其知名度可谓千古一战。但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以弱胜强的战役不胜枚举,其中也有很多对中国当时局势的改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独有赤壁之战能得到这样的殊遇?苏轼一语道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是的,赤壁之战既是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更是三国豪杰们一个最大的舞台。
在赤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敌进我退之类的战术思想,更有三国豪杰们为了各自的目标所做的努力和坚持。每一个战术步骤的实现,都是双方谋臣猛将殚精竭力的结果。在这个舞台上,周瑜,孙权,张昭,鲁肃,黄盖,甘宁,刘备,孔明,赵云,曹操,徐庶,庞统,甚至蒋干,茅介,于禁轮番出演,共同演绎了这一传奇。
英雄们的传奇让人拍案,自然容易成为百姓的谈资,但赤壁的经典和传奇还不止这些,我认为,赤壁之战向我们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一场战争的经过与得失。
实际上,曹操在接受连环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样做会为魏军带来什么弱点,但由于对周瑜全面反击的力度和时间严重估计不足,接受了这个建议。周瑜对火烧赤壁的准备则相当充分,有步骤的提高了部队的士气,又赶上蒋干和黄盖所起的作用,成功的实施了火计。火计最大最大限度的打击曹军的士气和决心,士气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吴军从而一鼓作气击溃了曹军。
由于把握住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核心,又通过双方将领的行动表明了胜负的天平倾斜的过程,赤壁之战才成为了现在的经典。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十大,演义,事件,传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斯诺写《西行漫记》过程中从未到过延安 (4)||上一篇: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的事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