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_文化馆-线上-疫情-公共服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核心提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全国两会上,公共文化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升级、公共美育水平提升等话题备受瞩目。我们特别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业内专家和民众,展望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服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新趋势、新发展、新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代表委员建言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


原题: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将有哪些新变化?
核心词:文化,服务,旅游,线上,文化馆,艺术,公共服务,疫情,数字,推动,古籍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

  全国两会上,公共文化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升级、公共美育水平提升等话题备受瞩目。我们特别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业内专家和民众,展望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服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新趋势、新发展、新变化。 

  公共文化服务

  代表委员建言  


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

  以高质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扶贫攻坚基础

  我常年关注和致力于公共文化的发展,将美术馆经典馆藏予以复制进行捐赠,启动经典作品在贫困山区的巡展,以经典作品助力文化扶贫,丰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我提交了《关于以高质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扶贫攻坚基础的提案》。针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农村文化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我建议:

  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有利契机,加强规划引领,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举措,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涵,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统筹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大力弘扬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传承动力,可与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和美术馆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展览展示和宣传平台帮扶传承人脱贫致富。

  树牢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进。加大乡村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依托文化创意,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供文化和旅游服务。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激发群众的文化自主性。挖掘培养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人才,创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陈红彦(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

  “救人、救书、救学科”的力度要更大

  今年两会,我提交了《关于持续开展对少数民族文献救人救书救学科的提案》,这是经过长期调研形成的。由于受历史原因、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损毁,不少少数民族古籍成为孤本甚至消亡,而掌握这些文字的人也在不断减少,且继承乏人,不少少数民族文字面临失传的危险。古籍保存不力、人才匮乏的窘境直接导致这门学科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我认为目前需要加大“救人、救书、救学科”的力度。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成立藏学等研究中心的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研究更要加大力度。我建议:

   增加投入,对流散于民间的珍贵典籍着手搜集、建账集中保管,对流失国外的少数民族古籍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其回归,或以数字化等方式复制保存,对口耳传承的通过口述史方式保存。

   加大人才储备,多种渠道传承民族文字典籍。可从娃娃抓起,在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让民族文字和典籍为更多人掌握,一些与宗教活动相关的文献,可由宗教系统引导学习传承,也能起到培养专业人员的作用。

  加大力度进行学科建设,文字与文献的整理、研究、保护、应用等应多方位全力推进,一些冷门绝学在高校或研究机构应加强研究,避免出现国内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必须去国外找人才、找资料的状况。

   少数民族古籍的制作材料多有地方特色,“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研究、数字化工作与保护试验等,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加大投入,全面推进。

   建议民族地区能常年投入固定经费,用于购买散藏古籍与古籍的保护,同时特别需要重视人才待遇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专家视点

  新媒体文化服务矩阵将出现

  王全吉(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更趋多元,新媒体推广将成为服务亮点。疫情期间,各级文化馆普遍开展数字文化服务,为公众提供线上文化艺术资源。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数字文化服务将成为文化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各地将从以往重视线下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培训辅导、场馆免费开放,转变为线上线下文化活动、艺术培训、文化服务同步推进、联动发展、深度融合。文化馆在数字文化服务方面将投入更多力量,服务将从网站服务为主转向与多种新媒体平台相结合,逐渐努力形成新媒体文化服务矩阵。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更趋优质化,品质化追求将成为服务亮点。疫情期间,各地文化馆向广大公众提供数字文化资源,丰富了公众“宅”家期间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但也暴露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短板。今后,文化馆将发挥体系化优势、文艺人才集聚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统筹整合,在提高数字文化资源数量的同时,在其系列化、优质化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更趋广泛,年轻人参与将成为服务亮点。数字文化服务的普遍开展,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关注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和抖音号、快手号,改变了以往文化馆服务对象以老年人、少儿为主的情况。青年群体是富有青春活力和文化创造力的群体,各地文化馆将进一步重视面向青年群体的文化服务,激活青年群体的文化活力,让他们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参与文化馆事业建设与服务,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线上线下服务将结合得更紧密

  金武刚(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线上服务新变化

   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机构因场馆空间关闭而开辟的各类线上服务,将成为今后公共文化服务新常态。

  公共文化机构线上产品的特色化内容、短视频形式将显著加强。疫情期间,线上服务传播效果很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地方文化为核心打造内容特色鲜明的线上产品,吸引各类人群广泛利用;二是以专题片、微电影、慕课等短视频形式加以呈现,适应了移动互联时代公众碎片化利用信息的特征和习惯。

  公共传播平台的融合与利用,将成为公共文化机构线上服务渠道首选。疫情期间,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主动在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开设直播间,推送服务内容,积极开拓和占领新阵地,传播效果显著。

   网络直播将成为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的常规手段。

  线下服务新变化

   “无接触服务”将成为公共文化场馆空间服务的重要方式。像纸质图书的自助借还、展览展示的扫码讲解、数字实体空间的交互体验等适合公众自主利用、非群体聚集性的服务项目将越来越多。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将更加到位。

  室外广场文化活动将率先正常化。随着气温回升,空气流通条件较好的各类文化广场、公园绿地,公众在保持适当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各类文化活动将逐步回归正常。

  公众行为新变化

  社会公众规范养成场馆利用新习惯。入馆先预约、进门戴口罩、配合测体温、出示健康码、馆内勤洗手,将成为公众利用场馆空间服务的基本行为和卫生习惯,公共文化机构也应提供相关基本配套服务。

  评价考核新变化

  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考核指标将作适当调整。线下服务由于入馆人数受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到馆人数”指标失去了考核价值。而线上服务评价应当更加精准,在挤掉“点击率”水分的基础上,点赞数、留言评论、利用时长等将成为重要的考核要素。

  文化企业新变化

  公共文化机构防疫需求激发文化企业生产新动力。各类防疫文化产品,如纸质图书消毒机、无接触服务新装置、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为文化企业新产品提供了新市场。

  百姓心声

  南京市民薛雨辰:进入数字时代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如今人们在订餐、导航时已习惯于用一些APP。我希望提及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参加公共文化活动时,可以第一时间就想到一种一站式的在线服务。在疫情期间,我报名参加文化馆的网上课程,感觉很不错。之后,希望能有更多有名的老师加入线上授课。

  温州市民李志铭:我是一名残障人士,平时就喜欢读书看报,尤其对科技类的书籍感兴趣。所以,离家不远的温州市图书馆成了我读书的好去处。由于腿脚不便,图书馆的无障碍通道对我来说特别方便,我在不求助别人的情况下,就可以较方便地出入图书馆。如果说对未来图书馆服务有什么期待,我想,在图书馆客户端上一点,想看的书就可以送上家门,就太方便了。

  服务提升范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到乡镇(社区)文化站(室),很多公共文化机构都以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在互联网上各显其能。

   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普遍增加了数字书刊在网上的投放数量,还针对居家生活的特点,精心策划设计吸引公众参与的阅读活动。如国家图书馆通过官网、APP等渠道,为读者提供中文、外文资源库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涵盖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字资源,读者在线就可以读书看报、收看“国图公开课”、查阅科研资料。

  各级文化馆以全新方式把艺术普及资源、群众文化活动搬上网络,以云上论坛、“直播+社群”、与媒体联手等方式,延伸服务触角。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文化天府”平台推出了艺术慕课教学。该慕课将直播与网络社群服务相结合,除了以往的单向授课外,培训学员还会进入相应的线上交流群。今年“五一”期间,东莞市文化馆与南方日报社、“南方+”客户端联合共建的“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正式上线。文化馆提供内容、组织“配料”,媒体进行整合、包装、策划,双方共同将原先的地面服务打造成有流量的网络产品,向公众推送。

  各级博物馆先后推出300多个富有特色的“云展览”,出现了博物馆关门、展览却看不完的景象。其中,国家博物馆等全国9家知名博物馆联合抖音推出了“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金牌讲解员带领观众足不出户全景式参观博物馆。

  旅游公共服务

  代表委员建言  


黄细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旅游行业应乘势而上把握“新基建”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让旅游行业一度陷入低迷。面对疫情危机,旅游行业应当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不断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基建”就是其中一个发展契机。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在多次会议中再次提及这些。“新基建”继承了传统基建扩内需、促投资、促增长等优点,同时还能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旅游行业应当抓住“新基建”的机遇,推动旅游产业进一步迈向数字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新基建”注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通过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让旅游企业更容易识别差异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有助于提升旅游产业的公共服务效率和个性化服务水平,同时也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提供了新技术手段,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

  “新基建”能进一步拓展旅游业的服务模式和业态。例如,通过VR、AR、5G等数字技术,实现虚拟现实景区、虚拟现实娱乐、数字博物馆等全新的文旅业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网上平台线路搜索、景点预约、客流量实时更新、售前售后服务等各项个性化服务。

  “新基建”可以进一步提高游客消费体验。“新基建”有助于打造“互联网+旅游”产业集聚区,将会不断拓展游客的体验内容、体验方式、体验质量,以线上与线下对接,虚拟与实体交互,进行旅游产品换代与创新,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建议建立健全旅游业与“新基建”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标准,积极支持和推动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

  专家视点

  进一步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

  曾博伟(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相较于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旅游公共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游客,特别是旅游散客;相较于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满足不同人群的基本文化需求,旅游公共服务则是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相较于公共文化服务相对独立存在,旅游公共服务往往同市场化的旅游产品同时存在,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旅游总体供给。

  展望未来,提升我国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有以下几个着力点:积极推动将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条例纳入立法计划,为旅游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推动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协调机制,强化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统筹,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共建的工作格局。将市、县一级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在市、县一级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文化和旅游品牌的创建中,进一步增加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对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规范、指导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行业需深化“厕所革命”,推进旅游厕所由重数量向重管理转变。探索建立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认证制。不断探索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为游客提供接收旅游公共信息的新途径。

  升级迭代,厕所由“蹲点”变“景点”

  王勋(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厕所革命”推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何科学严控疫情、恢复旅游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此次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对于文化和旅游行业而言,紧密结合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与时俱进提升现代管理服务水平,是大势所趋。

  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旅游“厕所革命”方面,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文化和旅游部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厕所革命”工作重心已逐渐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建好”向“管好用好”转变。在“厕所革命”智慧化再升级作为民生重任的背景下,把游客如厕刚需与智慧服务相结合,把疫情防控预警与智慧管理平台相结合,是旅游公共服务工作从细节着眼、聚焦民生、补齐短板、补足弱项的必要工作,也是旅游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

  未来,应用“厕所+新技术”思维,将新一代移动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智慧化集成后运用于厕所场景,创新搭建“一网(物联网)、一屏(显示屏)、一端(手机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进行综合应用可能会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厕所在具备厕所传统功能的同时,融入文化创意、高品质发展、公共服务再升级等,将从“蹲点”变“景点”,成为社会新场景,也能延伸出喜人的商业新经济。

  百姓心声

  北京旅游爱好者井津域:旅游体验是目前人们在旅途中最关注的事。随着时代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不断刷新着各行各业的面貌。作为旅游爱好者,我也十分期待旅游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变得更方便、更智慧、更安心。其实,近些年,旅游出行确实在不断便捷化,在我去过的很多景区,人们能查看电子门票、三维地图、实时路况等信息,即使不熟悉当地情况、没有导游,人们也能放心出游,这在十多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不过,在我看来,旅游服务还有改善空间。其中,我最期待的就是能用手机同时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服务。比如,出行前,线上服务平台能利用直播、VR、AR等手段提供景区云游功能,让我们提前了解景区相关信息,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出行计划。旅途中,游客能与网络实时互动:各景点实时人数有多少?实时天气如何?导航路线是什么?景点的语音导览是否可以获得?旅游厕所分布在哪里?当地的特色餐饮、住宿情况怎样?通过网络,一切需求都能有实时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当然,出游后,人们也可以在网络社区分享自己的出行感受,给其他游客提供参考。

  服务提升范例

  有“五岳之首”之称的泰山,一直是备受游人青睐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数百万的游客量给其旅游公共服务带来不小的考验。

  据了解,2000年之前,泰山旅游公厕基础条件薄弱,曾一度成为制约其旅游发展的瓶颈。近些年,随着“厕所革命”在全国广泛开展,泰山景区把旅游公厕新建、维修、改造作为环境提升的重中之重,累计投入5600余万元,改建、新建3A级旅游厕所67处,一系列设计新颖、环保节能的公厕已成为泰山的一道风景。

  仅2019年,该景区就完成旅游公厕提升改造16个,新建生态循环公厕8个,其中对主盘道和游客中心的8处公厕实施智慧公厕“3A+”试点改造。这些智慧公厕配备综合环境检测器,温度、湿度实时显示,厕位装有人体感应器、指示灯,针对潮湿、雾大等特点增加除雾镜和取暖新风,让游客从中获得人性化的如厕体验。

  另外,在泰山景区引水上山、污水处理等基础建设项目中,岱顶区域5处污水处理站在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公厕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作为保洁、绿化用水再次利用。在不能与市政管网相通、用水困难的区域,新建的8处自循环环保公厕自带污水处理系统,同步实现了节水、节能、环保,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美好舒适的环境和更加周到的服务。

  公共艺术教育

  代表委员建言  


王滨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

  线下实践基地 线上公益讲堂

  优秀的艺术作品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高雅艺术的熏陶,可以让青少年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戏曲艺术的传承讲究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广大艺术工作者走进基层、走进偏远地区,送戏下乡、送文化进校园,都是非常好的举措。此外,让戏曲艺术成为中小学的兴趣课,成为普通高校的选修课、艺术类高校的必修课,让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渗透到校园之中,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戏曲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和丰厚土壤。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与浙江省内多地文化馆、剧协、村镇合作成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人才、剧目双下沉,将优秀文化产品带到基层百姓之中,同时也通过传承教学,让更多群众体会到传统文化之美。此外,还组织开展普及越剧艺术讲座、培育学生社团,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提高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艺术素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新春演出计划被打破,现场演出都停止了。传统戏曲线下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但互联网经济却成了疫情期间发展的亮点,带动了很多行业的逆势发展。

  今年两会上,我建议打造戏曲数字经济新产业模式,通过数字网络平台,可以常态化进行院团作品的线上推广,同时开发线上相关衍生文化产品,实现多样性、全辐射,拓展戏曲产业发展维度。

  除此之外,开设线上文化教育课程,通过公益讲堂、点播专题课堂等手段,可以快捷、有效培养戏曲师资力量,更广泛惠及基层各年龄段学员,拓宽戏曲爱好者信息获取与交流学习的渠道。同时,广大线上戏曲爱好者也是潜在文化消费群,可以转化为剧场消费客户,形成线上线下良性循环,推动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互提升。  


林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细分美育受众精准施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高等美术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美术人才,为美术教育事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但贫困偏远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美术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除了依靠地方政府加大对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的扶持,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应加大力度开展展览、讲座等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细分美育人群,尤其是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精准施教。

  今年两会,我提交了《建议将中国连环画列入小学图书馆采购目录的提案》,提出让小学生读、赏、画连环画,充实课堂教学。连环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中国艺术魅力的图书形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它运用白描、素描、水墨、水彩等多种手法,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跃然纸上。连环画可读、可赏、可画、可演,可以与道德与法制、语文、美术、英语、音乐、科学等课程内容相结合,成为学科教学的有效补充。连环画贴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成长需求,形式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

  此外,我在调研中发现,乡村儿童阅读量比城镇儿童阅读量低,且阅读质量差异更大。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个差异,关心家乡少年儿童阅读成长。比如从江西走出来的徐志霖,创业成功后反哺家乡,利用老家40平方米的祖宅,修建了专门为村里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服务的图书馆-;-;明德书院。这是一个公益性组织,通过众筹方式募集一定的运营资金与书本,统一管理并投入相关书院。短短几年,书院不断壮大,现在已在多个乡村建立了20余家书院。书院不定期邀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义务讲座,他们的丰富人生阅历、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们活跃思维、开阔视野,为孩子们指引方向。其实,书院的基本功能与乡村图书馆或农家书屋类似,它细分了受众群体,精准服务于少年儿童,成为孩子们课外艺术教育的文化场所。建议政府能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积极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做好阅读、美育推广工作。

  专家视点

  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艺术将不再是“奢侈品”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

  “高雅艺术进校园”作为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普惠艺术教育项目,多年来成为推进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国知名的美育教育品牌。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还可继续加强政策或资金支持。其实,只需少量经费,就可以调动地方艺术院团,通过聘请艺术工作者作为校外辅导的形式开展艺术教育,这样形成长效机制,使高雅艺术不仅走进校园,也可以普及到校外。

  一些有识之士为贫困地区普及艺术教育的义举令人感动,希望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引领更多艺术工作者形成群体力量,投身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中。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种类相对较少,一般以音乐、美术为主,缺乏如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普及。希望广大艺术类院校能行动起来,广泛参与。艺术院校可以形成机制,由高水平的老师带领学生赴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高水平的教学成果运用到基层中。

  艺术对于广大城市居民来说或许是“刚需”,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就是“奢侈品”。不过,在新形势下,具备了人、财、物的条件,再配合运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相信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享受艺术教育将不再奢侈。

  百姓心声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居民钟盈:我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参加了学校开设的舞蹈兴趣班,不过每周只有1节课,无法满足她学习舞蹈的需求。兴国县有不少民营艺术教育机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也不少,收费标准还可以接受。我给女儿报了舞蹈课程,每周六上一下午课,训练量比较大,一个学期收费六七百元。有时县城里的多家艺术教育机构还会联合起来招生,报的课程越多,优惠力度越大。

  我希望学校、少年活动中心以及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能够开设更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是他们的师资力量更值得信赖,二是管理可能更科学、规范。如果教师水平确实很高、价格合理,也可以选择收费课程。

  服务提升范例

  原本应该享受悠闲的退休时光,但一位年近七旬的艺术家却选择用支教的方式义务为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的孩子和老师教授声乐课。她,就是原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克。

  如今,包括李克在内的一批艺术家以及艺术院团、文化企业等,纷纷与地方结对子,通过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方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为普及文化知识、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贡献力量。

  例如,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与多方合作成立了艺术教育实践基地,由剧团选派指导老师长期开展培训,有效提升了这些爱好者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目前,剧院已在十余家中小学校组织开办了戏曲社团,教学过程中涌现出不少表现突出的小学员,其中一些学员还代表学校参加相关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记者手记

  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管理水平是一次考验。疫情期间,在人民群众新需求的促动下,业界有了新思考、新探索,推出了新服务,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提高和完善的环节。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百姓收入增加等物质层面,还体现在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需求等精神层面。人民群众对获得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新期待,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坚守的根本宗旨。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广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正积极行动起来,疫情防控与服务群众两手抓、两加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统稿:李静 采写:杜洁芳、王学思、赵若姝、卢旭、秦丹华)

责任编辑:王暄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