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高邮是“帝尧故里”吗?

编辑:秋痕 来源:新京报
 
尧舜禹汤,是连鹿鼎公韦小宝都知道的圣人君子,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传说中的伟大君主认为是地道的“中原人士”。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江苏高邮境内发现 “龙虬文化”后,一些当地学者据此对传统文献进行了颠覆性地解读,提出“尧生高邮”的说法。据此,今年7月召开了“高邮:尧文化发祥地高层论坛”,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李学勤先生也到会致辞。近日,高邮宣布将在境内的神居山兴建高99米的帝尧青铜像。这一重大工程标示着高邮地方对于自己作为“尧之故乡”的坚定信心。

    所有支持这一信心的证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东夷文明龙虬文化的发现与挖掘,说明远古时期高邮并非蛮荒之地;第二,学者发现《史记索隐》所引的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记载,帝尧之母庆都生活在“三阿之南”,而“三阿”是高邮境内的一个古地名。

    关于第一个证据,即龙虬文化的内涵是否与帝尧有关,至少出土的文物没有直接证据。在龙虬文化  发现的最重要一件物品,即是曾被列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 “龙虬庄”陶文。这一块陶片上的刻划符号所代表的确切内容,其实不能被准确解读,因为实在缺少确切的字形对应。一些学者曾撰文宣布解读成功,并认为龙虬庄陶文与殷商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学者周晓陆认为陶文上两组文字的意思分别是:“戊辰日,某男某女交媾,某女哼唧呻吟,巫师大声作法鼓励多生”,“辛未日,某女终于分娩了,产妇在号叫中实现了巫师的祈祝,欢呼吧、歌舞吧”。甚至于对陶文中的潦草笔迹解释为:“书者情志大约也起到一定作用,听到婴儿坠地之呱呱,那位仁兄心潮如牛羊蹦蹦,契刀那么一潇洒……把龙虬庄陶片看作最初的汉字艺术品之一,亦在情理之间吧!”其中想象成分远大于事实本身,很难令人采信。从这个发现证明龙虬文明的高度发达,还有待推敲。它与帝尧之间的关系就更是虚无缥缈了。

    那么在文献上是否证据充足呢?古代文献与帝尧、庆都有关的地名有“斗维之野”、“三阿”、“三河”等。如果庆都果真在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高邮,那么她在“三阿”产下圣君帝尧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其实古人早就指出过“三阿”就是“三河”的讹误。在这些上引的古书中,但凡出现“三河”便不出现“三阿”。据《高邮州志》,“三阿”是东晋时出现的。《太平御览》引汉代的纬书《春秋合诚图》只说庆都“观于三河”,与《竹书纪年》等相同———汉代的“三河”指的就是“河内河南河东”的中原黄河腹地。从文献上而论,高邮作为帝尧故乡也不是板上钉钉般的确凿。这也难怪李学勤先生在高邮的高层论坛上发言自谦地说:“司马迁的《史纪·五帝本纪》读过很多遍,皇甫谧的话也看过,就是没有注意帝尧与高邮有密切的关系,可见过去读书之粗疏。”

     学者的谦虚说明了治学的谨严。但地方政府与媒体对这番谨慎的讲话却总有别样的解释,帝尧铜像的匆匆上马仿佛是急于造成一种既成事实,为一个古史争论的话题强行画上一个带疑问的休止符。

关键字: 内容标签:高邮,故里
下一篇:鲁迅与林语堂为一床蚊帐绝交||上一篇:古代社会对女子的性摧残:吃人的验贞方法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