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肩负历史使命祖国统一是中共必答题_台湾-平潭-同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3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黄钰涵  
核心提示:(中共百年华诞)肩负历史使命祖国统一是中共必答题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路梅)2020年12月底,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铁路段与公路段先后投用。起点在北京、终点在台北的京台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都已推进到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在这里,为台而设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规划中,经过一条海底隧道穿过台湾海峡,可抵台湾新竹。纵使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至今尚未统一,但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国家发展



肩负历史使命祖国统一是中共必答题

(中共百年华诞)肩负历史使命 祖国统一是中共必答题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路梅)2020年12月底,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铁路段与公路段先后投用。起点在北京、终点在台北的京台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都已推进到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在这里,为台而设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规划中,经过一条海底隧道穿过台湾海峡,可抵台湾新竹。

纵使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至今尚未统一,但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国家发展蓝图中,台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谋求的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福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任务。1921年,中共成立之时,台湾还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之下。自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初心,百年未曾改变。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为支持台湾同胞抗战和台湾光复做了大量工作,直至1945年10月25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着不懈努力。经过两岸紧张军事对峙,1955年,中共中央公开提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随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逐步具体化、系统化,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将其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se】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纵观历史脉络,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使命,把握时代变化,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也与时俱进、丰富发展,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和密切;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开启协商谈判和党际交流,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不断巩固;对“台独”分裂势力各种谋“独”行径的坚决斗争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就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主张,并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

一方面,“两岸一家亲”、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应通尽通”,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另一方面,郑重宣誓“六个任何”,展现大陆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2019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两个“无法改变”和两个“无法阻挡”,昭示祖国必然也必须统一的历史大势;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同胞心灵契合等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成为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建党百年来推动民族复兴的实践表明,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台湾同胞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台海局势复杂严峻。朱卫东指出,70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解决台湾问题、推进国家统一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超越了近现代以来任何一个已完成统一国家的案例。中共对台大政方针目标坚定、方向正确,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时与势都在大陆一边,局势越复杂,就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将和平统一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完) 【编辑:黄钰涵】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黄钰涵)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