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前瞻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务实_峰会-合作-国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9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孙静波  
核心提示: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张素李京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月9日在北京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峰会将以视频方式举行。在农历春节前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云端相聚”受到关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根据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适逢节气立春刚过、农历新春将至,这场蕴含“祝福”“希望”等美好寓意的峰会将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最高领导人发表



前瞻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务实合作再逢春

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张素 李京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月9日在北京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峰会将以视频方式举行。在农历春节前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云端相聚”受到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根据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适逢节气立春刚过、农历新春将至,这场蕴含“祝福”“希望”等美好寓意的峰会将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最高领导人发表的重要讲话料将释出开启新局面、迈入新阶段等积极信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对本社记者说,在中欧联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等背景下,中方期待通过峰会加强对话合作,持续推动中国-中东欧关系、中欧关系走深走实。

自2012年合作机制创立至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已举行8次,并在20多个领域建立50多个合作平台,涵盖经贸投资、农业、旅游、教育等领域。在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看来,务实合作是核心要义,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看得见、摸得着”。

先于峰会亮相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线上成果展以百余幅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同中东欧17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携手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另据中国商务部公布,自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年均增速8%,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速的三倍以上,2020年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尽管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但在过去一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24万列,中国在中东欧17国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达54.1亿美元,同比增长34.6%。

受访学者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互利合作逆势增长,不断开花结果,既有传统友谊、发展阶段相似等客观因素,更在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主观努力,各方专注于经贸、人文等领域踏踏实实地谋合作、寻共赢。

不可否认,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正处于提质升级新阶段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遇到挑战。因此,学者认为本届峰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一步聚焦务实合作,在做深做实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为后疫情时代合作寻找新机遇。

王帆说,抗疫合作特别是疫苗研发仍是当务之急。刘作奎有相同看法,他说:“中国国产疫苗能否在中东欧国家全面落地,并为当地抗疫带来实效,以及物资供应等,都将成为双方应对全球公共危机的重要抓手。”

受访学者也注意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绿【se】”“数字”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其中,发展绿【se】经济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追求,各方或可扩大清洁能源联合开发,推动发行绿【se】金融债券;以“云端”办会、直播带货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则被中东欧国家视作拓展中国市场的新渠道,多国已将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列入疫后重要议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宪纲还关注到人文领域。他说,要加深彼此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交流,碰撞出耀眼火花。

此外,如何同共建“一带一路”、同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同中东欧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地融合对接,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迈向提质升级新阶段的一项重要课题。

事实上,欧盟、瑞士、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作为观察员国(机构)长期以来参与机制活动,三方市场合作模式亦有产出。霍玉珍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创了中国同欧洲国家合作的新途径,已成为中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

王帆直言,中东欧国家由此提升自身经济实力,欧盟内部发展差距得以缩小,这本身就是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有益补充。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带,也有助于中国走出去。

“更重要的是,这将起到带动和示范效应。”他说,作为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并不想“一枝独秀”,始终主张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这场峰会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也将传递春日复苏的信心。(完) 【编辑:孙静波】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孙静波)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