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古代的九种“小资”职业(2)

编辑:Jina 来源:雅虎
 
 宫廷音乐家: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资等级 ★★★★★ 风险指数 3  代表人物 李延年 李龟年 
  宫廷音乐家应该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了,传说中黄帝老先生手下也有音乐家为他工作,那是传说,不足为凭。不过,最迟在周代,宫廷音乐家就已经怀抱古琴出现在亭台楼阁之间了。 
    劳动人民不懂高雅音乐,但宫廷懂,士大夫们懂。汉代和唐代,代表了高雅音乐最高成就的李延年和李龟年们,他们的作品甫一问世,总是有不多也不少的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史书上明确记载:“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这对一个搞艺术的人而言,难道不是一种最高奖赏吗? 
  据说,有一回,李延年为汉武帝唱了一首歌,那首歌的确写得好: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了这支歌,感慨地说:“好呀,只是这世上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佳人呢?”一旁的平阳公主就向汉武帝推荐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呀。 
  因了这支歌,李延年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天下一人的汉武帝。后来李延年的妹妹不幸早逝,汉武帝哀伤不已,写了一首诗,李延年配上乐,“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这首诗只有十多个字,也是难得的上品: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太守:你们知道我的快乐吗 
  小资等级 ★★★★ 风险指数 4  代表人物 杜牧 欧阳修 
  古代中国的各种官职中,我觉得太守最令我心仪。作为高级地方官员,它在历朝历代的称呼有些不一样,比如又叫刺史,又叫知州,又叫知府,但总的说来,它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的市长,他们构成了中华帝国统治的主体骨架。 
  太守又是一种小资的职业,尤其在那些升平的年代,太守往往成为风花雪月的代名词。看看中国的文人中,有如此众多的人都做过太守,你就会明白这一点:谢灵运、王昌龄、韩愈、柳宗元、杜牧、欧阳修、苏轼、陆游…… 
  这些愉快的太守们在他们的任上,大抵境内安宁,国家无事,于是就干些重修岳阳楼呀或是登临醉翁亭之类的雅事。一方面,他们本身是文人,而且有的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占有重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太守的职位虽然不是太高,但也不是风尘之下的小吏可比了,人生的各种欲望几乎都能得到很好的调理。 
  隐者:让我离人间更远些 
  小资等级 ★★★★ 风险指数 0  代表人物 许由 陶渊明 陈抟 
  隐士存在的前提在于,他认定了自身的清洁与这个污浊的人世无法相容——就像水与火、利与钝、烈女和浪子无法相容一样,他只得选择离开并放弃。让我离人间更远些吧,所有的古代隐士至今还在他们的坟墓里发出这样的喃喃自语。 
  要想当隐士,得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作后盾,不然只能饿死于草莽之间了。陶渊明的故事广为后人传诵,但人们很少去思考一个问题,即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是他根本就不需要这五斗米,他家的产业足够他过着诗酒花草的风雅生活而无后顾之忧。否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种令农民欲哭无泪的惨状(估计是买了假种子吧),就不会被他老人家当作一种雅兴来消遣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隐士虽然是以出世来安身立命的,也就是坚决不愿闻达于诸侯。但有时候,隐士由于有了巨大的名气,朝廷就会一再要求他们出来做官,这种情形,有点好比勒令一个决心守节的寡妇必须改嫁,令人尴尬和气愤。 
  所以许由决定好好洗洗他的耳朵。据说,许由先生是上古治世尧帝时代的大隐士,尧几次决定将王位传播与他,许由都坚决反对。后来,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尧告诉许由,他要任命许由出任九州长,可能相当于首相级别的高级官员吧。尧帝不知是年老昏聩还是脑子里进了水,许由连王位也不要,哪里还要什么劳什子的九州长呢?果然,许由听了很生气,认为尧的话已经严重污染了他宝贵的耳朵,于是跑到淇水边将耳朵洗了又洗——从现代人的角度看过去,很可能有人会误认为他是在洗一对要卤成下酒菜的猪耳朵。 
      名医:请伸出你的舌头 
  小资等级 ★★★★ 风险指数 0  代表人物 秦越人 张仲景 孙思邈 
    不为良相,便为良将,不为良将,便为良医。将良医例在良相和良将之后,可见这种治病救人的职业在古代中国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 
  在没有西医作竞争的古代,一个名医的地位是显赫的。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可能很少有人不对他们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归根结底,乃是对自己健康的一种投资。 
  “请伸出你的舌头,让我看看你的舌苔吧。”名医一般年过四旬,有着硬朗的身体和敏锐的目光,他坐在悬挂着名人字画和悬壶济世金匾的大厅里,用平易近人的声音对每一个患者轻启双唇。 
  当然,名医在年轻的时候,可能并不总是坐堂问诊,而是行走在风尘仆仆的大道上,就像今天的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的专家一样鸟落民间,他们将在属于民间的岁月里,建筑起自己声名的高度。 
  图书馆馆长:寂寞中的智者 
   小资等级 ★★★ 风险指数 0  代表人物 老子 司马迁 
  再繁华的大都市,图书馆也总是寂寞或相对寂寞的,知识必须远离芸芸众生才能薪火相传,因为它们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古代的图书馆自然更寂寞了。我们的第一位皇家图书馆馆长,他的名字叫作李耳,也就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 
  老子身为周室的图书馆馆长,委实没有什么工作可干。偌大一座图书馆里,也就堆放着那么一些已经长了不少白色霉斑的竹简,逢到天气晴好的时候,老子会指令工作人员将这些笨重的东西抬出来晒一晒。如此而已。我们以为老子会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事实上这种想法过于幼稚,对老子这样的大智之人来说,哪里还需要从那些人云亦云的竹简上去吸收营养呢? 
  更多的时候,老子只是独坐在窗前的席上。闭目玄想,这才是他每天的功课。从窗外桃花、睡莲、菊朵和梅枝的变幻之间,他能感觉到四季的更替,生命的游走和人世在漠不相干中又向前走了一小步。 
  老子寂寞玄思的结果是写下了他不朽的著作《道德经》。但令人吃惊和羞愧的是,这部全世界最重要的著作(同样重要的著作估计不会超过十部),居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字。换在今天,这才是小说家们描写一次一夜情的开篇部分。可五千颗灵性的汉字竟然将天地间的道理都阐述得一清二楚,可见大师的确不同凡响。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必定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理由。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古代,小资,职业
下一篇:揭秘: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袁殊(1)||上一篇:名将的无奈:叶挺为啥长期不是共产党员?(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