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周文翰:中国实验建筑_作为媒体现象和展览现象_-建筑-展览-媒体-设计-实验-建筑设计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前几年曾在中国大陆掀起议论的“中国实验建筑师群体”就已经不是焦点了——中国的实验建筑似乎仅仅是1999年到2005年之前热议的话题,之后就被奥运会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争议所掩盖,更重要的是,房价已经压倒关于设计风格、文脉之类的话题,成为牵动举国人心的事情。中国巨大的建筑设计市场让任何单一的建筑师或群体都显得非常渺小,中国也很难说有什么主流设计理论存在,所谓“实验建筑师”群体中的很多人经过当时的媒体和展览放大机制以后也纷纷获得更多的商业设计项目,开始面对一个个设计案的压力,对于稍显空洞的理论探讨的兴趣也在下降。

      关于中国实验建筑师崛起的背景,可以从学术体制、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比如张永和、王澍等在文科、艺术类院校任职就值得研究,因为之前四十多年中国内地的建筑学系一般都设立在工科大学之内,是技术性的工程设计概念,但是实验建筑师多数似乎倾向理论性,甚至有比较重的文学趣味,因此开始是非主流,但是随着北大、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设立建筑院、系、中心,接纳了一部分非主流建筑设计师,他们也很快将自己的学术理念建制化,从而形成了新的生产机制。当然,也有部分实验建筑师如刘家琨并没有进入学院,他们维持小型工作室的工作状态。

      和实验建筑师的建制化发展呼应的是,“实验建筑师”群体的影响开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展览和媒体报道传播开来,这又何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体制的形成以及中国大众媒体、时尚媒体市场的建立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大陆的前卫文化思潮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复杂互动。职

      建筑展览:文化和商业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把建筑设计视为艺术和文化活动,仅仅具有工具性而已,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院校大合并时把建筑系归在工科院校,也是突出它的工程设计属性。传统的时建筑成就展览,是院所体制下展出的主要是集体设计的建筑项目,诸如“试点小区”、“示范小区”、“样板工程”等,都是政府机构或者协会组织的奖项评选和展览。

      1992,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也带动了新一轮地产投资热潮,房地产业从一个国家基础产业的部门变成一项消费产业和中国经济的主要发动机。尤其是1998年政府宣布停止“福利分房”,原来计划供给的住宅产品完全变成商品,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疯狂扩张期,开始改变人们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私有的建筑设计公司也得到大发展。

      不可忽视的,中国最普遍的建筑展览形式是全国数以万计的地产商们纷纷开设的“样板间”、“接待中心”呈现的建筑样式和展览模式,通常,这里有一个正在修建的建筑的模型,有一个或几个室内装修豪华的样板间供有购买意向的人参观。

      随后,地产商和地产媒体为了扩大影响开始策划各种建筑奖项和展览,各种半官方半民间的房地产峰会和展会活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这种多样化的竞争也开始鼓励那种“与众不同”的展览和设计,这可以说是“实验建筑”兴起的一个潜在的社会需求。另一个北京则是随着当代艺术展览的增多,这也启示了建筑界人士。1999年3月地产商陈家刚、潘石屹邀请艺术评论家黄专策划“居住改变中国”艺术展。虽然展览未成,但类似概念却成为地产界和媒体关注的话题。

      1999年6月,策划人王明贤在国际建筑师大会期间推出“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推出了张永和、赵冰、汤桦、王澍、刘家琨、朱文一、徐卫国、董豫赣等建筑师的具体设计项目。后王明贤、曾力又在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了《第—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梁思成纪念馆构思方案征集》,当代艺术家汪建伟、宋冬、尹秀珍等和建筑师王澍、董豫赣、李巨川等同场展出概念性作品,表现出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当时这两个展览的传播仅仅限于建筑、艺术界内部,并没有得到媒体的放大。2001年成都也出现了《十字路口》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有艺术家和建筑师参与。

      直到2002年前后才出现了建筑展览的热潮,当年上海美术双年展也以都市营造为主题,邀请建筑师和艺术家探讨中国的城市变迁,2002年出现了多个关注从当代艺术角度关注中国城市化和地产的展览,比如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 “丰收:当代艺术展”,“北京休闲房展·观念地产展”。但更有影响的是由潘石屹的红石公司策划投资,由由张智强(中国香港)、坂茂(日本)、崔恺、严迅奇(中国香港)、简学义(中国台湾)、安东、隈研吾(日本)、堪尼卡(泰国)、陈家毅(新加坡)、古谷诚章(日本)、张永和、承孝相(韩国)等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的“亚洲建筑师走廊”(后更名“长城脚下的公社”)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地产商和大众媒体的有意炒作下这一商业开发项目成为轰动一时的地产与建筑设计事件。在各种论坛以及大众媒体组成的传播链条中,实验建筑师中庭少数几个开始向明星建筑师方向转化,似乎第一次拥有了对中国城市改造的“话语阐释权”,仅仅这仅仅是种虚拟的话语,实际上地产商和政府官员们在决定中国各个城市的面貌,而房价的高低要比“建筑师知名度”重要的多。

      也在那之后,有创意的建筑艺术展览开始受到关注,这里强调带有展示建筑创新理念目的的展览,民间组织的展览有着更鲜明的文化目的或者说商业目的。从各种小型展览、地产展销会上的“观念地产”展到规模巨大的“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深圳城市/双年展都开始诞生。正如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晓平所言,建筑展览热的出现是“由于旧的权威话语体系已不能适应当下形势,因此这种亮相一开始就在沉闷的旧秩序中很具反差,获得了叫好声。这类活动不仅是对权威话语的反动,也是对太过商业化的房地产展会的一种补充。”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受到全球瞩目,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师也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一群人——尽管还没有达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热门程度——他们很快就成为中国力量的一种象征出现在国内外的媒体、展览之中,于是可以看到2001 德國柏林Aedes画廊剧本中國建築五人展,2002 年开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出现了中国的项目(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第一次出现中国国家馆),2003年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了中国新建筑展,2006年荷兰建筑学会NAI策划了中国当代建筑展 ,2007年伦敦 V&A剧本了创意中国展览、纽约建筑中心剧本 “因地制宜:中国本土建筑展”,这些也开始让中国的建筑师有了一定的国际能见度——但是往往是作为“中国崛起”、“中国标本”的一个研究对象出现,中国建筑师还没有像日本的建筑师群体那样不断获得国外的建筑设计工程。

      此外,有一类集群设计的“类展会”专案值得关注,就是随着“长城脚下的公社”的成功,之后出现了南京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浙江金华的“建筑艺术公园”、广东东莞的“松山湖新城”、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聚落”、青城山美术馆群等不同规模的14个项目建筑师集群设计项目。这些集群设计项目多数都是地产商投资、策划人参与,著名建筑师参与,形成 “建筑事件”并吸引媒体的宣传报道,对业主和建筑师来说似乎都是名利双收。

      这种集群设计本身就有展览的意味,而且设计前后多数也举办建筑设计模型展览,因此可以说是对展览机制、媒体报道机制和资本力量的全面整合。当然,从设计概念到图纸、建筑的转化太过匆忙,失败和瑕疵也就无法避免,比如邀请艺术家设计的贺兰山房建筑群就无人问津,而建川博物馆聚落等项目里的个别建筑的设计水准、施工质量也有问题。

      媒体中的泛设计报道

      195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由于计划经济和建筑院所的工科性质,让建筑界主要侧重从技术层面考虑建筑问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舆论环境放松,各种现代主义设计流派思想的传入带来了最初的流传。1980年第1期《建筑学报》发表了扬芸的《由西方现代建筑新思潮引起的联想》,谈到西方建筑界的“新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此期还发表了周卜颐的《七十年代欧美几座著名建筑评介》,也谈到了“后期现代派”(Post-Modernism)。1981年以后《建筑师》丛刊、《世界建筑》、《新建筑》杂志也陆续刊载美国建筑师文丘里、英国建筑理论家詹克斯的著作,把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引入中国。但是当时国有的院所主导建筑设计,这些新的思潮即使在专业圈内也没有多大影响,更何况当时的媒体还处于计划体制的统一管理之下,几乎还没有商业性的大众媒体。而且,建筑师因为隶属国有院所,他们对于理论、媒体的参与热情有限。

      唯一的波澜是1980年代中期85新潮时期,各种现代、后现代艺术理论得到传播,不过这时候最热情的是各地的视觉艺术家,而在建筑界却没有出现理论探讨的高潮。这方面比较突出的1986年8月22日,顾孟潮与王明贤等人在北京以“当代建筑文化沙龙”名义举办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谈论会,“想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理论的前沿课题及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他们可以说是提倡现代设计思潮的第二波,当时他们侧重从哲学,创作等角度探讨学术问题,并没有在实践层面有相应的例证。

      变化发生在1992年以后,这一年中国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涌起第一波地产投资热,这时候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批地产记者——比如当时著名的《中华工商时报》就率先开辟了房地产版。1995年以后房地产成为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地产广告也越来越成为各个报纸最重要的广告来源,几乎所有的主流报纸都开始建立了自己的房地产新闻板块和专门的报道记者。之后,《时尚家居》在2000年创刊,《安家》杂志在2001年创立、《新地产》2002年创刊,这以后全国出现了超过10本关于置业投资和家居装饰类的杂志,他们的主要广告客户就是地产商以及家居品牌。

      泛地产媒体兴起的同时,他们对于新奇设计、设计理念的关注也在增加,不时出现有关建筑设计理念的介绍,同时《新潮》(2001年7月创刊)、《今日先锋》、《读书》、《建筑师》、《时代建筑》、《城市中国》等小众的理论杂志、设计杂志效也注意在一片商业地产设计中出现了少数具有理论性的建筑师,并有所介绍。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0月开始出版“概念楼书书系”丛书,第一把地产项目作为精美图书出版,这也引起后来众多地产商的模仿。

      而地产商也不甘于仅仅作为住宅产品提供者,他们需要给住宅以象征价值,2001年地产商发起的 “居住改变中国”艺术展(流产)、“新住宅运动”等概念开始出现在媒体上,地产商潘石屹、张欣投资的 “亚洲建筑师走廊”也受到媒体关注,这也成为“中国实验建筑师”群体跃上台面的标志性事件。在地产商、媒体的强力推广下建筑设计开始 “时尚化”,很多地产商开始夸耀设计概念的创新。那以后实验建筑师中出名的几位成为时尚杂志上的常客,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品味的塑造着之一,在展览和媒体上的曝光也是也为实验建筑及其设计师们提供了扩大再生产的契机。

      但是也不应该夸大实验建筑师的媒体曝光率,实际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关注建筑设计仅仅是个次要的话题,更大范围内引起社会震动的是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拆迁引发的社会文化冲突。很多中国城市的就有的城市结构在二十年前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新的标志性建筑的出现则引爆了这些潜在的热点一体。

      关涉建筑设计的第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新闻是关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的设计争议,2000年保罗安德鲁的设计引起中国四十九名院士和一百零六名建筑师的联名反对,认为设计太昂贵、太丑陋,且与北京、天安门的环境不符。2002年12月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赢得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再次引起争议,因为北京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大型工程——国际体育场“鸟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也牵涉到公共财政支出、国家形象等方面的讨论,这都要比有关“实验建筑师”的新闻更加火爆和传播范围大。

      可以说,2003年、2004年建筑设计最受关注的年份。报纸、电视、媒体的卷入导致了关于各种最新设计、“中国是外国建筑师试验场”、“建筑后殖民地”以及建筑革新的广泛争议,国际媒体也开始关注北京和中国的新建筑现象,建筑书籍大量出版,建筑第一次成为文化界关注的中心话题。雷姆;库哈斯、赫尔佐格和德姆隆、扎哈哈迪德、诺曼福斯特、矶崎新等建筑师也作为文化明星进入媒体的视野,他们也比国内的实验建筑师更受媒体关注。

      不过,随着奥运会大型工程接近尾声,争议逐渐消散,不断上涨的房价这一现实压力让设计显得无足轻重起来。人们——包括建筑师自己——发现建筑设计师对城市变迁的无力,因为如今这一切全是资本和权力在驱动,媒体和展览似乎改变不了多大事情。

      周文翰《中国建筑试验场》节选之一。

      2010年

    关键字:建筑,展览,媒体,设计,实验,建筑设计,
    内容标签: 建筑 展览 媒体 设计 实验 建筑设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