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京东大鼓名家董湘崑:甘愿做一辈子业余演员(2)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开创董氏大鼓
虽然师承刘文斌,但董湘崑没有拘泥于师传,在师父的演唱风格基础上,对京东大鼓的唱腔、唱词做了大胆的革新。他把过去表演中使用的宝坻方言改成了京音,将原来半说半唱的形式,改成一个段子从头至尾“满宫满腔”地唱。这样一来,段子的整体性和感染力都相应地增强了。在音乐设计上,他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给京东大鼓常用的调式设计了一些曲牌名称,如四开板、金钩调、双柔调、拉腔、上音下合等,使调式相对固定下来。此外,他又借鉴其他曲(剧)种的唱腔特点,融入到自己的演唱当中,极大地丰富了京东大鼓的音乐表现形式。另外,董老对鼓书词也进行了凝练和加工。原先老艺人唱大鼓的时候,总是喜欢加些水词儿,“没话找话,没词找辙,那是为了说大书的时候向台下观众收钱”。譬如演出中可能会出现“一把大刀拿在手啊,大刀一把在手中”这样的车轱辘话。董老认为:“曲艺语言要精练,车轱辘话来回说可不行。”再加上他的鼓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生事物,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更受群众欢迎。
为什么要改革京东大鼓?董湘崑说:“我师傅那时唱大鼓一般都是长篇,叫所谓的‘蔓子活儿’,相对来说曲调简单。尤其在农村,什么曲调简单不简单、韵辙讲究不讲究,没人叫那个真儿。可是进入城市就不行了,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您节奏稍微慢点儿就没人听了,这个时候你再唱‘您要问这是怎么回事啊,诸位坐下听我给您慢慢地聊……’这谁坐得住啊?”通过改革,董湘崑的京东大鼓就有了“短平快”的优势。
不仅如此,董湘崑还对当时的流行歌曲进行了改编。如今40岁往上的人基本都会唱京东大鼓版的《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这其实就是董湘崑改编的。据董老回忆,刚开始修改的那个版本并不理想,后来经弦师刘月循建议,前四句词儿还按原曲唱,唱到“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呀”这句时再转到京东大鼓的唱腔上来。由于那首歌的作曲风格与京东大鼓比较相近,衔接起来很自然,所以效果非常好。每次演唱这个段子,董湘崑都会被要求返场再唱一遍。
“如今人们听到的京东大鼓基本都属于董湘崑改后的大鼓,可以说是董氏大鼓。”中华曲艺学会会长常祥霖这样对记者说。
自始至终都是业余身份
从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天津东方红印刷厂一直到退休,董湘崑的身份一直都是工人。虽然他声名远扬是因为京东大鼓,但他唱京东大鼓都是业余时间唱,不仅是他,他的徒弟们也都是业余的。从艺50多年来,他都是利用下班时间,肩背一把三弦儿,自行车后面驮着扬琴去义务演出。工厂、农村、学校、军营、社区,他去过无数次。“正是这种业余身份,让我更能贴近大伙儿的生活,这是我写鼓词的源泉”。
董湘崑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慕名向他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他也毫不保留地多次举办京东大鼓学习班,向爱好者传授技艺。现在他的入室弟子已达43人,没有入室的学生更不计其数。在全国特别是在东北三省的曲艺团里,都有他的徒弟,“所以我坚信这门艺术一定会一代代传下去”。(杜洁芳)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鼓,甘愿,名家,京东,演员,董湘崑
下一篇:京东大鼓名家董湘崑:甘愿做一辈子业余演员(1)||上一篇:纳西族手工造传承人:在仙境中铸造"活历史"(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