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孙振华:高娃和神马_蒙古葬俗--白宫-蒙古-达尔-特人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高娃和神马》选自第一辑“社会观察”。

      更多内容尽在[孙振华专栏]

    春节还没过完,又去了一次鄂尔多斯,参观了仰慕已久的成吉思汗陵。

    导游是个蒙古族姑娘,名字叫高娃。我问“高娃”在蒙语里是什么意思,她说是“美丽”。一直听说蒙古族有一群神秘的守护成吉思汗陵墓的人,叫达尔扈特人,导游高娃与他们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我试探地问,你是达尔扈特人吗?她说是的。当然,她只是达尔扈特人的后代,因为只有男性,而且现在只有达尔扈特人每家的长子才做世袭的守陵人。

    听到这些,看高娃的眼光都不同了。那天气温虽在零下十七度,但阳光灿烂,天空碧蓝。高娃身高一米八左右,穿一件并不厚的枣红色镶黄边的蒙古袍,身姿挺拔,有一股凛然之气。她脸型瘦削,肤色黝黑,眼光深邃,说话简练干脆,拿现在时髦的词来形容,怎一个“酷”字了得!我想,她完全可以去做个运动员,或者当个女特警什么的。

    终于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了,大家七嘴八舌,问了很多关于达尔扈特人的事情。

    成吉思汗去世后,一个叫兀良合的部落,派出一千人,守护埋葬成吉思汗遗体的伊克霍日克,不让任何人接近。到忽必烈时期,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灵帐“八白宫”的工作规范化了,开始把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成为达尔扈特人,意思是,“担负神圣使命的人”。

    这些达尔扈特人不必耕种和狩猎,不必纳税和服役,他们的男性父子相续,世代相传,永远只作一件事情,守护和祭祀八白宫,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avQk9uR3w2mw60mKmf96WgOwTB4G2lw8vbgb0YE9.jpg

    ​以前我知道,蒙古葬俗和汉人不同,蒙古首领去世后,不像汉人那样大兴土木,兴建陵寝,而是运回草原深埋,尤其是成吉思汗,究竟葬在何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至今仍然是一个迷。过去我不知道的是,所谓成吉思汗陵并不是固定的建筑,而是由马车拉着八个白色帐篷,到处迁徙,直到1950年代,在乌兰夫的建议下,成吉思汗才在伊金霍洛修建了陵墓建筑,把“八白宫”永久安置在这里。

    这种流动的“陵墓”大大增加了守陵人的难度,据高娃讲,遇到动乱和灾害,达尔扈特人都是靠人施舍救济度日,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日本人逼近,“八白宫”一度转移到了兰州。

    蒙古人对领袖的纪念方式可以看出他们更看重的是不朽的灵魂,而不是物质肉身的保存;八白宫可以流动,但八白宫里的油灯从未灭过,八白宫每日的各种祭祀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意味着成吉思汗的精神永在。

    因为这个特点,蒙古人把“象征”推向了极致,“八白宫”里所供奉的物品,如成吉思汗的弓箭、马鞍、圣奶桶……无一不是高度的象征,由于象征,蒙古人将日常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较好的统一在了一起。

    高娃还跟我们讲了神马,这是成吉思汗陵又一个神奇的传统。它由成吉思汗供奉过的神马转世而来,根据八白宫中的神马画像,从两岁的小马中挑出,自由放养在陵园中,不加任何管束。任何人都不得伤害它。

    诺大的园区,怎样才能看到它呢?“它可遇不可求,来无影,去无踪,如果遇到了,千万不要招惹,以免受伤。”高娃这样说。

    一旦成吉思汗陵变为永久建筑,仍有神马在,它的飘忽无定,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草原民族自由奔放,融入自然,迁徙流动的精神。

    这又是一个象征。

    关键字:白宫,蒙古,达尔,特人,八白宫 蒙古葬俗
    内容标签: 白宫 蒙古 达尔 特人 八白宫 蒙古葬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