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加勒比海盗》中周润发饰演的华人海盗王的原型

编辑:汀滢 来源:法制晚报
 

从《加勒比海盗1》到《加勒比海盗3》,海盗风在视听界越吹越烈,而现实生活中也偶尔会有一两件海盗事件出现在媒体的新闻中,海盗离我们似远似近。

在中国,海盗大多是沿海地区居民,他们在倚靠海洋谋生时会从事抢劫活动,但也反抗官府和土豪,被称为海贼、海寇、洋匪、岛寇、绿客。



中国海盗祖师爷:孙恩为复仇聚众掀起海盗大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和卢循领导了海上大起义。从公元398年至411 年,前后历时长达13年,有近百万人的海盗大军,军队转战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纵横东海、南海两大海域。如此波澜壮阔的海上武装起义,在中国海盗史上是没有前例的。

孙恩祖辈世奉五斗米道。后来孙恩的叔父孙泰被朝廷所害,孙恩逃到海上,在海上聚合民众,志欲复仇。公元399 年,孙恩乘胜攻取会稽,队伍迅速扩大,壮大至数十万人。后来他转战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南京、扬州等地。公元 402 年,孙恩作战失败投海自杀。

孙恩、卢循海上反乱,被称为“中原海寇之始”。

海盗头领·No.1    方国珍

劫官粮 归顺明朝成英豪

年代:元末

绰号:“ 海精 ”

势力范围:浙江和江苏

经营手段:抢劫官粮

方国珍是浙东台州人,史书说他“身长七尺,貌魁梧,面黑体白,坚毅沉勇,力逐奔马”。有歌谣说“洋屿青,出海精”,这为方国珍起义作了舆论准备,于是他便以“海精”为绰号。

公元1348年,方国珍在海上起兵,转战浙苏,20年间占领浙东三郡。势力横行海上,抢劫粮运,在推翻元朝的武装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方国珍后来归顺朱元璋,降而又反,反后再降。他死后朱元璋亲自设祭。

海盗头领·No.2    王直

有功不奖反被杀

年代:明朝

绰号:“净海王”、“徽王”

势力范围:舟山群岛、日本海域

经营手段:走私,擅长“黑吃黑”

王直是徽州歙县人,年轻时很有侠义精神和智谋。

王直长期从事海外走私贸易,他既是海商集团首领,又是海盗魁首。那时,江浙海上海盗分群分党,王直依仗强大实力,攻灭多股海盗,千里海疆悉归王直控制。

王直净海有功,多次上疏请求朝廷开放海上通商贸易,被拒绝,反遭官府水师围攻。王直突围逃到日本,重整旗鼓。不久,王直率庞大武装船队进犯东南沿海,攻城略地,江浙为之动摇,官军望风披靡。

明朝廷武力征剿失败,就改换手法,逮捕了王直家人作为人质,又设计诱捕王直。王直后来被朝廷斩杀。当时有人说王直“以威信雄海上,无他罪状,杀之无理”。

海盗头领·No.3    郑芝龙

身兼商盗官号令十万部众

年代:明末

绰号:“ 海上大王 ”

势力范围:福建沿海、台湾岛、日本海域

经营手段:主业海盗,擅长“黑吃黑”,兼营海外贸易,亦商亦盗

郑芝龙,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他在海上拼搏几十年,自称“海上大王”。早年背井离乡闯世界;继而当海盗,兼营海商,亦商亦盗;最后由盗而官,亦商亦官。像他这样身兼商、盗、官三种名分与经历的人,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郑芝龙从事海商活动范围广泛,从海上到陆地,从国内到国外,同日本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有过接触。当海盗时,拥有千艘舰船与十万部众,入仕明王朝后控制各种海船万艘,能号集大海船三千艘,可称为世界史上第一个船王。

在海外商业竞争中,他善于经商,大获其利,成为富可敌国的大海商。明末,郑芝龙率领武装船队纵横海上,冲击闭关锁国的明王朝,屡次打败官兵,击退荷兰殖民者,消灭其他海盗集团,统一海洋,威震东南海上。后入仕任海疆将官,垄断海外贸易。

海盗头领·No.4    张保仔

香港开荒不抢乡人专劫洋舰

年代:清朝

绰号:“第二郑成功”

势力范围:香港岛,珠江三角洲,南海海域及东南亚、新加坡

经营手段:专劫官船、粮船和洋船,抢劫东印度公司及葡、西、荷、英等国船舰

张保仔可以说是中国版的海盗王,新上映的电影《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中,由周润发饰演的华人海盗啸风的原型就是他。

张保仔原名张保,广东江门人,以捕鱼为生,因抗拒清朝水师勒索,船被击毁,全家失散。张保仔靠渔民抚养,少时习武艺。他15岁时随众出海捕鱼,被海盗掳去。海盗头见张保仔聪明机警,收留他在身边。张保仔就这样被迫“落水”,成为“海盗”。

海盗头死后,大权逐渐落到张保仔手中。他以香港为根据地,开荒生产,标榜自己为“第二郑成功”。还常与海外华侨往来,使当时荒凉的香港岛兴旺起来,居民达20多万。

清嘉庆中叶,张保仔共拥有大船800艘、小船过千、徒众数万,活动于珠江出海口香港的大屿山一带,后称霸珠江三角洲,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最盛时,聚众达10万人。

张保仔不喜欢抢劫乡人。他的船队往来香港、澳门各处,专劫欧人商船,夺其军火。一次在南海与葡萄牙船队发生冲突,全歼葡队,发现葡舰上的财物全是袭击掳掠中国客船得来,张保仔极愤慨。于是常集结大队纵横海上,袭击侵犯我国领海的葡、西、荷、英等国船舰,使殖民者提起张保仔都心惊。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九月十七日,张保仔掳获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囚船主索赎,得款万元及鸦片烟土两箱、火药两箱等物。被清政府联合英、葡帝国主义者的联军围攻。



后来张保仔投降清廷,升官晋爵。

链接 1  了解中国海盗

“约法三章”

一曰,私上岸者,初犯割耳,再犯死刑。

二曰,所得八成归公,二成作奖;擅取公物,死刑。

三曰,奸淫妇女者死刑。

中国海盗纪律如此森严,又是专门劫掠官船、洋船,充满民族大义。从“约法三章”就可以看出这帮“海盗”的性质,与其说“海洋大盗”,毋宁说是“海上英雄”。

揭秘中国海盗行话



顶——天
躺——地
倒——东
阳——南
切——西
密——北
倒埝——东方
切埝——西方
阳埝——南方
密埝——北方
摆丢了——刮风
摆金——下雨
摆银——下雪
插棚儿——阴天
鞭轰儿——打雷
浑天——黑夜
青天——白天
老渣——贩卖人口的
老河或老海——江湖人
火穴大转——挣了大钱
海开减买——先说大价后落价
买卖成快——生意能多挣钱
笨头儿海——本钱太多
砸砸浆——压压价
色唐杵儿——挣洋人的钱

链接 2  了解西方海盗

在西方,当海盗被视为值得夸耀的事,海盗被奉为“英雄”。如同平民中那些以勇猛而著称的勇士一样,国王和王子们也从事这一行业。

横行加勒比 国营私营尽悬骷髅旗

国营私营并存 竟有政府“许可证”

势力范围:极其广泛,加勒比海域以及整个大西洋。

职业特点:海盗行为逐渐合法,国家开始介入,抢劫他国商船,展开海战。

“加勒比”的意思是“勇敢者”或“堂堂正正的人”。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率领3条西班牙探险船进入加勒比海,并在今天的海地抛下39个船员,由此拉开了海盗大战的大幕。

加勒比海盗有“国营”和“私营”以及“公私合营”多种成分。伴随着欧洲殖民列强瓜分新大陆,欧洲老牌海盗们感到将海盗行为合法化的机会来了。他们以冒险家的胆识,以国家的名义,纷纷扬帆起航奔向加勒比海。

英国人是以剿匪的名义打击海盗,出于对西印度群岛的野心和对西班牙海上势力的担忧,英国政府推出了本国海盗应凭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可随意攻击和抢劫西班牙货船而不受法律约束的“政策”。

加勒比海盗No.1

替政府打仗海盗当上勋爵

绰号:海上魔王 海盗船:“金鹿”号

弗朗西斯·德雷克,从学徒干到水手,最后成为商船船长,他的地位和经历在历史上最为特殊。

1572年,德雷克召集了一批人横穿美洲大陆,还在南美的丛林里抢劫了运送黄金的骡队,接着又打下几艘西班牙大帆船,最后成功地返回英国,并成为女王亲信。

1577年,他乘着旗舰“金鹿”号向西班牙船队发起进攻。在西班牙军舰追击下,德雷克四处逃窜并发现了今天的“德雷克海峡”。德雷克一直向西横渡了太平洋,1579年9月26日,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普次茅斯港。这次航行是继麦哲伦之后的第二次环球航行。

1587年,英西海战爆发,德雷克的海盗船队在这次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德雷克也被封为英格兰勋爵。

加勒比海盗No.2

当盗不劫自家人死刑变无罪

绰号:红发海盗、海盗女王

有着西班牙海盗女王之称的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是当时巴塞罗那船王的千金。18岁时,她女扮男装开始了流浪生涯。后来在一次暴乱中,她错手杀死自己的哥哥而走上了海盗之路。

在一次海战中船长战死,卡特琳娜被推选当上了新船长,此时她才恢复女儿身。海盗女王有自己的准则:她从来不袭击西班牙船只,还经常救助那些落难的西班牙商船。最后在西班牙和英国的联合围剿下,卡特琳娜的队伍被西班牙舰队击溃,她被带回马德里受审,一审被判处死刑,但国民一致认为她无罪。

这件事惊动了国王菲利普三世,最终将卡特琳娜无罪释放。国王还亲自召见了这位“西班牙英雄”,赏赐给她“大笔金钱和土地”。

链接3 了解西方海盗

海盗标志——“骷髅旗”

海盗旗中最有名的当数那面“骷髅旗”,人们叫它“快乐的罗杰”。有人说它是“大海之王”的意思,也有人说它是“老魔鬼”的意思。这种象征死亡的旗,据说是法国海盗伊曼纽尔·韦在1700年首创的。海盗在动手前,通常先升“快乐的罗杰”,然后升红旗。前面的旗是让对方投降,后面的旗表明,如果拒绝投降就杀无赦。

海盗船的部分船规

一、偷取同伙财物的人要被遗弃在荒岛上。

二、严禁在船上赌博。

三、晚上8点准时熄灯。

四、不许携带儿童上船,勾引妇女者死。

五、临阵逃脱者死。

六、严禁私斗,但可以在有公证人的情况下决斗,杀害同伴的人要和死者绑在一起扔到海里去(皇家海军也有类似规定)。

七、分战利品时,船长和舵手分双份,炮手、厨师、医生、水手长可分一又二分之一份,其他有职人员分一又四分之一份,普通水手每人得一份。

作者: 武茂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原型,饰演,海盗王,加勒比海盗,华人,周润发
下一篇:刘邦是“蛟龙之子”?||上一篇:谏官:从忠勇诤议到太无聊的智囊团队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