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参加全国选秀,被皇帝看中摇身一变成为秀女。而后通过自己审时度势的个性,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掌管到最高权力,这一干就是47年。”
28日上午,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走进本报参与主办的中原国学讲坛,向广大观众描绘了慈禧从纯情少女到把握朝政的历程,也让大家了解到学者本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境。
女人慈禧
从幸运滑到不幸
记者:如果撇开政治,您觉得慈禧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隋丽娟(以下简称隋):作为女人来说,慈禧是幸运也是不幸的。
记者:您说的幸运,指的是她在宫中得到宠爱进而成为“女强人”吗?
隋:可以用“女强人”来形容她。慈禧17岁以高龄的身份选秀成功,然后成为咸丰帝唯一儿子的母亲,又在咸丰帝死后凭借6岁的儿子做了皇太后,并且垂帘听政,所以她是幸运的。在那个时代,慈禧拥有很多女人想得到却得不到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她享受着非常奢华的生活。
记者:那时候也有选秀制度?
隋:在清朝初年的时候,清朝并没有推行选秀制度,是从顺治皇帝开始规定的选秀制度。和现在咱们说的选秀不一样,咱们选的是文艺人才,那时候是选老婆。所有的皇子、王子包括其他一些和皇家能够关联上的皇亲,在选择自己妻子的时候,要进行一个全国范围的选美过程。
记者:当时的选秀,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不设门槛”吧?
隋:有门槛呢,限制还比较多。首先不包括所有汉人在内,八旗家里的还需要一定等级,九品以上官员的女孩才可以参赛。
记者:要说不幸,恐怕就是纯粹表现在女人的层面上了吧?
隋: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是慈禧作为女人最大的不幸。在中国社会,皇帝可以在后宫当中充实自己的生活。但是慈禧不可以,她只能委屈地生活。从27岁开始到74岁,这漫漫的岁月当中,真不知道她怎么过着孤寂的宫中生活,尤其是中年丧子对她打击非常大。
政治慈禧
审时度势最老到
记者:作为政治人物,慈禧的成败有哪些表现?
隋:作为政治人物来说,慈禧有成功也有失败。慈禧虽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做皇帝,也没有称自己为女王,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她就是一个无冕女王。在这个过程中,她两次决定皇帝,两次发动皇宫政变。这个女人居然可以把王公大臣操纵在自己的手掌之中,利用自己的职权三次垂帘听政,就在死之前的两三个小时前她还在执政。能够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当中,在男人统治的社会里,慈禧能够把持中国社会47年。她所做的事情是不简单的,作为政治人物来说应该是成功的。
记者:政治上她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呢?
隋:慈禧的显著个性是审时度势,这一点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备的。这方面有不少例子,比如说她面对咸丰帝病重后的一个考虑却不慌张,这个考虑就是除掉不除掉慈禧。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女人来说,第一个应该是恐惧,是别人要杀掉你的恐惧。慈禧却不露一丝痕迹,在儿子生病的时候她还抱着孩子哭着看望咸丰帝。慈禧的老到在这个时候表现得非常充分。再说,慈禧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她一生当中经历了很多事情,有许多机会是难以把握的,但是她把握住了。
记者:慈禧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呢?
隋:只能说慈禧有一点点文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慈禧的字迹,顶多能与一个小学三年级孩子相比。更有意思的是,在慈禧的一个300多字的手谕里竟然有15个错别字。
记者:她的失败是因为沉迷于权力吗?
隋:她的失败在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一个转折关头,古老的中国面对许多挑战。在这个挑战当中,慈禧没有像世界先进人物一样,放眼看世界。放下一部分权力,也许能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部分改革或者变化,但是她做不到。相反,她的愚昧、她对世界的不了解、她对权力的贪婪,才使中国下滑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可以说这个不成功是令中国人感觉非常郁闷和痛苦的不成功。
感受慈禧
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者: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学者,在《百家讲坛》上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您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隋:我还没有形成风格。我只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一个历史老师,历史老师是比较注重理论根据的。对于讲历史来说,你要是形成一种风格,那就是扎扎实实地把一个历史人物最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
记者: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慈禧算是遭骂比较多的一位。您在《百家讲坛》上开讲,为什么单单选择慈禧呢?
隋:慈禧是和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时间紧紧相关的一个女人,这样的女人不由得我们不讲。如果想弄清楚历史上一系列屈辱从何而来,如何造成的,我们就必须说说她。
记者:就研究慈禧这一历史课题而言,您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隋:我讲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理性,少了一些谩骂。
记者:在研究慈禧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隋:以前更多的是一种义愤,每每我们在回忆近代史一段往事的时候,给予我的感觉都是义愤填膺。但是去年4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我突然和这个女人走近了。
记者:这个机会是央视《百家讲坛》带来的吗?
隋:是的。《百家讲坛》去哈师大选讲师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到慈禧这个女人也有着一份荣幸,她也有着风光背后的种种无奈。如果更多地走进她的政治生活,你会发现这个女人有着以往我们忽略的很多很多的东西。
记者:能否用一句话来形容您研究过程中的心境?
隋:我现在的心境,用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来形容是非常恰当的——慈禧,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者:以前您着重研究过曾国藩,有开讲曾国藩的计划吗?
隋:我在1996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是《曾国藩传》,曾国藩在历史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当然争议也非常多。正因为这些评价上的分歧,所以不能在《百家讲坛》上讲曾国藩。在某种程度上我很喜欢曾国藩这个人物,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在《百家讲坛》上和大家说说曾国藩。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三种,强人,慈禧,学者,眼光,少女,政治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28日上午,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走进本报参与主办的中原国学讲坛,向广大观众描绘了慈禧从纯情少女到把握朝政的历程,也让大家了解到学者本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境。
女人慈禧
从幸运滑到不幸
记者:如果撇开政治,您觉得慈禧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隋丽娟(以下简称隋):作为女人来说,慈禧是幸运也是不幸的。
记者:您说的幸运,指的是她在宫中得到宠爱进而成为“女强人”吗?
隋:可以用“女强人”来形容她。慈禧17岁以高龄的身份选秀成功,然后成为咸丰帝唯一儿子的母亲,又在咸丰帝死后凭借6岁的儿子做了皇太后,并且垂帘听政,所以她是幸运的。在那个时代,慈禧拥有很多女人想得到却得不到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她享受着非常奢华的生活。
记者:那时候也有选秀制度?
隋:在清朝初年的时候,清朝并没有推行选秀制度,是从顺治皇帝开始规定的选秀制度。和现在咱们说的选秀不一样,咱们选的是文艺人才,那时候是选老婆。所有的皇子、王子包括其他一些和皇家能够关联上的皇亲,在选择自己妻子的时候,要进行一个全国范围的选美过程。
记者:当时的选秀,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不设门槛”吧?
隋:有门槛呢,限制还比较多。首先不包括所有汉人在内,八旗家里的还需要一定等级,九品以上官员的女孩才可以参赛。
记者:要说不幸,恐怕就是纯粹表现在女人的层面上了吧?
隋: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是慈禧作为女人最大的不幸。在中国社会,皇帝可以在后宫当中充实自己的生活。但是慈禧不可以,她只能委屈地生活。从27岁开始到74岁,这漫漫的岁月当中,真不知道她怎么过着孤寂的宫中生活,尤其是中年丧子对她打击非常大。
政治慈禧
审时度势最老到
记者:作为政治人物,慈禧的成败有哪些表现?
隋:作为政治人物来说,慈禧有成功也有失败。慈禧虽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做皇帝,也没有称自己为女王,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她就是一个无冕女王。在这个过程中,她两次决定皇帝,两次发动皇宫政变。这个女人居然可以把王公大臣操纵在自己的手掌之中,利用自己的职权三次垂帘听政,就在死之前的两三个小时前她还在执政。能够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当中,在男人统治的社会里,慈禧能够把持中国社会47年。她所做的事情是不简单的,作为政治人物来说应该是成功的。
记者:政治上她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呢?
隋:慈禧的显著个性是审时度势,这一点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备的。这方面有不少例子,比如说她面对咸丰帝病重后的一个考虑却不慌张,这个考虑就是除掉不除掉慈禧。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女人来说,第一个应该是恐惧,是别人要杀掉你的恐惧。慈禧却不露一丝痕迹,在儿子生病的时候她还抱着孩子哭着看望咸丰帝。慈禧的老到在这个时候表现得非常充分。再说,慈禧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她一生当中经历了很多事情,有许多机会是难以把握的,但是她把握住了。
记者:慈禧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呢?
隋:只能说慈禧有一点点文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慈禧的字迹,顶多能与一个小学三年级孩子相比。更有意思的是,在慈禧的一个300多字的手谕里竟然有15个错别字。
记者:她的失败是因为沉迷于权力吗?
隋:她的失败在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一个转折关头,古老的中国面对许多挑战。在这个挑战当中,慈禧没有像世界先进人物一样,放眼看世界。放下一部分权力,也许能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部分改革或者变化,但是她做不到。相反,她的愚昧、她对世界的不了解、她对权力的贪婪,才使中国下滑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可以说这个不成功是令中国人感觉非常郁闷和痛苦的不成功。
感受慈禧
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者: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学者,在《百家讲坛》上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您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隋:我还没有形成风格。我只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一个历史老师,历史老师是比较注重理论根据的。对于讲历史来说,你要是形成一种风格,那就是扎扎实实地把一个历史人物最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
记者: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慈禧算是遭骂比较多的一位。您在《百家讲坛》上开讲,为什么单单选择慈禧呢?
隋:慈禧是和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时间紧紧相关的一个女人,这样的女人不由得我们不讲。如果想弄清楚历史上一系列屈辱从何而来,如何造成的,我们就必须说说她。
记者:就研究慈禧这一历史课题而言,您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隋:我讲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理性,少了一些谩骂。
记者:在研究慈禧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隋:以前更多的是一种义愤,每每我们在回忆近代史一段往事的时候,给予我的感觉都是义愤填膺。但是去年4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我突然和这个女人走近了。
记者:这个机会是央视《百家讲坛》带来的吗?
隋:是的。《百家讲坛》去哈师大选讲师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到慈禧这个女人也有着一份荣幸,她也有着风光背后的种种无奈。如果更多地走进她的政治生活,你会发现这个女人有着以往我们忽略的很多很多的东西。
记者:能否用一句话来形容您研究过程中的心境?
隋:我现在的心境,用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来形容是非常恰当的——慈禧,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者:以前您着重研究过曾国藩,有开讲曾国藩的计划吗?
隋:我在1996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是《曾国藩传》,曾国藩在历史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当然争议也非常多。正因为这些评价上的分歧,所以不能在《百家讲坛》上讲曾国藩。在某种程度上我很喜欢曾国藩这个人物,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在《百家讲坛》上和大家说说曾国藩。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三种,强人,慈禧,学者,眼光,少女,政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后唐庄宗三年亡国的教训||上一篇:使秦始皇胆战心惊的一次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