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革五大“学生领袖”现状:地派头目王大宾当总经理

编辑:秋痕 来源:星岛环球
 
王大宾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地区的一个贫苦的汉彝族通婚的农民家庭,1961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探工专业,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6年大学毕业前夕,王大宾投入了“造反运动”,并拉起一支庞大的队伍。他因经常在首都高校乃至全社会抛头露面,很快被中央文革小组相中,成为当时的“五大学生领袖”之一的“地派头目”。
  
  1968年毛泽东关于红卫兵小将要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指示发表后,这位已任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政委兼司令、首都红卫兵三司副司令、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核心组副组长、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兼政法组副组长的王大宾,被分配到成都探矿机械厂工作。临行前,周恩来接见了王大宾,嘱咐他下去后多学技术,少出头露面,不可介入四川“天”“地”两派群众组织的派仗。周恩来建还议他更名为“王毅”。 

  1971年,王大宾因“5·16”问题被押回北京地质学院隔离审查,并被开除了党籍。1978年,他又以反革命罪被捕,一直关押在武汉第一看守所。
  
  1983年,王大宾获释出狱返回成都。王大宾回成都后,起初想从事专业工作,但未如愿。之后,他先在一个街道办的商店当临时出纳,后来则被一军队办的贸易公司聘为副经理。1985年秋,王大宾又回到了成都探矿机械厂搞钎具,每月工资69元。
  
  王大宾曾两次结婚。1973年,王大宾在受审查期间患了严重的胃病。当时他的女朋友闻讯从成都赶到武汉,为他熬药送饭。他们于同年底结婚。第二年,添了个女儿。1983年,王大宾的前妻调回原籍深圳,王大宾却因故调不去,双方协议离婚。至今两家仍是朋友。
  
  1987年夏季,有人介绍了都江堰市妇幼保健站的医生刘素芬。初次见面那天,王大宾首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自己关押受审的材料。刘素芬比王大宾小8岁,是中共党员。
  
  对于王大宾的“见面礼”,刘素芬翻阅了好一阵子,她决心继续和王大宾交往下去。她说:“历史已经过去,关键是现在的表现。”一年后,他们在刘素芬的单位宿舍结婚。1989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国榉的推荐下,都江堰市借调了王大宾帮助筹建钎具厂。
  
  如今的王大宾已53岁,他现任都江堰市都信凿岩钎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他还兼任中国钢协钎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破碎学会常务理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五大,头目,文革,领袖,王大,总经理,现状,学生
下一篇:文革五大“学生领袖”现状:蒯大富当总工||上一篇:地派女杰谭厚兰:罹患癌症45岁去世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