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徐霞客算得上现代驴友们的偶像了。站在灯光下的偶像们,身上总是闪烁着骄人的魅力,完美得似乎没有一点瑕疵,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我们了解徐霞客因旅行留下英名,他是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饱尝了中国大好河山的美景,收尽了天下的奇观,写就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中国的地理等作出了诸多贡献,但徐霞客同样也因旅行留下了劣迹。
徐霞客从22岁开始漫游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孜孜不倦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在其三十余年的旅行生涯中,他的足迹到达了大半个中国,这么漫长的旅行中他除了用脚丈量,也借助一些交通工具,比如马匹。徐霞客沿途所用的马匹除了临时雇用的,还可以由一些地方官吏派送或发予“马牌”、“马票”、“马符”,向地方临时征用,并一路可享受到沿途村民的服务和特殊待遇。
1637年农历闰四月初,徐霞客由湖南入广西,历游全州、兴安、桂林、永福、柳州等地,《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有数则内容摘录了他在广西旅行途中的一些劣迹,虽称不上耸人听闻,但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丁丑十月二十六日晨餐后,得两肩舆,十夫”;“十一月初二日饭后夫至,少二名,以妇人代担”;“候夫甚久,以二妇人代舆”;“初三月村小夫少,半以童子代舆”;“二十一日……众夫哄然去,余执一人絷之……见余絷其夫,一老人乃出而言曰……余当代为催夫;失二鸡……仍絷前夫不释。久之,二村人召鸡,释夫去”;“二十二日其夫哄然去,余执一人絷之,盖其夫复欲委之村人也;始,村人不肯承,所絷夫遍号呼之……”
由此可知,徐霞客在广西出行,动辄要用八人、十人大轿抬,轿夫不够,就让两名妇女充当轿夫;在一个小村,觅不到足够的轿夫,还让儿童来抬轿。因此沿途村民见到徐霞客就逃跑。更有甚者,当三名夫役在大山逃走以后,徐霞客连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也没有放过。陆其国在《徐霞客的“污点”》一文中谈到,旧本《徐霞客游记》删除了以上这些内容,为徐霞客隐瞒旅行劣迹,是有悖于历史精神的。
确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徐霞客旅行中的这些污点,不能抹杀掉他所具备的“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的大无畏精神和在科学上作出的诸多贡献。他一生跋涉千山万水,不仅取得了科学考察的辉煌成就,而且孕育练就了徐霞客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但他的另一面的污点也不能用这这些光芒和亮点来掩盖,世人要的是真实的徐霞客,而不是美化得近似于神的徐霞客。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旅行,残疾人,徐霞客,抬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聂荣臻与林彪 三年共事七次争执||上一篇:八国联军扶持北京娼妓业 赛金花并未床上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