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青海打造“立法基地”:开门立法提升_青海省-青海-立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8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姜雨薇  
核心提示:中新网西宁12月18日电(记者张添福)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8日在西宁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青海省人大常委会设立立法基地两年来,在完善立法机制、发挥智囊作用、推进开门立法、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成果,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青海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牧飞介绍,2018年底,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合作设立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简称



青海打造“立法基地”:开门立法,提升地方立法质效

中新网西宁12月18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8日在西宁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青海省人大常委会设立立法基地两年来,在完善立法机制、发挥智囊作用、推进开门立法、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成果,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

青海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牧飞介绍,2018年底,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合作设立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简称立法基地),有利于提升立法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推进立法民主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立法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两年来,立法基地从法规案起草、立法调研、修改论证、立法后评估等环节,参与立法的深度、广度、宽度不断拓展。”杨牧飞介绍,近两年,立法基地受委托起草地方性法规案3件、规范性文件1件,对4件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提出了修改建议稿,参与50余部法律法规草案的论证和修改工作,提出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得到相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杨牧飞说,立法基地注重打造特【se】学科,凝练出“生态法治”“教育法治”“民族法治”等特【se】方向,聚焦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地方文化保护等重点工作,加强地方立法理论学术研究,开展了一些具有地方特【se】、民族特点的立法理论研究和司法社工实务,探索创新“双语”法治人才培养和重点科研团队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才让塔说,立法基地为全省各级人大地方立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服务与人才支持,在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地方立法工作步伐,促进院校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和社会学学院院长马旭东说,该基地对《长江保护法》(草案讨论稿)中有关江河源头区立法提出了立法草案建议,部分建议已被采纳,起草并公布实施的《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部移风易俗地方性法规,引起了省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杨牧飞说,下一步,立法基地要供给高质量咨询服务,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推动高质效成果转化,做好高标准服务保障。(完) 【编辑:姜雨薇】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姜雨薇)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