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国学理论 » 新国学旧版荟萃 » 正文

新国学网:国学新论---2005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8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国学网公众号本文非新闻类内容,拥有理论知识产权著作权。未经同意和授权就转载者,等同于认可支付每篇文章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稿酬/版权使用费/且收取每点击阅读一次100元的计次费。使用/引用而未注明出处者甚至改造者,等同于认可向本站支付不低于5万元的费用,版权详情查看

核心提示:写给中华民族7自序7序言8总序8序言之一人妖之间8序言之二取舍之间10序言之三生命之旅11版本变化及声明12什么是新国学13前言14第



写给中华民族 7
自序 7
序言 8
总序 8
序言之一 人妖之间 8
序言之二 取舍之间 10
序言之三 生命之旅 11
版本变化及声明 12
什么是新国学 13
前言 14
第一部 导论 15
第一篇 中国之问题 15
国民素质与启蒙 15
经济、货币与既得利益集团的财富 16
民族分合与政治宣传 17
国家、民族与政府 20
根本之根本 20
火药桶式的社会 21
第二篇 国学之误区 22
先秦时期儒道之争的本质 22
孔老二焚书与秦始皇焚书坑儒 24
道德经与连山、归藏、周易之间的关系 26
国学的初步解析 27
文化的定义 30
儒学之真理标准 32
国学之定义 35
第三篇 新国学初探 40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40
第三次百家争鸣 42
哲学、前沿科学、道学与中医 42
东西方社会之差别---社会内部的微元组织及哲学宗教取向 42
利益、价值与真理之标准 44
政教合一、类政教合一与当今世界之政府 45
与阉奴儒狗的中华民族彻底决裂 46
宗教心理/哲思心理/宿命心理与个人民族性格 47
新国学之涵盖与架构 47
新国学对个人生活、社会结构、文明冲突、人类未来的意义 49
第四篇 中国及人类之未来 50
家族制的重建 50
社会制度、文化走向―――自由、民主与集权 52
第二部 新国学_哲学部分 逻辑运算层 53
第一篇 新国学哲学基础及概述 53
前言 53
第一章 方法、方向、证伪证真、基点及背景知识 54
第一节 新国学理论之研究方法 54
一、研究目的及核心方向性 54
二、新国学理论体系构建方法和原理 55
三、预设的几个新国学专用方法论及其证伪证真 56
第一节 三个基点:宇宙人类起源、真理标准、方法论 57
第二节 几个原理和工具 58
一、原理: 58
1、宇宙决定论 58
2、人类必然论 58
3、精神进化论 58
4、灵魂非物质论 58
5、利益物质论 59
6、价值双性论 59
7、真理层次标准论 59
二、工具(方法型、计算型、逻辑型) 60
第三节 主要背景知识简介 60
第二章 框架和方法论 61
第一节 框架内容构成及运用之简介 62
第二节 主要使用的方法论 63
一、天人合一 63
二、能量信息守恒法 64
三、阴阳对称和对立 64
四、万物有用论 65
五、命卜相对测法(玄学法) 66
六、灵感法(禅悟法) 67
第三节 工具内容之简要分类 69
第四节 概念、名词、注释的命名规则 70
第三章 宇宙之存在 71
第一节 时间是人类用于观察物质运动的工具 71
第二节 用于分析宇宙的时间法和周期法 72
一、时间法 73
二、周期法 73
三、周期法与时间法带来的差异 74
人为干扰之差异 74
周期法与时间法之非线性进程描述 74
周期法的量子理论之准备 75
周期运用学 75
第三节 周期运用学简明原理、框架和构造 79
一、周期运用学分类 79
宏观周期运用学 79
微观周期运用学 79
二、简明原理 79
生存体系统的特征分类 80
生存体系统的形成机制 80
生存体系统的物质组成 80
生存体系统的存在周期及其周期内各阶段特性 81
生存体系统的依赖性 81
生存体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81
其他特性 81
三、宇宙之生存系统类比分类法 81
四、生存系统之方法论 82
1、上推法、下推法、平推法和混合法 82
2、系统法 82
3、 82
四、周期运用学构建总则及例证 83
混沌论的吸引子例证 83
反向汇总之方法 84
涨落、自组织、心脏和种群的形成 85
生命周期(即寿命)非物质决定论(伪证逻辑) 85
第二篇 宇宙论 85
第一章 宇宙模型 86
第一节 宇宙的三层基本模型 86
一、基本定义 86
二、暗能量空间模型 86
三、暗物质空间模型 87
四、明物质空间模型 87
第二节 暗能量、暗物质、明物质三个空间的关系 88
第三节 量子对及量子体的非自增长假说 88
第一节 粒子的构成 89
第二章 对理论、现象和难题等内容的扩展解释 90
第一节 量子世界、物质本源、人 90
量子、光子、光速与暗能量 90
量子相关性 91
红移现象、宇宙大爆炸、各向同性 92
3K微波辐射 92
黑体辐射 92
第三篇 涨落有序耗散、物种起源、进化论和宇宙涨落 92
第一节 基本定义 92
第二节 涨落、有序、协同、耗散与超循环 93
第三节 物种起源及进化 94
第四节 宇宙涨落 95
第四篇 人学 95
第一章 人类之作用 95
第一节 人类在宇宙中的作用 95
第二节 人类在地球自然界中的作用 96
第三节 泛义形而上之人类作用 96
第二章 人类肉体及意识的构成原理 96
第一节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意识本质的研究 96
第二节 西方精神分析学与佛道境界之异同 97
第三节 神学、元神与暗物质/暗能量 97
第四节 生物的质子态 97
第三章 人学之构建和意义 98
第三部 基础概念重构 人类规则层 98
前言 98
第一篇 概述 99
第一章 原理简述 99
第二章 人类规则层的分类方法、定义和意义 100
第二篇 基础定义、相关原理和方法 100
第一章 价值分解及其量化模型化原理 100
第一节 价值构成的要素和来源 100
第二节 价值量化和模型化的原理及方法 101
第二章 真理的构成及其标准的适用 101
第一节 终极真理与人类 101
第二节 真理的文化因素和适用性分析 102
第三节 人类价值观的冲突与真理的裁决 102
第三章 善恶美丑的宇宙含义和人类含义 102
第一节 善恶美丑的本体含义及其关联 102
第二节 美学艺术之哲学基础和本体基础 102
第四章 文化的本质及其定义 102
第一节 定义 102
第二节 国家民族观的再审视 103
第五章 经济本体论、要素及其定义 103
第六章 道德论 104
第一节 道德的综合因素 104
第二节 道德量化与模型化的方法 104
第三节 道德被量化模型化后所带来的困惑 104
第七章 政治(本文不述) 104
第八章 神学与修养学 104
第四部 新国学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层 105
第一篇 伦理学 105
第二篇 家族学 106
第三篇 民族学 106
第四篇 人类社会学 106
第六篇 经济学 106
第七篇 政治学 111
第八篇 法律论 112
第五部 实践理论 应用接口层 112
第一篇 教育的制定 112
第二篇 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112
第二篇 立法之方法和准则 112
第二篇 执法约束 112
第三篇 税收制度 112
第四篇 财政制度 112
第五篇 政府功能定位及编制 113
第六篇 行业规范 113
第七篇 军队与战争 113
第九篇 司法清零 113
第十篇 其他社会实践学之准则 113
第四部 国故学概论 114
第一篇 中国历史之演化进程 114
学术发展与演化阶段之关联 114
秦皇汉武之历史作用 114
种族、宗法文化、皇权与官本位---中国政经变迁核心考 115
科举制度对中华之影响 121
对自称国故学核心之儒学进行证伪与证真 126
第二篇 国故学之核心 126
第三篇 国故学之分类 127
第四篇 国故学对中国之影响 143
第五部 新国学应用案例 143
对中国经济的分析 143
对中国社会的分析 143
对未来的研判 143
面相学与人种变迁 143
人生三论 144
论少年 144
论青年 144
论中年 145
论老年 145
第六部 缄言――宗家生命 145

寻找神的存在

最小粒子的构建,必须是集无穷小和无穷大与一体的模式。
今天的科学实验已证明引力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等
马赫原理

放弃民族观念:民族观念是西方的一种社会认识,而在中国,古代的民族观念与现代是不一样的,古代只有某部落或某地区或某风俗或某血统的人群概念,典型的是古代匈奴中有黄匈奴和白匈奴,而无论黄白匈奴,都属于匈奴一族。在现代,最表象的区分就只剩下语言的区分了,最内在的区分就是宗教心理和哲学心理的区分了,宗教心理和哲学心理的区分,典型的是伊斯兰世界,在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和其内在的哲学心理下,人种退居次要地位。

科学家们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它把基本粒子分成3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标准模型的缺陷,就是该模型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
为了修补上述理论的缺陷,英国科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中,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之后所有的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3种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统一于标准模型之下。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基本都已被实验所证实,而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希格斯机制(Higgs mechanism)是苏格兰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其他理论物理学家同时发现的一种物理机制。

在规范场理论中,规范粒子的质量是为对称性所不允许的。这是杨-米尔斯理论的严重缺陷。随着对对称性破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南部-戈德斯通定理的发现,物理学家们发现在规范理论中零质量的南部-戈德斯通粒子能为零质量的矢量规范粒子提供纵向分量,从而赋予它们以质量。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引进了一个两分量的复标量场,即希格斯场,它共有四个自由度。在弱电对称群被希格斯场的势能所自发破坏后,希格斯场中的三个自由度被SU(2)的规范粒子所吸收而成为它们的纵向分量。这些规范粒子就是和Z0玻色子(确切地说,Z0是SU(2)和U(1)规范粒子的一个线性组合,它的正交组合是光子)。希格斯场的剩余自由度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它还没有被高能实验所证实。

希格斯场独立于希格斯机制,是标准模型中的一个方便假设。它并不是理论所必需的组成部分。在动力学对称破缺模型如工作色模型(technicolor)中,希格斯场为凝聚的费米子对(类似超导理论中的库柏对)所取代。只有在超对称标准模型中希格斯场才是真正基本的角色。


哲理是普遍规律,数理是具体规律,物理是规律的表象

光速应该是一个可以由数学直接推导出来的常量,在当前宇宙中,该常量与一个宇宙常数的简单函数决定了现实中的光速。

场物理认为:光子是以光速c运动的,飞行光子有电磁质量,无固有质量,带电荷自转有电磁场空间的小球。光子自转轴永远垂直于光速c的方向,这就是光的偏振面


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出现在黄金分割点,是物质系统结构的一种重组,是物质体中的电子(灵魂)的变化。有一个临界质量或能量的比例。

质量的来源,源于点子与空球面的对冲和挤压


广义相对论是谁创建的理论?是爱因斯坦吗?错,是牛顿!为什么是牛顿?因为爱因斯坦是在牛顿的理论上发展过来的---- 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和崇拜敬仰。



梦境是一种能量和信息的体现,作用在人身上后,根据各人的知识、智能、法力等属性的不同,产生各种映象。这种映象的表现形式,受到周边环境、社会环境、自身处境等多方面的作用后,形成了一种梦境。
气功的最高追求状态,就是梦境与气功境态的合一,这种合一是自觉的、自控的、有意识的合一,可以有效地控制、调节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改变自我的内在和外在形态,进一步,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
至于梦境和气功境态的更深层次的原理,则属于上帝和自然的安排,属于人生的自我定位和理想追求等层次的问题。
古代和现代的解梦,有着大致相通的原理,只不过表达的手法和解释的方法有所不同。

所有的物体形态,都可以拓扑还原到点、球面及其组合,也即,闭合的可以还原成球面,不闭合的还原成点。还原成球面的,就是具有了膜、具有了皮肤或表皮,其内部要包含更小的球面和点,这样,球面就是一个包含了许多点和小球面的系统,特殊情况下,球面内有一个点或者是空。
上述是哲学原理,推及到物理的最小粒子,则最小粒子可以分为三类:点、空球面、含有一个点的球面。
于是,点运动、线运动、面运动、球体运动,这四个运动模式,对于上述三个最小粒子而言,产生的效应的组合是:点碰点4、球碰球3、点碰球1、含点球面的内部之点碰球面2,共有四种碰撞模式。重力4、强力3、弱力2及电磁力1这四种基本力是否与其对应呢?1、2、3、4的对应。

宗教的融合依托五教合一,东方阿弥佗佛如来佛、西方药师如来佛,释迦牟尼如来佛的模式?融合各个教主。
借鉴天师道的家庭宗教一体模式
人生指向的确定,见人生价值、目标、意义的论述,树立科技导向的修炼、哲理的明晰、艺术化的生活三个主题。
争取方向为自然科学人士。


麦当劳的咖啡冲奶的左旋右旋的现象,与宇宙起始的左旋右旋的暗合。

六道轮回的概念引入与现实生活对人类等级的区分,如畜牲道、人道的差别。

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各自建立一个宗派,围绕科学宗教为核心,推广新国学。


主要是指不以造成社会巨大动荡、不以推翻现政权合法性为目的、以个体甚或群体而不是以整体为目标的暴力活动。


新哲学
一,理论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神学。

二,实践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第一部分,本体论(包括或者不包括宇宙论),关于存在本性的问题

从本体性质上分:唯心论,唯物论,中立论,合一论等;

从本体数量上分: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

从宇宙起源,生成的问题分:机械论或决定论,目的论。

第二部分,认识论,关于人类知识来源,能力范围,限度和真伪标准的研究。

从认知能力分:独断论,怀疑论,实证论;或者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

从知识的来源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批判主义;

从知识的真伪标准来分:反映论,融贯说,实用说等。

第三部分,价值论。

包括伦理学,美学。

新国学体系理论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提炼过程中,以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数理为逻辑,逐渐形成了对哲学的独特分类,命名为“新哲学”。之所以命名为新哲学,一是因为原有的各类哲学分类方法比较混乱,难以形成人类所有知识上的连贯体系,故以新为修辞,仍以哲学为名。二是目前虽然有相关的“新哲学”的各类表述,但由于这些所谓的“新哲学”或局限于人类知识的局部领域、或研究方法不是全局性、甚或是为了某个主义而虚伪宣扬,故而这些新哲学不能获得本质上的哲学突破,同为追寻哲学困境的突破、只不过层次和境界不同,为便于从名称上予以理解,故而冄肀子亦以“新哲学”命名之,
新哲学的分类包括:
逻辑学:本质上是数学的一种泛义表现,除了目前逻辑学所具有的内容外,加入了以分形几何学、拓扑学为主的多类数学分支的原理。
哲学原理:以数理为逻辑,以物理为表象,总结出来的普适或特适的宇宙原理。
本体哲学:以方法论为先导,以逻辑学为秩序,包含科学哲学、宗教哲学、人学原理、社会哲学、
方法论:方法论的本质是以哲学原理、数理为基础,不同本体之间的关联、组合和相互作用。
科学哲学:以哲理、数理、物理为基础,以物质表象为本体,以唯物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包含宇宙论、
宗教哲学:各大宗教的哲学,以人的感受为本体,以唯心论为基础进行研究
人学原理:以科学和宗教方式,对人类个体进行研究的哲学,其中,较有研究成果的当属道学和佛学。
社会哲学:以科学哲学和宗教哲学为基础,对人类宏观进行研究、并将其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哲学
价值论:以人学原理为基础、以社会哲学为指导、以社会应用和社会发展为诉求的一种理论。
美学:以哲学原理、数理、物理为根本、以社会哲学为应用、以人的感受和社会效应为基础的一种理论。
文化经济政治哲学:是新哲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化表现,其中,文化是社会的内在本源,经济是文化的表象,政治是文化的形态。文化则是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对新哲学之诸元素的积累与提炼加工的、以人为本体的各种社会素材之原材料的总和。

以上为初步定型之定义,今后当随着新国学之进展而有所精确调整。



衰老的奥秘
衰老是指原子中的阴子的运动状态不再活跃,导致原子参与分子的化学活动时失去了效率。


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江湖经济,美国西方是市场经济。江湖的特点是掠夺和厮杀。


系统内部的能量传输达到一定阙值,则产生心脏机制;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达到一定的阙值,则产生大脑机制。阙值,指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的最大值后,发生了质变,此时的最大值称为阙值。
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当受精卵分裂达到一定程度后,受精卵之间的能量传输达到了一定的阙值,开始形成心脏;当受精卵继续分裂直至相互之间的信息传输达到了一定的阙值,此时开始形成大脑。
推广于地球的进化,人类是地球生物在对地球的能量迁移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并产生阙值的时候,形成了地球的心脏机制--人类,人类的任务是使得地球的能量迁移更快更有效;当人类在地球上做着能量迁移的工作,达到一定程度和特定阙值后,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自身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形成地球的大脑机制--高级人类。

由上述可知,人的灵魂与动物的灵魂具有相同之处,而人的灵魂更为高级,同属于地球的内在属性―― 地球灵魂的一部分,人死后的灵魂可以以某种某种独立形式回归地球。

当人的灵魂在生前能够自己知觉的话,那么肉体消亡后,灵魂仍然能够自己知觉。
通过修炼,人的灵魂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达到自己知觉的程度。
梦的睡眠状态中,人具有梦中知觉,而当这种梦中知觉可以实现梦中的逻辑和理性控制的时候,灵魂便具有了自觉性;当这种梦中的可以知觉的灵魂可以在半清醒状态下进行主动的活动时,灵魂便具有了永恒的能力,但是只能在肉体消亡时脱离肉体;当在完全清醒状态下进行主动活动的时候,就是道教所说的元神出窍、养神脱体。

马科斯主义与冄学主义的差别:
1、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利益均等分配,为此还有按劳取酬(什么是劳动、劳动价值大小的估算、交换价值都有问题)、物质供应无限大使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实际上,这些都是反科学、反哲学、反自然的,是无法实现的。
2、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主义,其结果直接就是拜物主义,进而就是拜金主义,这把人类价值观最终引入了一个拜物拜金的死胡同。
3、马克思主义是反宗教的,其反宗教的前提应该是,反宗教是正确的,从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很多基础点上存在错误,其将错误当作正确而去否定宗教,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走向错误。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里面的科学并不了解世界的本源和世界的一切,把不了解的当作错误而反对,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已经无法解释当代科学及其本质原理。
4、马克思主义采取了唯价值论、唯利益论的思维来看待社会,但是其说推崇的价值论和利益论存在很多漏洞,既无法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无法适应人类不断提高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其价值论和利益论导致了人群的对立,导致了阶级和阶层的换位,从这个角度上看,其理论无非是把让穷人摇身一变而成富人,让富人摇身一变而成穷人,当富人和穷人的角色互换后,按照其理论,依旧需要再次革命,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而已。
5、马克思主义并未从根源上、从文化上寻找到人类整体和个体的存在意义,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而宣扬共产、宣扬物质极大丰富,实际上,物质的极大丰富永远是相对的、永远做不到绝对丰富,如果物质能绝对意义上地极大丰富的话,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所确立及信奉的事物是发展的、物质是千差万别的两个原理。本质上而言,人的生死、宇宙的本源,才是人类整体和个体的终极关注,顺应着发展下来,就是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各自的宗教信仰和崇拜、各自的利益分配的约定俗成(尽管这种约定总是存在极大问题),马克思截断了这些基本点,截断了这些树根和树干,把利益、阶级这种枝叶当作根本和基础去分析社会、去确立社会制度和方向,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怀着为人类贡献和奋斗的美好理想而走向反人类。


小于原子层级的研究,用六进制
小分子到高分子之间的研究用六进制和八进制
高分子以上直至宏观的可以使用十进制。
这与最小粒子的构成有关。
点粒子是三维简谐振荡的运动,所以六进制
微观粒子是正多面体的组合,所以八进制。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是由三维空间,或者说,由空间的不同维度及该维度上的运动属性的多重复合而形成的。


凡是自旋不为整数的粒子,其在自身所具有的空间维度上的至少一个维度上的振荡是没有达到光速的。
凡是自旋为整数的粒子,其自身所具有的空间维度的任何一个维度都达到了光速的极值。


GDP代表的是经济活跃度与财富两者之和。通常情况下,GDP的增长包含了社会财富的累计,但是在破坏社会财富的情况下造成经济活跃度的增高,依然可以使GDP快速增长,此时,社会财富没有多大的增长、但是GDP显示的数据却很高。中国的情况,正是在破坏存量社会财富的情况下,经济活跃度快速提高所带来的GDP高增长,这种中国式的高增长,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实质性的财富和好处,中国式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用江湖经济来形容最为恰当---财富的转移速度很快,财富被江湖大佬掠夺和集中,这样,随着快速的财富转移,GDP不正常地提高,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民众看似从GDP的增长中获得了好处,实际上却由于各种不平等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和潜规则等游戏,没有获得合理的财富。
在西方,GDP的成分之中,包含了经济活跃度和财富增长的合理搭配,其财富的增长包含了科技的进步、非消耗的财富累计,等等,这是由其三权分立式的权力相互牵制所决定的。而在中国,权力不受到约束,所以高速增长的GDP之中并不包含合理均匀的财富累计。
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奥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技发展、基础建设的发展,伴随的是极大的社会不平等、高强度的环境破坏、高损耗高成本的科技和基础建设,在如此高投入和不平等的状况下,中国之所以还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强权的统治需要,另一方面是强权的独裁压制。
在这种江湖式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驱使下,带来的不仅仅是上述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人性的扭曲、社会意识、国家意识的崩溃,这种江湖式经济的财富模式,由于会给自私自利的资本阶层带来好处,所以它的思想和影响会像流感传染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给世界其他文明带去恶劣影响、像病毒一样腐蚀冲击其他的社会文明和文化。
与这种江湖经济相对应的,就是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量变到质变有四加一形式,即,泛泛而言是五种形式:
1、生,即从无到有。当某些类型的物质物体达到一定程度,经过一段时期的内部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内部会发生有序和无序的熵值振荡、类似于热力学振荡。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具有随机性质的,该系统内部某些地方、或者该系统整体逐渐地从无序过渡到有序,此时,有序部分,能量传递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后,一部分的物质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集体模式,这种相对固定的集体模式,可能由于其有利于能量传递的运动(也许还存在其他机制),故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复制能力,此时,“生”类型的量变到质变产生。
此时,信息的传递也可能具有一定规模,但是不很明显、作用也没达到很大程度。
2、当上述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程度自我复制能力的集体模式的物体达到一定数量后,这些物体之间的能量传输达到一定极值后,物体群中物体之间的简易的能量传输不足以应付更多的物体加入进来,该物体群达到了极值、也即能量传输达到了极值。此时,能量的传输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模式,因此,具有心脏模式极值的能量传输方式产生了,进而,该物体群的心脏机制产生,心脏由此而产生,继而更多的物体加入到这个物体群中,并形成了其他的辅助能量传输、辅助该物体群的各项功能的辅助机制,这些机制是以心脏机制为主的。
这类的模式,称之为心脏类型的量变到质变。
此时,信息的传递也存在、也未达到一定程度。
3、当心脏机制的物体群继续发展并达到一定极值后,旧有的信息传递模式不足以应付该极值下的物体群,与心脏类型的量变到质变类似,大脑类型的量变到质变开始产生
4、死,即从有到无。当物体群的有序活动达到一定时间后,热力学振荡的模式使得有序还要走向无序,此时,作为整体的物体群开始分解,系统分解,当系统的心脏或大脑类型的功能及其辅助功能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后,此时,达到一个极值,系统的死的模式产生,这是“死”类型的量变到质变。
5、在系统生命存续期间,如果该系统在某个外部或内部的方面产生偏差,例如疾病,更复杂的类型例如仇恨、例如包含该系统的宏系统的某个因素,最终使得一个较难测算的极值产生,使得该系统突发性的、非心脏大脑衰亡模式的系统崩溃,这种模式属于累计或意外的突发性的、非大脑心脏模式的量变到质变。这种模式,由于参数很多,故而很难掌握,但是也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量变到质变。

系统存续期间,为了维持系统的心脏机制和大脑机制,该系统表现出一种耗散的特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偏离一般意义的稳定状态的耗散系统。





地球生物界的产生,是量变到质变,即地球微生物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活动方式开始从无序到有序,其能量运动和信息传输达到一定程度后,简单的生物开始产生。同样的原理,生物达到一定程度、无序到有序、能量之运动信息之传输达到一定程度后,植物产生;同样原理,动物产生;
动植物中,由于动植物可以起到搬运移动物质物体的作用,能量的搬运达到一定程度后,有序化的搬运移动就是一种必要,即,能量运动需要一个核心推动,此时,心脏机制产生,人类开始出现,人类的出现就是地球及生物的心脏的出现,人类在地球上扮演的是心脏的功能。这是心脏类型的量变到质变。
下一步,就是取代人类的更高级的生物诞生,其机理是信息传输达到一定程度后,大脑机制的产生,这是大脑类型的量变到质变。


宇宙的产生,是每个明物质的单独星系的运动。与哲子和点子的运动模型有关:当独立的银河系运动时,三维方向的同步(?)的简谐振动(?),最终结果体现出来的是双螺旋的模式。银河系的双螺旋运动,在顶点处,无数的明物质,在经过顶点时发生碰撞和集合,形成明物质的融化及类似于黑洞的一种模式,当银河系的该顶点的明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很多(未必全部)明物质在此处的融化达到极值,该顶点发生类似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宇宙大爆炸的状态,将明物质甩出,以点子的三维方向的简谐振动模式,不断在轨道上汇集明物质,逐渐形成现在看到的星球,这些星球继续运动,达到银河系的另外一个顶点时,再次发生汇集和爆炸。
这就是所谓的宇宙的产生,这是各个单独具有点子模式的大星系,如银河系级别的星系的运动模式,宇宙中存在很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往复着这种运动模式。
这种宇宙模式,与现今流行的宇宙大爆炸有类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宇宙整体没有爆炸,而是单独的星系如银河系发生了爆炸。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信仰,而只是一种政治制度和简单的经济模式,而信仰则是一种文化性的、偏重于唯心主义的、偏重于历史性的、偏重于宗教信仰的思想,它需要解决的是人们心灵上的慰籍、内心深处的宇宙本源人类本源的寻求,信仰的内容直接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简单政治经济内容和不具有文化宗教信仰的理论内容取代各个文明中长期积淀的历史内涵,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道德沦陷、社会价值观的崩溃,久之则必然地导致社会体系和国家体系的崩溃,这点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身上已经得到印证。
以中国为例,中国目前的社会问题,包括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等等的问题,集中地体现在了文化信仰的缺乏上,而这种文化信仰的缺乏,根源则来自于被国共两党共同吹捧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运动。在那混乱不堪的年代,少有知识分子能够意识到文化根源对国家的重要性,源自于对国家和社会衰弱的恐慌、名利争夺和头脑发热等种种复杂因素,文化根源及其内在基因性被抛弃一旁,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式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模式,这都是来自于西方的思想,这些西方思想中隐含了基督教文明的文化信仰,而那时中国各个阶层的精英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得那么深,由此,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也无论是其政权延续在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都出现了目前阶段的政治混乱,这就是文化信仰的力量,是文化信仰使然。
此处所提及的文化信仰,相对空泛,其实质内容涉及得很多,无法在此处详细阐述,可以简要地说明的是,其中包含了宗教心理、哲学思维、历史因素、水土风俗等内容,与新国学中的文化定义息息相关。
由于冄肀子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研究较为肤浅,此处只能说,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没有在文化信仰层面上较为妥善地解决问题,印度、东盟、南美等地区所面临的政治经济问题,其根源也正是没有将政治经济制度与其文化根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所以无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如何强大,但在采取了目前通行于世界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模式后,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独裁集权,其国家和社会都产生了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其国家社会都无法在短时期内获得快速的发展。
抛开政治体制不谈,相对而言,中国、南韩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根源在于这几个地区的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法家族体制一直延续下来,这几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族力量及其变种模式。中国大陆地区的宗法家族体制对经济所起到的作用偏重于破坏性改良,南韩、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宗法家族体制则更偏重于自发性改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改良过程中,有些人在有些时期将儒家理论当作宗法家族体制的化身来看待,并由此而抬高儒家的地位,实际上,宗法家族体制是根源,儒家理论只不过是遍布和寄生在这个体制上的一种病毒,正是儒家理论的病毒作用,才使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宗法家族体制的东方文明在近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饱受衰败和侵略。
再以南美地区为例,南美地区的共产主义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较深的信仰性冲突


新增及细化哲学原理:
1、五种量变到质变的模式
2、事物是周而复始的,即周期法。


宗法制度在汉唐时期是沿着正常的社会轨迹发展的,但是到了宋狗时期,宗法制度产生了变异,这种变异的结果极其复杂,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是坏的一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造成了极大极其恶劣的影响,从而在实质上,古代宗法制度在宋狗时期的变异造成了后世中国的灾难,这种变异之癌症细胞和毒瘤,基本上源自宋明理学这种狗学妖学,后世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病源。如果对宋明理学这个癌细胞进行分析,那么先秦儒学和汉儒学所内在具有的理论欺骗性则是最根本的原因了。。
宗法制度对社会制度的侵蚀表现在,评价一个理论、评价一个人、甚至评价一个事物,都是站立在另外一个理论、另外一个人、相对立之事物的角度上开展的,而这另外一个,未必有错,但是错就错在,往往这“另外一个”是具有目的性和利益性而参与评价的,之所以其参与评价,更大的因素是由于帮派、甚至是胜者王侯败者寇之原因进行评价的,由此,我们看到历史被不停地当作婊子玩来玩去,张三玩腻的婊子、李四觉得新鲜,这样,历史从未真实过,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将真相逐渐掩埋直至没有真相。
社会制度之进展,往往是对前一个政权的改革和进步,才能获得更多民众的道义支持,由此而掌握政权,但是,为了获得政权的道义合法性,统治者就肆意玩弄历史,以达到获取政权的道义合法性。
此处,中国千百年来的最根本之弊病开始循环往复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即,宗法制度影响下的利益和目的,最终使得国家政权之临时掌权者,因受到宗法制度所造成的结构性群体的挟持甚至附庸,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战胜了对真相和真理的渴求,将历史和真理当作婊子而痛快地玩弄一把。玩弄得好了,其道义合法性便得到了承认、政权会稳定下去,玩弄得不好,就自己成为了下一个玩弄者手中的玩物。
由此,只要有敌对双方的存在并决出了胜负,胜利者必然是完全正确,失败者必然是完全错误,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就是这个结果。
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真相、史书不是史书而更近于小说,此毛病和基因传染下来、发扬广大后,导致中国人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很少或者从来就不追求真理和真相,这种思维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言,其内在哲学和逻辑是,真理和真相是为了利益和目的而存在的,欺骗、掠夺、榨取等等因谋略所产生的阴暗手法是达到效果之最简洁、最容易做到的步骤,是屡试不爽的法宝。由此,所有的中国人都对谋略很感兴趣,而将对实力之真正源泉的追求置于了第二位,一旦发现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越自己、属于孤独求败属于老鼠和猫的比较,那么中国人的奴才哲学马上就又开始发挥作用,即,中国人内部的各类群体开始发自内心地渴望去给对方当奴才做狗,以便获得相对于其他群体的比较优势,从而在中国人内部能够成为王侯。崇洋媚外的心理,不是满清留下的,而是宋明理学留下的,是宋明理学对宗法制度变革时期产生的恶性变异所导致的后果。


光速的极限与自旋的极限
自旋的极限是微观粒子的自旋为1/2,1,3/2,2。光速极限是30万公里/秒,光子的直线运动有极限,那么在同样的环境中,微观粒子的自旋也是有极限的,其极限就是1/2,1,3/2,2这几个方式,具体原理不清楚,但根据光速之直线有极限,则自旋也是有极限的。
由此,粒子的自旋没有达到极限的,统称为暗物质、暗能量。由于没有达到极限的粒子与达到自旋极限的粒子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之机制,与达到极限的我们已经观察到的具有自旋极限的粒子之间的作用模式和机制差异很大,在人类的视角下是很难观察到的,所以我们暂时无法寻找到暗物质与明物质的相互作用。
但是暗物质暗能量作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粒子,其作用类似于水和空气,无极限自旋粒子与有极限自旋粒子之间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极限粒子带动周围无极限粒子而形成稳定结构后(这就是原子的机制,原子中的原子核外部的空间充满了无极限粒子),通过原子内的原子核外部的无极限粒子,宇宙中大量存在的暗物质暗能量之无极限粒子得以与有极限粒子发生作用。
有极限粒子依照一定的机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而无极限粒子也会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无极限粒子的这种相对稳定结构,构成了宇宙中所谓的暗物质区域,暗物质区域中,经过一定条件的进化,由稳定暗物质粒子形成的与明物质粒子具有相同哲理数理的生命体,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和神。
灵魂和神,依托人类、动物的肉体进行相互结合和二维进化,这就是佛教所谓的六道轮回。


人类是地球的神经元。

人类是上帝的聆听者,你的心性越好,听得越明白。

做好你的工作,提高你的心性,便是你人生的意义。

人类之本源,依靠逻辑思维即可以得到。即便你现在知道了这点,上帝也不会让你理解。

灵魂是电子的一种类似态。

世间万象,通过你的心灵映射在你的大脑之中,于是,你的心性越好,这种映射就越真实。当你的心性能将周边环境之信息完全真实地映射的时候,这种信息就不再是丑陋心灵的扭曲信息,而是上帝真正的声音和意思。


践踏辽金阉儒、脚踢明清狗奴
重拾汉唐精神、再续魏晋风骨
用儒家独创的篡烧绝学,将儒家从历史中抹掉

释义:宋明理学存在吗?这个提法有问题,没有宋朝,所以不应该有宋明理学这个词汇,所谓宋朝乃是阉儒的意淫词汇,其实它只是辽朝和金朝的藩属儿国,苟安江南,如何以正统代表中国?辽朝和金朝居于中原之地,是位居正统和自称“中国”、且宋狗小国也纳贡承认的泱泱大国,是那个时期的朝代正朔,故而,谎言连篇的中国历史应该重新改写。宋明理学也应该更名为“金明理学”。
正是由于宋狗小国四处纳贡、到处称臣、不思进取、荒淫无度,才能孕育出太监思想和作风的理论出来,儒学自创始即是被四处撇弃的垃圾泔水,故而也只有儒学才能将宋狗的太监思想和作用纳入到儒学体系,以便获取皇帝老子的欣赏,明清时代因得到皇帝老子支持的儒学之盛,远非晚唐近乎绝迹的儒学人士所能想象,由此而造就的阉奴儒狗之国民,使得中国社会之发展非但裹足不前、而且国家和民众备受羞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自身,儒家最拿手的绝学内功就是篡改历史、焚烧书籍,历史走到了该让儒学品尝其拿手的篡烧绝学的时刻,请儒学自己入瓮吧。

只有国力强大、民众幸福的社会,只有民众水深火热自我反省、而不是淫欲无度混吃等死的社会,才能孕育出好的思想和理论出来,汉唐精神、魏晋风骨,正是中国强大之写照。

再版声明

本次改版,属于变动最大的一次,重新调整了结构、并从以前的概念性和宣传性模式,过渡到实质性内容和体系化条理化模式,原本未打算搞得这么细,结果为了表述清楚,写下来就收手不住,从未见有人把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学文化经济等写的如此全面、贯穿得如此精辟、提炼得如此有框架了。
由于新国学理论已经成为了系统化、体系化理论,已经是非一人之力而可尽为,故而冄肀子此次正是引入了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以前在版本号上如此尝试过,这次则连框架也进行了如此改造,这是为了让更多有志和有眼光能力的人以冄肀子认可的模式参与进来,也为了新国学理论今后的发展能有一个更好的弹性空间而做得一个近乎全面性的分类调整。
本次调整后,理论及叙述已成,不足之处是,尚缺时间精力进行细化,一些章节还未精确书写,估计下个版本会更加进一步优化。
采用软件开发模式就是有这样一个好处,即,不断优化、不断扩展,这就是冄肀子本次所做最大变革之所在,也是新国学理论将来发展必将生生不息之所在。
框架如此,内容上呢?本次内容也几乎全部细化调整,调整的脉络是,基本上都是以哲学、自然科学为基础依据,或者是哲学自然科学之推论为依据,少放空话、多做实事。
若你对此次版本的论点搞不明白或不予苟同,那就请你在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最低层上入手参研,请不要拿着儒家“性本善”之大谎言来论证儒家其他之小谎言,公儒狗看母儒狗、那是越看越漂亮,公儒狗看母儒猪、那是越看越好吃。冄肀子只给冄肀子认可的人士发言权和讨论权,其他人士概不伺候,其原因本文中多处有叙述,请你先具有了现代物理学、现代边缘和前沿科学、宗教知识、中医知识、数学知识等很多背景知识后,精研此新国学理论三遍后,再张嘴说话,若你不懂量子理论、拓扑知识,就请别谈商品的价格,明白这是如何推导的了么?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或紧密或疏松或隐晦地联系着,没有这些推导过程的背景知识,你谈了也是废话。若有不服而强出头者,自取其辱。
对于相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部分的命题,也许这是最后一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新国学理论版本,或许下一个版本中还会有本次版本意图继续书写研究的内容,但长期趋势是,国故学中能融入新国学理论中的内容,尽量融入进来,不必勉强地将无用的糟粕硬性塞进来,由于起源之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华部分已经成为了新国学理论的基础,那些看着好玩扔了可惜实则对人类总体无用的东西,放到另外的地方讨论。一句话,新国学源于国故学,是国故学的一个新生,新生之后,新国学必然且已经不是国故学,而是国故学目标指向的天下苍生之学,国故学中被某些理论(特别是儒家理论)极端化和宗教化的东西,一律剔出去,该留的留、该扔的要扔得彻底,这就是新国学对国故学的态度。

新国学理论的这种构建框架带来了一个效果,就是,在采取了框架式的逻辑结构和推导原理后,自然科学的某个确凿成果,可以通过新国学理论框架结构的传递作用,迅速传导至社会科学理论中,以最短的消化途径应用于对现实世界的实践。
虽然这种框架构建目前在冄肀子看来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理念和框架已经初步地搭建起来了。

总结一下新变化:
一、以软件系统工程的开发模式,形成了新国学的框架,便于理论及应用之内容逐步升级和优化。
二、将内容整理之后,形成逻辑运算层(哲学类、基础自然科学类等底层内容)、人类规则层(基于逻辑运算层、宗教学和各国家民族之历史,量化归纳出来的价值、利益、道德、真理)、应用理论层(将人类规则层和逻辑运算层予以综合后形成的相关领域之理论,如经济学等)、人类应用接口层(即日常应用常识、知识)
三、采取与通用公共许可协议(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类似的开源模式,将软件之开源共享精神和优势移植到新国学理论的完善进展中,此处先行声明,此开源之加入和使用对象、授权管理办法目前只针对新国学管理团队(目前仅设定冄肀子一人、以后增加至合理人数)审核认可的个人(暂无必要针对团体)。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将个人劳动、个人名誉、商业运作利益予以动态合理地搭配,这就是冄肀子采取此方法的原因。进行审核认可的原因不是歧视、而是实践层面上中国人太乱。
四、力求新国学理论的四大层面能够灵活快速地传导、互动互推,以便于某个理论或层面的突破,能够及时被其他理论和层面享受到益处。
五、新国学及冄肀子之此框架理念和运作命名为新国学模式(XGX模式),相关细节内容协议逐步制定。此模式是冄肀子在新国学理论探索中历尽磨砺、代价极高地百分百原创,故而,欢迎合格的中国人加入,不欢迎中国人模仿。此模式之应用,未经冄肀子许可,任何政府和组织都在受限范围。


写给中华民族
小时候,我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长大后,我却搞不清什么是中华民族了,中华民族是蒙古族?满族?藏族?回族?还是汉族?或者其他的什么五十多个、百八十个的民族?这个族是哪个族?哪个族是这个族?查来查去,原来这个中华民族是被帝国主义先生们打晕后出现的一个名词,是一个族非族、国非国的名词和概念,是一个袁世凯等人用来扯大旗的口号,是一个大清国臣民不知所以然、却稀里糊涂地被分成了几个或无数个民族的崇高思想,是一个更高于宋狗王朝时期汉唐之人被儒妖理论分化成金人、辽人、元人和宋狗的杰作,是一个至今未见蒙族、满族、藏族、回族这五大族之四族有几分衷情的雅音。
他爷爷的,老子喜欢骑马吃羊肉,二千年前跑到草原潇洒去了,凭什么把我当作蒙古族?老子喜欢伊斯兰教义,一千年前就归了真主,凭什么把我当作回族?你祖宗的,老子几百年前上了山,还没等下山,怎么就成了藏族?老子几十年前混在东北,怎么没人说老子是满族呢?哦,原来俺们萨满教没沾上洋人的光而成了邪教了。
从小到大,到处是道德宣传、到处是高尚言论,终于,我变得道德了、我变得高尚了。曾几何时,蓦然回首,我突然发现原来这种道德高尚让我只剩了一架骨头和一层皮了;四周张望一下,原来我这一架骨头和一层皮也还不高尚、也还不道德,那些道德和高尚的人们正一个个脑满肠肥地玩着美女、吃着美味呢。出生成长在这个不知道是道德高尚还是低贱意淫的民族,我感觉到可耻。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之发展都是物极必反的、也都是天道所归的,甲午战争之后的百年沧桑和耻辱即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不必故意地去道德、也不必故意地去高尚,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畅快地、正义地、英雄好汉式地,去偷、去抢、去杀人放火,不要担心,这些鸡毛蒜皮式的犯罪远不如道德高尚人士屁眼子里面用力挤出的一滩狗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大。等到自然科学之涨落和吸引子起作用的时候,等到人人都觉得去偷、去抢和去杀人放火没有必要的时候,这个世界才会真正地公平,道德和高尚就会自然而然地真正建立。
那时,我们再来看看,什么叫做中华民族、什么叫做天汉民族。
自序
由于几乎每个章节段落都须长篇大论才可达到现代科学所认可证据逻辑之严密论证,此文之海量若依此法则一生也不能完毕,故冄肀子在许多地方使用了可以直接表达逻辑、论点、意境之文言文叙述方式,能看得懂的你就看,看不懂的、你无缘于此、放下算了。
这篇文章,虽然是独立的理论观点,虽然还未能够全部细化,但相信在某些正统势力眼里,已经是足够反动的了,为了不让本文成为足够反动势力的代表,也为了能够继续细化下去,同时也由于精力和时间限制,本文删减了很多论证和细节。
相信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知晓三鹿奶粉事件,但未必知晓法院不受理该事件的诉讼,三鹿事件中,法院只是某些人手中的工具。笔者目前正在诉讼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这个级别和规模都大于三鹿集团许多倍的中央直属企业,不用说,读者也会知道将有何样的结果,北京东城法院的王红(其职务貌似是某政府的法官)已经做出了无需证据、光辉伟大的合法宣判,而北京第二中级法院也正在步其后尘,对付这种无良企业和法院,只有“胡文海”式的灭门和“杨佳”式的狂杀,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至于同流合污者和利益分享者,就只有同流合污和分享利益的正当、而没有做陪葬的责任和义务吗?
当一个社会的普通民众失去了最后屏障,暴力也就成了正义的化身。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本次稿件,有些地方略微详细,有些地方不及将草稿精炼,只好先做框架式的理论阐述。今后若有机会,再加整理细化。

序言

总序
不知不觉间,新国学理论完成了从概念到概论、从虚幻到现实、从理想到理论的嬗变。
不经意间,新国学理论完成了从文化到科学、又从科学到文化的轮回。
更在冥冥之中,天意所致,新国学理论之核心内容几乎达到了天书之程度。
西方科学被东方道学突破了通向宇宙的屏障,东方道学被西方科学阐述出了人类的内涵。
人啊,本无善恶之差别;世界啊,本无美丑之唏嘘;
本无摧毁之意,却见摧毁之实,本是星空灿烂,却只见一轮明月。
嬗变嬗变,浴火之凤凰。

序言之一 人妖之间
冄肀子曾经走在街边,细查人群。
中国古代有元神、人形、妖形等说法,而汇集到一起,就是东方哲学的一种概念和思维。
在新国学理论中,已经把上面这些内容用西方自然科学的内容及其方法进行了排查和梳理,并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逻辑和理论。
很不幸的是,依据这种经过西方自然科学化的玄学方法,查看每个人的面相、命相,接近于每百人找不到一个具有人形的所谓人类,这就是目前中国人的现状,由于所处环境是当前中国高精尖技术群体之小区,约略下来,整个中国的比例能超过千分之一,即是谢天谢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玄学的这种人形,即是排除了猪狗妖鬼式生活的人群、具有人类元神(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的说法大致或者算是类似于人类精神这个名词)的人群;或许上面这句话很难理解,用一句未必精确但是俗人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具有人形大致是指,已经具有一定的精神境界、或者说虽未具有这种精神境界但是其悟性和天资具有潜质的人群。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具有人形的非精确表述为,已经被愚昧、金钱物质利益、私心恶念彻底改变了天然人性且极难甚至无法还原的人群。对于这些人群而言,就不必谈什么道德(特定文化下的、可以量化或模型化的、符合人性之天然法则的道德,而不是类似于儒家的那种非常倾向化且非人性的道德)了,他们也可以被称作人,更可以被称作愚昧经济利益动物,起因一是愚昧(学愚昧而致愚昧之奴才狗相者)、二是经济利益私心(非科学进步之社会指向的经济及理论驱动而致)、三是社会制度文化(延续了封建思想特别是儒家内涵的文化政治制度)
一类是具有人类精神的人,一类是愚昧经济利益动物的人,其比例之悬殊,几近于无。
是让具有人类精神的人来引导带动社会之发展进步呢?还是让另外的那些人来滚动社会呢?
西方社会之所以可以实行自由民主之形式,一是源于其文化宗教哲学之内涵,二是源于上述两种人的比例相对平衡。
反观东方社会,由于其文化宗教内涵特别是儒家那种非人似妖的内涵所驱使,目前有哪一个东方国家能够实行自由民主的制度呢?没有!东方的文化宗教内涵特别是东方式政教关联式的内涵不改变,就根本别想,请看哪一个东方内涵的国家在民主自由的模式下,走向了西方的那种理性政治制度(先不提其文化导致何种社会生活现象)了呢?
为什么呢?具有人性精神的人和经济私心动物的人之比例根本达不到一定的平衡,让动物与人一起选举、一起举手表决,其结果必然是动物性的结果、动物性的局面,动物恶性发威的时候,因其手脚不分、还能举起四个爪子呢,人怎么能跟这类动物去比啊,哈哈。
以这种东方式文化政治内涵来进行西方式自由民主选举,无异于邯郸学步、甚至是人模狗样,我们可以看看泰国的选举所造成的局面,典型的狗咬狗、猪咬猪的局面,你根本无法评判泰国的那种现象中,哪个是正义、哪个是邪恶。再看看台湾,陈水扁之类、民进党之类,动物性人群居多的民进党党派与人性也多不到哪里去的国民党党派较量,其结果是不耍动物有四个爪的特定本领的时候,国民党胜算居多;一旦民进党发威亮出四个爪,则国民党必败。
再来看看高举脱亚入欧大旗的日本,冄肀子此处就不分析其更深的文化哲学内涵了,只看其外表,日本在亚洲算是经济和教育素质最高的了,其政治活动依然是一团糟。
放弃所有的文化、民族、国家、历史、恩怨等争议,亚洲的这种现状,在根本点上,就是前述的两种人的比例使其所以然,这也直接导致了亚洲的科学技术在深层次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等层面,必然由于具有人类精神之人的数量少而使得亚洲在科学技术的根本性发展上,总也无法超越西方社会。
西方社会的那些所谓的普世价值、所谓的自由民主、所谓的先进文明、所谓的XXXX等等,一方面,这些名词有一定的道理,另一方面,西方社会也还未脱离利益私心、这些多少沾一点道理的名词成了西方社会用以向东方社会牟取财富(新国学之财富、有自行之定义、说来复杂、但此财富不是你通常认定的金子银子和美女等)的借口。
上述便是当今世界所谓文明冲突、所谓文明之先进落后的一个特定层面的现象和原因。
人类应该像猪狗那样被奴役、被宰杀、被圈养地快乐地生活着吗?中国的这种比例合理吗?既崇尚且喜欢做猪狗、又希望用自由民主满足自己,这就是东方式、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现状、道德现状。
冄肀子做为出生在中国、肉身为中国人的人类之一,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这种现状,已经谈不上鄙夷、更谈不上气愤,走在大街上而已,为一千年前、为多少年后写写画画而已。


序言之二 取舍之间
历史走到了今天,古代的中国学识走到了需要好好整理的时候了。一方面,这是尊重现代科学、尊重古代中国和自我的表现;另一方面,古代中国的学识确实对于宏观人类很有价值,这种价值集中或几乎唯一地体现在道家上。古代中国学识,若能被称为科学学术体系,按照现代科学的视点,除了道家(泛义上的道家)尚可以有理由被称为科学学术体系外---(道家学术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没有采取数学模式的、量化模型化的精确研究方法、这在本质上影响到其无法过渡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其哲学体系、方法论和应用理论体系之玄学、美学等足以媲美甚或超越西方体系),其他的大都可以挑挑拣拣、甚或一把火烧了都没问题,因为无论从宇宙还是从宏观人类的角度都看不到他们有多大价值,特别是针对儒家而言,其价值所在更是可以当做曾穿过的破鞋而留恋把玩一下,那一向自命不凡却腐烂到用于酿酒而喝得意淫大醉的儒学,其根本就是一个邪恶的主义理论,人类从来就不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主义理论。
本版新国学理论,在起始之初并未有先入偏见,甚或可以说,本版新国学理论的初始入手是西方体系,东方体系则是随用随辨。累计了足够的内容、观点、素材和关联后,经历了很多次切换,切换的原因和方法就是以谁为本、以什么方式研究、西方还是东方?这种拉锯式的较量和拔河,最后倒向了哲学和方法论是东方的、工具和框架是西方的、数据和经验则是东西方混合的,在这个过程中,泛义道家(佛家也有一点点)成了核心,而那形象高大全的儒家非但找不到其可用之处、更是在许多案例中成为了历史反动之典型。
先放下科学不管,先只谈谈感情:所谓中华(中华二字更可以被看作是被儒家污秽过的一个典型词汇),按照炎黄子孙而论,即便不提五千年文明,至少也要有四千年以上有文字记载的确凿历史,这是祖宗、不是别的。可是儒家孔老二的一把淫火,把周厉王以前的文字记载历史烧得一干二净,近五千册难得保存和刻制的上古核心书籍,被这个王八蛋烧得只剩了三百册左右,而这遗存的三百多册还是被这个王八蛋篡改修理过的,《史记》中由此而仅仅留下了商代几个王的姓名,而那个夏代,据某些有争议的考古、科学仪器分析、东西方合作等内容来看,至少与白种人(黄白杂居的匈奴不必提了、甚或欧洲白种人之祖先迁徙)存在某种必然关联,所有的这一切结果和后遗症,都被孔二老王八赐予儒家后世奴才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文献记载,也被儒家龟孙子本着孔二老王八之串烧神功的绝学精神烧掉了。
这就是本着感情出发而看到的儒家功绩,中国人,吹嘘自己五千年文明,但是有史可查的只有不到三千年,不要说西方学术体系不承认炎黄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即便你个愚大的中国人,你自己真觉得被烧得只剩了传说的上古历史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服别人吗?人家只需要一句话你就没得反驳了,“我们的悠久文明有系统化的文字和文物证明,你中国的那些都是故事神话和猿人传说”,这就是中国官方举全国之力大规模地进行夏商周断代考古工程的背景和真正原因,其结果自然也是不了了之,因为上古识字的人没多少、能去刻书籍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技术不行而保存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能体系化保存的绝对是独此一家,这些都被孔二王八蛋串烧了,现代中国人想在宇宙中寻找一个小电子,纯属意淫之笑话(冄肀子感觉秦始皇墓中或许还可能有点遗留灰烬,呵呵)。
这种情形、无知和恶意,你觉得儒家之屁对普通大众和人民而言能有多少香味可言?除了儒妖、愚民、狗奴才和官家或许会力主儒家屁香外,没得可说了。
历史之演化,有其随意和必然,昨日之随意,酿成今日之必然,中国啊,儒家不灭,现代何谈?
废话三千,皆因猪狗,殚精竭虑,亦属枉然;
平淡之中,精义隐含,取舍之间,随心随缘。


序言之三 生命之旅
这个序言本来是不准备与新国学理论放在一起的,考虑再三,由于新国学的理论化太强了,普通人因背景知识缺乏而无法理解一些新国学的底层概念,为了让你们能够容易理解新国学之见解内容、也为了你们对新国学能有一个体系化的理解(实际上,冄肀子不关心不在乎很多人是否愿意了解新国学,历史之必然进程或者说天意会自行取舍,用不着那些无知愚昧之人来关心),这段序言是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做一个非数学化精确化的表述。
出世和入世,这对名词及其概念仅见于古代中国,在西方体系内,你无法查到这样的概念,为什么呢?
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的说法,在中国古代都带有强烈的派别色彩,表面上看是一种哲学和人生态度,实际上是在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辩论阐述道儒佛各自思想的优劣势、更是隐含着某种利益纷争。这种貌似思想更似派别式的辩论,籍着出世和入世这两个名词,将道儒佛三家的冲突演化到了极点,你可以去查看各类文章典籍,绝对找不到这三家各自的典籍中阐述自家是完全入世或完全出世的,原因很简单,在不同的辩论目标中,不同的辩论需要决定了采取哪个有利于自家的辩论方法。
出世入世、孰是孰非,冄肀子不去评论,但是新国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核心就是方法论的突破和使用,出世入世能作为一个方法论来看待和使用吗?不用冄肀子辩论,只需要找一个参照系便可以了,西方体系比较重视方法论,你只要去看看西方哲学体系、方法论和宗教中是否存在类似于这种出世入世的方法论就可以了,古代中国的各个派别,最喜欢的就是创造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伟大概念和词汇来自我标榜和相互攻伐,这个出世入世,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了,说得极端一点、或者用数学量化(古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纯数学和逻辑,缺乏数学和逻辑的思想很容易陷入一团混乱,新国学在这点上非常注意)的模式来表述一下绝对状况下的出世和入世,绝对状况或者理想状况下的出世可以表述为完全生活在精神世界里(做仙佛、做狗圣人)、要扔掉物质肉体的概念,入世呢?表述起来就很可笑了,这三家谁也不会同意这种入世的数学表述:入世用理想化的数学模式来表达的话,就是精神趋于无穷小(数学意义就是等于零)、肉体肉欲等各种利益趋于无穷大(数学意义等于1),换个说法就是没了人性做了畜牲猪狗。
好了,有了上述的数学和模型化表达后,你再来看看这三家该如何阐述自己呢?对了,这三家都可以把自己的出世思想表述到极点,但是谁也不能把自己的入世思想表述到极点,而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哪家也无法真正地把自己论述到出世的极点上,三家都会把对方推到入世的极点上。自己去翻看一下三家的中央军及其拥护者的辩论和表述就明白这种境况了,在历史演化过程中,这三家都把自己置于处于这两个数学极点中最有利于自己的中间段。
既然出世入世的阐述方法无法作为一个方法论,也不具有数学量化和模型化的意义,这个概念在新国学中就不存在了,被新国学砸烂了,这就是新国学对待国故学的态度,新国学对待佛道是十分宽容的,因为他们是宗教(注意,道学不是宗教,少有的不良东西也需要砸烂),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证伪且劝人向善的学术,而对待儒家呢?既然你儒家是入世且服务于帝王君主的政治理论、就容不得你儒家盗用宗教之善法以无耻卑鄙的方式既做猪狗婊子还要立贞节牌坊,一定要砸烂你。
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对待呢?在这里,不跟你讲述那么多伟大光辉的道理,只给你一个模型就可以,因为人的一生是无法量化表述的,还是模型能容易理解和使用。至于如何对待模型中的极点和奇点,就需要你去考量现实和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道德观了,例如,婚庆颜色在传统中国是大红的,丧葬颜色在传统中国是黑白的,如果以西欧婚庆的黑白颜色置于古代中国婚庆的大红场合,其结果不言而明。这种不同的道德价值观,无所谓对错,而一旦发生碰撞冲突,就与新国学的文化定义、哲学定义、人学定义等有密切的量化模型化和裁决取舍关系了,日常生活现实中,用不到那么复杂的裁决取舍,靠你自己去取舍了。
本模型中,为了应用和理解方便,将人性本能等做了动物性的类比,精神也做了类比,这仅是一种思考问题的应用模型,无意攻击各色人等,请勿自我对号入座。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前几个版本的新国学论述中讲述过人的内在构造及其原理,只不过那时新国学理论还未达到全面贯通、层次分明、概念定义清晰的阶段,也未达到量化模型化的程度,所以那时的表达起来既难理解又容易被误解为近于迷信。本次给你的模型,你对照着那时的书写内容,较容易理解模型背后的哲学原理、较容易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解,不过,你不去看那个也行,照着这个模型比划你的生活就行了。
模型等一段时间再给你,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份量恰好的话,你接住放嘴里吃着就很香;份量太重的话,从天空高速自由落体地飞下来,你接不住,那就不是馅饼而是武器了,会把你砸晕的,呵呵。

版本变化及声明
本次版本变化中,不同的版本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容,总体原则是,将中国人予以区别对待。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没什么信仰、也谈不上人格素养、大多以经济利益为本、崇拜金钱物欲,所以对这些人只讲经济利益、实行商业化线路,不与其谈论什么崇高伟大和国家民族,故只可以看到免费版本,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一边呆着玩去。另外,单独设定一个内部版本,只对经新国学网认可的人员开放,基本上包含了东西方哲学、方法论、自然科学、宗教等大部分核心。
商业版本分为几个档次,分别是商业版本、科技版本、宗教版本,所有版本内容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一、免费版本,只可以看到目录和各章节的简单说明,大致可以看到新国学理论全貌,可以看到粗略的国故学相关评判分析。
二、商业版本,面向对象为普通大众,虽然是商业版本,但请你不要期望用金钱买到核心。此商业版本会大致讲解一下方法论、宇宙、人学等核心中的粗略概况,日常工作生活指南(含简单的价值、真理、道德等初级原理,高级原理和相关方法模型不发布在此版本,一方面是你背景知识太少、基本看不懂原理内涵、让你简单地对其分形和拓扑一下你就晕了,另一方面是这些内容的应用价值较高,普通商业版本没资格看到这些内容),新国学经济学的一些案例分析和实用技巧(具体方法和运算模型不对外,此处主要是指适用于个人的微观经济学。由于宏观经济学个人较少用到,故而不公开发布以免可能会有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借此生产制造出盗版理论拿去做官卖钱、呵呵),国故学和中国历史的内容。
由于新国学理论是以哲学为核心,以自然科学的内容和手法审视并将东西方的哲学、方法论等本源融合在一起,所以商业版本的上述内容,你在目前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理论和书籍中都看不到上述这些内容的精华,例如,对常人而言,道教和佛教的修炼方法如何与西方自然科学及心理学相通、如何用于个人,经济学的价值(进而推算出价格等等)及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如何量化和模型化,这些都是你无法想象的,主要原因是东西方学术体系在某些本质核心上接轨并逐步进化应用后,会产生许多学术理论(更多的是那些让人无所适从的社会科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被大规模校正、甚至推翻的现象,进而使得学术理论产生近乎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三、科技版本,在上述商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科技相关的内容,主要是模型,并简单地讲述一下对应的方法论,新国学理论中最核心的是东西方哲学中的方法论、基础自然科学的某些内容以及东西方哲学之方法论和模型如何应用于科学研究的简单讲解,虽然你只能看到非核心的部分,但也注意为你的科研和开发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你拿根据这些内容指导去搞产品和赚钱,所以必须对你收费,请不要谈论人类的高尚和科学的公益性,科学是被人类利益驱动而发展起来的东西,所有的科学原理上帝都明白,只有人类在瞎捣鼓,这个理由应该足够了。
四、宗教版本,在商业版本的基础上,将神学的内容加进去。一方面,宗教是神秘的、且被许多人认为是迷信,这样做可以使新国学理论与迷信区别开来,省得被说三道四;另一方面,各个宗教的关系未必融洽,如果用前面几个版本的行文用词来讲述宗教,会产生许多麻烦。
五、内部版本,面向对象要求很严、审核繁琐,初步设定全球最多只有一万八千人可以不同程度地学习到。原因也很简单,你就当新国学理论的核心是佛道的秘籍吧,没有天分和缘分的看不到、学不到,这样你就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做法了。

以上是大致的版本变化和介绍,今后将延续这种模式,具体内容可能会略有调整,但是本质上不会太大变化。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只是请少说废话,省得找骂,古往今来数千年的各色人物和能力都摆在那里,有能力的话你就自己全面研究吧。


什么是新国学
新国学是以自然科学理论为工具、以凝炼后的东方哲学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理论突破和融汇贯通所致的框架目录法为分类原则、以无时空效应之复杂模型的量子世界为第一突破点、以道佛学术和西方心理学等内容所建立的新国学人学为第二突破点、将东西方学术体系中的宗教、艺术、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基础性社会科学理论予以全面拆解和融合的体系性理论。新国学理论是因研究方法的多重解构和突破重塑所产生的不同于东西方现有学术体系的体系化理论,新国学理论是因对诸多社会理论和社会现象进行追根溯源式研究时都被最终归结于研究宇宙和人类之本源而产生的体系化理论,新国学理论是由于宇宙论和人学的突破进展而实现了神学和科学合而为一的理论。
哲理是对世界本源的统一表达,数理是对哲理的具体化表达,物质因其只是宇宙的很小一部分而不是世界的本源,物理是对物质现象和规律的表达、且是将物质作为世界本源而进行的偏执化表达,量子理论因其量子的基础概念定义超越了物质之理从而对世界本源的表达更为精确和实用,凡是复杂的物理表达都不是世界本源的真相。宗教是对暗物质(灵魂即是其中的一种、与黑洞类暗物质不同、略近似于中微子)的感受,科学(通常意义上而非哲学意义上的科学)是对明物质(即通常意义上的物质、有别于将暗能量暗物质混为一谈的物质概念)的表达,新国学是基于哲理和数理、因现实社会发展状况而偏重于科学的对世界本源的表达,新国学是将神学和科学用哲理数理物理统一起来、以人类和宇宙作为本体而对世界本源的表达。
新国学是联动而非僵化的框架式理论,是自洽性的理论,任何基础研究的突破都必然会导致框架内的相关理论随之变动。
新国学是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发展到当代,人类社会及各文明体系面临全球化变革、面临旧有社会理论必须更新时所必需的全球化基础体系理论,是各个文明体系借以指导各自文化变革的指导性体系理论,是人类社会最终走向一体化时所必需的基础性体系化社会理论。
新国学体系理论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需要,是随时代变化、自然科学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以保持最趋近于真理的理论。
由于新国学理论在基础性概念和定义上的突破,如在体系框架内做到了价值被量化和模型化、道德也被量化和模型化、等等,导致了东西方社会学术体系出现了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效应。
在上述的理论创建和突破中,至少有十几个以上的门槛和障碍需要跨越,而实现这种跨越的可能性很多是来源于机遇和疯狂的努力。
例如,东方哲学之父的道学以及精深的佛学,本身就是一种神秘且遮遮掩掩的理论体系,是要靠机遇、天分和数十年的艰辛修行才能偶然获得其内在哲学真髓的东方式理论,仅仅会讲述其名词概念,与真正的体会、领悟、应用这种东方式哲学完全是两个境界,不具备这个东方式哲学真髓的基础,就无法做到东西方学术体系的真正融合,这个门槛几乎将世界上全部的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网打尽。
人类的整体思维是自然界运动的结果,人类的个体思维也是自然界某种运动的结果,很多事情未必取决于你自己,你的思维行为更可能是某种运动的必然选择,这听起来有些宿命论,并似乎也要推翻冄肀子在新国学中对儒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成见。事实上,直言不讳地说,冄肀子在整个新国学的关键理论环节上的突破和贯通,基本上都不是处于所谓清醒意识的状态下取得的,而是处于佛教之禅悟、道教之出神、冄肀子命名为灵感法之方法论的那种状态下取得的,因为冄肀子无论如何努力,在所谓清醒意识的状态下总是无法找到最困难之所谓门槛障碍的答案。这些门槛障碍中关于宇宙和人学的一些答案,可能会因其结论怪异而难以具有公众说服力,但是,关于解开中国经济之谜(连带着也包含了一些文化、政治之内因的谜团)的答案却是真正的答案、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这个答案就是在上述的那种非清醒意识的状态下取得的。
换句话说,冄肀子更喜欢称呼那种所谓的非清醒意识状态为真正的清醒意识状态,而将正常社会行为活动的那种思维意识状态称呼为非清醒意识状态。一些科学家在描述其取得科学成就的灵感时是处于一种非常奇妙的思维和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思维之灵感火花砰砰砰砰的涌现,如此看来,相对于日常思维而言,这应该是其思维能力的最大化状态,由此应该叫做超清醒状态。事实上,佛道的那种禅悟出神状态和冄肀子所命名的灵感法状态,就应该是这种思维能力最大化的超清醒状态,这是一种大容量超级计算机的高速运转状态、或者是某些人所说的那种并发思维超极限状态。
由此,冄肀子更有另外一种感慨,由于现代社会的知识理论是海量型的,所以现在的许多专家学者之学识基本上都定位于一个领域、甚至仅仅定位于某些微小点上,这是缘于人类常性思维极限的结果。也由此,姑且不论这些专家学者所辛苦掌握的那些知识理论自身是否完全正确,仅从这些专家学者对同一现象内容之五花八门的解释及其对社会的有意无意之误导作用(典型的就是对经济现象的复杂解释甚至歪曲),便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之知识对人类肉体之极限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逼迫人类肉体开始进化的要求,前述的那个中国经济之谜的答案,便至少要求你对政治、文化、历史等知识的全方位之深度理解。难道貌似已经停止进化很长时间的人类,在当今时代要面临着自我进化吗?
再例如,要想做到东西方学术体系的融合,必须把东西方学术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及其内涵近乎全部地汇集理解于一人之身才可以去进行综合性的逻辑判断和表述,而能够将这些理论及其内涵全部理解,谈何容易?仅仅相对论、量子理论的理解就要耗去大多数具有一定智商之人多年的精力,其他混沌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分形几何等前沿科学理论呢?,对拓扑、离散、运筹、概率统计等纯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呢?对古今中外历史进程中的各种迷雾如何理解分析呢?这些足以耗尽一个人几辈子精血的内容,外加对政治经济艺术伦理宗教等等基础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使得这个门槛成为了一个超常人也几乎无法逾越的巨大门槛。
至于另外的那些门槛,无须多提了,能把上述两个门槛跨越过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能找出来几个?找不出来的话,就不要去幻想融合东西方学术体系了。而即便找得出来,能够将其进行体系化融合、体系化分类地描述和讲解出来的,还能剩几个?其他种种,不必多说。
这个新国学理论,疯狂地耗尽了冄肀子至少十几年的心血,对冄肀子多方面的影响,尽在不言中了。
上述种种,可能会使人产生自我吹嘘的感觉,实际上,冄肀子并未持自我吹嘘之态度来书写上述种种,仅是对人类知识和人类未来的一种感叹而已。
这个新国学理论,对人类社会所带来之正面负面、长期短期的影响,很难表达:
对文明体系而言,相互之间可以用量化模型化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顺延哲学自然科学而来的真理观等最底层基础概念进行碰撞,算是文明融合吗?算是文明冲突吗?长期和短期的效果如何呢?
对于宗教而言,该如何面对被解码的局面呢?
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而言,会产生何样的冲击呢?
对于个人而言,该选择哪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该去如何生活和工作呢?
从上面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效应来看,冄肀子甚至认为新国学理论对于现今综合素质不高的人类社会而言,非但会带来益处、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
这一切,也许就是天理、也许就是天意吧;这一切,也许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必然历程吧。


















新国学是以自然科学理论为工具、以凝炼后的东方哲学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理论突破和融汇贯通所致的框架目录法为分类原则、以无时空效应之复杂模型的量子世界为第一突破点、以道佛学术和西方心理学等内容所建立的新国学人学为第二突破点、将东西方学术体系中的宗教、艺术、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基础性社会科学理论予以全面拆解和融合的体系性理论。新国学理论是因研究方法的多重解构和突破重塑所产生的不同于东西方现有学术体系的体系化理论,新国学理论是因对诸多社会理论和社会现象进行追根溯源式研究时都被最终归结于研究宇宙和人类之本源而产生的体系化理论。
新国学是联动而非僵化的框架式理论,任何基础研究的突破都必然会导致框架内的相关理论随之变动。
新国学是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发展到当代,人类社会及各文明体系面临全球化变革、面临旧有社会理论必须更新时所必需的全球化基础体系理论,是各个文明体系借以指导各自文化变革的指导性体系理论,是人类社会最终走向一体化时所必需的基础性体系化社会理论。
新国学体系理论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需要,是随时代变化、自然科学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以保持最趋近于真理的理论。
由于新国学理论在基础性概念和定义上的突破,如在体系框架内做到了价值被量化和模型化、道德也被量化和模型化、等等,导致了东西方社会学术体系出现了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效应。
在上述的理论创建和突破中,至少有十几个以上的门槛和障碍需要跨越,而实现这种跨越的可能性很多是来源于机遇和疯狂的努力。
例如,东方哲学之父的道学以及精深的佛学,本身就是一种神秘且遮遮掩掩的理论体系,是要靠机遇、天分和数十年的艰辛修行才能偶然获得其内在哲学真髓的东方式理论,仅仅会讲述其名词概念,与真正的体会、领悟、应用这种东方式哲学完全是两个境界,不具备这个东方式哲学真髓的基础,就无法做到东西方学术体系的真正融合,这个门槛几乎将世界上全部的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网打尽。
再例如,要想做到东西方学术体系的融合,必须把东西方学术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及其内涵近乎全部地汇集理解于一人之身才可以去进行综合性的逻辑判断和表述,而能够将这些理论及其内涵全部理解,谈何容易?仅仅相对论、量子理论的理解就要耗去大多数具有一定智商之人多年的精力,其他混沌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分形几何等前沿科学理论呢?,对拓扑、离散、运筹、概率统计等纯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呢?对古今中外历史进程中的各种迷雾如何理解分析呢?这些足以耗尽一个人几辈子精血的内容,外加对政治经济艺术伦理宗教等等基础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使得这个门槛成为了一个超常人也几乎无法逾越的巨大门槛。
至于另外的那些门槛,无须多提了,能把上述两个门槛跨越过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能找出来几个?找不出来的话,就不要去幻想融合东西方学术体系了。而即便找得出来,能够将其进行体系化融合、体系化分类地描述和讲解出来的,还能剩几个?其他种种,不必多说。
这个新国学理论,疯狂地耗尽了冄肀子至少十几年的心血,对冄肀子多方面的影响,尽在不言中了。
这个新国学理论,对人类社会所带来之正面负面、长期短期的影响,很难表达。
对文明体系而言,相互之间可以用量化模型化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顺延哲学自然科学而来的真理观等最底层基础概念进行碰撞,算是文明融合吗?算是文明冲突吗?长期和短期的效果如何呢?
对于宗教而言,该如何面对被解码的局面呢?
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而言,会产生何样的冲击呢?
对于个人而言,该选择哪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该去如何生活和工作呢?
从上面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效应来看,冄肀子甚至认为新国学理论对于现今综合素质不高的人类社会而言,非但会带来益处、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
这一切,也许就是天理、也许就是天意吧;这一切,也许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必然历程吧。

前言


国学者,有国故学与新国学之分。新国学者,乃国故学基础之上,顺应社会进化和生产力提高后,在许多方面产生了阶段性甚至是本质性进展之国学;国故学者,乃适应旧时之社会进化状况和生产力状况,在阶段性和本质性等方面不适应当前社会和生产力之国学。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独立于社会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各类元素、以及停滞性进化的社会和生产力之旧有联系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
新国学者,终将在经过一定发展后趋于稳定而成为国学,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因人类社会的各种影响而有可能产生停滞而成为国故学。

对于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本人希望此文能够开中国现代启蒙教育的先河,彻底摆脱封建残余及主义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得到真正的启蒙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一部 导论
第一篇 中国之问题
国民素质与启蒙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纷纷扰扰、前赴后继,然,真理压不过谎言,热血抵不过枪炮,二千多年来,利益加谎言加武力的古老模式,在这片热土上反复上演。微风吹过野岗,茔土阵阵雾尘,这片热土,不缺的是激愤式的杀戮,不缺的是利益式的杀戮,缺乏的是民智的启蒙。
倘若没有一场真正的民智启蒙,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也只是极光一现,留下的还是黑暗的夜空。
新文化运动失败了,因为民智蒙昧,最终的结果是一群利益角逐者愚弄了大众;文化大革命失败了,依旧是因为民智蒙昧,最终演化成了权力斗争。
没有私心,就不是人类,没有原则和真理标准的私心,则是会说人话的畜牲;集体的愚昧,导致的是奴才横行,国家的愚昧,导致的是奴隶和消亡。
曾记得,甲午战争,曾记得,鸦片战争,更久远的是元代和清代。宋代的儒家新理学,需要的是愚民,导致的是元人入主中原;明代以科举制度强力推广的儒化愚民社会,导致的是清人入关。还好,无论元人和清人,也无论蛮夷和汉统,大可划归炎黄子孙的范围之下,即便是日本之国,也可汉字相通、引祖叙旧。
曾记得,明治维新,举国教育为先,终脱愚昧之气,而后国势长盛;也曾记得,新文化运动和后来的各类伟大运动,举国人仰马翻、欢腾无限,热闹过后,依旧猪哼狗叫,天下太平,“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依旧是儒化社会的国之大事。
儒之为教,盖其邪甚,纵观中华历史,凡儒之横行,其结局无一例外的是被外来势力消灭。中华之悠久底蕴,自隋唐时开始吃起,至清末已基本被坐吃山空,若无二战和日本侵华,难保今日还有多少人使用汉字。
民智之启蒙,非但技术之教育,更是真理和人生之自觉。民智之启蒙,先是全民之自由和自觉,三返而思,方有真理,有人格、尔后有国格,虽未必有完善之体制,亦是多数之认可,甚好于皇独之强加。
蒙昧之启迪,国民素质之提高,惠及各家各人之当世,惠及子孙之繁衍。今日得势之辈,未必不自残而锒铛牢狱,今日得势之辈,未必长久百年,一旦灰飞烟灭,未必不殃及子孙,更兼中华之优秀传统,夷灭九族乃句号之事,古之历朝历代,逃得厄运者甚少。
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未有民智之启蒙,何谈国民素质之高尚。国民素质之低下,注定了民族之命运。常有忿忿不平之人,慨然向洋人挥拳,谓其有辱国格,斯志可嘉,斯举可怜。人不自尊,人皆可辱之,辱之如猪狗而欣欣然;国不自尊,国皆可辱之,辱之如奴才而理所当然,天理若此,岂可不辱。
倘忿忿不平之人,志于启迪国人之蒙昧,志于国人素质之提高,善莫大焉。仅举拳踢腿以为得志,昧像毕现,而受拳之洋人,转身而喝令奴才,更觉斯人之愚昧、更鄙夷斯国之下贱。
物之有始,以此而为新国学。
凡事皆有始,凡事皆有终。天道煌煌,可怜中华。

经济、货币与既得利益集团的财富
原始社会的秩序依靠的是暴力手段,市场社会的秩序依靠的是公正裁判,法律及执法机构,特别是法院,是秩序层面上保障公正的最后一关。如果法院不公正,那么任何伟大光辉的口号,都是虚伪的,这种秩序的危害甚于原始社会,其手段是在暴力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愚弄。
目前国内,存在着群体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撇开社会阶层论说,单就经济发展中的利益集团看,目前存在着国有企业和官商勾结企业这两大人数众多的既得利益集团,很明显,这两大既得利益集团获取利润的方式,很少是靠技术进步等自由市场方式来获得的。
什么是经济?什么是货币?本文将在后续的新国学理论中较为详细地阐述,在这里,仅只大体表述一下,以便说明本节内容。
从宏观的自然界来看,经济活动的本质,指的是信息的交流、能量的交换、物质元素的移动和物质形态的变化。从人类的整体来看,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人的自身需求活动、以及人与人群相互之间各类活动的总和。
人类社会的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类社会财富总和的增长,撇开精神财富不谈,物质财富方面的增长,依靠的是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优化。受限于科学技术、人力、人口素质等因素,物质财富的年增长系数并不高。
什么是货币呢?人类社会的财富,目前是用货币来表达的,货币的币值因素很复杂,特别是货币中所包含的指令性币值因素会让很多问题产生混淆,所以用货币来表达的财富总和,很难看清问题的实质。比如,一个公司或人持有很多货币,但是却不持有实物资产。一旦这种货币的发行国被消灭,那么很有可能这种货币的价值为零,为什么呢?因为货币的指令性因素是被这个国家来保障的,一旦这个国家不存在了,那么这个保障也就不存在了,导致货币的指令性因素归零,该货币不再具有价值。相对而言,实物财富没有货币的这种指令性因素,即便国家被消灭,实物的价值依然存在。
由此可以看出,货币的指令性因素代表的不是真正的财富,而是一种指令,站在形而上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势力的表现,而不是实物财富的表现,由此更可以看出,当一个国家的权力越集中,其操纵货币的势力越大,普通弱势民众的实物财富和实际财富被货币指令性因素以市场、政策和税收等名义进行置换、进行盘剥的可操作性越大,一旦该国家掌握国家权力的既得利益集团有倾向性地控制财富流向,那么普通弱势民众的财富(实物财富、实际财富等)会被非常容易以各种合法正义的手段剥削掉。
为直接看清问题实质,这里暂时撇开货币因素,直接从财富的物化角度看问题。
国人可以看到,每年有大量的民工流血流汗在为私企工作,每年有大量的高技术公司忙忙碌碌地崛起、倒闭,这些年来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多是依靠出口拉动型的增长,基本上依靠的是这两类公司。而国有企业和官商企业的发展,基本上依靠的是垄断式的经营和权力的金钱化,不可否认,在资金和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保障下,国有企业和官商企业也对国民经济增长做了一些人皆可为的工作,但是其对国家财富总和(具体指标将在后文细述)的增长所做的贡献并不高、低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是负面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形势,这些年来国民经济增长所创造的物化财富,到哪里去了?集中到哪些人、哪些群体手中了?据国资委的数据,国有中央企业2007年的利润大约为1万亿,先撇开这1万亿的净值不看,这1万亿的利润所得,按照国内的经济运作潜规则,依靠的是对多少资金和能源的内部高消耗呢?
以上仅仅是来自位高权重、国家保密级别很高、从未发生过贪污腐败案件的中央国有企业的数据。另从为数众多的地方国有企业看,全国媒体曝光的贪污腐败案件频频上镜,其中又有多少利润发生了静悄悄的转移呢?
据统计,2005年全国的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大约在6000万左右,也就是说,无论这6000万的国有企业职工,虽然也有工资的高低、虽然也有一定比例的失业、虽然也在工作着,但他们却大多是在安稳地享受着血汗私企和高科技民企所带来的国民经济增长,而置身于这些国企塔尖上的道貌岸然的管理者们,更是由于其高超的智慧和扎实的厚黑学功底而辛勤地日理万机。
上面是从宏观上来看物化财富的流向,微观上呢?无论血汗私企如何榨取血汗、无论高科技民企如何努力,只要既得利益集团搬出合理的理由、搬出被认定合法的理由,汽油价格、食油价格、电力价格、房租价格就可以连续不断地、轻轻地涨动一下,物化财富便流向了国家旗号下的既得利益集团。
前些年,拜托良好的国际形势,血汗私企及高科技民企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这两年来,在各类专家学者的一直烘托下,人民币开始骄傲地升值了,出口政策开始骄傲地显示出大国风范了,很不幸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血盆大口却没有丝毫吃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疯狂,血汗私企和高科技民企身上的一点点肥肉,在内外夹击下,在短短的一年内很快便被血盆大口们吃得只剩了骨头,然后这些可怜虫们便开始违法地四处逃窜。
血汗私企和高科技民企不好好继续为国家效力、为血盆大口们效力,却违法地四处逃窜,这是罪有应得。
相对于这些可怜虫们,社会底层的人们,却被货币手段中的股市理论和房屋市场需求理论弄得头昏眼花。
股票市场上,自由市场的经济口号加上时而合法、时而违法的各类厚黑政策,货币财富便滚滚地流入了合法群体的口袋里;房屋市场上,需求理论必然导致房屋价格上涨,房屋价格的上涨,对于卖方而言,有利于各类群体的价值提升和业绩提升,对于买方而言,房屋买来终归是要住的,这辛苦劳作或者辛苦小贪而来的货币,被各类利国利民的合法政策及市场需求理论弄得只能先买房屋的一个厕所和马桶,其他房间需要贷款来买,爹妈的下半辈子和自己光明的未来就这样被法律法规大致定型了。
这是一个畸形的经济发展链条,先是民工们的血汗被私企拿走,然后是私企的肮脏利润被黑又亮的高级动物之手抢走,然后再如何分配呢?就不必说了。
有什么来保障民工和私企的利益呢?市场秩序的裁判者是法院,可惜,久已传闻国内司法之黑暗,笔者正亲身经历黑暗之路,甚于传闻。没有了公正的保障,只剩下了力量的角逐,于是,任何一个宏伟的政策,都会成为虚伪的笑柄,都会成为吃人的依据。
为了扩大内需,我们需要制定很多政策让全民掏钱来买商品。民工们被榨干血汗了,市民们被掏干了储蓄,私企们纷纷违法逃遁躲债,没得吃了,血盆大口们还要吃什么呢?
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这些年来,农民兄弟们一直在清闲着,并且这一两年还多少赚了一点钱。妈的,滚出来,谁给你权力让你偷偷躲在地里啃玉米了?出来市场秩序一下!其他各色人等都为老子贡献了血和肉,现在只剩难啃的骨头了,老子不愿意吃骨头,省得别人骂老子吃骨头不吐骨头渣,你奶奶的,快点滚出来,你身上还有点肉,老子开始吃你了。



民族分合与政治宣传
政治宣传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从中华历史演化过程看,儒家自居正统的政治宣传及固步自封,导致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多民族,是好是坏,各有分说。不过至今,民族的再融合已经很难实现,成为了一个硬伤口。
约三五千年前,我们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诸流域,有多数部落宗族分布于其间。自五帝以后,文字记载软多,部落宗族的组织,更班班可考。四海之内,各地的宗族,若非同源于一个始祖,即是相结以累世的婚姻。诗经上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就是说同一血统的大小宗支。诗经上又说:「岂伊异人,昆弟甥舅」,就是说各宗族之间,血统相维之外,还有婚姻的系属。古代中国的部落宗族就是这样构成的。(注:此段引自某文,并略有删改,本文不宜做来源注释。)
从有较详细历史记载的秦汉时期开始,我们大致看看目前国人所说的汉族之外的外族都是些何样的民族,这里仅列举几个名气较大的民族,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
这里需要强调一句,在古代,没有民族的概念,只有类似于宗族或部落的概念,与今天所说的民族是两回事,原因是古代各部落相互杀伐,相互掠夺人口,加上文化习俗的落后、缺乏固定的语言文字,导致的结果是不像现代这样能够很清楚地划分民族界限,正由于这个原因,才有了华夷之辩,即以文化与归属感、文明与野蛮来划分,地域和文化的核心大致是当时各方面较为发达中原地区,战国时期的楚国和秦国,都经历了由夷变华的过程。
首先看匈奴,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著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魏晋时期的匈奴人刘渊称王时的告示时这么写的: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我世祖光武皇帝诞资圣武,恢复鸿基,祀汉配天,不失旧物,俾三光晦而复明,神器幽而复显。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累叶重晖,炎光再阐。自和安已后,皇纲渐颓,天步艰难,国统频绝。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今天诱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顾兹尪暗,战惶靡厝。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再看鲜卑族:
鲜卑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应属东胡族,东胡语属阿尔泰语系,是蒙古等民族语言的祖源。
东汉人应奉上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
东汉服虔则云:“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又云:“山戎,盖今鲜卑。”胡广亦云:“鲜卑,东胡别种。”
晋代王沈《魏书》、司马彪《续汉书》等均说明,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东胡部落联盟(或民族)被匈奴击破后,鲜卑从中分离出来。那末,鲜卑在加入东胡部落联盟前,又从何族发展来的呢?
或谓鲜卑先世似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属于东夷北支系统。从拓跋鲜卑称东部鲜卑为白部,氐人称慕容鲜卑为白虏,均可印证此点。《晋书•慕容廆载记》提到慕容氏的祖先“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指出:“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乏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都说明东部鲜卑是北夷(或东夷、东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书纪年》所记九夷中的白夷,留下了尚白的习俗,故被沿称为白部或白虏。
魏晋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其汉化程度可以说是汉化的集大成者:
第一: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第二: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第三:改鲜卑复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同汉家世族通婚。
第四,建立门阀制度,把汉族地主的门阀制度推广到鲜卑族当中去。
第五,改鲜卑官制、法律、礼仪、典章为汉制,革除鲜卑旧制。

其他各族及较有影响力的蒙古族,也不在此多加重复了,想了解的可以自己去查,北方各族大致如此,并相互融合。
从上古的历史传记中看,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这些都说明了在有文字记载历史以前,中华大地上的各个部落宗族在上古时期就是相互流动、相互融合,只不过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
上面是历史文献的记载,非常繁复,从当代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来看,人种分布更为复杂,大致上又回归到亚裔和黄种人的范畴。若要再细细划分,就要追溯到一万、几十万年前去了,再追溯的话,可能就是当前最为流行的非洲起源说了,没什么意义。
儒家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一直推崇繁复礼仪为先进文化,从好的方面看,保护了以封建礼法制度为核心的上层社会习俗的延续,引导周边的部落宗族不断儒化。从坏的方面看,儒家崇文抑武的作风导致了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便孱弱不堪,人性的贪婪借助儒家缺乏哲学和价值标准所建立起来的虚伪仁义道德论,使得社会很快便陷入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
一旦陷入危境,儒家理论就又开始显示出强大的意淫力量,这种意淫力量,以显示自我高尚和正统为特征,带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文化排外和文化对立,更导致了蒙、金、宋对峙时期的严重战略失误,使得金朝被灭、宋朝独力面对蒙古侵袭。
在儒家文化还没有居于异常统治地位的公元五世纪,蒙古族的同宗先人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后自我认同地归为华族汉人、使用汉字,而当儒家文化逐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后,辽人、金人、蒙古人在短短的二、三百年间,先后创制了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并且,蒙古文字的创制使用的是回鹘字母,没有使用汉字。文字的建立和完善是民族分化的分水岭,儒家文化的种种病态在民族分化中所起的作用,即便不是居功至伟,也算得上功不可没了。
民族亦合不亦分,人类始可走向和平幸福,国家始可走向繁荣强盛。导致产生民族分裂而不是民族融合的理论,大多是偏狭自私、有悖人类发展之理论,儒学正如此。
从中华历史长河中看,涵盖范围最大的民族称呼不是广义上的中华民族,而是广义上的汉族,其原因所在是汉朝之领土是历朝历代最稳定、涵盖范围最大、向心力最强的朝代,此汉族之称谓,恰如今日美利坚民族之称谓;此汉族之内部有华人、鲜卑人、匈奴人等各类诸华和夷狄,恰如今日美利坚民族之内部有传统白人(德裔、法裔,英裔、西班牙裔)、拉美人、非洲人、亚裔等等;即便美利坚民族内部纷扰、但公平民主是其解决矛盾冲突的原则和向心力所在。
中华民族也是一种泛义上的民族称谓,但这种泛义之称谓,远不如古老之泛义上的汉族称谓所包含之众多、向心力之强劲。人为造成这种局面之儒学和相关政治势力,当愧对远古祖先,当愧对人类之进程、且是反动。
本段结尾,还需要提一句是,历史演化的过程和因素非常复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难明确区分民族的确切起源,更谈不上预测今后的演化,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不要让人为政治因素参与其中。公元1953年后,中华大地上人为地出现了56个民族。今后那些希望自创民族的国人,可以回家引经据典地搞点资料、生活习俗改变一下,最重要的是要多多做好资金准备,说不定中华大地上会有更多的民族出现了。
题外话:回望历史,千百年来,周边民族只有日本一直在坚持汉化和使用汉字,一直奉汉唐中华文化为正统,只是近代中华儒朽所导致的败局才使得日本与华夏民族渐行渐远。从血缘关系上看,满蒙朝日等中原周边民族与中原民族有很深的联系,或许在风云变幻的未来世界,中原民族重塑民族性格之后,能够展开博大的胸怀,携手周边民族共同前行。

国家、民族与政府
对于个人而言,家和生活是第一位的。即便是高举仁义伟大旗帜的儒家圣贤,也不过是嘴上摸油、说一套做一套。
历史上,对各个皇朝伤害最大并导致其灭亡的,莫不是具有很深儒家功底和很高儒家境界的圣贤之辈。从儒家开始居于统治地位的宋朝起,北宋之巨奸秦桧、南宋之狎妓嫖尼争权夺利的巨儒、眀末之眼高手低的废儒,这些在历史长河中也熠熠生辉的各色人物,莫不身受永远光辉、永远伟大、永远正确的儒党之熏陶,深悉儒党之政策和统治技巧,仁义道德、国家民族地一通慷慨激昂之后,无数愚昧之众生便慨然赴死、为国捐躯了,换得的是木制的忠义牌坊,换得的是统治者的淫威霍霍和更疯狂的鱼肉百姓。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若不了然天地之玄机、若不洞悉自然之奥秘,任你辩论一万年,也是枉然。而基于性善、性恶的任一假设为基础之理论,必然是伪论,更甚者,基于此伪论之社会统治,必然出现偏差,伪论之顽固愈甚,社会之偏差愈大。儒学便是导致中华社会走向产生偏差之祸首。儒学口中之国家、民族等美丽词藻,以及围绕此美丽词藻之仁义道德,偏颇大矣。
基督之传教士,涉荒蛮不毛之地,置生死于不顾,言传身教,始有基督之信徒遍布世界。反观儒教之圣贤,莫不汇聚繁华之都市,莫不流连软香之青楼,莫不畅饮美味之食肆,高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口号,空谈出世入世之道,牺牲了众生,成全了圣贤之美名。即便如不得意之孔圣人,在惶惶如丧家之犬之时际,亦不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憎恶不能为己服务之小人与女子。例外之处,儒圣也常有历不毛之地者,不过那是争权夺利失意之后经常被贬谪到荒蛮不毛之地而已。
儒之嘴大,嘴大擅言词,嘴大擅吃喝,国家、民族之释义,经儒之嘴出,必油光锃亮、光辉奕奕。
今日之中华,以中华之名义而独自为政府者有二,皆自认为正统。不以中华之名义据有地域而为政府者,无有乎?儒之高论,有居于南蛮荒芜之地的南宋小朝廷为正统之说。大凡政治,皆一张嘴用以开河,对岸有独,谁之独谁?
盖凡民智荒芜,虽蛮得一技而自狐变虎,亦不过是使人惊诧,终不脱兽类,奢谈国家民族与政府。

根本之根本
当前这种社会状况,其根源所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自由、民主、专制的好处和坏处一般人都了解,关键是,目前社会尚没有、且找不到在此之外的解决问题的更好途径。
二、在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儒家传统的沉渣余孽又开始泛滥。儒家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对科技、艺术等非政治层面的文化没多大的影响。伦理道德及习俗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早至商周时期就已有的宗法家族传统,儒家那些陈词滥调即便是黄牙小儿也能说得出来,用不着儒家圣贤们弱智且自以为是地说教,相反,儒家的无耻谎言,却是只有变态官员才能说得出来、做得出来的。
当今社会官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儒家政治基因所遗传下来的,厚颜无耻地说瞎话空话、名为贞节烈妇实为婊子暗娼、刻意树立民族英雄式的典范,等等,这些都是儒家政治制度下的产物,现在被移植到共产主义事业里了。
在与儒家同类性质的光辉口号的笼罩下,实行的是儒家所推崇的君臣模式的专制制度,这必然会造成社会的极度不公和利益的无耻掠夺。
三、归根到底,缺乏人生信仰、缺乏真理的标准,是造成种种现象之根源的根源。
缺乏人生信仰,不是空喊口号、加强政治宣传所能解决的,这样的低劣手段所带来的是愚民、逆反和更为彻底的道德信仰沦丧。
真理的标准,是制定一切秩序的基础,即便是一个未必永恒而完美的真理标准,也强过摸着石头过河所带来的伤害和社会不公。
解决人生信仰的问题,宗教虽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却是尚可一用的方法。西方式的宗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弥补和校正了社会剧烈发展动荡所带来的信仰缺失,这与基督教 的信徒都是上帝的儿女、都是平等的兄弟姐妹这个信仰有关,与基督教宣传拯救世人为己任、天堂平等这个信仰有关。东方式的宗教,可以用现世的财富和权力去获得天堂的好处和特权,如此即便不能永远留在天堂,也可让下辈子投好胎、活得舒服,且看《西游记》中所描述的民妖和官妖之差别,即便是进入天堂也要无耻地不平等、不公正,那干脆就在人间胡作非为吧。西方式宗教的这种终极指向本身就代表了奉献和平等,所以其对现世的行为有一种程度不同的暗示和指引作用;而东方式宗教的终极指向却仍然是不公和不平等,所以无论现世、来世或者天堂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故东方社会,无论俗人世界还是仙佛世界,到处都是一片吵闹,这也是自由民主之制度用到了东方社会也看不到多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何处不战争呢?故,中华文化,宗教之改革也必然是重中之重。
真理的标准方面,由于专制制度的束缚,就没法对现时状况进一步剖析了,后文中,是从自然科学、历史进化等尽可能多的全方位角度求真求是,追寻万事万物的真理标准,偶尔必然会触及这种专制制度所倡导的真理标准,在不影响追寻真理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避开当前专制所推行之真理标准。
火药桶式的社会
小范围的不公平和矛盾,也许只会是流血,而社会整体的不公平,导致的是道德和正义的丧失,这将使得社会变成一个火药桶,在适当的时候,随时会爆炸。
也许有人会有很多理论来解释很多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对枪支管制不很严格的社会中,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并未因枪支的易得而增加多少,但是,如果大陆地区对枪支的管理也像美国那样宽松的话,每个人都会明白将会是什么结果。
这一方面与大陆社会人群的人文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长期不公平所导致的尖锐矛盾有关,而法律作为理论上进行社会公平裁判的最后工具,其缺失程度是与社会矛盾成正比的。同时,当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法律的威信会丧失殆尽,民众会采取自己的方式来获得满足,这既是胡文海杀官事件的根本原因,也是杨佳事件维权过当的原因所在,如果说近一两年集体性的社会官民冲突尚因个体存在侥幸和从众心理而不能说明矛盾的尖锐性,那么胡杨事件则代表了社会不公平程度已经超出了民众的承受极限。正所谓贵贱有不平而民疑始,累至民不畏死之境地,则天象频仍、雨震交加,此乃万劫不复矣。何得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不疑乎?
古语有云,冤家宜解不宜结,此乃孔论之屁话,是官府用以愚民的,若无化解之妙方,人性何能轻易如此?社会不公所致之矛盾,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若无重大让步用以和解,若无谎言所及非人性之高风亮节,则必然烽烟再起、混沌不堪。
人自贱如猪狗者,可得和谐,人自明性情者,可得欢乐,而性情自明者,古往今来为数不多,岂能人人达此境界;人非天生猪狗,盖其有智有志也,社会皆猪狗者,则因其味美而虎狼纷至、外患不止矣。“猪狗者屁也”,猪狗一样愚昧和懦弱,社会自有一番欢乐景象。人如猪狗而社会安定,是人类社会的倒退,人欲从容、狮虎和处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公平理想社会。
会有暴风雨来临吗?会的,能消云吗?代价过高而人人不欲,则乌云越重,雨电越大。




第二篇 国学之误区

先秦时期儒道之争的本质
其本质是以礼为核心、儒为代表的文官治国,与以当时被视为科学的卜、巫、哲学为核心、道为代表的科学派,这两者之间的斗争。
儒是一个行业(注 ),其起源是周朝的礼官之类的人群,在周朝时专门负责教导众多小国各类贵族各种技能和各种内外礼仪(注 ),当周朝名存实亡。众多小小诸侯国被兼并之后,大量这类的人群,开始将教授贵族的这套礼仪、说教及应用(即六艺注 ),用来教育普通人家和各类商贾为生,在春秋时期,商贾具有一定的势力,曾有过周天子曾经向商贾借债讨伐秦侯(注 ),失败后无法清偿债务而引出的“债台高筑”这个成语的尴尬。其中礼十分详细致密,类似于当代外交部礼仪司制定的各种外交礼节,这套礼节的核心是每个人都应当遵守各自身份地位所对应的礼节方法,按照这套礼节方法去做事、去交往,这样每个人做事就会名正言顺、此正所谓儒之核心的“正名份”(注2),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按照各自的名份做事,这样便会尊长有序、社会秩序井然。这套礼法的核心指向是君主,每个人都不得超越其名份,不得破坏已有的名份秩序,所以君主生而为君主、贵族生而为贵族、奴仆生而为奴仆,大家的享福受罪都是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每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破坏这个既定的秩序,君主是这个秩序的核心、决策者和最大受益者,每个人都要心悦诚服地遵守本份的实质就是维护君主既定的秩序和统治,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后世的儒家,所做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各种论证,有理无理的、合乎逻辑不合乎逻辑的,反正最终都是要用来说明这个核心的正确。由此,儒家理论中就会出现很多理论和逻辑混乱,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出自儒家,善恶我定、随需而用、信手拈来,只要能证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最大之“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条红线,谁也不能越过、也不能碰一下,实在无法解释的,就采取“一以推之”、“存而不论”的策略。正是这种思路,导致儒家理论一直无法形成核心哲学、无法具有真正合理的逻辑。
儒的优势是,微观上,儒行人士的这套礼法是用来教人而谋生的手段,达到了理论与商业的统一,所以行业内人士(注 )自然猛力鼓吹儒之礼法的好处,将儒行礼法吹的越好,谁在这行越有名,就越能得到实际好处。宏观上,这套礼法也试图为当时混乱的社会提供一条恢复秩序的方法,但这套礼法是从有秩序的周朝产生,并且被社会实践所抛弃后产生了春秋时期的混乱,大力推广这种礼法(儒周之礼法从本质上看不符合天道真理),实际上是妄想在社会实践中开倒车,这显然不会被诸侯们所真心接受,更深一层地说,诸侯们身处漩涡之核心,应该比孔子更明白礼法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礼法、会产生什么社会效果,用不着孔子自作聪明地来罗嗦,所以穷孔子一生,也没有几个人搭理他,原因正在于此。
基于这种特点,儒家具有人员力量集中、可以凝聚优势兵力的优势,具有可以发动广大既得利益的和受迷惑的人群摇旗呐喊的优势,所以,儒家在春秋时代的声音是理所当然地最响亮和最集中的,更由于儒家的这种理论模式具有张口即有、言之多多、花费脑力较少等特点,春秋时期儒家书籍应该多于其他各家。
反观道家,属于古代科学派,而这种科学派的力量,分散于在当时被认为类似相当于现代科学的巫士、学士、理论家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分散导致了道家人群很难发出集中的声音,同时,无论古代与现代之科学在认识水平上有多大差异,科学都是一种论证和实践之理论,不容易、也不能像儒家理论那样张口即来、排山倒海地产生,故而这个时期道家的理论著作分散于各种行业,并且数量上相较于儒家理论要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儒道之争,虽然分界线不是泾渭分明,但道家是以自然之道来化解社会问题,而儒家却是以君臣天命之道来约束社会问题,这种争执有些类似于具有以科学思想为核心的科学派与天赋君权思想为核心的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当今的社会管理高层中所存在的“理科出身”与“文科出身”两派人之间的斗争,“理科出身”相当于先秦时期的道学派,“文科出身”相当于先秦时期的儒学派,“理科出身”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文科出身”的代表人物是孔子。这种古今类比有所不同的是当今的“文科”在一定程度上尚具有某种科学内涵,而春秋时期的儒派则由于知识有限而陷入了君权天赋这种纯粹的唯心主义怪圈并东拉西扯地寻找理论依据。






孔老二焚书与秦始皇焚书坑儒

遍查西汉以前正史、讳书、杂史、野史等内容,发现凡是涉及到此部分的当今正史的文献和论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不是来源于未知的历史,而是来源于古代文献记载矛盾,很明显,这里面到处隐藏着历史的篡改和造假。

理清这部分被篡改的历史,需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下考察、需要将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国家关系、理论正宗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综合考察,现今的学术界,能够贯穿这一时期各个层面的人,几乎没有、或者根本就是没有,一方面是当今的学术培养体制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与学术思想落后之惯性造成的。

现将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罗列一下,具体的逻辑分析请查阅新国学理论中的中国历史文化部分(呵呵,以前新国学发布的时候,一方面没有体系化专业化而全面贯通、另一方面更多地仅只局限于新国学的概念建设而没去做底层工作,但即便如此,也似乎感觉被中国人剽窃了,为了防止中国人继续学术剽窃,本次版本的大部分核心被封装了,哈):

共主制度,方伯制度,孺子王(找不到具体描述却能看到其地位作用,儒家不要脸地要把孔老二抬举为素王,其根据就是这个孺子王),商周文化正统之争,鲁国与周王室历史渊源和后续关系,周王室衰败政经军因素,子朝之乱,孔老二智商人品,秦国与商代渊源关系,古籍失传(特别是连山归藏河图洛书),道德经周易之定位(涉及到上古文化体系的哲学及应用的缺环),孔老二焚书所期盼的效果,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动机目的和效果,等等。

上述这些因素比较重要,其他还有不少因素。

所使用的方法论:新国学理论在考察古代中国历史部分的时候,使用了多种方法论,这些方法论的在新国学理论中的层次和使用场合不一样,涉及到此部分的主要方法论为人心化(也即人性化、但是当今社会人性化一词的很多表述有问题、故而干脆用人心化表述)、逻辑化、系统化(几乎所有的新国学理论都在使用系统整体化的方法论)。

结论:

孔老二焚书,于公,为的是进行媒体舆论导向宣传,通过焚烧篡改手段,将周王室定位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明社会,其他时代如夏商都是野蛮时期,这样周王室就自然而然地如汉代制造汉学那样获得了神权和政权的唯一正宗合法地位,只不过孔老二智商太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所以采取的是烧书篡改的儒家绝学。由于周王室的共主之特殊地位和上古科技水平限制,核心书籍文献外传较少或者没有,所以孔老二一把火烧得结果如下,只有周王室才有系统化的核心书籍、系统化地了解上古历史,把以前的精华烧掉了,那么周王室自然而然在文化、神权等方面就是唯我独尊了。同时,孔老二还篡改了上古政权的武力更迭,将血淋淋的政权换代篡改成上古禅让制度,其意图很明确,就是周王室之存在是上天安排且是第一个安排的,任何春秋战国的诸侯国都无权占据此统治地位,周王室消灭商王室是上天旨意,这样宣传的话连夏商王室都不是正宗、只有周王室是正宗。

孔老二焚书的所有目标都是围绕着周王室而旋转的,孔老二复古、法古的潜台词就是恢复周王室的统治,这样,周王室以前的历史记载被焚烧和篡改掉了,任何不是周王室书写的文化书籍、科技书籍、政治书籍等等,都被烧得不存在了。

我们可以看到,周王室取代商王室的商纣王时期,商王室显然不是一个荒蛮文化的政权,可是在现存历史资料中,周厉王之前的所有任何资料都看不到、考证不了,整个是一干二净,这就是孔老二的系统化焚书和篡改的效果。当然,现今的儒家和很多学者会认为在孔老二焚书以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低,所以不会有那类书籍资料。但是你们要看到,人类社会不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天上掉下来的,美化宣扬周王室的书籍非常完善、系统化,而与周王室无关的任何书籍资料全部失传,这种现象本身就说明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了一个巨大的人为因素,这个人为因素在那个时期,除了孔老二焚书,找不到任何可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上面是孔老二焚书中周王室能获得的好处,对于孔老二而言,现今可以查到的资料虽然隐晦不明,但是至少可以看到当时孔老二是有机会坐上“孺子王”这个崇高宝座的,这个宝座,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化的角度看,肯定属于类似于那个时代神权老大的地位,类似于教主、教皇的地位,这个地位不如周王高,但理论上一个是政权之王、一个是神权文化权之王。在周王室,这个孺子王(因不可查故冄肀子做一个推断)很可能是周王一身兼任,但是孔老二焚书或许有很大机会去分权而获得这个称号,这就是孔老二焚书的私心。从后世儒家一直吹捧孔老二是孺子王、是素王(素王就是孺子王的后世说法、也就是文化之皇帝、神权之皇帝)来看,孔老二当时肯定是奔着这个“孺子王”的职权去干坏事了。可笑的是,孔老二是个脑残人士,“孺子王”是周王室的专用,在政治斗争中桌面下的事情可以胡乱承诺给你,等到真正实行的时候,周王室有可能会把这个位置送给你孔老二这个外人吗?孔老二偶尔也有自知之明,孔老二求见老子后说了一句“其犹龙乎”的意思就是承认老子的智商比孔老二的智商高出很多了,但是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孔老二就没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了。

秦国与商王室的渊源要比与周王室深,有论证秦国王族是商王室后裔的说法,虽未必真实可信,但是至少说明了秦国王族的心理状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至少有一丝动机大约是对儒家那套抬举周王室、贬低商王室的做法很气愤,另一方面也肯定要担心反感孔老二儒家把周王室抬举为唯一正宗对秦朝政权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秦朝初建的各种政治社会文化因素,所以正常人的心理都会去收拾一下孔老二儒家这个恬不知耻、祸国殃民的妖精,焚书坑儒被后世儒家描画成很巨大悲壮的样子,实际上查看历史,焚书坑儒人数不多、并且也是随着其他政治举措一起实施的,并没有去把焚书坑儒单独作为一个大事来抓,估计是孔老二儒家的恶劣影响虽然有、但是在秦朝眼中算不上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后世儒家经常性习惯性地拿出“焚书坑儒”事件来,更多地应该是为了抬举自己、故意夸大焚书坑儒、以便将自己描绘成重要人物而受到了秦始皇特殊关注而已,这就是狗奴才常用的一个招数。

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孔老二焚书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正常人、非脑残人士都可以看清楚,孔老二把五千多册绝本书籍烧掉了,剩下的三百多册又都篡改了,量化一下吧、省得中国人又要呲牙咧嘴地晃那个笨猪头了:孔老二焚烧了47/50=94%,篡改了剩余的6%;秦始皇最多也只不过将这剩余的被篡改后的6%烧了一下,并且从现在来看,烧是烧了,但估计秦始皇的那种烧法是故意做做样子吓唬人、故而没产生多大的烧干净的效果,至少当时采取什么样子的吓唬人的手法请你们自己查阅历史书籍吧。但是,最为重要也最能说明这两种焚书的目的、动机的是,秦始皇当时只烧政治理论的书籍、也即少了不少被秦始皇认定为歪理邪说的诸子百家的理论书籍(孔老二的儒狗学说当然是列入其中了),同时,现存可以查到的是,至少,凡是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之类的书籍,根本就没有烧过、毕竟人家秦始皇的国家还需要这些,毕竟秦始皇与秦朝属于当权派故而为了社会正常运转需要会保留有利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书籍,可是,孔老二及周王室是处于一种落水狗、饿得疯狂的恶狗状态,是一种濒临灭亡时的精神崩溃的状态,所以孔老二焚书是一种非理性、对历史反动、对社会破坏性很强、甚至可以说是歇斯底里的高级精神病患者的超极限精神病状态,孔老二此时的精神病状态,完全是一种爹妈不认的兽性状态,此时此后孔老二屁眼子里面冒出来的忠孝仁义等等,不是病态是什么?你们若相信孔老二这个妖精恶狗处于精神病状态下的理论,那简直就无法用愚昧来形容你们了。

自辽金两朝之藩属国、偏居一隅的南宋小国惺惺相惜地将孔老二狗妖理论从社会政治理论之一而上升抬举置于绝对统治地位后,中国人的种种劣根和人性扭曲,与孔老二的焚书及其影响,有着本质上的影响,现今中国人的这种病态,就是孔老二精神病的病毒传染所致。

道德经与连山、归藏、周易之间的关系
连山、归藏是否存在,这个是学术界争论很久的事情了,以前好像大多倾向于没有,后来随着王家台秦简《归藏》的出土,有开始认为存在。本人从逻辑上推断,这两部书应该存在,而且周易、连山、归藏各有其作用。
《周礼•春官》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别皆六十有四”。“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周易是什么书呢?卜巫之书,内容是什么呢?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遇见之事。再继续看《周礼•春官》其他内容: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辨其各物。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
“地示”、“示”、“地示物鬽”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日常之事。对照周易内容和《周礼•春官》之言词顺序可以看出来,周易是用来卜算“地示”、“示”、“地示物鬽”的,连山应该是卜算“天神”的,归藏则应该是卜算“人鬼”的。
以上是根据《周礼•春官》的推断,另外一个推断,则需要从书的作用和分类、国家功能的需要去推断:国家所掌之事,一为战争、二为国体、三为管理,今人如此,古人虽然在科学技术上与今人相比有所欠缺,但夏商之际,人类的大脑功能和构造,与现代人差别极小或至无差别,故在智商方面,撇开困苦之奴隶不言,贵族之饮食生活水准足以保证其大脑发育之营养,智商与当代人应是一样。
夏商之际或再略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经历了不少,诸侯或奴隶领主管理其国家领地的心得也不会少,由此,由经验而致事关战争、国体的书简也应当存在较多,这从周礼之繁复可见一斑。那么,有关战争、国体、国策之类的论述,怎么一直不见有专门的书简进行论述呢?答案很明显,这类书籍只存在于诸侯、领主甚至夏王、商王之手,只有他们才需要这样的书简、也只有他们才用得着这样的书简。
天神、人鬼之事,是君王、诸侯、领主的特权,由此而回观《周礼•春官》之言,至少可以有这样的推论,如果《连山》、《归藏》存在,则《连山》、《归藏》的内容不仅是用于占卜天神人鬼,而且是包含了战争、治国、国策、宇宙、哲学等国家最高机密、战略和政策等内容的书简,是属于不得外传的国家之书策。这很可能是《连山》、《归藏》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根本原因,也是一般的贵族、平民看不到这两本书、普通书籍上不予记录此两本书的原因,也是《连山》、《归藏》在西汉时期虽然藏于兰台、太卜但一般高官不得阅读的可能原因。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老子和《道德经》。若《连山》、《归藏》存在,老子较有可能读到这两本书,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已经衰微,且在“单氏取周”的事件发生过程中,周王室出现了国家典籍的混乱,作为国家书籍保管之最高长官,老子很有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而阅读过这两本书。
再来看《道德经》之内容,涵盖了宇宙、哲学、用兵、国策等诸多内容,其内容涵盖已经是自成一体。姑且不论《道德经》原始版本如何,其大体内容从现在的考证来看变化不是很大,那么在《道德经》之前,有过《道德经》这样的观点和系统论述吗?至少目前还未发现,故而《道德经》堪称奇书,后世推崇《道德经》之盛、后世之诸多学派最终融于道家,与《道德经》的宏大博深有着直接关系。那么,写出这本书的老子,究竟是神还是人?为什么古代之老子会超出后世之人那么多?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除了老子天赋过人之外,《道德经》中的不少内容源自于周王室的国藏重典,而周王室的国藏重典之中,能与《道德经》内容相关的,从《周礼》所述可以看出,若《连山》、《归藏》真的存在,那么其内容与《道德经》的内容是直接相关的,《道德经》的内容,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是老子在阅读了大量书籍并感受时代之气息后,以自我之总结和《连山》、《归藏》之精华,汇集而成《道德经》。《道德经》原始版本中的一些用词话语,很有可能是《连山》、《归藏》的用词话语,参看《周易》,这些话语很可能是《连山》、《归藏》的彖辞。《连山》、《归藏》、《周易》的结构应该是,彖辞乃是“理”、“道”,为便于学习和理解,做六十四卦及其象辞,是用于讲解彖辞之“理”、彖辞之“道”,以便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参悟。
《连山》、《归藏》之核心未必有八万言、四千三百言之多,若有,亦是有核心、有附件的形式,即《连山》有其核心之书简,并附之周以前历代王室对其的应用、总结和相关记录。
前段时间,偶然发现有南方《水书》即是《连山》的说法,《水书》中之《黑书》是谋略之类的内容,或许可以为本段假说之现知周王室国藏重典中尚缺谋略书籍做一个佐证。


国学的初步解析
我们知道,中华之五千年,熠熠生辉之处,不是道德政治,而是灿烂之文化与精湛之技术。
中国之固有学术,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只剩下儒、道、法三家,而儒家和法家,又在随后合而为一,总体上属于统治之学和道德之学,所谓“儒表法里”,就是对其最准确的评价。作为道德之学的儒学,混道德之学与统治之学为一体,核心就是有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先秦儒学尚有对人性的客观分析和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探讨,而到了后来,已经演化成为纯粹替统治阶级进行粉饰的理论工具了,由于其理论在封建社会环境下必然要主动或被动地服务于统治阶级,故,其所有理论探讨和发展,无论如何推演,最终的核心都要回归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先定的假设上,对儒学更具体的分析放在本文的国故学部分。
对儒学最为精确的描述应该是,古代中国特别是宋末眀初以后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类似于政教合一的社会,儒学就是这个政教合一社会的政治宗教理论,儒学的准确名称应该叫做儒教学说,以有别于儒学初创时期的先秦儒学。儒学这个政教合一理论起于隋唐时期佛教对中华本土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儒学逐步走向没落。为对抗这种冲击,道教和儒学都做了很多调整,儒学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开始,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人后继,经过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的极大完善,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称为儒学的宋眀理学,在南宋末期应用到统治阶层,开始成为政教合一式的政治宗教理论。由于儒学在对抗中吸收了很多佛教、道教的优点,使得这种理论仍然以先秦儒学的君臣父子论调为本,既世俗化、又带有很明显的宗教特色,故而非常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成型之后立即被统治阶级采纳。正是由于儒学这种政教合一的理论特色,其在社会应用中产生了极端效果,后世诟病儒学的极端,也正发源于此,贞节牌坊、吃人礼教等都是这个理论所为。
道教的教主是老子、称为太上老君和天尊,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称为如来佛,这个政教合一的世俗宗教之儒学的教主是孔子、称为至圣先师。
宗教的一个特点就是凭空想象和改造历史,由于儒学的政教合一性,加上其教主先圣孔子有喜欢篡改历史的嗜好,所以儒学自登上政教合一之理论宝座后,发扬广大了篡改本领,“自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上古禅让制”、“为尊者讳”等等,很多中华古代真实历史记载被儒学篡改、编造、抹灭就不可避免,儒学对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按照儒教的观点、视角和需求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文武圣人”、“明君暴君”等诸多论断都是儒家视角的产物,从儒学占据统治理论地位后的实践效果和对中华文明进程造成的损失来看,将儒学比喻成邪教之理论,亦不为过。
按照儒学之特色,儒学的真正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帝王统治理论、统治伦理学说、生活哲学三大部分,被标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中,很大一部分不是儒学本身的内容,而是经儒学篡改后据为己有的典籍。
随着封建社会的垮台,儒学这个政教合一理论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君臣,其理论应用也自然随之消亡。总之,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统治理论,儒学都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但是现代社会中如果还存在隐形帝王,那么儒学之宗教幽灵就有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复苏,当代儒学蠢蠢欲动,自然有其存在之基础。
道家理论,是对中华社会进步贡献最大的理论,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大都认为中华文明之根源在于道家。道家的核心是辩证而深邃的宇宙论和道之哲学,宇宙论和哲学是分析一切事物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泉源,所以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先秦诸子中诸多学说,也都川流入海,汇聚到道家学说之中,如先秦诸子中的阴阳家、医家等,最终都成为后世道家的一个分支,东汉初期更产生了以道学为宗的道教。
道家对中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渗透到中华社会的各个层面,在艺术、绘画、诗词、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道家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说,中华之艺术表现即为道家艺术之表现。不可否认,佛教也据有中华古老艺术之一席,不过佛教之艺术,相对独立,大多局限于佛教内部,属于宗教艺术。
魏晋时期的玄学,便是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隋唐精神、魏晋风骨”,可见道家影响之深。玄学同道教的渊源极为深厚,玄学不断完善演变而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大体系:
山是指修身养性,静坐内炼等,大略可以包括有:导引、内丹术、外丹术、武术等;医术指古代中医系统,大略分为针灸、汤剂、推拿、祝由等;命理是人生命运之学问,大略分为四柱、紫微斗数、九星论命等;卜指的是占卜运程,大略分为六爻、梅花、六壬、奇门等;相术观察人的面貌、地理环境等,大略分为:面相、手相、风水等。
山、医、命、卜、相中所包含的内容,相信国人知道都意味着什么。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古代大致形成了道学、儒学和佛学三大体系,佛学之体系,主要体现在原始佛教与道学、儒学的结合碰撞中,产生了禅宗这个中国本土的佛教分支及其理论。道、佛、儒,构成了当今普通国人对所谓国学的整体印象,拨开其迷雾,见其本来,才能使当代受益、才能使国学新生。
古人一个毛病,就是更古的古人的东西都是好的,从“为往圣继绝学”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口号,是把古人当作无所不知的神仙来看待,这就必然导致了做事之时,“法古”、“复古”倾向非常严重,儒学就是“法古”“复古”的典型代表。儒学之产生,“法古复古”思想非常严重,在其产生的时代尚且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站在后世和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儒学不但已经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而且在帝王之玩弄下,成为了愚民之工具,成为了全民无科学素质之借口,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绊脚石。
道学也存在“法古复古”现象,可是由于道学的核心是宇宙论和哲学,所以道学之“法古复古”毕竟有一定的界限,坚持核心思想之宇宙论和哲学,必然会导致对自然界的新发现、导致社会生产力等诸多方面的进步,围绕道学思想核心而发展的天文术数历算医学等科技知识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而儒学则“存而不论”、没有自身的宇宙论和哲学,其核心是建立以“君王”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在这样一个核心思想指导下,一切皆可编造,“法古复古”只是其一个迷惑人心的借口而已。
道儒佛三教三学作为中华古代文化之核心,其共同特点是皆推崇修身养性,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达到一个人格的完善,在人格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三教三学各自的终极目标。三教三学在各自的典籍及典籍形成过程中,相互参考之处甚多,对这个过程的起始和发展之阶段各自有不同的名词和描述,总体看来,各自用词和描述的内涵和外延虽有所不同,但其整体实质却大致类同。儒学在修身养性的方法手段上和对这个过程的描述上最为简陋,由于道儒同为中华本土文化,道教之修身养性方法普遍存在于民间,儒学便在很多地方共享了道教之方法,如气功(古时不称作气功)、太极拳等功法,在大的范畴内属于道学之相关产物,儒学之人也是以此进行修身养性的。
这个过程的具体比较非常繁复,若精力允许,或许本人会在后文中加以细致讲解,但现在有关这方面比较的书籍文章略有一些,有兴趣者可去自行查阅。
儒、释、道三教修身养性,层次深浅有所不同。儒家的重点在于“穷理”,以儒家之伦理说教达到明白“理”的“内圣”境界,以“内圣”之功夫进行“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作为。佛教(禅宗)比儒家深入一步,讲求“明心见性”,在“穷理”(即明心)的内圣境界之上“见性”,并积善行德、广积佛缘以修成“罗汉”、“菩萨”、“佛”。道家(内丹学)则再深一步,在“金液还丹”“朝元炼气”“起火焚身(烧到看见真我的见性境地)”的“见性”之基础上,将性功更进一步,“超脱分形”“羽化成仙”,连着身体和阳神一起升天(在风尘之外,寄居三岛十洲者),估计是升到了自然科学所说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聚集之地,完成了最终的“命功”。
修身养性=》人格完善=》终极目标,这是中华文明之文化内涵的核心,所以,若要论及国学之首要和根本,必然是修身养性和人格完善。至于终极目标,那是任何人都难见真容的。
由此,针对个人而言,若要真正了解、掌握和使用国学,修身养性、人格完善这两关是必不可缺的。如《道德经》、《阴符经》既属于筑基之入门,也属于上上之境界,其他如诗画、书法、兵法、谋略之术兼属于人格完善之要略,出于此门而入于此门,不过是大树之枝叶、障目之外物。有了这两关的功底,则大善大伪之行事方法收发自如,视个人之人生理想目标各行其是,世间无善则无恶,无阴则无阳,善恶各有其源、各宗其因、各得其本位、各显其造化,各人各行其是,则大千世界、万物众生可得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耳。
由于古代之观念、行事之方法与现代诸多不同,使得浩瀚之古代典籍中,隐暗晦涩之语甚多,更有各人之目的不同,兼沽名钓誉、滥竽充数者众多,使常人得窥国学之精髓孰为不易,遑论入门。


文化的定义
新国学之论,根植于大道之哲学,以中华哲学之系统思维而取西学之细微精致。

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包括所谓的学者。文化,实质上是广义民族哲学、水土、历史和人种的综合,(用水土这个词、而不是用地理这个词的来表达有多重意思,地理是一个带有疆界等涵盖范围很大的概念,水土用稍微精确一点的地理词汇表达的化,用地理环境能够稍微接近一些,水土在传统上是中国人的表达,她中间包含了更多的概念和意义)。
哲学为什么要置于文化之先位?因为广义哲学是一种指导人类整体及个体之思维和行为的根本,这就好比给一个机器人编制的程序让它工作,除去机械性能的限制外,程序决定了机器人的运行特点和工作内容,编写一个士兵程序则这个机器人就是士兵机器,编写一个加工程序则这个机器人就是技工机器,广义哲学所起到的作用恰如这个程序,指导了这个机器人的属性,对于人类而言,由于人类的动物属性和人类自身的七情六欲等高等属性,在基于这个广义哲学指导作用之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行为要复杂的多。
广义哲学包含了宗教、崇拜、信仰、语言等因素,语言在其原始发展过程中,受到宗教崇拜、哲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上述因素的一种书面和口头表达。将人类的行为和思维特性涵盖在一起并予以提炼,形成就是广义哲学。这种广义哲学,其内容更集中地体现在:
一、人类发展过程的因群体思维(非个体、关联于另一种历史因素)而产生的宗教崇拜说带来的群体行为指向。
二、延续了宗教崇拜之后而带来发自于内心、心理等人类个体最深层面的隐形信仰,并结合外部人文而形成的外显信仰。
三、行为和信仰基于共同性质下的群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周围事物所产生的交流之表达形式(文字)和方式(语言之语法逻辑),语言的这种形成过程和特性必然会包括思维特性及方式、社会及个体经验、知识积累等因素,此时,尚无真正的哲学,所谓的哲学是仅是一种模糊的道理和方法,是一种形而下的汇总、总结。注
四、通过逐渐形成的语言,提炼出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并逐渐完善之,最终这种形而上的哲学以指导思维为主的方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社会实践。
水土方面,主要是指处于一个地理区域的水土气候等特性,山、水、土质、气候等对该地人群的生活习惯、穿衣饮食和生活哲学等诸多方面影响较大,例如在中国,四川地区的人,喜欢吃辣的,因为当地的气候使得当地人食用辣椒会让当地人的身体感觉舒服、有利于健康。同样,当地的天气也使得当地人的穿衣打扮具有当地的特色。其他还有许多的不同,如西北地区的歌曲音调较高、吐气充沛等,都是与当地的水土有很大关系的。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水土中所包含的微量元素,会在中长期内改变此地人群的基因特性,由此也可能会形成此地特殊的人群之水土特性。当地水土环境之物种,也影响到此地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特殊情况下,当地物种、微量元素之不同所带来的微小或重大疾病等情况,也会让此地人群产生不同于其他水土地域的文化属性。
历史方面,由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战争、资源交流争夺等因素,使得各个地区的各个方面获得交流、融合,特别是社会发展水平越原始低下,这种交流的作用愈加重要、愈加本质,因为这种原始状态是广义哲学的形成时期,对未来所造成的影响是长远的、本质的、不可改变的。战争、资源交流(如零散的或规模性的贸易)带来的是哲学、科技、语言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提高、相互取长补短,历史使得不同水土、地理区域和环境、不同哲学观念、不同部落族群的人最终融合到了一起。同时,由于历史的积淀,会产生对应的伦理道德等精神产物。
人种方面,在文化的构成因素中,是一个不可缺少、但却排在最后的组成部分。因为人种之起源一直属于自然科学的待定领域,并且,随着人类的迁移和环境的变迁,按照自然科学之结论,人种之外在面貌发生了变化,而内在之基因却还是大致相同。但起源归起源,在起源之后的某个阶段,人种却是在某个宏观区域形成了明显的特征。大之者,如黑种、白种、黄种之人类差别,小之者,则是身高、面部颧骨等细微差别。随着社会之交流,区域人种相互战争、婚配,差异逐渐缩小、特征之间趋同;随着科技之进步,时空之限制作用愈加减小,人种之间的自然交流使得人种差异之特征也逐步趋同。但是,人种在文化之因素中,虽然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文化之成因却是影响最小的,广义哲学和水土因素是自然界之影响和心理最深层次之影响,人种之影响,并不能达到这种深度和层次。可是,作为人类之个性和社会之组成,人种是一种外在的聚合作用,是人之形成人群、形成部落的一个主要因素,故而,人种也是文化的成因中占据浅显而独特的一个方面。
语言与相貌也具有一定的联系。人在讲某个语言的时候,该语言的发音具有独特的发音效果,而这种发音效果与内脏的协调有直接关系,长期地使用该语言将使其内脏发生该语言下的共性效果,根据中医的内形于外的医理,由于其内脏具有一定的共性,其面相也将具有一定的共性。
同时,随着哲学的接受、水土的适应、历史的强制,不同人种之间会逐渐通婚交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形成一个共同体、或者说是一个单独的人种。例如,中国古代又很多白种人(如李白在传说及传像中就具有是白种人的嫌疑)、犹太人、黑种人(唐代被称作昆仑奴的人群据考证就是黑种人)居住在中国、匈奴人据传说也是白种人、近期在敦煌的考古研究中也发现那里曾经居住着白种人,但是,作为东亚人种主体之中国人(大多在学术上喜欢称作蒙古人种),已经包含融合了上述人种,现在已经找不到纯粹的上述各个人种了,而文化之哲学和水土等因素因人种之融合发生之变化大小未见多大,同样的一个情况在南美也发生了,只不过南美之文化因素混合较为复杂,其变化冄肀子无法考察研究,推算起来也不出于这个范围。这就是人种之因素既重要又居于末尾之原委。
天文等未知因素是文化组成中的一个尚待探究的课题,从目前自然科学发展之程度来看,暗物质、暗能量的运动属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肯定是具有未知之影响的,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是未知的,我们既可以将其纳入到未知而神秘的宗教领域也可以将其纳入到自然科学领域,以便进行更全面的、更深入的探讨。
对文化之定义的明确,是新国学在分析文化演化时的一个主要基点,是冄肀子在对文化之定义做了多年的繁复研究和思考之后的一种提炼,经过这种提炼之后,可以通过这种文化定义观察到当今人类社会的许多难以表达清楚的文化方面的差异和争议核心之所在。
广义哲学中的宗教心理因素及其形成的思维趋势,以及基于此之形而上的哲学运用方法,构成了当今国际社会的几大差别。
对于欧洲文化来说,在欧洲那种水土环境下,经过原始崇拜、宗教发展、共同之哲学形成、历史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欧洲人之行为方式、社会制度、科技潜力都因上述之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区域社会之特征,其以民主和自由为特征之社会制度,基督教之天堂平等观念及相关的哲学心理是这种制度产生的隐形的根本性因素,而其科技之进步,与其社会历史之发展过程有更多的相关性。
冄肀子随后将会论述到自然界之法则、人类之法则,自然界之法则和人类之法则,是确定人类各种行为之真理的根本因素。如,如果人类的使命是改造自然界,那么科技的进步则是真理之所在,如果围绕着以人类之使命是改造自然界这个命题的话,任何阻挡科技进步的势力和行为都是谬误和邪恶。但是人类的使命如果仅仅如动物一样吃喝玩乐的话,那么以儒家理论为指导的崇尚内耗玩乐且形如寄生虫一般的、变相制约科技社会进步之“儒汉民族”“中华民族”则是人类正义的象征。
鉴于冄肀子亦出生成长于儒奴之斯等社会,故不易在正式之文章中使用过多之刺激文字来描述斯等社会,无论何种原因,自宋明理学后主宰中国之儒教学说,已经在本质上改变了东方社会民族演化之进程、改变了相关民族之民族气质和性格,此等民族,已经通过儒家宗教之定格而使其在人类社会之进化链条中开始扮演食物链底层能源提供者的角色,或者在偶尔的强势中扮演寄生之角色,其自身缘于民族性格之儒教定位而较少具有自觉地、自发地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源动力的可能。
儒学之真理标准
孔子是什么东西?儒家又是什么东西?
《史记》 《伯夷列传第一》记载: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诗书虽缺,司马贞 ○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三百三十篇,乃删以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今百篇之内见亡四十二篇,是诗书又有缺亡者也。
《尚书》纬《睿机今》(尚书•璇玑钤)说:“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去三千一百二十篇。”
孔子在“单氏取周”的政治动荡中小人得势后,有机会“修春秋”,现代人大都明白一个道理,原典、史书只能辑录,损伤者只可以尽量原样修复保存、以便后世研究,孔子有何权力大肆删减、焚书而“修春秋”?
因正史大都是儒家弟子所做,而纬书之论不少会与儒家仁义有所冲突,甚至会降低儒家形象,故,在儒家把持的正史编纂工作中,纬书属于必不可信、不得入正史之流,所以现代人若想找到孔子焚书的把柄,难上加难,即便正史记载中有些地方不慎缜密而可以推断孔子焚书,但推断毕竟不是直接证据。即便远至汉代《孔壁中经》的发现,亦不得降低孔子的光辉形象而损及君王天授的合法性。
那么,我们来看看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历来儒家,也未能说得清楚,总的说来,大致有“中庸之道”、“君臣父子”、“亲亲”、“尊尊”、“礼治”、“德治”、“人治”、“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纲八目”,无数儒家典章,都围绕着这些东西论述,而将这些口号的内涵剥开,可以看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鼓吹并以君主秩序为核心的,无自然真理之标准的、难分善恶的,以强迫、愚民为手段的,极端宗教式的儒家之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对于一个理论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其核心和骨干理论是什么,这个理论核心和骨干是不能模糊合随机变换的,否则这个理论就很值得怀疑。对儒学理论而言,究竟哪个人或者哪个基本观点代表儒学呢?总不能根据特殊环境合特殊需要而随机改变吧?不幸的是,儒学的很多理论核心、一些主干理论观点却是自相矛盾的,那么这些自相矛盾的理论观点哪个代表儒学、哪个不代表儒学呢?还拿孟子和荀子这两个儒家代表性人物的论点来比较,性善论和性恶论对人性的本质描述是截然相反的,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断是儒学理论的重要核心,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极其对立的核心观点却同时存在于儒学理论之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其理论及推演都是站立在这个基石上的,如果这个基石错误的话,其他的观点就无法论及正确与否;荀子主张性恶论(这个观点本身也是错误的、但更接近人类本性),所以其理论观点都是以这个为基石,如果性恶论的观点错误,其他的观点也是无法言明正确与否。从儒学发展历史看,儒家时而推崇荀子、时而推崇孟子,荀子最为倒霉,有时甚至被开除出儒家队伍。究竟儒学对人性的主张是善还是恶呢?儒学的虚伪和无用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人性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只要能让统治者满意的理论,就是正确的。
其实,这最后一句才是儒学的真正核心,维护统治者的秩序和利益、让统治者满意是儒学的根本所在,无论儒学对同一个现象的解释是否矛盾、是否正确,只要维护了统治者的秩序和利益、只要统治者满意了,儒学就可以登堂入室、儒学就可以获得“独尊儒术”的尊崇地位、儒学之圣贤和追随者们就可以有机会“治国”“平天下”而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妻妾成群、衣锦还乡了。儒学把这个核心用一句话归纳得非常形象朴实,这就是儒学承袭孔子、千年不变的核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再说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现实世界中,经常是好人获恶报、而恶人获善报,为了证明儒学之正确就需要去解释这种人人关心的现象。儒家在唐宋之际以神鬼之说做了大量的解释,不用说,用神鬼之说肯定是解释不通的,但对于常人而言,被这些论辩携带着绕过几个大圈子,到达了圣人、性、命、尊卑等玄虚圣贤境界之后,此时早已经昏头昏脑,更何况身边还有一辈子也看不完的各类儒家经典,其中还藏着更多圣贤境界,若要再行细研下去,这辈子就什么也不要做了。也罢,只能埋怨自己天命不好、不得尊卑之上位,如此,芸芸众生便最终又回到了儒家所既定的积善修德、天命常分之中,任由君主、圣贤、大儒们高谈阔论,任由这些虫子们锦衣玉食、屠猪宰狗,而百姓们则心甘情愿、老老实实地为猪为狗、当牛做马,为了君主之国、圣贤儒国,为了忽而蛮夷、忽而华族的大仁大义,“安名份”、“守烈节”、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君王圣贤之“平天下”的万世基业,也成就了臣奴小我之“杀身成仁”的万世美名。
儒学后期特别是宋明理学时期确立了孟子的崇高地位、集注刊刻了《四书》之后,原本存量就不多的以荀子为代表的对恶的探讨就中止了,朱熹甚至不再承认荀子是儒家学者,此后儒家便开始了一门心思地言善、求善。在儒家这种单一求善的道德世界里,恶只是一种为了在需要的时候定义什么是善而存在的特殊符号,是一种在求善之时可以自由选择、任意发挥的、随机的对立参照物,从本质上说,善恶是相互依存的,在儒家单一求善的道德世界,恶已经失去了意义,仅只成为了善的附属物,由此,儒学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世界,儒家所谓的道德世界只是一种虚幻的、用于愚民的政治和统治手段,这种模式下的道德无法真正成为人生的理想追求、也无法成为日常行为的内在力量。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没有了善恶的道德标准,短期内会引致社会的日益沉沦,长期下去,必将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和社会生产力的落后,这正是南宋末期宋明理学登堂入室、真正做到了“独尊儒术”之后的中华社会之真实写照。
通观儒学,早期儒学缺乏哲学根底、篡改搬弄历史之是非,即已经有了宗教之特性和手法,后期儒学之形成,于唐宋之际出入于佛教道教、借鉴于佛道二教,待到朱熹那里,已经从一门粗陋人生的、略带极端宗教特色的政治学说摇身一变而为世俗化的、隐形的宗教学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国人尚不觉晓此等儒教之高深隐秘,即便身居儒家显赫地位的朱子也未必全然洞悉,而洋大人那里,二十世纪的几声呢喃“中华旧社会是以儒为教的政教合一的社会”,惊动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府院学者,或许算是惊醒吧?一干人等在清闲半生之后便似找到了奉旨行事的工作而忙碌起来。
初时未仔细勘验儒学,尚不信儒学几千年还没找到真理的皮毛,待得拿来翻阅,始觉臭不可闻,怪不得科举废止伊始,儒学便如丧家之犬人人喊打,于内不能用以勘悟人生、不能用以理顺家政,于外不能用来加官晋爵、不能用来飞黄腾达,明明是剽窃乡里俗语外加一派谎言,却要整天唧唧歪歪地自高自大,幸得数千年来无耻无知之儒家圣贤智者精雕细琢而尚不致于茅厕之内印于便秘专用纸张之上,这种废话加谎言式的学说,也只有帝王独裁之人才会觉得有用、才会觉得可用于愚民,也只有帝王独裁者存在之时才对其社会有用,失去了帝王独裁者的武力支持,儒学哪里配谈什么真理?
若不是近来社会主义中国的府院学者又要将儒学以愚民手法来创造经济效益等等,本文也不至于大废笔墨于儒学这等朽烂的废物上。看看《孟子 万章上》的一段话有多么酸臭和恶心,孔子篡改历史,把武力争夺王位说成是禅让,这孟子也不含糊: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这段说什么呢?大意是万章问(孟子之弟子),“尧把天下禅让给了舜,有这事吗?”孟子回答,天下是天子私有的,怎么能给予别人呢?“不,天子不能把天下给予别人”。万章又问,奇怪,不是别人禅让给的,舜怎么会得到天下呢?“但是舜拥有了天下,是谁给的呢?”孟子回答,天下是天子私有,天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天下就理所应当一直是天子的,这都想不明白,你真笨啊,只有上天才有权力将天下给予某人,“是上天给的啊”。万章既奇怪这个回答又觉得这个回答很荒唐,可是又不能对老师发脾气,于是假装糊涂地继续问,你认为是上天把天下给予了天子,上天难道会说话吗?难道上天还会谆谆教导地把天下传给天子吗?“如果是上天给予,难道上天还对着新天子说现在把天下给你了啊”。孟子的回答很精彩也很无耻,“上天不说话,只是用实际行动和天象来表达把天下给予了新天子”。这段话回答得如此之无赖和无耻,不愧是厚黑学所崇拜的圣贤,也怪不得儒家得势后之中华,官僚民众变得肮脏透顶、社会一直落后愚昧。若不是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将儒家赖以生存的科举制和封建礼教社会彻底摧毁,中华社会还不知道会沉沦到什么时候,即便今日之中华,也依旧遗存着儒家的种种肮脏行径。文化大革命的群众基础是遍地尚未开化的儒家愚民,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今时今日改革开放之社会主义中国,民众追金逐利、道德沦丧,虽然让有识之士痛心不已,但这未尝不是一个彻底摧毁儒家愚民社会并随后予以民智启蒙的一个有效方法。
真理是什么?人类之取向是什么?何为万物之标准,何为人类之标准?何为国家之标准,何为民族之标准?若无标准,若无真理,何言正义、何言正确?此,为新国学核心之核心。




国学之定义

冄肀子在前面之种种论述中,显见对“中华民族”十分不满。这种不满不仅仅来源于现实社会之污浊状况,更是来源于对文化的深层分析,通过对文化及现实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足以看到其中弊病,这其中的文化弊病,才是冄肀子最为痛恨的。
冄肀子为什么要将国学之定义过程予以拆散呢?为什么要将文化之定义从新国学理论中提前到本篇中来论述呢?为什么要将国学之定义放置于文化定义之后呢?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看清国学之究竟。
国学是什么呢?在前述文化之定义中,冄肀子已经将政权因素最大程度地从文化中屏蔽开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政权只是文化影响下的一种社会表征,对文化构成之主干的广义哲学和水土这两个因素几乎没多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讲述国学之概念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国学之根本所在。
但是,政权之存在,对文化之构成果真没有影响吗?有。影响之处何在呢?政权之影响是影响到了文化构成五个因素之历史因素,并且,政权之影响在历史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还是较大的。不过,政权之影响比重再大,也跳不出历史因素这个框框,无论政权之影响是历史因素之主因也好、辅因也好,都可以将其纳入历史因素之中,以免于让政权影响之个人因素过多地干扰论述。
上古之炎黄历史,现在已经不可考,故本文不多作论断,论断只从西周开始。在中国历史之进程中,实际上可以用几件大事便可以划分阶段:
一、周易成书、老子道德经之产生,这两部书籍很可能都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据目前看来大多都集中在春秋时期。
二、孔丘焚书、以无耻手法删改代表正史的周王室所藏之史书等各类书籍。
三、秦始皇以法家理论真正统一东亚地区,将松散的、类似于古欧洲国家社会之东亚凝结为中国,中国之起始,正源于此。
四、汉武帝之定型中国。
五、宋明理学之形成和应用。
六、成吉思汗之势力(是忽必烈而不是成吉思汗占领了整个中国)统一中国。
七、以毛泽东个人为近乎全部代表的,以西方文化为表征、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自我革新势力,建立起共产主义之中国。
儒家真正占据主导地位是自宋明理学之后,不要听信各类大儒所说汉武帝之独尊儒术,则是大儒们惯用的篡改历史之手法,只要看看唐朝男女关系之开放,再看看儒家所规定之贞节烈妇的要求,就知道儒家何时当政了,现存所谓正史之史书中所描述的,肯定是被大儒们篡改得面目全非了,此习惯源于孔老二之儒家基因,孔老二都那么做,后世大儒们对史书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了。冄肀子对包括《史记》在内的全部正史身份的史书全部存疑,史记是否真实不去管他,但是其中不合大儒们狗眼的内容,无疑是会被删除了的。
此处之几个事件,划分了中国之历史进程,进程之划分将放置于后面讲述,此处列出这几大事件,是为了表述儒家之宗教学在国学中之地位和所占比重。
从这几个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第一,儒家主要是通过改变了文化构成五因素之历史因素而影响了传统文化,第二,儒家对文化的影响都是依靠权力和无耻来达到的,第三,儒家对历史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宋明以后,篡改上古历史之内容,没有太多地影响到春秋战国的社会进程和文化进程,但却造成了中国建立伊始之秦汉时期的史书断档:由于中国建立以前,各诸侯国虽然名义上有周王室、夏商王室做为类似于盟主管理者,但是各个诸侯国有自己的体制、文字(这个可以去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这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同属于一个国家的最基本之依据,故而在以汉为名的中国建立以后,出现了今文经派和古文经派的种种争执,这种争执一方面与看不懂春秋战国书籍之文字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遗存至天汉中国的上古书籍较少有关(前述已经说过,做为正史书籍而由周王室保存的数千套珍贵甚或是孤本的竹简类书籍被孔老二烧得所剩无几,这孔老二,还无耻地将其中的一些好书私藏起来,以官匪惯用的藏宝于夹墙的手法藏匿了不少,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在汉朝时期找到的《孔壁中经》)。
从这三方面以及宋明清之中国备受蹂躏和凌辱中可看出,宋明理学以前,儒家主要扮演的是历史真相和珍贵书籍破坏者的角色,而到了宋明理学之后则是扮演了将文化和国民综合实力都强悍无敌之天汉民族从精神和性格上阉割为太监奴才的角色。
无论儒家如何无赖、无论儒家如何篡改,已知的真相是儒家无论如何在短时期内抹杀不掉的。儒家之于文化的作用,也仅限于历史因素中之宋明清至今。
撇开令人恶心厌烦的宋明清时期至今,文化构成五要素中之广义哲学中,宗教因素是由道教和佛教所占据的,人生信仰则是崇拜祖先和郡望宗族世家模式下的传统信仰、宗教信仰共同组成的,语言方面,以形而上哲学之道德经、形而下哲学之周易为首的思维惯性和社会实践构建了语言的组词模式、用词组合,“汉”“道”“卦(卜)”这三个字在汉语中之分布是十分广泛的,这就是哲学之影响和强汉历史因素之影响。北宋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汉唐精神、隋晋风骨。天汉中国文化精华之诗词,高峰期都在北宋以前,表现的都是道家哲学之人生境界和社会文化生活,这中间,能看到几分儒家的成分掺杂其中呢?几乎没有,倒是有几个落水狗式的、歇斯底里的政治宣传口号与儒家有关。
南宋后期,朱熹这个狎妓嫖尼、自认大儒的狗奴才死后不久,宋明理学暨儒学开始登堂入室地真正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导权,这要感谢宋明理学将儒学这种准宗教学改造成了真正的宗教学说。常人都知道,宗教都比较执着,如果宗教学说只存在于俗世社会之外、不干预俗世社会之秩序的话,宗教是一种好事物,但是,如果将宗教学说强加于俗世社会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冒着一股邪劲,在宋明理学人士的鼓噪下,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抓住了儒教学说这个貌似救命稻草的世俗邪教理论,或许南宋统治者认为儒教之邪劲是拯救其统治的灵丹妙药吧?由此,儒教开始登上天汉中国之政治舞台。
儒教人士,会做什么呢?看看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就知道了,孔老二擅长的是烧书、篡改历史,孟老坑擅长的是占据茅厕、高呼“人之初、性本善”的谎言,朱熹呢?擅长的是狎妓嫖尼,业余时间就为孔老二和孟老坑的臭屁加几个“此屁甚香甚有理”注解。儒家三个最大的代表人物尚且如此,能指望其他小儒奴才做出什么成绩来么?随着理学的登堂入室,南宋不但未能重振天汉中国之雄威,反而内耗不断,各位可以看看天汉中国之历史,面临国家存亡之紧要关头,能够依然内耗不已而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之度外的大将气度和大儒风范,就是始自于南宋儒学开始吵闹并最终占据朝堂这段时期,以后便养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了。
汉唐是亡于农民起义和地方势力的坐大以致于夺权,在有外患之时,能协调起来、一致对外,打得外面稀里哗啦之后,回家后关起门来再清算家里的欠账;汉唐期间的各个政权,也都基本都灭亡于战争、灭亡于皇帝自身的昏庸淫乱,隋炀帝是四周乱打一气胡乱搞基础建设闹得众叛亲离后、气愤不过后而自暴自弃地吃喝玩乐玩死的。那个时期天汉民族的各个部落、势力,无论中原之华夏势力还是周边的蛮夷势力,基本上都是打死或者昏庸玩死的,这都显现出男子“汉”的气魄,而宋明以后呢?翻翻历史书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儒狗当道、内斗耗死的,这就是儒家依靠维护献媚皇帝把强悍睿智的天汉民族阉割成阉奴儒狗后对天汉民族所起的历史作用。
奴有奴道、狗有狗道,只要没有老外来欺辱,阉奴儒狗就会继续其快乐逍遥。儒狗当道以后,血性的满洲地区的天汉民族打来了,这个政权就是他们的了,很可笑的是,任凭满人如何有血性,很快也被阉割成了阉奴儒狗;日本人来了,如果不是二战爆发,估计这个政权肯定是日本当权了,那么日本很快也会被阉割成阉奴儒狗。反正这是一个阉奴儒狗的愚民社会,谁来管理不是一样呢?
把儒教对于文化构成之历史因素的影响描述到此,冄肀子也懒得对儒教的历史因素作用再多废笔墨了。
那么,除去文化五要素之历史因素外,儒教在宋明以后对天汉中国的文化影响具体有哪些呢?
具体来说,广义哲学部分,由于儒教本身的哲学基础很差,这点连当今的大儒们也不得不承认,所以儒教对广义哲学中形而上的哲学部分没什么影响,也即,儒汉民族之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模式(隐性思维)没有改变,而对广义哲学中的形而下哲学部分,即,显性的应用哲学(阉奴儒狗式的处世哲学、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不要脸之厚黑政治哲学、吃人的礼教伦理哲学等几个方面)变化很大,我们可以看到,一旦战争双方进入到生死紧要关头而且都未丧失战斗意志的时候,儒汉民族会焕发出天汉民族之睿智来,能采取很多奇思妙想之方法来克服苦难,这种奇思妙想,实际上就是来源于隐形之哲学思维、这是一种潜在的智慧,而这种隐形的哲学思维,完全来自于道教之哲学体系的熏陶,儒家那种朽木哲学是熏陶不出这种智慧来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儒汉民族离开阉奴儒狗的国度,成为外国人后,其在科技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很大的,为什么呢?科技领域需要的是智慧,智慧则来源于形而上的思维,正是道家哲学的宽泛和深度,使得这些科技人员具有了超出西方民族的思维智慧,哲学指导实践,这是西方公认的理论,没有道家哲学所带来之智慧,基因组构相同的东方大脑是不会在普遍程度上获得超出西方大脑的成就的。也许有人会说,离开共产党之中国为自由民主之美国工作的人,大多是国内的优秀人才、出国后大多从事的是科研工作,所以才会在科技领域取得超出西方人的成就,真的么?冄肀子看到的是比例、而不是总数,至于比例究竟是多少,反正各类媒体上报道较多,具体数字大同小异,难道这是某些人意淫出来的数据和说法?这可难为冄肀子了,咱也学着大儒们自阉一下,应用一下孔老二的应用哲学和至理名言,“存而不论”吧,反正我看到的到处都是好,你反对我,可是你肯定也找不到广泛认可的权威数据来否定我,只要我看到那么多好、就是好,你深究那么多,没用,我不理你,“存而不论”、“存而不论”吧,在中国人是否聪明方面,“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我肯定没错的,呵呵。如果你大儒狗认为是孔老二注释了几句周易之卦书而给儒汉民族带来了智慧,难道算卦能算出科学来?“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我也肯定没错。
显性的应用哲学,如处世哲学、政治哲学、礼教伦理哲学这几个方面中,政治哲学涉及到政治,论述起来会对当今的共产党政府产生诽谤影响,这里就不提了。
礼教伦理哲学方面,儒教高喊了很多口号,如果单方面地从口号的字面意思看、如果单方面地以常人的思维去理解这些口号,会想当然地觉得这些口号不错,可是如果深入考察这些口号所联系的儒教理论,就会发现这些口号实际上是在为儒教推销其儒教极端的禁锢思想。尊师重道是儒教的一个口号,可是当你仔细去体察这个口号的内涵时就会发现,儒教实际上是在用“尊师重道”的口号推销尊重儒家圣人,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孟子和万章之间关于天子传位的教育对话,这段对话对于“尊师重道”中所包含的儒教核心之诠释几乎已经达到了完美状态,这就是愚忠愚孝之思想。愚忠愚孝之思想贯穿了整个儒教理论,是儒教理论中核心的核心,是一种为了维护有序的封建君主统治秩序而做出的最好之配合。
师者,在儒教这里不是现代老师之概念,而是思想和道德之老师,是行为准则之师,老师愚忠愚孝之言行,既要让学生遵守、也要让学生学会并体用之。尊师重道的道呢?这里不是指的真理,而是专指儒教之道理,儒教既不会让学生去重“道教之道”、也不会让学生去重“佛教之道”,儒教让学生去重的是儒教之圣人道,什么是圣人道呢?说穿了就又回到了儒教典章里面的愚忠愚孝之道。儒教的论述非常之多,都离不开这个愚忠愚孝,老师愚昧、学生也要学会愚昧,为什么呢?此处就不举例儒教中的典章了,仅以多数人都知道的能代表儒教核心之经典口号来查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教之近乎家喻户晓的口号,可是仔细查看这个口号就会发现,前面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还好,到了此处罢手的话,也不失为万古经典,可是下一句就有疑问了:“为往圣继绝学”?什么意思?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意境就非常多了,寻常愚民很容易顺着前面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语一路顺车地想当然,哦,往圣那里有现代人比不上的东西,是吗?一方面,往圣之往圣,就是原始人,原始人有什么绝学呢?即便不推导至原始人那里,往圣至孔子,孔子有绝学么?道教一直用“孔子问道于老子”来攻击儒教,孔子也不争气,其智商低至言称“老子犹如龙也”就不提了,这也只能说明孔子之智商达不到自己写书著作的水准,但孔子之厚黑能力却很厉害,偷书、烧书、改书、藏宝之举动,开创了历史之先河,炎帝黄帝蚩尤之厮杀就不说了,尧舜禹汤争权夺位之厮杀,到了孔子这里却被篡改称上古之禅让制度。这些都是往圣、至圣先师的孔子所具有或许是仅有的绝学,这种绝学如何去学习呢?这种绝学确实已经成了绝学了么?实际上,“为往圣继绝学”就是一种愚忠之变相说法,搞得不明就里的人都把孔老二当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仙圣人,然后就效命于儒教了。这句“为往圣继绝学”还不算是最厉害的儒教思想之表达,儒教思想之表达是体现在最后一句 “为万世开太平” 上,这句话表面上的意思是儒教之传教士很厉害了,可以指导天下苍生如何做事了,实际上呢?背后的隐性台词是,只有儒妖才能为万世开太平,才配得上当官、才配得上为皇帝老子效命而得到狗粮,正面的意思是警告老百姓儒教是当官的不二之选,而反面的内涵呢?更有意思了,是在提醒皇帝,只有儒教才能代表老百姓、才能当官,这等于是在变相要挟皇帝老子,大家读历史就会知道明朝皇帝朱棣和方孝儒的故事,朱棣夺了皇位后,死活非要方孝儒这个能代表民心的大儒狗表态支持朱棣做名正言顺的皇帝,而方孝儒呢?愚忠于建文帝,死活不代表人民群众来承认朱棣这个夺位皇帝,最后惹恼了朱棣被咔嚓了。这里不讨论方孝儒究竟是什么心理才这么做,单说朱棣想获取方孝儒的承认就是一种被儒教代表民心的假象迷惑着,实际上呢?儒者、皇帝之狗也,不是做这个皇帝的狗、就是做那个皇帝的狗,咔嚓掉了,哪里会有老百姓真的认为儒狗是老百姓的代表而反抗呢?如果儒者真的能代表老百姓的话,明朝江山风雨飘摇、满清入主中原的时候,怎么没看到儒者登高呼喊反抗满清呢?非但没看到儒狗高呼,反倒是儒狗窝里斗、闹党争,根本顾不上代表老百姓去反抗外部侵略,满清入关之后,儒狗们纷纷去效忠满清“为万世开太平”了,真正反抗满清的都是一些被儒狗讥讽为乡野武夫“天地会”之下等人。
另外一句儒教之大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个是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露骨百倍、甚至就是赤裸裸明晃晃的愚忠愚孝之口号,可笑的是这个口号的发明者朱熹老先生,他为了显示出不与俗世为伍、与众不同的灭人欲,玩起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尼姑,跑到佛门净土向尼姑们去学习“天理何在”以便教育人间天理之玄机,当然,朱大圣人的这些高尚举动是不能载入政府官家所修订之史册的,还有,朱熹玩玩官娼也是不能载入政府之史册的。
儒教的这种愚忠愚孝的伦理学说,一直为儒教失势后的人们所诟病,人们往往谈论的是儒教那种非人性的裹脚、贞节烈妇、殉葬等表面现象,而对造成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上述口号和理论的真正内涵却所知甚少。
当然,一方面,儒教之伦理哲学由于其自身的极端迂腐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被人们所抛弃,另一方面,共产主义所提出的更高更响亮的口号,也是儒教所不能比拟的,“为人民服务”是冄肀子所尊敬的毛泽东先生所提出的,但是其内涵却不是毛泽东所能论述和决定的。经过共产主义伦理道德的教育后,儒教之愚忠愚孝的精华和糟粕被有选择地抛弃和吸收了,连带着,被儒教恬不知耻地吹嘘为儒教所创的、但却是上古时期遗传下来的家族传统制度也被共产主义理想彻底替代了,流传了数千年的家族传统体系虽然优缺点并存,但是人们效忠的应该是共产主义、而不该是家族体系,家族体系只会让人们重视家族而不是儒教和共产主义,所以,蒙儒教之不要脸而带来的副作用,家族体系成了儒教之伦理学附庸而被一起扔进了共产主义垃圾桶。在共产主义大家庭里,人们需要的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而不是为家族之光宗耀祖而奋斗。再者,传统的家族体系所带来的千年不变条规之皇权不下乡和基层村民自治,这自然也不符合共产主义之无私有财产并一竿子插到底的思想。
上述就是对儒教伦理哲学内涵之源末的总结,可以看出,儒教伦理学之愚忠愚孝的内核是被强加在千年已有之传统习俗之上的,古之妇女既不裹脚、汉唐妇女也不节烈,可是到了儒教横行的时候,这些邪恶做法似乎都被儒教形容为上古炎黄时期即有的淳朴古风,而荆轲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敢犯我天汉者虽远必诛之”的墨士道侠风烈骨,却被儒教阉割成了难得糊涂之太监风范。
实际上,儒教的阉割能力之强,非但及于人类自身,连带着把山川江河也阉割出去了。
处世哲学共产党已经采用影响最大的当属处世哲学,处世哲学与政治体制相关性很大,
广义哲学的宗教部分,儒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儒教确实给儒汉民族制作了几个神像,首先就是孔老二自己,成神成圣了,这是文圣人,又弄出来个武圣人关羽。这两块料,是儒教搞出来的儒教自身最大神圣了。文圣人孔老二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呵呵,咱就实话实说了吧,用来科考升官的,有几个人会祈祷自己做一个不能长生不老的没什么作用的文圣人呢?祈祷一下孔老二这个文圣人,保佑咱们科考顺利、弄个状元、当个知府省长市长,发发威、捞点钱,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才是最终目的,你孔老二只是交易对象、保佑我科考顺利就信你给你烧香,否则,滚你妈蛋去;至于关羽,在死去大约一千四五百年后的清朝,怎么就糊里糊涂地成了与孔老二并列的武圣人了呢?也不问问我关羽是否愿意与孔老二这杂碎并列、是否愿意做这武圣人?我关羽无论怎么说都带一个“汉”字,天汉、汉子我关羽都能挂上边,被这些阉奴儒狗们整天唠叨着给他们送钱,你们这些阉奴儒狗们拜我关羽、给我烧香,不就图着让我给你们钱么?我关羽哪里弄那么多钱?不给你们钱,你们这些阉奴儒狗就偷偷地骂,看我宰杀了你们这些阉奴儒狗。这就是儒教对于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变化,算起来,也是一种应用哲学,不是人类心灵最深处的信仰。
语言部分,宋明以后的用词肯定是有变化的,具体的变化可以通过儒教的几个典章和儒教的故事来考察,这里就不能大废篇章去写了,语言部分的变化涉及面太多了。
水土方面,儒教不会有何影响,这点也不去分析了。

费了很多笔墨专门写儒教这种妖精,实在是浪费笔力和时间,本节已经从文化的底层构造上对儒教进行了本质上的分析,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从文化这种定义的底层分析去看,就可以对儒教详加烤究了。
鉴于需要加速内容整理,本文以后不再对儒教详加分析和描述了。

国学真正的定义应该是,以道家哲学为思维根本的、以道教佛教为宗教信仰并以家族宗法文化为俗世信仰的、以水土风俗为特征的、以道和禅为艺术美学根源的、与政治政权及其相关儒教理论无关的、以道家哲学之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文化理论体系。其中,儒教学说是专门为封建君王服务的官学理论,其作用恰如共产主义理论是为共产党政府服务的理论一样,都是与民族文化无关、与国学无关的东西,现世众多愚民和儒妖手捧被儒教篡改的史书认定儒教就是国学、恰如今后中国历史被改写成共产主义理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一样。





第三篇 新国学初探
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历史走到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时期,国人所听到知晓的很多事情都是谎言,下面大致罗列一下:
1、上古的三皇五帝是禅让传位的吗?
不是,一如后来历朝历代之权力争夺,是靠武力获得权力和地位的。禅让制是孔子通过篡改历史而发明的,孔子偶然间小人得势,有机会掌管周王室之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大量孤本史书和书籍,便大量焚书、删改春秋,这段时间和历史事件称为“单氏取周”、“孔子焚书”。具体详情由于历朝历代的掌握修纂历史的史官大都是儒家学者,在明清时期更全部都是纯种而极端的儒家学者,“为尊者讳”的做法不但用于社会日常生活中,更贯穿于历史记载之中,至于有些实在欺瞒不掉的历史记载等内容,则列入正史的《讳书》之中用于参考。
2、秦朝以前的周、商、夏是王朝吗?是统一的中华民族吗?
周、商、夏不是我们当今所想象的王朝,而是一种类似于前苏联结束后短暂的独联体之邦联、甚或是当今联合国制的联邦。夏商历史已经没有具体的历史资料可以考察,周王朝是袭承商王朝的各项主要政策,甚至商王朝的一些诸侯国也得以保留。对于周王朝而言,西周是融君统、宗统为一体的国家,故西周王朝又称为“宗周。”
周王和诸公侯除了类似于盟主(也有些类似于黑社会不同帮派组成的以某个威望高者为黑帮联合会老大)的、被儒家描述成君臣的关系外,还保持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关系,这种宗法关系,对于维系封建领主的阶级统治是一种重要的力量。《诗•大雅•板》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又说:“宗子维城”。这里所说的“大宗”、“宗子”就是指同姓诸侯的长子,周天子依靠他们作为屏翰来保卫自己的统治。
至春秋中后期直至战国时期,各国都逐渐开始有自己的文字、度量衡等计量标准,这种国家间的态势和交流,基本上已经与中世纪的欧洲各国之存在相同。冄肀子近来看到有学界人士讲述封建社会并论述西周三晋建侯后之春秋战国、西周夏商的上层建筑、经济建筑、军事制度等,引证那时与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异同,其论述于封建体制、冄肀子看到的是上层建筑、经济军事等背后的国家和文化实质,有兴趣者可以去查查那时的相关数据方面的分解内容,而不要去看某些宣传。
另外,你还可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将领之名字,比较于秦汉统一之后,就可以知道这种文化上的统一带来的变化有多大。
3、春秋战国时的楚国
你可以去看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之国君称为“公”“侯”等等,楚国呢,时而为王时而为公,为什么呢?楚国从商代起始就不属于商、后来更不属于周,故而楚国是自己称王的,但中间由于军事和政治需要,又不称王了。
楚名义上臣属于周的时候,叫做方伯,四方之伯的意思,就是帮着周王室管理南方的诸侯,是地位高于诸侯的一种封号。当楚之局势一旦变好或与周王室关系交恶的时候,楚就不听周的话了,后来周昭王南征楚国、被楚国把周王室的西六师(看这名字起的--稀溜:)死定了的意思--基本相当于国民党的全部中央军、这次算是把周王室的军队消灭得很彻底)全部消灭、周昭王也死在这场战争中,够彻底的吧?这就是楚王室和周王室的关系。
冄肀子自开始着手中国历史进程的准备后,发现中国历史记载中谎话连篇,连被尊为太史公的司马迁之《史记》也不能幸免,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司马迁撒谎胡写、这点貌似很多人怀疑并给予证论,二是后世儒家继续发扬孔老二的羊肉绝学--“串烧神功”(指对珍贵历史资料进行篡改和烧毁),把司马迁给串烧了。《史记.周本纪》这样记载这次战争:“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从坟墓中挖出的古董《古本竹书纪年》是这样记载的:“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初学记》卷七引。)“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初学记》卷七引)
所以,冄肀子劝告那些想真正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在查看中国古代历史书籍的时候,就算是正史记载,也必须要拿它当作言情小说来看待。对于那些历史学家的话,基本别信,因为那些人是捧着饭碗、挂着绶带的人群,讲出来的是谎话专集上的官话、研究的是被奉为正史记载的言情小说上的逻辑和修辞,这是他们的饭碗所在,也不必过于讥笑人家,毕竟不好的人是极少数极少数滴:)
不过有一个原则是可以站得住脚的,凡是不利于周王室的记载,基本可信,只不过不利的程度可能被降低了;凡是不利于儒家的,基本可信,理由同上。
儒家孔老二这个狗奴才的主子是鲁国,鲁国跟周王室,一是有深深的血缘关系--周公旦长子伯禽是鲁国第一个国君,二是鲁国承担着监看同化鲁国周围的殷商旧国的责任,故历史上与周王室关系最好的诸侯就是鲁国。
孔老二篡改烧毁的,正是不利于周王室或显不出周王室指光辉伟大的上古珍贵资料,篡改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周王室。这是春秋时期周王室、鲁国衰落之际,孔老二这么做的基本出发点只有一个,替主子当好奴才;采取的手法是,孔老二没本事用武器打倒你、但有本事讲死你。
哈,对于那些不甚了解儒家的人,你大概明白儒家的内涵和主旨了吧?也明白为什么儒家一贯采取“君子动口不动手”、“讲死你”的办法了吧?这是孔老二的绝学。金朝宋国时期,有句话很有名,“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明白了儒家的内涵和主旨,你大概很快就会透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了,就是继承发扬孔老二之绝学--“串烧神功”、“君子动口不动手”、“讲死你”,目的是为让皇帝主子的天下太平、儒家这群狗奴才们的才有得食不厌精、姬不厌美等等

另外,冄肀子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华夏文明是五千年,真的么?按道理应该是真的。但是,你只能躲在家里大喊大叫华夏文明五千年,国际上不承认(或者至少是西方学术界和国外主流社会不承认你的喊叫),奶奶的,明明俺们华夏五千年历史,为什么没人承认呢?因为按照西方学术界的惯例,想证明你有五千年历史的话,请拿出系统详细的证据来,仅靠殷商的那几片甲骨文是证明不了什么的,怎么,想搬出周口店来?哈,那是猿人,不是文明。为了证明,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地曾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想找到华夏五千年的系统性证据和论述,结果呢?重大发现没怎么找到(上古时期少之又少的东西被孔老二烧成了灰、找到这些灰渣也证明不了什么啊,何况这些灰渣可能都成了儒家的肥料了,据被正史书籍死活不承认的某些记载,华夏文明数千年保留下来的近五千册珍贵书籍、被孔老二串烧后只留给后世三百册左右、孔老二厉害吧?),但是光辉伟大永不言败的精神再次发挥了作用,哈。
窝囊吧?憋气吧?想知道为什么华夏五千年文明被缩到华夏文明二千年(公元前八四一年,是史学家公认的中国历史确切纪年之开始)么?对了,前段简单提过,大致是从西周开始公元前八四一年计算的,以前的都烧没了,孔老二为什么挑选这个时间开始串烧,这个问题么,自己去问儒家祖师爷吧。


总之,中国历史之记载,从古至今,基本都可以归于言情谋略小说之列。


第三次百家争鸣
这三个阶段对中国国民性格、文化政治、种族的影响都很大,现在时期即是其中之一个阶段。
懒得写了,白做嫁衣,以后再说吧。



哲学、前沿科学、道学与中医
量化式的科技哲学与道化经验式的系统哲学是东西方哲学的根本性差异。
也懒得写了,后文有了不少相关内容,自己去看吧。

东西方社会之差别---社会内部的微元组织及哲学宗教取向
本段是早期随笔草稿,也是白给别人做嫁衣的内容,所以不着急写,但是其内容算是中西比较的一个核心,所以冄肀子把草稿及条目原样扔在这里不做删减,你可以大致感受一下其中的观点,以后再修改论述。

宗教所导致的差异-家庭
哲学所导致的差异-思维
宗教及思维所导致的差异-人生取向的不同
家庭所导致的差异-社会基元结构

东西方社会,主要的一个差别就在于其社会底层单元的组织性构成和发挥上。中国社会的底层单元是架构在家庭、家族以至宗族上的,这种结构的组织性具有天然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性,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是一种群体性的、更具有效率的组织,由此而上地延伸到了社会顶层和社会全体的组织构成。西方式的底层单元,由于西方社会在其历史发展中,家族式的群体更多地形成于社会顶层的贵族,社会基层的民众在家族以至宗族方面,没有普遍地形成东方式的家族宗族体制,所以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士基本上丧失了家族这个概念,其家庭的组成理念都是极其松散、家庭成员也是十分松散的,更谈不上家族式的联系了。这就使得西方社会在其社会底层的基本单元的构成上是十分无效率的,由此,西方社会在其经济发展中,依靠的是无血缘关系的所谓的以利益和技能组合起来的团队式的群体,这种群体终归是一种临时性的群体,一旦完成了团队任务,整个团队就不复存在,同时在团队协作中,一旦发生利益冲突也很容易使得团队立即解散。而东方式的经济发展,更加依靠的是家族式的团队,以及基于家族利益和圈子利益的团队,这种家族式及相应的圈子团队,依靠的是无法消除的血缘联系和混迹一生的圈子联系,其组织性、纪律性、主动性、自我约束性和牺牲性等等都是西方式的项目团队所无法比拟的,但西方式的团队可以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智能、专业性很强、但组织性约束性较差的团队,而东方式的团队则大多只能在家族和圈子内部进行人员搭配,其团队在专业性、智能性方面参差不齐,而组织性约束性等方面则非常有效率。这是两种各有特色的团队,其团队的产出和工作效率,主要是看该团队是工作于何种环境、具有何种团队目标了,在开发研究等科技发展方面,西方式的团队更加有效率,而在其他方面,则是东方式团队更加有效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社会一直在高科技领域保持着领先,是有其社会构成的根源性因素的,而东方社会在经济活动中保持着高增长性,也是有其社会构成的根源性因素的。

圈子式的利益争夺,其优点是保护了弱势群体,将利益的争夺和若是保护的职能转嫁到圈子之中,依靠圈子来实现自我发展,这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的产物。圈子的存在,使得中国以家族为核心的组织体系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的基层单元更加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也更加具有活力。当外来势力侵扰了家族和圈子的时候,保护圈子和家族的利益,就成为了保护自我的利益,圈子内的人就具有了天然的自我牺牲性。这种自我牺牲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外战争之中,当中国的统治阶级调整好政策并使得这种对外战争演化成为对家族利益的威胁和争夺之后,士兵的作战精神就表现在了其牺牲是为自我和家族的利益而牺牲,其战场上的表现就是舍生忘死的勇敢;而一旦统治阶级无法调整好政策,士兵在作战中便会成为鸟兽散。朝鲜战场上,中国的士兵大多来源于农民家庭,其勇敢性来源于士兵们认识到了朝鲜战争的胜负是关乎到其后方的家庭家族利益和代表家庭家族利益的共产党政权,因为共产党政权的土地改革和相关政策使得农民的家庭利益获得了提高和保障,这种提高和保障连同民族利益混合到了一起,使得作战的士兵发自内心地认为作战是为家庭家族利益、乃至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而作战,战场上的任何死法都是值得的,所以其作战就由内而外地具有了不怕牺牲的精神。而西方军人的作战大多为了荣誉和金钱而作战,这种为了荣誉和金钱而作战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性与中国式的勇敢性在本质上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区别,并且,西方式的逻辑思维和利益获得更多地是趋向于个体性的,个体牺牲了,虽然会获得死去的荣誉、但是其利益也就消失了,对比中国士兵在死去后既会获得死去的荣誉、其死去后家族亦可以获得利益,两相比较,则可以看得出,西方军人的勇敢是一种有限度的勇敢和牺牲,而中国军人的勇敢则是一种无限度且彻底的勇敢和牺牲。

圈子的弱点就是抑制了科技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依靠圈子的发展而发展的,圈子则依靠对权力的争夺来获取利益、以便分配到圈子之中的个体,只要圈子在社会中获得了相对优势,圈子中的人就会获得更好的相对生活,由此,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不是圈子所关心的,这便是圈子的最大缺点,而这种缺点,在现代以科技进步为发展标志的社会中,其危害作用尤其之大。
宏观上,人类社会是需要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在微观上,人类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利益的争夺,这种利益上的争夺既在微观上使得人们获得有效的利益分配,又在宏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这就使得利益争夺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具有了天然的合法性,无论何种方式的制度,其根本都在于利益的如何分配。对于圈子的存在,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何制定出有效的游戏规则来,既能发挥圈子的优点、又能抑制圈子的缺点,才是最重要的。
西方社会正是缺乏这种普遍性的圈子的存在,使得西方社会在其底层和根源上不像东方社会这样具有天然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种圈子特性,由于西方社会在其发展中,只在上层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家族制、而在社会底层没有形成普遍的家族体制,使得西方社会在其社会底层方面缺乏这种天然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就是东西方社会在社会组织结构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差别。这种根本性的差别,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近现代世界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社会内部的微元组织的存在方式及存在类别,与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是互动相关的。
共生的各类社会微元组织的最短依存链应当符合生物链而不大于6个层级。
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生物生产
• 能量流动
• 物质循环
• 信息传递
• 自我调节



利益、价值与真理之标准
人类社会是这个物质世界组成的一部分,利益的本质是物质组合的一种形式,人类之肉体即是物质肉体,由此,事关肉体物质则利益纷争不断。
人之肉体是物质的,利益是物质组合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利益争执都是正确的(此处不使用正义二字)。物质之运动及组合形式,是要遵守宇宙运动之规律的,利益之损益,亦要从根本上符合宇宙之法则。
由宇宙之法则而致地球之法则,由地球之法则而致人类之法则,由人类之法则而致国家之法则、民族之法则,由国家民族之法则而致个人之法则,顺天顺理、一脉相承。
由此,有了法则,就有了真理,有了真理就有了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价值之定义,有了价值之定义就有了利益判断之依据。
法则和真理,正是新国学核心之核心,新国学所有之内容正是围绕着法则和真理在论述。
当今的人类社会有真理吗?有,不过大都是局部的,即,人类的蛀虫是剥削阶级、剥削阶级有其自我的真理和标准,被剥削阶级是血汗提供者,也有其自我的真理和标准。从真理和标准的认同程度来看,古代社会之剥削阶级将真理及其标准强加给民众,而民众不得不接纳之,依据强加的程度和民众的反省认识能力之程度的不同,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史前进了,社会进步了,民众觉醒了,剥削阶级强加给民众的、符合剥削阶级利益的真理标准不再被民众认可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剥削阶级放弃了其自身的真理标准而认同被剥削阶级之真理标准了吗?劈头盖脑的美丽谎言之下,事实果真如此吗?剥削阶级不在了吗?
在当今社会,剥削阶级之存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取诱敌深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术,呵呵,这种比喻貌似非常深奥智慧,把剥削阶级形容得高深莫测的样子,其实不然,这种形式的剥削阶级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阶级,其剥削的方法是依靠个人能力而进行的,有些则是依靠家族遗产来进行的,这种剥削方式有其符合自然法则的合理存在的一面,为什么合理呢?说来话长,很长,故,放到新国学理论里面去逐层讲解。
另一种呢?则不那么深奥了,说得好听一些,对具有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统治阶级而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想化的社会模式,典型的代表就是毛泽东和胡志明,胡志明是属于禁欲型的领袖、毛泽东的个人生活降低不了其崇高的理想精神,这两个人的思想境界已经超脱了个人私心而上升为国家民族之精神,列宁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列宁的生命可以再延续下去而进入稳定执政阶段的话,从其在世时的表现来看则可能是社会主义阵营里面思想境界最伟大的领袖,可惜的是列宁走了。斯大林或许是最伟大的一个,因为其手段和功绩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不过斯大林过分的国家和民族倾向使得其只能成为其所在国家民族的伟大领袖,无法成为具有合理程度的人类之领袖。毛泽东与斯大林相比各有短长,此话题不是新国学的内容,冄肀子不在这里讲述了。总之,在这些早期的伟大领袖手中,社会主义模式在自然法则的判断下是高于资本主义模式的。
早期的这些伟大人物,其胸怀、个性和能力是出自于乱世的苦难之中,非和平时期的任何人物可以相比,但是,若将伟大人物之胸怀想当然地赋予未经乱世苦难成长起来的领导人、若将伟大人物的伟大胸怀当作后世领导的天然素质,则是理想化、宗教化倾向十分严重的推论,君不见某国之伟大领袖至今仍然准备世袭人民领袖之职务么?何也?盖凡人之中,能达到伟大程度的,个性及成长环境使然,万中少一,其他凡人是以凡人思维胸怀之身而以伟大超脱自居,是为地道之宗教,以凡人之能力而行使伟人和上帝之职权,莫不使上帝汗颜、人类愚狂。
冄肀子在不同的文章中多次提及,以利益之身而行使利益之裁决,即是以凡人替代上帝而掌管人间,即是类宗教化之社会。理想化未必错,但是凡人是永远难以做到理想化了,理想化之俗世践行,即是类于宗教化且乱于宗教化之社会结构。
怎样才能合理?新国学提出了框架,但是这个框架之具体执行也是基于社会人群之素质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若能不脱离这个框架而能根据社会之素质进展、民众之素质进展不断地顺应调整,则是虽不及上帝执政却又做到人类之极致了。
利益、价值和真理之施行,表面上是个体和群体之事,实质上则是一个社会是否进步之体现、一个制度是否合理之表象。

政教合一、类政教合一与当今世界之政府
什么是政教合一?
狭义上,政权和神权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民众受狂热和专一的宗教感情所支配。
政教合一制度在中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沙俄、阿拉伯帝国、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实行过。当时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需要利用宗教;而宗教首领为了扩大影响、争夺势力,也需要与封建统治者的联合。掌握神权与掌握政权的两大集团既彼此争夺权势,又相互依赖和利用。欧洲历史上曾出现过宗教控制政权或由封建君主担任教主的局面。如拜占庭当教会的保护者和宗教事务的主持者;俄国沙皇伊凡四世滥用权力干预教会事务;英国亨利八世规定教会必须服从君主等。政教合一制度是宗教和政治结合最密切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相继废除政教合一制度。但仍有少数国家实行这一制度。
广义上,是指为世界设定一个具体化的目标,如人物、社会制度等,并把这个具体化的目标做为一种真理,围绕着这个真理而形成一种理论学说。然后在世俗社会设定有权解释或代言这个真理和学说的个人或群体作为领袖,由领袖解释、指导真理的实践过程(即世俗生活之一切),强制地以政权的力量将这种指导和解释去规范每一个人的具体活动。
广义的政教合一,包含了狭义政教合一制度和类政教合一制度。
类政教合一制度是中央集权与宗教或学说之结合,是将学说强加于社会。中国从南宋末期便开始实行类政教合一制度。
无论狭义政教合一还是类政教合一,由于其赖以支撑的理论学说,都不能被全部人类统一认定为真理,所以会造成人类的分裂。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即,无论其理论如何,作为真理之代言人的领袖,是不可能、也绝对不能做到与上帝、神佛有同样的智慧和万能,着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所代言的社会出现偏差,轻则对这个社会损伤不大,重则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极端,要么懦弱、要么强悍、要么行尸走肉之无耻,最终造成该社会之人类的性格变态、或丧失人类之天然良好的本性。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便是符合真理之良好的愿望也会由于领袖自身之能力的限制而出现问题,何况那些本身就不具备真理可言的学说呢?
这个世界上目前大致存在三类政体,一类是美国式的民主类,这类是宗教干扰甚少或者无宗教干扰的社会,一类是纯粹的政教合一的社会,一类是类政教合一的社会。

中央集权对于社会整体素质或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或内部分裂严重的社会国家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压制内部社会分裂、低劣素质冲突之弱势,可以集中资源建设必要之基础设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央集权自身则由于其社会所具有的先天性内部分裂和素质低下,会对该社会造成反作用力,也即,中央集权是个双刃剑,主要看集权者自身的素质如何。



与阉奴儒狗的中华民族彻底决裂
冄肀子以身为天汉民族而骄傲,以身出中华民族而为耻,非不敬也,怒其不能。
此文中略有几处提到了北京法院与中粮集团沆瀣一气的丑行,此丑行未必重要,但却处于冄肀子对所谓中华民族进行批判和反省的关键时刻发生,进而在新国学理论如何对国故学、对意淫式定义的中华民族进行定调之时,起到了占卜决论的蓍草作用。非不敬也、怒其不能,北京法院与中粮集团作为蓍草,乃是冄肀子对自我肉身所属之国家民族流连惋惜之时,以天意决断肮脏之中华社会是否尚可救药之卜断,很不幸很不幸地,尽管冄肀子在案件进程中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天意也未给机会,决裂则决裂矣,有所惜而何所惧哉。
此案件正是中华社会现状之一瞥,正是中华社会沉沦之写照,天意不惑、冄肀子亦不惑。
哉对国故学和中华民族之论证判断过程中,新国学的批判继承方法,基本点是以哲学、自然科学为工具来进行分析。例如,儒家理论是以政治、伦理、处世方法为核心的理论,儒家事先为自己标榜了一种道德标准,然后顺着这种道德标准去分析看待一切,而新国学在批判儒家理论时,首先就从对儒家事先假定的道德标准进行分析入手,如果儒家的道德标准是错误的,那么根据这种错误的道德标准所推导出来的所有结论必然都是无依据的、真假参半的、乱糟糟的、甚至是为了自圆其说而胡说八道的理论。很不幸的是,把儒家预设的道德标准放到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去观察的话,就是一个标准的弥天谎言,故而依此推导出来的儒家理论在根本点和体系架构上就是一堆废物,更由于儒家自孔老二起始就历来采用非常肮脏龌龊的手法来维护这套垃圾理论、用政教合一的手段来强制推行儒妖理论,故而自南宋狗朝起始以儒妖理论为政治理论、伦理理论和处世哲学的所谓中华民族、政权和族人,被冄肀子以天汉民族正统传人的俗世身份斥之为乌龟政权、劣等民族和阉奴儒狗。
总之,在指责和训骂中华民族及其族人的时候,冄肀子使用的是天汉民族之身份、而未使用中华民族之竞争对手的身份,天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嫡真祖宗、至少算你爷爷,有资格骂你、骂你活该、谁让你儒妖民族长大自阉成了不争气的龟孙子,中华民族之外族是不会采取冄肀子这种训骂方式来跟你这个中华民族说话的。至于冄肀子这种训骂方式是否让儒妖民族、让中华民族丢尽了脸,则不是冄肀子关心的、你儒妖民族事情做都做了、连带着把毛泽东的崇高理想也拖下了水、你个龟孙子还要什么脸?
冄肀子关心的是经过这番训骂之后,你这个一天到晚抱着天汉民族之金玉衣钵去吃喝玩乐招摇撞骗苟且偷生的劣等民族、你这些下贱的阉奴儒狗,是否能痛定思痛、回归天汉民族之本性和气质。


宗教心理/哲思心理/宿命心理与个人民族性格
宗教心理影响了人们的潜意识,加上后天所受到的其他哲学类训练,再加上每个人的社会经验所带来的一种宿命心理,共同组成了某个社会或民族的具有共性的性格。这一点在新国学理论对于文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来。
由于新国学理论在系统化梳理的过程中,一些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来准备对这个题目详加论述、以便让你对中国社会有一个更本质的认识,但现在基调变化后,对中国社会的一些讲解和研究逐次退于无关紧要之地位,所以,这个题目下原先所写的初步内容和素材,删除了,只留下这个标题和现在的这几句话,或许会对一些人有所启发,就足够了。

新国学之涵盖与架构
没有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便谈不上引入四层逻辑架构的引入和构建。
从整体来看,此版新国学更像一个哲学、独立的方法论以及建构在此上的各类社会科学。与其说新国学是国故学的更新,毋宁说此版新国学已经在本质上做到了将中西学术体系合而为一,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融合东西方优势的、涵盖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近乎涉及到人类各个层面的全方位的学术体系。这种全新的学术体系,彻底摆脱了旧有的思维约束,并对许多最基础层面上的概念做到了量化、模型化的基础定义,从而对一系列构建于这些基础概念的社会学说形成了全面性的冲击。
如,新国学以哲学、自然科学、人学(含部分宗教学)为基础所量化、模型化出来的价值概念,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具体地定义了价值概念的各个组成及其重要性(暂定为打分方式),对于无法量化的部分则采取模型化的方式定义,如此的价值概念,彻底地推翻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预定假设、清晰地看出西方经济学中的文化混淆所导致的市场规律的偏差,等等,如此一来,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需要作出重大修订,甚至在一些地方面临着被彻底推翻,政治学也大致如此。经济学和政治学是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石,其许多内容被重大修改和彻底推翻后,可以想象将会对现实社会的未来带来何种冲击。
同样,基于如此量化和模型化出来的道德概念,使得许多虚伪的仁义道德一下子被撕下了假面具、露出其本来面目,毋须冄肀子再去做什么说什么而伤害许多文明及其自尊。
如此种种,便是新国学的真正价值所在了。
新国学以哲学为主线,涵盖了几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国学新论的几大组成部分中,新国学对国故学的批判和继承,在初几稿中尚有国家民族之极端情怀,而在最后定稿过程中,由于北京法院与中粮集团的肮脏事件所带来的卜算结果,冄肀子基本已经放弃基于所谓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利益之基点来拆解国故学和新国学之成章,除了以天汉民族之身份来分析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外,其他则改用站在人类视角、较少具有国家民族倾向的立场来看待国故学中的精华,也即,新国学已经跳出原先设定为中华民族之理论的前提,站在更高的全人类之角度来研究新国学。
在对国故学的批判中,使用的是新国学的批判方法,基本点是以哲学、自然科学为工具来进行分析,以人性、心理、利益等人类和社会的自然属性为逻辑来进行取舍,即,不以被各类势力隐瞒篡改真相的历史定论来分析国故学和中国历史,这点需要阅读者牢记,因为以假象和定论来分析中国历史文化,所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更加迷幻的假象。
总体上,新国学之构成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上,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学等人类知识经验之集成的已知、未知、已知的未知这三个方面入手,先观察宇宙之真相,寻找宇宙与人类的未知内在联系,继而以宇宙的视角看待、分析人类社会。
同时,以宇宙和人类的关系为线索,确立出一个真理的框架来。需要注意的是,站在严肃的哲学理论高度上看,真理一直是持续未知的,因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发现是不断前进的,而作为人类自身这个宇宙中的特殊物体而言,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并掌控宇宙、否则人类自身就会变换为宇宙,所以,冄肀子给出的是一个真理的框架和原理,而不是真理的具体内容、当然、这个框架中也包含了一定量的当代真理。以这个框架和框架内的既有真理为依据,新国学分析和推导了人类个体、人类社会理想状态、发展状态与现实状态,从这种分析和推导中提炼出适用于人类自身的哲学方法、世界观、价值观等形而上的哲学基础,并以这种哲学基础为依据建立起从美学、道德伦理、经济、政治等一系列应用理论。
这就是新国学之涵盖和架构。在这部国学新论中,处于新国学哲学和应用理论之前后的部分,大多是以新国学理论为指导进行阐述的。
总之,人类社会尚处于发展阶段,人类社会是否有终极这个话题,在人类社会没有走到终极时刻之前是难以给予定论的,作为一个严肃的理论,冄肀子不会在新国学理论中将自我之关于人类社会终极局面的论断强加于你们,由于本文浩瀚无边,冄肀子尚无精力细查推敲细微用词,或许本文中有些地方会勾带出一些关于终极的论断,请读者自解详查。


下图是新国学理论框架示意图,在新国学理论的详细论述章节中,会做详解。





新国学对个人生活、社会结构、文明冲突、人类未来的意义


对个人
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事时通常会有直觉、感觉、第六感等表达不清的思维,其实这种思维是人类知识结构中的许多内容没有具体地量化和模型化所导致的,这种故有的非量化和模型化,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人类的知识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二是,没有形成理论突破去解决这个困境,从而使得人们不得不依赖于旧有的思维方式。
新国学的这种对基本观念采取了量化和模型化的根本性理论突破,使得每个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个人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使得人们会面临许多困惑。当你面临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或女人时,那种喜欢的感觉来源于何处呢?你可以顺着新国学给出的这种基础概念去自我分析,通过这种量化和模型化的方法,你甚至可以分析出你喜欢对方的原因竟然很简单地来源于一个曾经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梦,而这个梦又来源于你的自我、本我、超我(与佛道的命、心、性之概念交叉对应),哦,原来你命里注定要喜欢他她:),哦,原来命里注定你跟她他只能是一个梦幻般的萍聚,哦,原来你命里注定要跟这个家伙厮守一辈子了,哈哈。现代自然科学中有许多看似随机论、实则决定论、但却无法予以证明的东西,冄肀子不愿意对你施展江湖高手的儒家大法,只能对你说,科学未勘明之事,乱猜徒耗生命,乱搞更是不好。
当然,新国学自身也给出了不少答案,但是限于时间、精力等诸多限制,这些答案尚需完善、细化。

对文明冲突
对目前世界现有的几个文明体系而言,文明冲突一直没有间断过,所引发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群体之间、甚至个人生活的战争和冲突,数不胜数。

对社会现实
现有理论,什么阶级啊、什么统治啊,无非是利益之争。政府啊、政权啊。,什么高尚、光辉伟大啊,都是扯淡;市场经济、自由民主、人权动物权什么的,未必全错,但却多了很多自以为是,这些东西适合你吗?你把自己当作动物把社会弄成动物世界、却偏要用人类模式管理,你儒家明明要的是愚民、要的是自己当乖巧圣人跟着皇帝老子吃喝玩乐,却偏偏还要大肆鼓吹仁义道德,你怎么不自己种地种菜挑粪浇水去供养你的皇帝老子呢?
社会现实过于复杂,新国学只能给出一个原则,未必一定要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文化历史无法更改,新国学只能给出一个框架,未必一定要给出一个社会制度。
总之,国家民族有很多自己的路可以走,人民群众也需要长着一个不愚昧的脑袋,只要人类社会能够有效发展、只要人民能够幸福生活,天道沧桑,战争和平总是掩不住一片片繁荣安乐之景象,这就是人类社会。相对而言,冄肀子之冄肀世界,自有一片新天地,劲风霎止、微风习习,蓝天白云汇集此处、万物苍生乐此不彼,涓流成大海、无极生太极。

对人类未来
古往今来,民族不断融解,国家不断分合,文明为之诞生、历史为之唏嘘,爱情起于慕恋、婚姻起于生活,强扭的瓜不甜。
新国学之框架,其主要和终极之目标便是为人类走向未来搭建出一个桥梁、一条大道,桥梁未必金光灿灿、大道未必车马喧嚣,一路下来,蓦然回首,历史已远在身后;环顾四周,一个你的世界、我的世界、一个大家的世界、一个崭新的世界,已在眼前。

第四篇 中国及人类之未来
家族制的重建
新国学不提倡民族崇拜,大力支持家族制的重新建立,古代中国本无什么民族的说法,大清政府直到末期才听说有民族这个说法,大多数人在清末民初还未搞清楚民族的概念是什么。此时出现了各类政治势力、捧臭脚势力、意淫势力,这些貌似渣滓实则精英的人群各怀鬼胎、仓忙地按照西方之先进思想把大清人民的光脑门上照葫芦画瓢地刻上了先进而金光闪闪的民族二字,由此,一方面可以意淫地证明自己已经跟上了国际形势进入文明先进世界,另一方面,光脑门被刻上乌龟二字的人、糊里糊涂地成了要为乌龟卖命的奴才,光脑门被刻上王八二字的人、糊里糊涂地成了王八之嫡系、开始光辉伟大自豪自觉地为王八卖上了命,其结果是,小乌龟和小王八们在还未搞清楚什么是乌龟什么是王八的时候,仅仅因为脑门上金光闪闪的乌龟王八就落得个尸横遍野,而老乌龟和老王八们则轮番地做着总统总理督军省长、脑满肠肥金银满屋、不亦乐乎。
民族这一类的概念,历来是无耻政客玩弄权柄利益游戏的好由头和好工具,翻看历史,特别是秦朝以前的杂乱记载,胡、夷、华、夏等等之分别本无特殊,大禹是东夷、秦朝称戎秦、楚国与周王室互不归属都自称为王,赵国穿胡服、赫赫有名的晋国公子(相当于候选太子)重耳和夷吾之母亲都是现代人眼中的边远民族,乱七八糟的婚配和国际交流中甚或有不少是白种人之类的掺合其中(后来被划归为匈奴的就有白种匈奴和黄种匈奴的两类),实事求是地说,上古之炎黄蚩等之后人是以部落、势力、利益等为诉求来运行社会国家的,换句话,就是以氏族、家族之类的概念来行事的,这种习俗,直至唐末金初也还是主流,但到了辽金时代,在江南建立政权的宋国,由于内部纷争而使得儒家理论成为了政治主流理论,此南方政权之宋国由于内部儒家蛊惑所致经改军改等政策无法有效实施,也无法在军事上有所进展,只好用儒家理论进行意淫式的自我满足之宣传,将居于中原正统的金朝贬低为金狗和外族,而将自己南蛮之身奉为华夏正统。
随着这儒家理论的妖言惑众,炎黄蚩尤子孙被宋狗及儒妖分裂为不同种群,此时,尚无民族概念,但是自古而来世族郡望式的家族传统在宋狗和儒妖的双重夹击下,已经开始走向式微。
魏晋隋唐时代,家族势力大的时候,皇权也要退让三分,中国古代一直延续到近代,有一个传统,就是皇权不下乡,其本质上一方面是不干扰家族之繁衍且利用家族势力实现社会的自我稳定功能(类似于现在的村民自治),另一方面,由于炎黄蚩尤子孙自古延续之风俗,即祖先崇拜,家族概念及其势力(情况变坏的时候就成了乡绅恶霸之类的概念)是谁也无法对抗的。
这种家族式文化传统的走势,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大转折阶段,一是魏晋时期,家族势力逐渐走强,二是金朝宋国时期开始走弱(因宋国向金朝辽朝称臣称儿、故不采取儒妖自我意淫式的宋朝时代之分类说法、仅称宋朝为金朝属国,故,此时代称作金朝宋国时代),此时由于儒家理论及其势力的恶性发展,无论在实践中还是从理论上,皇权都被置于崇高无上、一尘不染、油光锃亮、毫发不损的地位,家族势力自然而然地就开始走弱退缩,到了明朝朱元璋朱棣时以武力和科举制度将儒妖理论强行灌输给社会各个阶层后起始,家族势力基本被限制萎缩在乡村范围、很难也未形成更大规模的力量,连叫板和对抗某某县的县长的底气都有所不足,就别提叫板市长、省长了,更别提魏晋时期甚至能够左右影响皇帝废立的辉煌时代了。(注意,魏晋时期影响皇帝废立是基于传统家族势力,而后来影响皇帝废立的外戚等势力都属于昙花一现的暴发户,与所说的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家族势力不是一回事。)
第三个转折阶段,就是中国人民开始当家作主之后,任何敢或者能与人民及其公仆叫板拍桌子的势力或潜在势力,都要消灭在萌芽之中,家族这个东西,哈哈,属于封建垃圾,人民都当家作主了,还要这个能影响到人民觉悟的东西干什么呢。其演进过程比较复杂,有兴趣的自己去查,记忆中新国学网上有此类的讲述文章。某些南方乡野,近些年偶尔有暴徒携卷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呵呵,这类暴徒偶尔会喊上几个亲友、自以为牛皮就敢于向人民及其公仆挑战,那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啊,人民公仆的力量是无边无岸滴、是有原子弹滴,小小的几个苍蝇暴徒就想闹事、就想把威严法律及其神圣判决掀翻在地、就想把真理说成腐败?嗯,此类人等不是喝多就是吃多了,想当年家族体系存在于皇权和儒妖时期都不能与代表少数统治阶级的政府对抗,何况现在以几个亲友势力便敢于做以前只有家族才有能力去做但也不敢做的对抗代表着天底下所有人民的人民公仆的却窜进去了几个腐败分子的政府呢?
以上是家族制在中国之发展历程的非常粗略的讲述,撇开一切过去之是非不谈,你应该看到,家族体系对于保障弱势群体是有相当积极之作用的,特别是中国社会今日之弱势群体经常不得不以弱势群体之个人身份去对抗某些所谓强势群体的时候,家族体系之于社会公正的作用便开始显现;当社会贫穷人群无力于经济自立和自我救助的时候,家族体系之有益作用便开始显现。
更为长远和重要的是,无论古今,传统文化的载体,一直系于家族体系的社会存在之上,没有了家族这个载体,什么传统文化啊、什么华夏瑰宝啊等等等等,一是不可避免地因某些需要而流于形式,二是也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和意义,这样,保留传统文化只能是一句空谈,事实上,当今传统文化之复苏是只听阉人笑、不见佳人来,就是这个家族载体和环境意义还没有构建起来,由此,一来人们的心理上不会真心接受、二来商业炒作和无耻表演也倒了人们的胃口。
家族制,是中国社会之历史和演化不同于西方的重要或者是根本原因之一,西方社会由于基督教之影响、历史特殊事件的影响等因素,祖先崇拜之文化力量和家族式体系之社会力量,与东方在根本上大有不同,直至当代,这种因素所造成的社会型态之差异、经济发展规律之差异仍然四处可见。东西方的这种家族式体系对于经济、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冄肀子在一些文章已经讲述,其他也散见于本文的不同章节,此处不做细述。,更多家族相关的内容,请以后关注新国学网相关版块或者到咨询版块咨询去吧。
最后说一句,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家族制也是有危害的,极端起来,家族制的危害会非常大。但对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基于血缘这种无法替代的天然和自然力量,家族制无异于是一把可以用于解决诸多其他办法无法解决的、且可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钥匙。



社会制度、文化走向―――自由、民主与集权
自由、民主和集权,在理想化的状态下,都是宣传着为国民服务的好方法,可是,绝大多数世人都不是无欲无求、道德通透的圣贤,这绝大多数的人举手表决的结果,或者怒而发威的结果,无论正确与否,其结果总是很惊人、很惊世骇俗的。
真正的好制度,应该是符合自然科学的系统论方法、能够根据情形进行调整的制度,但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都要吃饭娱乐,随便调整一下制度就会导致这无数的黎民百姓的喜怒哀乐。所以这制度如何能够根据情势调整,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如何调整是一回事,调不调整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把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死抱着百年不变、千年不变,那么倒霉的不但是这嗷嗷待哺的黎民百姓,在这百年和千年之中,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者们也会跟着倒霉,正所谓你死我活、你不让我活、那就同归于尽吧,即便你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但是人死之后究竟有无鬼神、谁可以胜利而成为神、谁失败了而成为鬼,在胜负未决之前、或者同归于尽之前,毕竟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既然是未知数,那么死了以后,还可以再决胜负,这或许就是人性吧。

第二部 新国学_哲学部分 逻辑运算层
第一篇 新国学哲学基础及概述
前言
新国学之体系构造十分庞大,作为新国学核心之哲学基础部分,所涉及到知识面既广博异常又非常深奥,所以如果采取常规逻辑推演和论文方式的论述,则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知识层面和思维能力,粗粗概算,若以上述方式之论述书写、则在当前人类社会中能够看懂的不过百人左右,若要理解则还要下一番功夫。故而,此次书写,放弃常规论述方式,面对人群为具有一定深厚知识背景的人群,普通常人不具有这么多的背景知识,看不懂的话就看不懂吧、只要大致理解新国学哲学之结论就可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冄肀子在此处大致估算一下,也许未必准确,只是能有个量化概念。非常乐观地以人类整体的教育水准都达到了中国大中城市的知识水准、且都具有与中国相同的道家内丹功知识和中医知识背景:
1、大致懂得相对论的人群,非常乐观地估计,约为社会人群的1%。
2、全面地大致懂得量子理论、相对论、暗物质、暗能量、以太理论等几乎全部物理学知识的人,非常乐观的估计,占第一条筛选后的30%。
3、上述人群中,懂得分形几何学的,再次筛选,非常乐观地估计,约剩余10%。
4、上述人群中,懂得中医理论的,再次筛选,非常乐观地估计,约剩余3%。
5、上述人群中,懂得道家内丹功(大致相当于俗语的气功)的,因已经具有了中医理论知识而乐观估计,约剩余10%。
6、上述人群中,懂得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这几个所谓的前沿科学理论的,因这些人理论背景层次已经很高,非常乐观地估计,筛选之后约剩余10%。
7、上述人群中,懂得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哲学(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的,再乐观一下,40%吧。
上述筛选,已经属于朝着乐观和理想化的方向预估,此时的结果是,每一亿人中,剩余3.6个。也即,地球上取整数为70亿人口中,只有252人具有上述知识背景。
8、此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背景知识,如宗教理论知识、对内丹功(气功)的实证能力、思维模式的中西结合能力等等,甚至还要许多社会科学背景知识、历史背景知识,所需的背景知识,冄肀子将罗列在后,自己去看。
所以,采取论文模式的书写,不但要汇集大量的论据、数据,还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制作,估算下来,冄肀子即便以很粗糙、甚至不合格的论文模式写出,也没几个人看得懂了,这种论文模式写下来,地球上能有几十人左右读懂认同新国学哲学部分,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呵呵。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反复书写和结构调整,为了达到论文方式的书写格式,连冄肀子自己也快昏倒了,最终,冄肀子决定还是采取灵活的书写方式,能让具有一定背景知识的多数人读懂为目的,这就是独立地写一个新国学哲学概述以便让大多数具有较强知识背景的人读懂,论文模式的论证书写部分,此次粗糙地在本文中罗列一下,细致的书写将放到以后去慢慢整理。

第一章 方法、方向、证伪证真、基点及背景知识
为使读者更容易掌握理解,也为了在论述过程中更容易表达清楚,在新国学哲学基础部分,预先给出了一些经过提炼得出基本点和原理,这些原理实际上是在前几次新国学理论的论述中贯穿于论证过程和讲述过程、或者是得出的结论,此次为了使新国学理论更通俗易懂、结构合理而再次调整讲述方式,所以这些论证和部分结论单独提前部署出来。这些内容被提前到新国学哲学概述部分,是为了让普通人阅读学习和理解,具体的复杂论证还将如以前那样放到学术部分的章节,一般人就不需要也没必要去看那么复杂的东西了。
例如,宇宙决定论这个原理,很容易理解,也是新国学的几个主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学习者提前接触到这个原理就更容易理解新国学的内容,宇宙决定论即,人类永远不可能发现并掌握宇宙的全部规律,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一旦人类能够发现并掌握宇宙的全部规律,那么人类就成为了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上帝,也就是超出了宇宙的限制。同时,由于人类是一个由无数个人组成的群体,此时就会出现无数的上帝,所以,无论是人类整体还是个体发现并掌握全部的宇宙规律,都是不可能和违背宇宙规律的,人类只能永远接近于发现并掌握宇宙规律,但却不可能完全地做到发现并掌握宇宙规律。


第一节 新国学理论之研究方法
为使新国学理论能够持续进行下去、并有一个对人类有益的研究方向,冄肀子预设了一些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及核心方向性
新国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如何将人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其中心是为人类自身、而不是为宇宙寻找答案。
为宇宙寻找答案是自然科学所做的事情,新国学是要在目前自然科学界研究纯物质的基础上,加入人的元素,以便自然科学这个冰凉的纯物质科学能够与人有效地关联在一起。
人是什么呢?在自然科学里面,新国学将人定义为观测者和实践者,是一个耗散系统(此处设定之释义后章解释)。
为了达到这个研究目标,新国学采取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构建新国学理论自身体系的研究方法,也在提炼出一些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贯穿于新国学哲学和应用科学里面。
新国学理论之核心方向性方面,新国学理论一直在顺着宇宙、自然、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以逻辑推理、自然科学之发现如何解释人类及人类社会为核心进行演进,在其间穿插了寻找宗教未知之根源所在,
一、围绕着观察和解释人类自身的规律来进行的。
二、围绕着解释人类究竟在宇宙中是什么事物来进行的。
三、围绕着人类来源于何处、走向何处来进行的。
四、围绕着不断发现的自然规律能给人类带来多大变化、能让人类进行哪些变化来进行的。
五、围绕着宗教理论和社会理论如何且以何种方式来使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来进行的。



二、新国学理论体系构建方法和原理
由于新国学理论涉及的范围太广,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为使得新国学理论自身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修正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在框架结构上,新国学引入软件开发之模块化原理(这点很早就开始做了,如新国学之版本号即是,但是前期在总体上尚未成型),尽量以规则层、逻辑层、应用层、接口层等软件规范来对新国学之诸多原理、理论、方法等进行标准规范,这样,一旦新国学理论中的某个基础工具、理论出现问题(BUG),可以在框架原理上做到尽量使得其他模块和应用不受影响,该模块之问题可以单独解决、修复、修正,整个新国学理论依然会像一个强壮软件一样稳定地运行着。
同时,新国学之框架设计目标是尽量使其能作为一个开发平台、应用平台,相关理论和应用能基于这个平台所提供的无数有效函数、工具、微模块进行开发,新国学理论这个开发应用平台之平台效应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自由软件之LINUX,在这个新国学理论平台中还提供C++语言/JAVA语言等先进、高效之编程语言开发环境,也提供Basic/Small Talk/Fortran类早期编程语言的开发运行环境。
比照上述软件研发方法,在新国学理论中,大致可以分为逻辑运算层(哲学基础层)、人类规则层、应用科学层、应用接口层这四大层面。
逻辑运算层就是哲学基础层,主要内容是哲学原理、自然科学、逻辑学等最底层的理论。
人类规则层是指使用逻辑运算层的哲学、自然科学、逻辑学等底层理论对人类自身的准则进行标准化研究,即,真理的标准化研究。人类规则层十分重要,涉及到价值的内涵和评判、美的释义、道德的构建等等,其核心是人类自我的定位。人类一直在追求真理,并以真理来作为日常行为的标准,什么是真理呢?有史以来,真理一直在被人类的不同群体以各种目的在解释着,因而同样事物被解释成了不同的结论,此人类规则层便是基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对涉及人类的真理进行严格意义的评判和制定,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伪真理、什么是虚伪谎言,都将用哲学、自然科学、逻辑学、人类定位这几大原则进行趋近于(因逻辑运算层和人类自我定位一直在变动而只能趋近却无法直接达到真理之彼岸)公正的裁决。
应用科学层则是构建在逻辑运算层和人类规则层基础上的各类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美学艺术、教育学等纯社会科学,其他与人类自身相关的应用科学如医学、环境保护学等自然科学之外延,虽然属于近乎纯自然科学之范畴,但由于这些应用科学已经关联到了人类,需要用人类规则层对其内容进行研判和规范,如器官移植、克隆人、基因再造甚至人-兽-杂交等应用科学领域之研究应用和进展涉及到了人类伦理方面的内容,就不得不使用人类规则层之内容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了,目前此方面的国际通行做法和相互合作沟通似乎一直处于羞涩阶段:)。
应用接口层,新国学将之定义为与人类日常生活、商业行为等相关内容,法律(不是法理学、法理学介乎应用科学层和应用接口层之间)也归属于应用接口层。
人类日常生活的内容之定义很模糊宽泛、难于界定,经济生活、家庭生活、精神生活等宏观概念可以划属于其内容,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微观行为也属于其内容,市场营销学既是属于一种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但其也属于日常生活中人类之间的利益攻伐,这些如何将其纳入到应用接口层进行规范呢?让时间和实践去回答吧。
综上,新国学理论以后将采取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修复BUG的方式来进行。
三、预设的几个新国学专用方法论及其证伪证真
为使新国学理论能够将基础自然科学之研究与人类自身关联起来,下面几个是新国学理论专门使用的方法论,后面章节的几个原理,原则上也归属于新国学凝练专用的方法论,但是一方面其仅仅是一个原理工具、上升不到方法论的层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阅读者对新国学理论较易理解而将其单独列出,并有单独的释义。
1、证伪证真
为了将人类与自然科学关联起来,在新国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对几个关键点采取了证伪证真的模式,以便使得人类与自然科学关联起来。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这几个关键点,是根据目前自然科学说面临的科学难题和理论难题、以逻辑推论等方法提出的,这几个关键点,不但是服务于新国学理论之研究,也是在为基础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研究思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也即,这几个关键点,虽然用于新国学理论之研究,但其本质最多算作是解决基础自然科学面临难题的一种科学理论假说,冄肀子不是在用宗教理论解释科学理论(虽然冄肀子也在新国学理论中致力于融合宗教理论和科学理论),冄肀子是在用科学理论解释科学理论,至于这几个关键点是否能够解决科学所面临的难题需要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证伪证真、进行实践应用。
之所以要事先声明,是因为,从逻辑学的角度上看,证伪证真是一种哲学方法,自然科学可以使用它来论证自己,宗教学说也可以将某种无法证伪的观点或理论作为某种理想目标的依据,新国学理论为使得自身的框架和研究模式能够严肃而正常发展下去,同时也为了今后研究的需要,在此处专门对证伪证真之模式和新国学理论现有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说明。
为使得新国学理论达到逻辑缜密、源出科学和符合科学哲学的效果,冄肀子在此更进一步地以苛刻的方式声明一下,凡是新国学理论中涉及到社会科学部分的观点理论,都要采取证伪证真的模式检验一下,哪些是可以证伪并依此限定使用条件的,哪些是可以证真的并可以应用在某种特例,在精力许可和理论发展之充要条件的情况下,新国学理论和冄肀子将逐步进行证伪证真的说明。


2、时间耗散说
时间耗散说这个命题,冄肀子反复融合、提炼无数次,也从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论证书写了较多内容,但是因无数据和实验支持而难以形成定论。
时间耗散说的主要内容是,时间不是物质的属性,时间是具有耗散行为之物质系统(物体的一类)的内在的耗散快慢的相对参照和比较,其属性是具有感知能力的耗散系统的专有感受。
对于一个电子而言,如果它没有进行耗散,也即该电子没有产生物质内在属性的变化,那么时间对其是毫无意义的,对这种状态的电子而言,时间是静止的还是前进的,该电子都无法参与,对其而言,宇宙和时间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意义的。相对论中,时间的定义是光在真空中运行30万公里就是一秒,但是去测量30万公里是需要使用坐标系来测量的,并且在测量时,30万公里的首尾两侧的实验者传递实验开始和结束的命令信息也是无法越过光障而去测量光速的,也即,XY两点有AB两人,何时让光子出发而开始测量实验呢?这个开始命令的传递本身就越过光速进行,难道用另外一个时间计量参照单元去测量、校准、计算光速之秒?这就成了逻辑上的两难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用先定的秒去测量标准的秒,哪个才是标准秒?既然已经有了秒的计量单位,那去测光速之秒起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秒的计量单位,如何测量光速之秒?
对于人类而言,人类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是在做着绝对的耗散行为,所以人类无论整体还是个体都具有时间感受。
我们可以去查看相对论的光速宇宙飞船,相对论对光速下的时间定义是静止的,常人很难理解这个状态下对时间的定义,实际上,如果采用新国学的这个时间耗散说就很容易解释了:
光速飞船中,无论是相对论为了其理论而先行做出预设定义、还是相对论描述的那种存在状态,光速宇宙飞船的整体和内部,都不产生耗散行为,由此,根据新国学的时间耗散说,时间必然为静止。
时间耗散说,是冄肀子基于东方哲学、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冄肀子练功感受而提出的,虽然一直有这种时间耗散说的思想,但是却一直无法表达清晰、更难以用理论表达清晰,经过了无数次对新国学理论、冄肀子切身感受的提炼、互观、理论检验,至本次版本的新国学理论书写过程中,总算是可以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表达方法了。
时间耗散说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较为详细的讲述。
时间耗散说也是新国学理论采取了将基础自然科学和人类自身联系在一起这个目标逐渐明确过程中的产物。
从证伪的角度来看,目前尚未找到可以对时间耗散说进行证伪的数据和实验,1966年科学家曾经做过μ子的相对论效应实验,让μ子沿一直径为14米的圆环运动再回到出发点,实验结果表明运动的μ子比静止的μ子寿命更长。这个实验没有用非耗散粒子进行实验,而是用了具有衰变(耗散性质、μ子为宇宙中的π介子衰变时产生。它的半衰期为2.2微秒,主要的衰变模式为一电子、反电子中微子和渺子中微子。)的粒子实验,故而,此实验只能证明时间的耗散属性,无法证明非耗散粒子的时间属性。这个实验可以从一个侧面对时间耗散说进行证真。
从证真的角度看,时间耗散说经常被社会科学予以了证真,如人在紧张和放松两种状态下对时间快慢的不同感受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证真过程。
第二节 研究本体的设定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冄肀子的研究方式,首先是将研究者即冄肀子设定在研究对象之外,即本体不能受到客体的干扰,然后再来谈如何研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一节 三个基点:宇宙人类起源、真理标准、方法论

传统上,人类一直采取猪咬猪、猪咬狗的方式去评判、去分析一个事物和理论,这叫做以一种利益立场去对立另一种利益立场、以一种标准去分析评价另外一种标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谁的势力大、谁最终消灭了谁,那么谁就是正确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即此,无论对错。
为了避免重新陷入这种逻辑怪圈,新国学自起始便采取了跳出局内、寻找根本基点、采取创新及无关之方法论等办法开始入手去发现、去建立新国学理论。经过不停地提炼总结、经过不停地反复修正,最终将这种模式以三个基点的模式来表述,即,追究事物之根本的宇宙人类起源,分析评价事物之真理标准,穿插互联、事不关己、级联逻辑之方法论。这三个基本点贯穿于新国学哲学之中,使得新国学在人类理论之基石部分便产生了诸多超越当今理论的新内容,姑且不论这种基点方法是否做到了滴水不漏的严密性,但是其得出的诸多结论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出当今人类社会之诸多困惑和迷幻。
这是一种过筛子、向根追的模式,找得到便可以得出结论,找不到则采取后诉之万物有用论之模式进行“用处”和“结构机理”之串联映射互推互证,由此,总是可以找出一个在现有人类知识水准上的最高准则,这个准则就是人类的阶段性真理和阶段性标准,人类社会之运行若围绕着这个阶段性的真理标准去操作,则是一个具有道德和正义的社会,反之,则需要该社会组织尽快摆脱落后愚昧、尽快发展起来。
至于为什么要围绕着阶段性的真理标准去操作的理由很简单,未知的真理、迷幻的理想、崇高的追求,因其不确定性而都是危险的,例如人类现今掌握了一定的飞翔技术,尽管这种飞翔技术是借助了机械外力,但毕竟使得人类具有的飞翔能力,由此而制定的飞翔任务和相关机制则是合理的现实的,可是如果把这个飞翔任务和机制放到一千年前作为当时的社会相关标准的话,你如何做到一天内从呼和浩特抵达广州呢?抵达不了你就犯罪了么?

第二节 几个原理和工具

一、原理:
1、宇宙决定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原则,即,我们人类当前之描述并非宇宙之真相,而且我们人类永远不会明确宇宙之真相并掌控宇宙。逻辑地说,宇宙是人的主宰,人不是宇宙的主宰。一旦人类明确并掌控了宇宙,那么人类就成为了宇宙的主宰,也即,人类即上帝---如果人类之进化依然没有摆脱物质之肉身的束缚,那么这是永远不会发生的。
2、人类必然论
人类在这个宇宙中是具有其作用的,至于人类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人类自身的我们目前尚无法知晓这个作用,但是,人类之存在是宇宙的一个必然现象,人类在宇宙中有其必然的作用,这就是人类必然论。

3、精神进化论
人类的肉体之进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人类正在进化的是人类精神。这个人类之精神包括了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人类之灵魂两个部分。
4、灵魂非物质论
人类的灵魂不是物质形态的。
人类的灵魂是否为暗物质、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否为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这些疑问留到未来去解决吧,尽管冄肀子有自我之观点,但在未经实验和实证之前,冄肀子唯一能说的是灵魂不是当前人类说描述之物质形态的,而是另外一种以目前人类之物质科技发展水平借助科学仪器等工具也不能使得肉体感官依靠实验和实证方式予以验证感受的一种存在形态。
5、利益物质论
利益的属性是物质的。
只要谈论利益,那么就是在谈论物质的不同存在和不同归依属性。
6、价值双性论
价值是具有物质性质和非物质性质(精神性质)两个属性的。

7、真理层次标准论
真理是具有标准的,归属于不同的物质和精神之载体。
这个解释起来既简单又复杂:A物质群体有其个性的运行法则Fa,那么以Fa为运算规律推导出来的结论就是A的真理,Fa就是A物质群体的真理标准;同样,B物质群体之运行法则Fb是B物质群体的真理标准,依次类推得出Fc…..Fn。
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N-1是N的子集,那么A、B、C…N群体是兼容和依存的,那么Fa、Fb、Fc…..与Fn就是真理标准之集合,于是Fa、Fb….Fn是具有层次的真理标准。
进一步,AA物质群体、BB物质群体….NN物质群体也是如此具有Faa、Fbb….Fnn之真理标准之集合。
如果A与AA是对立的,那么Fa与Faa则是对立的真理标准。如果A与AA同时是B的子集,那么当A与AA进行对抗之时的真理标准就是Fb,此时Fa、Faa不再是真理标准。
如果A与AA不是B的子集,又当如何呢?宇宙是以强相互联系和弱相互联系来交叉的,必然会存在一个X,A和AA是作为X的子集而存在的,那么Fx就是A与AA的真理标准。
由于这种真理标准是既具有递归子集属性、又具有交叉子集属性,所以称为真理层次标准论。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原则,任何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都可以找到它们共同的归属集合,一旦这些不相干事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不能依据其中任何一方或者非归属集合的第三方之真理标准对其进行冲突裁决。
真理层次标准论对人类社会目前所存在的许多法律、规则等都提出了挑战,因为现行的法律规则大多是依据某个或某些个F来制定的,这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真理标准,由此当人类社会用这些法律规则去强制某些事物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平等。
如果让人类社会按照真理标准层次论去制定合理的法律规则,由于其复杂性而近乎不可能,但是,用真理层次标准论可以用来分析种种不合理现象,找出造成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所在,进而去判断是否值得或者应该予以改进。


上述几个原理被应用与新国学理论,是经过提炼出来的几个原理,其中还有一些原理,要提炼出来尚须仔细归纳,以后慢慢再说。

二、工具(方法型、计算型、逻辑型)
方法型工具接近于新国学方法论,因在作用划分上不同、在应用范围上不同,方法型工具更多地局限于某个局部或者某个应用,而新国学方法论则近乎是全局性的、普适的、无处不在的,这是二者的差别。同时,很多事物无法量化分析,只好用模型分析,方法型工具用于建立模型的场合较多。
实践型则更加局限于某个应用上,用于计算出数据和结果,直接应用于行为行动之决策。同时,实践型工具也将经验型学科纳入进来。
(一、)方法型模型类包括
1、突变论
2、混沌论
3、超循环理论
4、协同论
5、耗散论
6、相对论
7、精神分析
8、内丹功(精神分析能较好地解决内丹功之幻象和机理)
其他还有分形几何学,因其理论范畴和作用范畴待定,暂时无法归类,初步纳于方法型工具之中。
(二、)实践型计算类包括
1、数学:概率数论、演绎逻辑学、拓扑学、相关回归分析、运筹学,这是从数学中分拆出来的分支级别不同的分类,相对而言,用在新国学中较多,其他也有应用,由于新国学与人、与主体关联性较大,所以上述更多。
2、量子力学
3、中医学
4、

(三)、逻辑型工具
就是逻辑学,主要包含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三段论等推理归纳。
在新国学中的原理结论,基本上都要被逻辑工具过滤一下、整理一下,以便使主观推断更符合客观现实。
逻辑学上,新国学没有创新,故不做论述,请自行查看逻辑学相关理论。


(四)、分形几何学与拓朴学的融合构建
由于在大到宇宙、小到人体、粒子、量子的广阔范围内,物质结构的呈现与分形几何和拓扑有密切关系,故而决定单独设立并突出该门学科。此学科的建立,研究的是表象,很可能带来对本源的数学突破。

第三节 主要背景知识简介
背景知识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学类
量子理论、相对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二、数学工具
分形几何学、高等数学
三、中医理论知识
经络学说、阴阳五行、药理学
四、内丹功(类似于气功)
道教的内丹功,仅仅了解是不够的,最好还需要去个人实证,因为这个学说被古代门派观念和神秘主义作风搞得鱼龙混杂,不去实证则很难体会其中的内容。但是实证则需要很长时间、年龄越小越容易练,通常如果依照正确方法去练习、悟性高的需要至少2年才能有所体会(先别奢望达到一定程度、因为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练了一辈子都没找到正门在哪里)
五、前沿科学
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
六、道家哲学、宗教知识
道家哲学主要是道德经,宗教知识则是各大宗教的核心理论。
七、社会科学
经济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哲学等社会科学
以上之中,前六项属于必须具有,第七项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必须具有。



第二章 框架和方法论
在框架内的内容和知识分类方面,新国学理论将人类目前的知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已知、未知、已知的未知,这三个部分在新国学理论中予以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串联。
已知则不必说了,未知是指人类还没想到或者说根本没概念的,例如以前根本不知道有暗能量这种事物之存在。
已知的未知是指,人类已经看到想到的、但还没有搞明白其中之原理的。
在这里,一切都给与平等考察,不先入为主地将某些知识纳入迷信错误、某些知识纳入科学正确。宗教之神秘与自然科学的奥秘并列,被纳入为已知的未知,
此三种分类之方法,虽然是为了将属性划分清楚,但是,此划分之原始目的却完全出于一个目标:排除干扰:不要先给我预设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请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过来、排列好了放在这里,我自己运用逻辑、哲学、方法论来分析这些东西。如果我听信了你的话,把你认为是正确的标准当作标准来分析这堆杂物事,那么我还分析这堆杂物事干什么:按照你那套所谓正确的标准和逻辑,该正确的早都正确了,该真理的早都真理了:难道你按照你所谓正确的标准和逻辑分析的时候,就没有撒谎和怀有私心、就没犯过糊涂错误、就没有硬把谬论当作真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么一大堆杂物事,人家无数的大师神仙花了无数辈子的光阴搞出来的标准和真理,你有本事和能力鉴别么?好吧,有些东西我先信着,有些东西我就不信,有些东西我存疑,这样可以了吧?
冄肀子把这套不要命、让自己犯晕、给自己找麻烦的方法,叫做筛子法。其思维方式是,当科学或发现取得一定本质性突破或者进步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对前期所有人类知识的重新审视和评判、去伪存真、以利后来。冄肀子这种不要命的做法,本应是一群人来做、并且应当是具有相当哲学能力和科学背景知识素养的人来做,目前没人做,冄肀子先动手自己做了,名之为新国学。这是人类共同的事情、而不是某个国家民族的事情,起因于新国学之名义,或许以后叫做其他的什么吧。
既然叫做筛子法,那么筛子是什么呢?就是哲学、逻辑和方法论,那么冄肀子用的这些哲学、逻辑、方法论是否正确呢?呵呵,做起来再说吧,边做边修正,不过这些哲学逻辑方法论是形而上的眩晕之物,比起来那些用眩晕之物构造出来之目的效用都莫明其妙的各类社会科学、各类理论而言,这些哲学方法论逻辑的正确率和可靠性要大得多,不是么?作为渺小而伟大的人类,这些哲学逻辑方法论是用以吃饭的最后物件了,宗教迷信吗?未必;科学正确吗?未必。可是如果把这些最后的物件也扔了,人类就没得活、不存在了,那才是真正的迷信。
第一节 框架内容构成及运用之简介
哲学部分之框架,大抵是,运用近现代及当代前沿等科技知识洞穿审视古代学术成就特别是中国古代之自然科学相关的学术(中国古代之自然科学与西方相比、对人体自身之科学研究和成果累计要远超过西方)之同时,亦用古代中国之科技眼光反观现代科技(即以全局、用处、感受等视角来反观现代科技之成果和逻辑),同时,作为公正对待之一部分,宗教理论和内容也予以哲学逻辑公正有效地纳入进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共识,而这个共识,就是新国学的哲学基础。

古代中国学术,哲学基础部分的古代中国学术主要是指古代中国的哲学根髓及其应用,包括道家哲学、道教佛教哲学及成就、古代中国的科技及其应用,古代中国的科技及其应用,主要是指魏晋玄学的五大体系分支---山、医、命、卜、相,这五大分支根植于上古中国之经验知识、道家学说、道教功法、道医、五行学说等等,后期佛教融入东方并盛行之时也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做出过贡献。
内丹功(气功)、中医学甚至命、卜、相,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中与哲学和世界观联系最为紧密的学术体系,无论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几大体系早已深入到古代中国的粗干细枝之各个部分,而根植并伴随着这些内容及相应哲学的人文艺术,共同构筑了古代中国之文化科技,如果有了这些,而没有了帝王将相及其学说,古代中国仍然是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国,如果没有了这些,而只将帝王将相及其学说当作宝贝供奉,那么就让阉奴儒狗们供奉去好了,那已经不是古代中国了。新国学所指国故学,正是将古代中国哲学和这些经验成就作为国故学之主干,辅之以水土风俗之习俗等,共同组成了国故学之全部。
将内丹功(气功)、中医学甚至命、卜、相以及相应之人文艺术等这些国故学之精华,加以提炼和形而上,恰与当代前沿科学研究之成就相吻合对应,这些前沿科学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混沌理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国故学之形而上后,同时还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许多观点相映照,这也许是爱因斯坦晚年趋于所谓的迷信和很多西方科学家逐渐将视线转移到道家相关理论的一个主因吧。
将上述东西方科技知识混合后,再用近一两年所确凿发现的暗物质暗能量予以观照,再使用另外一个近现代更为晦涩难懂的伟大理论---分形几何理论---进行实验数据之分析和理论化,会得出一个近乎完整的结论,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宇宙之真相吧。
基于上述,重新审视宇宙学、方法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学(神学)等最基础的人类知识,并予以细化阐述,就是新国学的哲学基础部分。
还是那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致的框架如此,但是具体运用起来则可能会反复交叉印证。
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下的是,记忆中有的西方学者把爱因斯坦之思维方法进行归类叫做冥想主义方法(好像是这个名词、具体的记不清也查不到了),对应的还有其他的几个归类方法,无论如何归类,实质内容大抵与新国学强调的方法是相通的。
上述知识和体炼,仅仅掌握还是不行,还需要或了解、或运用、或精通之境界,然后采用基督真主佛之洁心、禅之悟、道之静、肀之达,或许才可能将这些一锅烩地贯通,回观这些,冄肀子花费了近三十年才偶有所得,才将这些粗粗贯通,由于精力和生命之时间限制,枝叶繁花之处,尚有许多细节涵待完善。




第二节 主要使用的方法论※
大多数人总喜欢去学习某些谋略书籍,籍希望于谋略来做事,但你们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谋略,都是方法论的一个应用,方法论是本源和根基,谋略是应用和枝叶,最本质的是要熟练掌握方法论,这样的话,则可以随机应变地使用谋略、创造谋略。
除了前述的几个原理外,新国学还使用了几个于原理类似的方法论贯穿于新国学理论之中,这几个方法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原理,此处单列的原因是,此处几个方法论更倾向于在分析过程中能够提供分析之角度、着眼点和方法,前述几个原理更倾向于提供分析问题的工具:
一、天人合一
这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点,实际上是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之几个原理统一起来的一个表述方式,更是将人与物质运动规律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表述和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现代哲学概念之表述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类是遵从自然法则并利用自然规律的、人道取法天地自然之道而使得人具有了道之灵性。
天人合一是一个名词,其概念定义与词语形成不能混为一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天人合一之正意,那些胡乱纠缠试图剽窃并以之为其限定了目的性极强之用途的屁论冠以漂亮哲学外衣的儒妖理论之解释,找不出自然科学之依据、纯属儒妖意淫之胡乱联系,儒妖对天人合一胡乱解释之内容与新国学使用该词之内涵无关,也请儒妖不要企图籍此与新国学纠缠到一起。新国学籍此词与儒妖理论做一个声明式切割,儒妖理论是一个本质上在为封建君主寻找统治依据的理论,千百年来儒妖理论剽窃、改造、混淆了很多其他理论纳入儒妖理论体系,而一旦这些理论被纳入儒妖理论体系后,这些理论之原意迅即被曲解而成为儒妖自诩高尚、自认正统、自认正确、更嚣君论的工具,这些理论就由此被导入歧途去专事为封建政权合法论服务而得不到进一步之科学发展,纵观儒妖理论未见有甚科学之原创、反而到处充斥着剽窃和曲解,阉奴儒狗之性格莫不与儒妖此等行事之作风相关,新国学早已分析看清了儒妖理论之本质,任何与儒妖理论有类似结论的内容都与儒妖无关,是新国学根据哲学原理与前人经验知识(非儒家)结合而推导出来的,读者切莫将新国学与儒妖理论做任何程度的关联。
更确切地说,新国学取天人合一之思想主要是源于广义道家之理论和实践成果,包括了玄学之山医命卜相之后续、道教内丹功等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物质世界的每一个事物,都有相通的物理共性,这种共性就是宇宙的本源,当我们采取天人合一方法的时候,未必找到的就是共性,还有可能是某事物的个性、或者某类事物的共性而不是宇宙的共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特定的、具有共性可能的选择对象,多次重复地对比,就可以找到某类事物的共性,循次找到更上一层的共性、直至宇宙本源的共性。
必须要注意的是,为了寻找到宇宙的共性,我们还需要跨越一个非常重要、但却极其容易忽视的障碍,即,在选择特定研究对象时,必须注意这些被选择对象,一方面要主观地缩小事物的差异度、以便能够快捷地发现共性,另一方面就是很容易忽视的地方,即要主观故意地扩大被选择对象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度,这样虽然难度加大、但是却很容易发现差异度之共性。具体的把握火候,要依靠个人的灵感。
具体应用时,在此基础上,新国学赋予天人合一一个新的内涵,即,取样A与B两个不相关、弱相关、强相关的事物,然后,凡是被证明的A事物的科学规律,可以预设地顺推应用于B事物。至于A事物的科学规律是否在B事物上真正有效、产生何样结果,有待于观察,籍此结果,一方面验证A事物规律之正确性和普适性,另一方面籍此应用结果寻找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期冀获取新的发现,将此原因和发现再次反推到A事物上以便以A之规律在外推时所带来的变化去检验和发掘A事物更本质的内涵和规律。
另外有两个定律:
1、凡是自然界中固定的规律和现象,都可以在量子级别找到对应的结构及特性
2、凡是复杂的数学表达,都不是解释该现象的本源,解释某个现象的最本质的数学表达应该是最简化的、常人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未必会是常人的思维模式。
这是天人合一之天、物、人组合关联(天人关联、天物关联、物人关联等组合)之伪论前提下,寻找和验证天人合一之具体规律的一个方法。
新国学此处使用天人合一作为方法论之所在,系于如何从自然科学之角度、以前人的科学实践成果为依据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结合起来,与儒妖的那种意淫式胡思乱想地为封建君主政治理论服务无任何联系。
二、能量信息守恒法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能量守恒定律和信息守恒定律的一种转换,将这种定律转换为方法论。
通常,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是被动型的能量和信息守恒的计算,而这个方法论,是一种主动型的能量信息守恒的方法论,侧重于对能量信息转移和流动的主动推演。
宇宙中物质之运动,是有其导向因素的,这种导向因素之根源就在于能量之传递和流动。当我们考察物质之运动规律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观察物质之表象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需要从能量传递和流动的内在因素上去观察物质运动规律之根本原因,从而更彻底地掌握该物质之运动。
这种能量之观察方法,为科学探索提供了一个更宽阔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阴阳对称和对立
道德经和阴阳五行理论对此讲得很清楚了,已经囊括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的矛盾律和对立统一规律,阴阳对称和对立则更进一步地包含了事物具有正负两种属性的辩证思维,即,有负电子则必然存在正电子这种模糊推论(矛盾律和对立统一律没涉及到类似于此的物质存在是具有正负对称关联存在即正负电子模式的概念)。
阴阳对称和对立之方法论,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即设定一个物质或物体之存在为正,那么对应于该物质物体自身的负的一面是否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存在于哪里,由此一下子开阔了探寻方法。
四、万物有用论
其实这个方法被用得很多,但是似乎很少人能够有意识地将这个观念当作一种方法论、上升到哲学高度来指导实践,我们在考察一个事物的时候,未必能够或者需要去搞清楚其内外在之结构、机理,因为人类的能力和知识在目前阶段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接触此类事物的时候,可以采取万物有用论的方法,考察其存在的意义和对外的影响,从而发现相关事物的奥秘、或许还能够从对其相关事物的考察中回过头来找到该事物的奥秘。
万物有用论是冄肀子综合总结出来的一种东方式的哲学方法,也即人类之整体、人类之局部、局部之局部、或曰哲学之本体,未必需要去追究某事物的根本和原理(东方式的说法是刨根问底),只要能够把握住该事物对本体对象有用的关键之所在就可以了,至于该事物之内在结构机理及作用于其他本体的部分,可以因各种因素而暂时搁置一下(如科技水平落后而无法了解人体原理之时、可采取万物有用论的方法搁置追究人体原理的研究转而专注于人体之功能应用,这就是东方式中医的起源发展过程)。
万物有用论分为四个层面的意思、过程和应用:
(一)、凡是事物存在于世界上,则有其存在的意义,所谓的“存在即自然”、天人合一之一部分内容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可以从该事物有用的“用处”下手去考察之。(“用处”可以被当作考察该事物多层面存在意义及其自身之结构机理的一个手段)。
万物之存在,有其“用处”,“用处”与“机理结构”是对该事物进行考察时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和两个最基本的方法。
更深一层地说,此事物之“用处”,在不同之环境和前提下,是彼事物之结构机理的横向、纵向、全局、局部、内在、外在等不同视角下的一部分,
(二)、这个客体事物(称为K体)之存在意义的大小与主体(以人类而言就是考察者、因新国学理论主要内容是阐述人类即人类社会、故后称考察者或R体)之存在意义是相关的(“用处”之依附效应,如奴才是依附于主子为主子服务的、故该奴才很有可能对主子管辖之系统影响巨大,主子死后若奴才无法另行依附此系统之新主子,则该奴才对此系统之影响立即接近或等于零。此时“用处”依据主客体之不同而不同)。
(三)、考察者是否、如何去详尽考察这个客体,取决于:
1、K体对考察者的存在意义和存在方式有多大影响。
2、如果考察者这个主体在某个A系统中居于支配地位、那么该事物对A系统而言则是重要的,换言之则很可能需要花费巨大精力进行对K体进行彻查;
3、如果考察者因各种内外约束而无法考察明白K体之结构机理、进而无法描述掌握K体之存在意义,则R体可以从K体与考察者R体的直接互动、间接互动、强相关弱相关、功能作用等层面上,去寻找K体对R体之“用处”,只要达到考察者对K体存在意义(“用处”)之一定程度的依存满足即可(此处已经开始涉及到价值的起因、也是东西方价值差别的一个所在)。
(四)、考察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搁置K体对R体的存在作用,主动或被动地考察另外一个客体(Ka体)时,主观或客观地发现了K体对R体之存在作用的机理结构。

万物有用论是将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用于人类政治理论则称为中庸)等东方哲学思维方法进行有效分割或提取、进而凝练而得出的一种新国学特有之方法论,这种方法论非常明显地具有东方特点、非常明显地区别于西方思维模式,如果将这个方法论之作用进行夸大的话,那么可以说,造成东西方人脑思维差异、进而影响到社会进程的最本质原因就是这个万物有用论的方法论:
东方人基本上只对“用处”感兴趣、专注于“用处”、认定(断定)结构机理都是为“用处”而服务的,故而东方人也可能会去研究客体的结构机理,但是一旦研究发生困难或者其研究的程度足够“用处”所需,则东方人就很少或根本不去研究客体之更深层次、真正的结构机理了。
西方人则大有不同,西方人也讲究“用处”,但是西方人往往会追根问底,以便将“用处”达到极致(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西方注重质量、东方注重数量的哲学原因)。此时西方人不但有可能会找到客体之真正的结构机理、而且往往会在这个追根问底的过程中发现相关事物的结构机理,进而在对相关事物的结构机理考察之时又反作用地得知该事物的结构机理,这种追究是循环上升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现更本质的内容。
不过西方人的这种追根问底之方式往往使得其对系统之整体认识被耽搁下来、陷入了钻牛角尖的境地,因为某个事物M之结构机理很可能非常简单,只要考察者暂时搁置对M考察、转而去考察另外事物或者相关事物,随着对另外事物或相关事物的机理考察之进展,事物M之机理真相或许会有可能轻易破解。
由此,西方式的科技进步在其起步阶段往往会钻牛角尖而起步缓慢,但是当越来越多的牛角尖难题被解决的时候,西方知识体系逐渐地由点及面地互联成一个系统、进而互联成一个体系。
非常有意思的是,东方式讲究“用处”的方法往往采取“水路不通通旱路”、“东方不亮西方亮”类的研究方法,迅速地形成一个系统、一个体系,但是当这个系统体系形成之时,基本上也就是这个系统体系停滞之时,因为“用处”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继续研究下去了。
此时,我们终于可以找到东西方之科技、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历史进程之内在不同的一个主要内在因素,西方往往在起步阶段不成体系、进展缓慢,而一旦假以时日则威力巨大,东方往往在起步阶段进展神速、体系成型,但是自成型以后则陷入停滞、裹足不前。所以东方社会繁荣发达之时间较早,但随着历史的进展,西方在各个方面都已经互联为高超极致的系统体系,进而以摧枯拉朽式的力量在文化、科技、军事等全方面的各个方面超越了东方。
东方模式之不求根本而只求其用的风格固然无可非议,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探索自然和世界本源的研究,故而东方社会虽历经辉煌却一直未能打开现代科学之门,除了那搞不清其科学原理和分子结构的瓷器、除了发现茶叶可以有助于消化等生活经验式的所谓科学知识之积累外,除了这些几近原始却不明所以然的发现可以在早期的西方猿人面前炫耀一番外,东方社会是否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这种现象的哲学层次上的根源所在呢?

五、命卜相对测法(玄学法)
说来说去,人类一直这么存在着、一直还在活着、一直这么瞎折腾着,从人类或许自私、或许高尚的心理和潜意识来看,这套命卜相之法才是人类个体所真正关心的东西。
什么是命卜相之法,说到天亮之时,这套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运用起来却非常复杂,没有非常多背景知识的人、没有舍弃一切俗见之素养功夫的人、没有超高哲学思维能力之人、没有恒心把追求真理当作生命目的之人,很难把握住这种命卜相之法,道理极其简单,没有上述功底,所受的内外干扰就会非常大、遇到难题就没有办法去解决。
这种命卜相之法,是一套逻辑方法和思维方法,运用的是那许多的所谓科学和非科学的知识工具,讲解起来有些复杂、理解起来有点拐弯。中国古代经常认为一些高人神仙能够知天象、算命理,原因就在于想得知天象命理就必须掌握很多的知识、具有很高的智慧,所谓的知识是什么就不必提了,所谓的智慧,说白了就是掌握某种方法论、逻辑演算和哲学之技巧的纯熟程度。
正是因为运用这套命卜相的方法论一方面需要很多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运用纯熟这个方法论,所以这套东西很玄乎,近乎当代所说之伪科学。因此冄肀子此处不将此方法论之细节书写出来,以免落得个伪科学的名声,同时,也省得很多半瓶子醋们、天旋地转之经济学家们再推断出诸多利国利民的高论出来。
这套命卜相之方法论,说白了就是将宇宙、自然和人类有效联系起来的方法和进行演算的方法。由于新国学基础哲学部分需要讲述宇宙、自然和人类之关系和规律,所以命卜相之方法论会在其中予以使用,但是冄肀子会注意其使用技巧的。
再进一步,只要你掌握了冄肀子前述罗列的原理、方法论和一些基础知识,演练纯熟之后,若你不弱智的话,通过回观新国学基础哲学之论证过程和方式、自然会领会到命卜相方法论之所在。

借用命卜相之玄乎的口吻,冄肀子说一句:天下雨了、地下雨了,难道你那里没下雨?哦,原来你躲在狗窝里,没被雨淋到啊。
六、灵感法(禅悟法)
这个方法,冄肀子本来是不想列入其中的,因为这个方法比较玄乎了,之所以犹豫再三而最终列入其中,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可以借此阐明一下佛道中西的人身阐述,另一方面,此方法确有奇效,只不过掌握起来,一是危险、二是非数年之功而不可为之且不见得次次有效。
不罗唆,直接讲主题,顾名思义,考虑问题经常需要灵感,灵感原因何在、来自何处?说来话长、请自己去新国学前后论述查阅。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科学家在讲述某次重大发现发明的时候,许多是在说,连续一段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困顿之后、或者某段时间苦思不得其解突然在某日半梦半醒想到了办法答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该科学家在不自觉中进入了一种精神状态。
接触过道教、佛教的人。大致知道佛之禅悟入定、道之入静,在佛教入定、道教入定之时,佛教会说消除心魔诱惑、道教会说别受引诱举火焚烧之类的话语,这是修炼之必经阶段,大概许多人进入这个阶段就会心慌慌、搞得不好有些人会直接就走火入魔进了医院了。
大家可有知道,在近现代的西方正规学术界,也有修炼此功的法门?而且是西方人以正规学术方式进行讲述并被西方学界接受的呢?此人就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在此方面讲的是人格--本我自我超我,并以此理论建立了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学说,哈,没有精神病的人估计是不需要去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这个弗洛伊德搞的这套东西在西方也算是比较玄乎的了,冄肀子对他们的那套笨拙东西、甚至理论讲述不甚感冒,但对其科学之求实精神却比较欣赏,虽然治疗应用的操作具体细节不甚清楚,但是却脱离不了精神分析的本质、书本讲解和手法原理。有了解精神分析治疗的人,大概清楚,精神分析之治疗,无非是让你成长经历中所受到的种种不良影响产生的对你的精神和肉体的刺激痕迹得到化解消弥。
由于西方人不懂得道教之入静、佛教之入定,所以西方人一旦需要去精神治疗了,那就确实是精神病发作了,把其以前所受到的种种打击而产生的反作用以所谓精神病人的方式一股脑地扔出来,就是精神病发作了,精神病医生以精神分析的手法对其进行治疗,就是医治上述的种种打击所造成的心灵创伤。
这种精神病状态的产生,是被动形态的,那么有没有主动形态的呢?有,就是佛道练功过程中出现的那种心魔、诱惑和幻象。但是,在佛道练功的过程中,非但恶性的、以前受到的心灵打击被激发出来,连良性的、以前得到的肉体心灵享受也一并激发出来了,这就是佛道练功和精神分析的异同之处。
此处不是专门讲解佛道与精神分析的异同及解决办法的章节,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新国学的专门章节查看。
精神分析之自我本我超我,在佛道练功中都有大致类同、似是而非、表述手法不同的地方相互对应。佛道之本质是宗教、且起源很早,采取那种方法进行讲述,无可厚非,一方面是限制了很多居心不良人士,但另一方面却会让很多人难入其门。
冄肀子把这个未必算是奥妙的内容讲述给你,等于是把佛道练功中的一些秘不外宣之口诀的实质告诉了你,你掌握了口诀,具体过程就自己听天由命吧,冄肀子也如佛道一样限制某些人,能把这个口诀说给你知,算是冄肀子在搞研究,不是为了劝善。提醒一下,那些内心丑恶的人,不要轻易练功,没人指导你,十有八九会出问题,你心性所在,即便知道的这些口诀实质也未必有用,那些心性良善的人,知道了这口诀之隐秘所在,会有不少帮助。
新国学之涉猎太广太深,皮毛之社会应用或许三言两语便可以说清楚,但更有许多涉及理论内涵地方之讲解,就需要你有很多背景知识,每次讲解一个概念,大概都要对背景知识罗嗦半天,其实这个灵感法,若你有这些背景知识和体验,很短的解释就能说清楚了。
继续佛道之练功说。练功到了后来,会有实证,包括生理上和身体上的变化,再到后来,会在思维上达到一个境界,即,当你凝神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一下子就会达到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
再进一步,就是你的心灵会参与到这种思考过程中来,注意,由于名词概念的限制,此处用心灵二字未必正解,但为免于陷入玄怪指责,冄肀子也就用这个心灵二字了,道教佛教对此心灵二字有不言其多的名词和讲解,不懂此心灵二字的,可以去四处参照解悟。
现实之问题,特别是科学家考虑的那些问题,很多时候是需要大量的高速运算的,甚至要远远高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才能得到一个结果,既如,分形几何学在没有计算机辅助的时候,那些分形图集和维数计算,几乎不是常人能做到了,自从计算机运算能力和相关运算软件之整体水准都大大提高后,分形几何学才得到飞速发展。而科学家所考虑的那些问题,往往是万中选一、亿中选一、复合地复杂地求解方案或方程的。
心灵之特殊便在于,在某些时候可以突然达到非常高的效率和选择准确率,关于心灵的这点特殊性,不少正规文章已经有讲解,勿需多说。
冄肀子所说的这种灵感法,便是在诸多的方法论不起作用的时候,所能采取的最后一个办法。
这种灵感法,可以通过佛道练功的方式,达到一个进行灵感法思考的基础能力,然后采取办法进入灵感法所需之状态,以获得灵感法之求解。
灵感法应用之时,未必次次能进入状态,进入状态的几率大致也只有10%左右,并且还要有准备期、储备期、运行期,一次下来,必然是精疲力竭的样子。
而且,未必次次有效,冄肀子总结一下了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科学家的那些问题,很多时候也是错误的思路,未必会获得心灵之感悟;二是,储备期的知识背景储备未必达到了效果,三是心灵之感应运算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灵感法的上述过程和特性,公开讲述搞得不好会引发迷信和争议,并且此法之运用,往往至少要有数年的练功准备,佛道之那些功法,一如精神分析之治疗一般需要以年来计算一样,种种之原因理由,冄肀子便不讲解了。
此处列出灵感法,还是起始那句话,一方面借此讲述佛道与西方科学某些相同之处,另一方面,此灵感法乃是一个虽无法普及但却很好的方法。
也许未来世界和未来人类,随着人类素质的整体提高,此法会得到一定的应用,那是后话了,新国学作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把能够思想到的、且认为有必要列明讲述的内容,在能够系统化的前提下,都摆明在这里了,也无须闲杂人等吵闹。





第三节 工具内容之简要分类


此处做简要说明,并画出哲学各部分推导演示图。包括:宇宙论、方法论、进化论、本体论【(佛性、元神、超我)人体学(人体心理学)】、自然科学、神学、修养学等各分支的关系及关系图。
宏观上,意识引导、决定物质,微观上,物质引导、决定意识


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暗世界。物质系统具有正熵与负熵的极限,突破这个极限,物质系统就发生质变。具有负熵的、处于稳定态的耗散结构的物质系统,就是生命的特征。熵的信息传递,就是生命系统的传递,有正熵走向负熵,再走向正熵,就是一个生命周期。生命的产生和灭亡是由熵信息决定的。
只有生命系统,才会具有暗物质。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关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与木的特性相近,则归属于木,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则归属于火。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
自然界 五
行 人 体

味 五
色 五
化 五
气 五
方 五
季 五
脏 六
腑 五
官 形
体 情
志 五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量子通信中,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之间的比例,量子比特,理想化状态下应该遵循物质、暗物质、暗能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3%:24%:73%,在现实通信中可能会随着环境变化有所增减。


第四节 概念、名词、注释的命名规则
由于这种系统化的梳理方法会涉及到无数的新概念、临时概念、交叉概念、重叠概念、集合概念等需要表达清楚的内容,在历版(即历史版本的简写、此处做个示范)之中的用词已经成了新国学分析、表达和书写的一个障碍,故而此处也先行拟定一个用词规范,一方面可以使新国学之概念表达清晰、脉络条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习者快速跨越概念理解之障碍。
对于这种用造词方法中比较拗口或容易产生歧义的,以后将在某个章节或单独文章予以统一再次命名。
一、若要将不同的名词(某事物)集合起来表达一个概念集合,原则上取其前一个字,再取名词集合中共同具有或者能清晰表达此集合的字,如在描述生存体的时候,需要将生命体、天体、物体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常用的新概念进行表达,生命体属于物体,但是用物体这个名词很少用来表达天体,故而以“物天体”这个名词来表达这个概念。
二、



注释的组成
一、后续:只将在本版之后继续书写。
二、略: 指目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已经比较完备。
三、秘: 指不做公开交流,只在新国学相关场合进行。
四、前文后文:指版本文章中的其他章节中讲解。
五、旧版:指在新国学系列版本中指旧版已经做过相关论述,具体请自行详查。
第三章 宇宙之存在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原则,即,我们人类当前之描述并非宇宙之真相,而且我们人类永远不会明确宇宙之真相并掌控宇宙。逻辑地说,宇宙是人的主宰,人不是宇宙的主宰。一旦人类明确并掌控了宇宙,那么人类就成为了宇宙的主宰,也即,人类即上帝---如果人类之进化依然没有摆脱物质之肉身的束缚,那么这是永远不会发生的。


第一节 时间是人类用于观察物质运动的工具
先从时间这个本质概念上下手。时间只是人类用以比较宇宙中不同物质的运动快慢和运动特性而引入的参照坐标,如前所述,时间之基本计量单元--秒--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用铯原子133之能级跃迁来界定秒之长短,理论上,此方法会因测量环境之不同带来相对论效应而带来理论上的误差,用相对论的光速之秒来界定秒之长短,也会因无法测量30万公里的光速之秒而带来问题,时间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时间只是具有感知能力的生存体的一种空间感受,就目前人类所知,时间的属性和唯一使用者是人类,能够对时间有所感受的也可能只有人类(动物的时间感受如何呢?动物应该有时间感受,所有的动物都有时间感受吗?时间感受之属性,理论上应该是一种智慧的象征)。
宇宙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存体和非生存体,这与宇宙中的物质究竟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区分是不一样的,采取这个角度和分类进行观察,主要目的是要将方向逐步集中到生命、人以及人与宇宙的关系上来。
什么是生存体呢?物天体、特别是天体中有许多是耗散结构的系统,但是这种耗散具有恒定、非恒定、均匀变化、曲线变化等分别,由此就具有了耗散率的概念,即,物天体之系统耗散着某种东西(主要是指物质和能量),由于吸收和释放的比率不一样,就具有了耗散率这个概念。具有耗散率的物天体称作生存体。
耗散率是否变化,取决于该系统非表象的内在因素(若系统特指人体的时候、这种内在因素被道家称作“元神”、“元气”、“真元”),若某类的物天体之个体的耗散率都规范地呈现某种曲线式的变化,那么这类物天体就被称作生命体。
有了这个概念和分类划分,我们便可以对宇宙中的物天体中哪些属于生命体、哪些不属于生命体就有了一个本质上的划分区别,考察这类生命体的共同特性、个体特性,则很有可能使得我们寻找到人类生命之起源、演变、本质和未来。
以前科学家一直认为生命体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依靠光合作用及其生物链传递来生存的,但是自从在太平洋深处发现了一种硝基微生物后,这种对生命的定义便被动摇了,因为这种硝基生物之成分不是碳水化合物、依靠分解深海火山附近的硫磺而不是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
这是一个特例吗?按照科学对自身的限定和证伪原则,即便仅仅是这一个特例也足以推翻自然科学对生命所下的定义。




凡是具有耗散率

第二节 用于分析宇宙的时间法和周期法
时间法是用时间这个概念作为计算基元来分析宇宙,这样就把主体观测者的各类主动被动因素排除掉了(因此会产生未知结果)。
时间法未必不是一个好的探索宇宙奥秘的方法,但是,时间法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考察具有耗散性质的生存体,一直在不具有耗散性质、也即不具有时间意义的静体(自身不耗散、命名为静体)上研究,用没有时间意义的静体来研究宇宙,这种研究方法的前提是直接将生命排除在外,所以纵观目前基础自然科学的各项成果,几乎很难找到与人类本质相关的内容,究其原因,是基础自然科学、现代物理学的用以研究宇宙的隐含前提就是将具有耗散性质的生存体特别是人类排除在外了。从哲学意义上来看,宇宙规律是先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和存在为转移的,对宇宙规律的认识--科学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撇开人类属性去探索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前提性谬误。
为了将人类纳入到基础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冄肀子采取了一种命名为周期法的方法论,周期法是用主体(观测者、人类等)之理想化生存周期来作为计算基元去分析宇宙,这样就把主体所受到之各类主客观作用纳入到分析宇宙的观测分析过程中。此周期法尚且有些不成熟,相关的理论基础铺垫尚须完善,冄肀子为此已经下了一番研究并做了一定量的描述,但限于运用基础科学原理(如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运用上尚有一定瑕疵、逻辑论证还需更加严密,所以此次版本是否发表尚未决定。
相对于冷冰冰的时间法而言,周期法也存在周期校验的困难,但是时间法也面临困境,只不过时间法被人类应用的历史较长、积累较多而已。早期的宇宙探索使用时间法,可以排除科学萌芽时期的所谓迷信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但是当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已经走得离人类太远了,人为因素在科学中的地位已非是否存在干扰的问题,而是科学究竟是否是人类之学、人与科学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了,从人类社会道德演化过程、从科学所导致的人类当今迷信于物质决定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等方面来看,自然科学之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效应已经开始呈现负面效应逐渐大于正面效应的境地、此境况恰如古代宗教发展到极端带给人类自我极大束缚的的境况,两相对照、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冄肀子本身出自工科、转身于社会学、尚未入任何宗教,故既对自然科学无偏见、对宗教也无偏见)。
周期法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将会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因为周期法是以生存体的理想生存周期作为宇宙进程、物体变化运动的基本测量工具,如此设定,虽然有些牵强,但是古代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过探索,此周期法若得以一定程度的推广,必然将宇宙的研究全面引向生存体和人类,也将在根本上彻底地改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出现了一个崭新境地和分析结果,甚至将宗教学也关联进来,由此可以将目前所存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出现脱节发展的趋势、结果和现象抑制住。
在时间法周期法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采取双向对照法、即时转换法来将周期法和时间法的结论成果换算,虽然这会加大研究的工作量,但其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将人类关联进来,另一方面在互换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两个方法中的缺陷、局限和未知点。如在解释相对论双生子佯谬之时,用周期法可以直接解释出佯谬所在,也可以将时间法和周期法对应互换来解释。
其作用机理、逻辑机理和哲学机理如后,对于主体而言,采取时间法还是周期法,取决于主体之观测目的和遭遇困境。
周期法是将生存体的一个理想化存在周期作为基本计量单位,如人类的理想化生存生命周期若是100年(定义为1R)的话,那么以1R(100年)作为计量宇宙年龄的基本单元之时,宇宙年龄(时间法之计算结果大数约是50亿年)就是0.5亿R;再例如,以时间法概念下生命较长的乌龟之理想化生命周期之10000年作为计量基本单元:1W,则宇宙的年龄约为50万G。
上面举例中,是以地球环境下的观测者来分析宇宙年龄的,设想另外某个星系之行星X环境下的某个观测者来观测分析宇宙,居住于X行星之主体为X星仙人,X星仙人之理想化生命周期为X星之年的概念下的1亿年,即1XL,则宇宙之年龄为50XL。
X星仙与地球人类观测结果之50XL和0.5亿R的计量互换,是以主体所在环境之X星与地球的时间单元--年之定义而参照互换用以计算的,即X星之1年等于地球的1年,进而,X星与地球上的观测主体--X星仙和地球人--之理想化生命周期作为计算单元的互换等式为1XL=50万R。
周期法在哲学层次上解决了自然科学遭遇的时间困惑、解决了宇宙年龄(宇宙诞生及起源)难题,其中包含了对相对论等应用、包含了对测不准原理的解释、包含了对时间之基元的阐述。
一、时间法
时间法目前被人类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是一个基础之基础、人类常识可以理解、略过不谈。
二、周期法
作为主体(本文中暂时限定为观测者、人类,在哲学部分用主体表述、在社会、自然科学处则用观测者和人类来表示,这样使用主要是由于场合和表述范畴之不同而特定之),必须是一个生存体,只有生存体才具有观测能力的可能,非生存体如一块石头、一滴水,连生存体之概念和等级也达不到,更不能作为主体了,非生存体可以作为参照体、能量源、工具源来看待和使用。
周期法之主体是生存体,观测者自身所使用的工具因观测者之生存存在系统环境的不同,而使得对宇宙观测分析之结果大受影响。
周期法作为相对于时间法的一个底层变量之法,带来的将是诸多的理论和应用,这些理论和应用,冄肀子将其合并称为周期运用学。
周期运用学既是新国学哲学的一部分,也因其辐射范围和理论范围非常宽阔而与新国学理论一样,有基本原理、学术框架、方法论、应用理论和接口层等类似于新国学理论的构造结构,见后述。

三、周期法与时间法带来的差异
人为干扰之差异
由于周期法使用的是生存体系统的生存时间作为观测、计算系统变化的参量,而时间法则是统一的参数来观察,这样就导致在观察生存体系统的时候,生存体系统的自身进程被时间参数放大或缩小,其带来的结果是,当我们单独研究一个孤立系统的时候,系统特征不会随着时间单位的大小而难于分析,但是当我们研究多系统或无穷量系统交叉的时候,时间法就会导致各系统的进程、特征及其作用很可能被人为地放大或缩小(相当于以观察者自身的感官和时间感受去评判其他系统、导致观察结果具有类似于人为干扰或融入系统的作用)。
举例说明,如测不准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按照周期法的概念,这是将人为观测因素强加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之中,试图让微观粒子以人为测量的方式呈现其运动规律。
1927年玻尔作了《量子公设和原子理论的新进展》的演讲,提出著名的互补原理。他指出,在物理理论中,平常大家总是认为可以不必干涉所研究的对象,就可以观测该对象,但从量子理论看来却不可能,因为对原子体系的任何观测,都将涉及所观测的对象在观测过程中已经有所改变,因此不可能有单一的定义,平常所谓的因果性不复存在。对经典理论来说是互相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成了互相补充的一些侧面。
在微观世界,由于测量仪器本身是物质的、要进行物质运动(产生时间效应)的,测量环境要受到主动或被动的人为干扰(干扰就是物质运动、物质运动的刻度计量就是时间),这实际上导致时间法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可知的观测误差。
从某个角度上理解,周期法的一个通俗的、形象的比喻方式是,以猴看猴、以鸟看鸟、以鱼看鱼,这样就很容易得到猴、鸟、鱼的规律;时间法类似于以人看猴,怎么看都觉得猴子很奇怪,以人看鸟和鱼,总觉得鸟和鱼很自在。

周期法的哲学来源,一方面算是冄肀子对一些现象、理论经过无数次总结和提炼的灵感突发后的总结和演进完善,另一方面,事后想想,这种思想大致应该源于古代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之弃智绝思心随神动、佛家之无他无我等哲学境界吧。
按照中国古代的谋略学说来比喻,就非常有意思了,叫做,打入敌人内部,哈哈。
上面是周期法与时间法之观测干扰误差的描述。
周期法与时间法之非线性进程描述
很容易理解的是,时间法对所有系统之观测和描述都是采用均匀的等量时间分解的观察法和计算法,但是,宇宙中几乎所有事物都不是以均匀的进程运动着的。
周期法是用被观察事物自身的存在周期进行观测和计算的,这样会更恰当、或许更精确地描述该事物的属性。
从事物进程的非线性去理解的话,时间法叫做以线性观察非线性,周期法叫做以其自身的非线性(或相似的非线性)去观察描述非线性,这样,无论被观察事物如何非线性如何复杂,由于采取了与被观察事物理论上等同的非线性,则观察出来的事物一方面在理论上不会受到人为观测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做到观测描述的准确性。
例如我们在观测电子运动的时候,一直人为电子是无规则的运动,但是(冄肀子数学功底和理论物理功底在讲这个电子----量子理论认为不存在,仅是一种量子态----的时候可能会闹笑话,不过此处是为了表达一种概念,不是去解释和计算),当我们将自己作为电子、并且采用电子运动方式跟随电子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很可能看到的是一种规则运动。^_^,这里开一个科学玩笑,弄一个微镜头,将事先拍摄到的电子轨迹输入控制微镜头的装置中,让微镜头也像电子一样在原子附近瞎转悠,看看那个真正围绕质子乱跑乱爬的电子在瞎忙活什么呢,也许伟大发现就这么诞生了,原来电子在质子周围抓苍蝇呢,呵呵,原来电子运动的轨迹就是苍蝇乱飞的轨迹,哈。很遗憾,电子如果是量子态而不存在的话,没了电子,还去看什么热闹呢?
周期法的一个难点是,事先设定好、观察好、模拟好被观测事物的运动规律(周期运动或运动的某个阶段等等),如何做到呢?数学工具、原理、方法论等轮番上阵吧,做不到精确程度、也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或者采取分步进展法,先设定一种方式自认为最好掌握或最可能的方式,获得下一个模拟或准确方法,N次非线性迭代后,也许能找到宇宙之本源。
略微用不精确的数学程式总结一下,时间法在观测事物的时候,采取的是T=N*1秒,周期法在观测事物的时候,采取的是Z=N*[k*f(t)+a]的方法去观测描述事物。
非线性地总结一下,公猫看母猫,漂亮又美丽;雄鱼看雌鱼,甜蜜在心里。咳,公猫看雌鱼,横看是好吃滴、竖看也是好吃滴。人看猫和鱼,这群官匪的奴才畜生,胡吃乱搞,哈。

周期法的量子理论之准备
采用周期法进行计量,与时间法相比的一个好处是,相对论有时间静止的环境,而在量子世界,时间更是一种未必需要的参量,海森堡绘景状态本身不随时间变化、量子相关等等,此时是否需要引入一个参量对事物的变化进行观测呢?周期法之引入大致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周期运用学
周期运用学根据应用分为可以分为宏观周期学和微观周期学,宏观周期学用于宏系统、微观周期学用于微系统。
由于在时间这个最基本的时空思维之维度上产生变换,使得目前许多理论学说所遭遇的困境或者面临的难题,可以在新维度上看清其本质。当我们在新维度下看清本质之后,将这种解决问题的程式再行变换回以人类目前习惯使用时间效应的四维时空下,就可以得到目前人类习惯的时间法之对策来获取现实解决问题的程式。
周期运用学由于采取了相对论的时空效应进行分析,同时依据相对论的质能转换原理之拓展,进而逐步摆脱了时间空间之约束,暂定方向是物质环境之物质运行规律现象背后之能量场运行本质、物质系统(指具有耗散性质的物体或系统,偏重于规律性耗散系统即生存体,非耗散暂不在研究之列)相互之间如何以能量场进行相关的,现代前沿科学的耗散理论、协同论等理论,侧重于物质形态之间的、现象上的、表象上的相互作用,周期运用学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周期运用学虽然也考察研究物质形态等内容,但是考察的重点是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否有能量场在起作用、究竟是什么(冄肀子自身认为是能量场和信息并将之与暗物质暗能量合并起来以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来考察计算和构建)且如何起作用、规律是什么、如何将之应用于人类社会。
举例,周期运用学是如何运用相对论之时空效应的呢?
设定一个观察者孔小二,孔小二所在是地球,故,孔小二之思想中的年月日时分秒,是基于地球、太阳系环境下的年月日时分秒的概念,根据相对论的时空解释,在巨大引力场的作用下,时空会产生弯曲,即,时间会变长变短,地球围绕太阳一圈为年的计量单位,秒则如下:
秒的定义:
* 视太阳秒是指视太阳日的86400等分之一。
* 平太阳秒是指平太阳日的86400等分之一。
* 历书秒是指1900年1月0日12时的平太阳秒。
* 原子秒是时间的基本国际单位,它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它还是现行阳历的历秒。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铯133原子及其所处的太阳系是否存在时空弯曲?其他星系是否存在时空弯曲?撇开太阳秒不谈,相对论约束下的时空对铯133原子的能级跃迁是否产生影响呢(也即作为标准坐标参照系的时间计量单元是否变化了呢?)?太阳系的时空弯曲所导致的不同局部或者相对于宇宙而言的标准时空弯曲之时间变化是多少?
也即,我们人类所身处的太阳系的时间计量基本单位,未必普适于宇宙的每个地方,所以用太阳系环境下的时空计量方法去衡量其他星系的时空,由于存在不可知的时空弯曲因素(相对于时空),则作为主体的人类观测者而言,未必会计算出、感受出其他星系的真实之时空效应。
我们在形容相对论时空之时,常用时光机器、光速宇宙飞船这个例子(双生子佯谬)来形容时空效应的奇妙,此处为逻辑严密,把光速飞船的速度降为亚光速,即,两兄弟A、B,一个A乘坐亚光速飞船去旅行、一个B留在地球上观察,当旅行的兄弟A回来之时,两人的年龄之差会产生变化,即,去旅行的兄弟A在亚光速宇宙飞船上的时间是凝固或变化很少的、例如一天,而地球上的兄弟B却经历了100年(100年是举例的非计算数据)。(此处,撇开究竟A是在做高速飞行还是B在做高速飞行的参照系问题,预设定地球上的为静止。)
这种亚光速宇宙飞船的时空效应的举例,就是新国学采取周期法进行计量的原理所在,为什么飞船上的是1天、而地球上的是100年呢(有些研究将高速飞船的转弯、掉头等过程也予以计算、此处也撇开这种考虑,采取的是举一特例进行证伪的方式,或者干脆限定该亚光速飞船做了一个圆周高速飞行后回来了)?关键之因素在于兄弟二人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因此飞船上的时间计量单位之一天需要换算成地球上的时间计量单位之100年(高速运动状态下的时钟变慢、尺度缩短等因素计算进去),这样才能将兄弟二人进行比较。(呵呵,剔除了这么多干扰因素、也许会让人很晕:),其实用大白话也许可能会将这种举例说得更清楚,但那样就等于在聊天而没有逻辑严密性了。)
进一步,由于飞船上的环境与地球环境不同,一方面是其时空效应不同,另一方面这种不同导致了理想化状态同样环境下寿命都为100年的兄弟二人之寿命产生了变化,变化的根本在于构成兄弟二人肉体之物质的运动模式和规律发生了变化。(此处撇开了理想化的、时间静止的光速飞船来说明问题)。
亚光速宇宙飞船说明了太阳系用以进行时间计量的基本单位,受到观测者身处环境的影响,而这种环境变化的根本是,物质运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时空效应之计量时间单位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人类现有知识常识所习惯性思维下的物质变化运动之快慢是与时空弯曲之引力场、强引力场导致之物质变化运动快慢、用以计量时间之同一物质在时空弯曲效应下产生了变化而导致时间计量错位这两个因素相关的,假设光速飞船上的兄弟A之肉体的理想化生命周期为地球100年,那么如果该兄弟A在地球上生活了99年,在光速宇宙飞船上生活了地球上所缺的这一年,同时设定宇宙飞船上的环境没有导致该兄弟A之肉体物质运行发生变化①,那么该兄弟A之周期寿命在光速飞船上还剩1年,这样,该兄弟A的理想化整体寿命应该计算如下:地球环境之100年,加上光速飞船环境下之1年(亚光速飞船环境下之一年换算成地球环境的时间设定为1000年),该兄弟A之理想化寿命为1099年,而不再是地球理想化环境下的100年寿命。
唯一能让飞船兄弟A之理想化生命周期、地球时间、光速飞船时间得以统一地标准化表达的方式是,由于提前设定了地球环境和光速飞船环境没有导致该兄弟A肉体物质运动发生变化①,在地球和飞船两个环境下都生存过的飞船兄弟A之理想化生命周期之100年(1R),是标准化统一而可行的、用以计算地球和光速飞船之不同环境下的时间的标准基本计量单位,由此标准化计量单位1R对宇宙进行观测,则宇宙时间则可以得到不受地球环境和光速宇宙飞船环境的影响。②
①是做了例外排除,②是例外排除之后的结论,① 的例外排除是否成立呢?不成立的话又会如何?根据相对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速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某一物质运动的距离与其它物质运动的距离的比值。这就是时空的相关性:时间就是空间,不过是某一特定物质运行的距离。光速向我们飞行的物体,它所有的信息都会压缩在一起传递给我们,而不是时间变短了,光速离我们飞走的物体,它的信息会分解地慢速传递给我们,而不是时间变长了,这就是说,① 的例外排除是正确的,飞船上的兄弟A仍然在过着与地球一样的正常生活,其理想寿命没有产生意外变化。
由此看来,理想化寿命即理想化生命周期没有改变,兄弟A/B的寿命感知和生命长短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时间法计量出来的时间,如果两人老老实实地各自呆在飞船和地球上,两人都觉得自己活了100岁,如果两人心气太高,只要一去观察对方,问题就来了,让谁来做高速飞行呢?是做远离式的高速飞行还是趋近式的高速飞行呢?究竟是谁在相对于谁在做高速飞行呢?心气太高的结果是,双方可能都觉得对方活得时间长,可是实际上都只活了100岁(不考虑高速飞行下究竟是否产生生理变化而带来寿命伸缩),哈哈。
上面的这个例子够晕的,具有一定相对论知识的人应该会看懂,还可能会找出此例中冄肀子的相对论或逻辑纰漏,不懂或不太明白相对论的人就苦了。其实这个例子绕来绕去,无非是在说明一个问题,用时间法考察宇宙的时候描述起来大多让普通人很晕,连高级科学家也可能要不时地晕一阵子,而此时用周期法这非常简单明了了--- 兄弟A/B都只活了100年,因为兄弟A/B所属的生存体种群之理想化生命周期就是100岁,高速飞行地飞来飞去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幻象。(高速飞行究竟是否能带来生理变化、与地球不同的强弱引力场会给理想化生命周期带来什么效应,这是后文将要叙述的)。

总结一下,身处该光速宇宙飞船的兄弟A,具有一个自身肉体之物质系统属于标准化的理想化生命周期,在某些场合下可以效果较好地优于时间法来计量宇宙统一时间(这只是从观测宇宙的一个侧面角度上来看,很可能此周期法将带来更多的科学内容),那么我们如果在现实宇宙中寻找到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理想化生命周期呢?
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理想化生命周期,就是一个具有观察资格的生存系统的标准周期,此标准周期也就是新国学之周期法的定义,是新国学周期运用学的基础。毋庸多言,此周期法有其天然地将人关联进冷冰冰的现代物质科学里面的好处,但是标准周期的寻找、测量、界定和使用也会如时间法之难题一样面临一些不同于时间法难题。
这样,新国学周期运用学,已经将引力场、时空变换、时空弯曲等效应以及导致这些效应产生的基础--物质场(大到天体、小到粒子)和能量场关联起来了,也即,在一定的程度上,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学等)关联起来了。
以周期运用学为基础,是在人类这个主体目前习惯的以物质存在为计量依据的思维模式之基础上,添加一个以能量场为计量依据的体系理论,融合以物质存在和能量场存在为一体的计量分析,成为周期运用学之内容。
在这种双重模式的计量分析下,人类目前的真理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等都被或可以涉及到,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计算依据和模型分析依据,甚至会在本质上产生冲击。
在冄肀子目前所做的研究中,周期运用学中还包含了使用混沌学、突变论、系统论、中医实践论进行奇异点、变异点的模型和数学之分析计算或者预测,合拢起来则形成了对经济理论、政治理论、社会学理论的本质分析和应用,对经济理论中之经济危机的分析和对策、对政治理论中的政治体制等等,都有实际现实的指导价值。
经济、政治、社会学等用词之领域涉及到的大多是宏观层面,而日常生活和人类个体等微观层面上的预测应用分析,就是所谓的命卜相之领域了。此宏观与此微观相互串联映射、此四维时空和四维周空的互换结合,拓展了周期运用学的精准度和真理本质,构成了新国学之主体应用和宇宙应用。

前面讲述了周期运用学将以新国学理论同样的构建方法构建逻辑运算层、人类规则层、应用科学层和接口层,但是具体如何呢?
此处可以坦白地说,周期运用学由于空白领域甚多、涉及到的应用领域复杂,在哲学层次上立论较少而在应用层次上理论较多,所以周期运用学岁属于新国学之一个分支,但其运用的原理和工具较新国学理论整体而言复杂得多,现代科学之原理大致有能量守恒原理、信息守恒原理(其他的公理有些已经囊括在新国学理论中、或者常识性公理,就不特别点出了),工具大致有,数学方面:概率论、微分几何学、黎曼几何学、拓扑学、应用统计数学、运筹学、离散数学,分形几何也算数学范畴吧?(貌似分形几何学还没归类的样子),理论大致有相对论、量子理论、中医理论、道教内丹功理论、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心理学等,其他不多说了,晕天晕地,糅合了很多东西,未必样样有用,也未必样样精通,或许只是借鉴了数学中的概念和模型等等,慢慢地搞吧。与新国学整体理论相比,此周期运用学的研究较少涉及古今历史(呵呵,历史如迷雾、总是不让你搞清真相的),对新国学理论之人类规则层的道德、价值等类的内容也涉及较少,也还没研究股票期货如何预测,呵呵。

至于如何形成、形成了何样的与新国学理论这样具有层次的、具有自建易用特色的方法论和工具,是否成熟、如何应用,冄肀子出于各种原因,暂时不予提供了:)搞了N年、累得要死,卖个关子吧。
第三节 周期运用学简明原理、框架和构造
首先要明白一个准则,即,周期运用学和原始基理是搭建一个沟通自然科学和生命学、人类学的桥梁,在这个准则的指引下,你就会对周期运用学的分类、构造、原理概括、方法论凝练等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对周期运用学中的名词使用和现象分析之取向也会有较好的理解。
一、周期运用学分类
宏观周期运用学
新国学在此类应用上尽量将一些已经建立的模型工具和数学公式在随后的新国学应用理论中表述出来,而对于尚未完善之模型和数学公式,则可能在新国学网的某些讨论场合进行讲述。
本文中,尽量将有益于人类社会进展的理论结果罗列出来,由于一些相关的模型工具和数学公式尚未成熟,这些结果未必在真理之程度上百分之百地正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微观周期运用学
鉴于点面十分复杂,并且使用的工具多是前沿科学、相对论等常人很难理解的理论,所以一方面,如果要简单明了、逻辑成章、系统模块地讲述,则需要花费非常大的精力和非常多的时间来进行撰写工作,同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太难以理解,故而,微观之学,基本定位于小范围新国学网内部版块。
二、简明原理
最直接的内涵就是,将一切回归到能量、信息和量子世界中去,这样便可以做到参数最简化,避开物质的各类复杂参数、时空、维度等等,或者说,避开物质世界的幻像,将一切都用本源来看待,在了解、构建、形成整体和细节之后,再回归到物质世界去采取相关举措。
西方科学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于个体、粒子的底层研究,这种方法具有西方哲学的特点,由此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效果。东方哲学则几乎相反,到处都是泰山、到处都是伟大辉煌(这种研究方法在东方社会的社会学说中体现非常明显、看到利己的不同事物便跪拜在地山呼伟大),泰山、伟大辉煌背后的构成因素东方人几乎很少去研究,“为尊者讳”等儒狗精神很多时候阻挡了科学规律的进一步发现,这就是宋狗王朝后期儒妖理论开始居于政治统治理论地位后中国之社会发展基本停滞的根本原因。
举例说明,一群人在黑夜中打群仗,西方科学家带着低级的红外夜视仪观察。由于这种红外夜视仪只能看清手脚的图象,结果,西方学者在并不知道这是一群人在打群仗的情况下,研究出来的是一群杂乱的手脚形物体在做着奇怪的各类椭圆运动,继而,西方研究者开始分析这些手脚形物体的构成和规律,直至研究到手脚上的指甲和手癣和脚癣,当发现手脚很可能是一种肉状物和骨状物组成时,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至于何时再研究到手脚上的血管和血液,猴年马月吧,此种方法即便研究到地球消失,也无法研究出该手脚是人类的手脚,这种黑夜内的手脚运动只是人类的一次群殴行为,何须奢谈研究人类呢,这大抵就是西方科学的进程。
此黑夜群殴在东方研究者眼中,更喜欢研究的是手脚的此类运动是否有武林秘籍、武功绝招,并尽量分析总结出一堆天马行空的招式,然后就不再去研究黑夜群殴究竟是什么现象和本质,直接拿着这些天马行空的招式去招收弟子发展势力(或者琢磨如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去治国平天下后、优哉游哉地享受美女软香抱满怀的天伦之乐了。这种现象在唐朝以前还好,上层社会对帝王很多时候不感冒,经常琢磨着进一步科学研究、艺术修养,宋狗王朝儒狗当家之后,人们都忙着货予帝王家、稍有成果就兴冲冲地奔着帝王家做治国平天下的狗奴才去了,儒狗学说所导致的名利取向和官本位思想,使得中国的科学研究几近灭绝。
写文章凑字数很容易,稀里哗啦的一会就几万字,上面一个小例子就轻松地占了很多字,下面说说简明原理,未必就这么容易凑字数了。
顺便给上述例子起个名字,把西方学界的上述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作“手脚研究法”,没有恶意,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明一下方向,呵呵:)
生存体系统的特征分类
周期运用学这个名字,本次版本予以启用,但是还未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把整个思想概括进去。实际上冄肀子所指的这个周期运用学,是一种将现象化解为一个个的独立系统的方法去研究的思维,是这种独立系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生存体系统,生存体系统具有耗散、自组织、涨落等特点,原理上,这种生存体系统在周期运用学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该系统与外界发生某种形式的某种交换(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一类是严格地不与外界产生作用,只在该系统内部发生各类交换活动。
在研究第一类生存体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第二类特征,其第二类特征是否影响到其第一类行为。
生存体系统的形成机制
生存体系统是以什么机制形成的,这种机制使其运动具有何种特点。
生存体系统的物质组成
一、生存体系统是否为一个基元系统,即是否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特色单位,此概念类似于分形几何学的最小自相似结构,生物学上大致相当于细胞。
二、生存体系统由什么物质组成的,组成该系统的物质各自有什么特点,如生物指物质组成最基本的是碳水化合物、基因等等。

生存体系统的存在周期及其周期内各阶段特性
该生存体系统存活多长时间,该生存体系统是一种偶然系统还是一种必然系统(种群类系统),偶然系统是否可重复发生并有共性,种群类系统的种群特征是什么,类似于生物界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等级,大象属于长鼻类,等等。
该生存体系统是否具有生存周期性,如某种动物具有寿命周期。可重复发生的偶然系统是否也具有某种生命周期。
在该系统的生存期间内,是否存在类似于动物的幼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阶段特性。
生存体系统的依赖性
该生存体系统是否具有依赖于其他生存体的存在而存在的特性,如肉食动物必须依赖于食草动物提供事物来源才能生存。
如,无论动物是否食草还是食肉,整个动物作为一个种群是否依赖于植物种群或者某些植物。
生存体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生存体系统是否具有自我调节内部活动的能力,是否具有与外界相互调节的能力。统称之为自适应能力。

其他特性
该生存体是否还具有其他不同于周围系统的特性


三、宇宙之生存系统类比分类法
宇宙中,星系天体有分类,物质粒子有分类,地球自然界的物种有分类等等,其分类如下:
天体星系
物质粒子(元素周期表)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我们纵向比较一下上述分类,可以发现,在某些程度上,某个分类中的事物在其分类中的组成原理、形成原理、作用原理,很可能会在其他分类中找到对应的事物。
万事万物有相通之处,大到天体宇宙、中到生物种群、小到微观粒子,都在默然遵循着某种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在这个规律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呢?
在这种类比和类似作用下,生物种群有人类想象中的生命迹象,那么天体有其自我认定的生命迹象吗?人类之生命伟大、还是天体之生命伟大?

这段暂时不写了,写起来要翻查很多资料。如果你智力还正常的话,此段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大白话的意思就是,甲对应A、对应1、对应一,无论甲、A、1、一,剔除其表皮和嫩肉,骨头都是一样的或者类似的,属于NO.1。人类是最黑暗的家伙,什么都吃;黑洞是天体最黑暗的家伙,也是什么都吃,所以人类和黑洞属于一类,是黑社会老大。猪比较笨,被人吃了;X天体比较笨,被黑洞吃了;所以猪和X天体属于一类,是黑社会的好食物。
无论天体、人类、粒子,还是宏观、实观、微观,都存在一个类似于生物链、食物链的机理,讲得就是这个意思。
得出的结论是,大到天体、小到粒子,都按照某个机理组合、运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复合系统、生存体。好了,本段写到这里。

四、生存系统之方法论

1、上推法、下推法、平推法和混合法
当研究一个现象的时候,如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首先需要搞观察这个现象是否是某个现象的子现象(上推法)、是否是包含了诸多自成体系的子现象(下推法)、是否包含了多个现象的交叉(平推法)、是否为上述几个现象的混合现象(混合法)。
当搞清楚现象之组成后,才能下手更好地研究,否则将导致一锅粥式的乱研究。
2、系统法
现象研究中,要查看该现象是否归属于某个整体系统,属于整体系统的一部分现象,这个称作系统法。
如果确定属于一个系统,那么还要确定系统的这些现象之间如何作用和关联,然后再来看看所研究的现象如何下手。
3、



四、周期运用学构建总则及例证
周期运用学在分类、工具、原理运用上的内容不厌其烦地细化归类,并尽量提炼出未知效果的方法论来,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遇到具体现象的时候,如何通过这些工具原理方法论上快速定位并进行分析研究,只有这些工具原理方法论的底层工作做得越细越完备,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我们可以看到,分形几何的湍流、混沌论的吸引子、耗散系统高维相空间中的奇怪吸引子、超循环、自组织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周边的事物类似。这样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采取新国学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法等方法论,对现象、所属事物等等进行相互推论、关联,以便找到其中的规律,着手数学化、模型化工作。
下面举几个现象研究中的例子,说明周期法研究之作用、说明新国学方法论之使用方法。
混沌论的吸引子例证
周期法由于采用了生存体的生存周期作为运动的坐标,同时也未排除时间作为坐标,所以在研究一些复杂现象时,周期法会带来很好的解释,如混沌论研究的吸引子,指的是一个集合,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在任何一个有界集上出发的非定常流的所有轨道都趋于它。此时,时间法指的是时间趋于无穷大,而时间趋于无穷大(或者无穷小),用周期法的观点来看,是生存体系统处于毁灭和诞生的时刻,吸引子的终极性、稳定性、吸引性都属于毁灭和诞生的特征,此时吸引子的所有轨道会趋近于该吸引子之点。进一步,毁灭和诞生的其他特性可以赋予吸引子研究更多的思路和观察方法。混沌论中吸引子的定义大致是,相体积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收缩,各种各样的运动在演化中逐渐衰亡,最后只剩下少数自由度决定的长时间行为,即:耗散系统的运动最终趋向维数比原始相空间低的极限集合,这个极限集合就是吸引子。这样,我们可以将吸引子进行类比,类比于生存体系统的生命及其生命周期的特性,最终趋向维数比原始相空间低的极限集合的这个吸引子,就成为具有周期性种群生命的生存体系统的生命特征,如维数集合之一是心脏寿命(心脏寿命也受限于另外的因素、故而对等于混沌论的维数集合,后面其他相同)、之一是肝脏寿命、之一是肾脏寿命等等,基于这种思路、方法论,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研究混沌论吸引子的这些极限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周期法的实践作用。
在混沌体系中,周期性地重复某种运动系列情况则被称为“奇怪吸引子”,它本身是相对稳定的,收敛的,但不是静止的。奇怪吸引子是稳定的、具分形结构的吸引子。奇怪吸引子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对初始条件有敏感的依赖性。它有内外两种趋向,一切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它靠拢,这是稳定的方向;而一切到达吸引子内的轨道都又相互排斥(指数式分离),对应为不稳定方向。--- 这里的现象,可以用生存体系统的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解释,即,人吃饭了,就稳定;饭(就是其他小动物或植物,呵呵,马上要被胃口和大小肠消化分解了啊)吃到肚子里面了,到达吸引子内(就是到了吸引子内的肠胃系统,哈)的各类小动物或植物弄成的饭自然要被消化拆解而成指数式形体分离哦:)2、奇怪吸引子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具有非常奇特的拓扑结构和几何形式。奇怪吸引子是具有无穷多层次自相似结构的、几何维数为非整数的一个集合体。---这么说来,奇怪吸引子就是某个小动物啦:)两只前爪自相似、两只眼睛自相似,眼睛和前后爪以及身上的皮毛都是细胞组成的,自然有无穷无穷层次的自相似了…..反正这个小动物身上到处都有自相似了 ---
作为相空间点集合的吸引子,其维数必定低于空间的维数。低维性是吸引子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系统寻找目的态的过程必定是降维的过程。--- 很有意思啊,小动物忙活了半天,目的自然是要让维数很低的肠胃满足了,否则小动物瞎忙什么呢?(题外话:据某中医的实验数据,经络系统的维数是低于三维的二点几维,等于人忙活着吃饭、让肠胃舒服,肠胃忙活着让经络舒服,呵呵,那么经络忙活着为了谁啊,-- 嘘,不能继续乱猜,人、肠胃、经络都是看得见感觉到的事物,乱猜、再猜就猜到大多人都没见过的神仙那里去了)。
当相空间同时存在几个吸引子时,整个相空间将以它们为中心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内的轨道都以该吸引子为归宿,称为该吸引子的吸引域或流域。--- 越来越晕了,奇怪吸引子下设几个吸引子,就等于小动物下设手脚肠胃心肝肺等几个部门了--- 吸引子理论认为,复杂系统在状态空间中的行为轨线是由动力方程来表示的。它的动力学方程一般地是由一组“吸引子”所决定的。系统向哪个吸引子演化,取决于初态落在那个吸引域里,系统最终达到哪个吸引子是不确定的,一些微小的涨落都会导致系统走向某个吸引子而不走向另一个吸引子。-- 已经晕到分不清心肝肺和手脚的差别了,晕到把饭饭吃到别人肚子里的程度了,晕到是生一个大胖小子还是生一个纤弱千金的程度啦,反正晕到把这些都搅和到一起的程度啦,哈哈,呵呵,^_^--
在动态系统理论中,排斥子又称为源,吸引子又称为汇。一切有实际意义的轨道总是从源流向汇。处于不稳定定态的系统也“安于现状”,自身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但它们对附近的轨道没有吸引力,反而有排斥力。一旦扰动使系统离开这种定态,排斥力将使任何轨道远离该定态而去。由此缘故,不稳定的结点、焦点、极限环、环面被称为排斥子。研究排斥子也是吸引子理论的重要内容。--- 穷人没脑子、只会创造财富、没能力、只好安于现状,富人只长了个嘴和脑子,就利用市场规则、法律手段、政权军队把穷人创造的财富合理合法地全都揣到自己兜里了,穷人瞎忙活给富人创造财富、让富人光辉伟大地活着不说,还要欠债、还钱给富人,所以一旦扰动使系统离开这种富人设定的定态,穷人自然要四处流窜远离该定态了:)
这个吸引子理论,整个是一个手脚研究法,哈。要是还研究不明白的话,来学学周期运用学,先搞清楚研究对象是谁的手和脚吧:)
反向汇总之方法
在上面的一些举例中,用周期法解释了一些混沌论、分形几何的内容,在使用周期法搭建了用生存体系统解释自然科学难题的时候,已经搭建了初步沟通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的桥梁,反过来,通过这些桥梁,我们可以用自然科学的这些成果来解释人类自身和社会、应用自然科学的这些原理形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应用理论,这就是周期运用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手脚研究法”,古代中国人称之为瞎子摸象。

涨落、自组织、心脏和种群的形成
这个命题,是躲避不开的一个问题,暂时还未理顺清晰,以后再谈。

耗散结构结论内容为一个开放体系
耗散结构结论内容为一个开放体系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时,一旦体系的某个参量达到一定阈值后,通过涨落就可以使体系发生突变,从无序走向有序,产生化学振荡一类的自组织现象.由于人体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是复杂的耗散结构,所以耗散理论在医学上也会有广泛的应用,如酵解的振荡、跳动的心脏、人类的大脑都可被认为是耗散结构.
生命周期(即寿命)非物质决定论(伪证逻辑)

关于这个命题,自己先晕一下,因为这个命题将前述的周期运用学用严密的逻辑推导一下,直接就进入宗教了。







第二篇 宇宙论

先建宇宙模型,再根据模型阐述公理、原理,再解释目前自然科学的现象,再关联前沿实证科学,再关联人类社会现象,最后指出人类之作用。
上述是宇宙模型的建立及以后的内容。
新国学理论之宇宙模型的建立,基于许多公理、原理、理论、现象,经反复淬炼而得,尚待继续检验,但是其中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或许对一些领域能产生积极作用。
新国学之此三层空间及其复合,基于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以及多个目前流行的理论假说,属于非完善理论,利用其推导出几个哲学概念,目前,一方面或许此模型能带给专业人士思路扩展,另一方面,此模型之建立,主要是将其中通过逻辑方法得到的哲学概念之定论,用于人类自身在宇宙中的定位。
另外,此三层宇宙空间的基本模型,依据自然科学之规范,目前处于假说阶段,仅用于方法论模式的应用,以便获得寻找准确机理的手段和机会。
第一章 宇宙模型
第一节 宇宙的三层基本模型
由于新国学宇宙模型之建立是反复淬炼的结果,淬炼过程和内容非常复杂,为便于理解,此处讲解采取的是渐进式理解模式,即,每个先前讲解的内容,相对于下一个讲解的内容,是一种普遍性,越往后则越精确。类似于我们在学习物理学的时候,先学习经典物理学、逐步讲解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若直接讲解量子理论,那么经典物理学就是错误的,并且学生也无法学习和过渡到量子理论。

一、基本定义
1、为讲解和理解方便,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命名为明物质,以免于在某些地方与暗物质混淆起来、难以理解。
2、此三层模型分别是暗能量空间模型、暗物质空间模型、明物质空间模型,分别对应于暗能量、暗物质、明物质。此处需要注意,为表述和理解方便,将暗物质世界用暗物质空间来代替,将暗能量世界用暗能量空间代替,实际上,暗物质和暗能量之世界,没有空间的概念,此处及后文之所以称之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空间,纯属便于学习者理解、利于讲解方便。
3、量子被定义为暗能量空间的最小粒子,正式名称为纯量子。量子理论中的量子是指最小能量不可再分的能量子,此处的量子直接引用这个概念。量子对是指一对量子按照一定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量子体是指一定数量的量子按照一定的信息结构结合在一起。
4、暗物质粒子,被定义为量子理论中的量子体、量子粒子。暗物质粒子最小单元为信量子(相对于暗能量空间的纯量子),是指具有最小单元信息量的纯量子,每个信量子由两个纯量子组成,两个纯量子经过信息化变迁后,形成一个信量子,这个信量子与量子理论中的量子对是对应的。量子体和量子粒子是有不定量的信量子、按照某个模式、以某种机理组成。
5、暗物质空间、暗能量空间的信量子、量子体、量子粒子和纯量子,不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此处即彼处,此定义源于量子纠缠现象中的时空特性。
6、光子是最小明物质粒子、信量子、纯量子的中间态,即光子释放能量后,两个释能后光子按照某种原理机制搭配组合,形成最小明物质粒子;两个光子经过某种模式的加能并吸收信息能量,跃迁为信量子。光子肩负着连接暗物质空间、明物质空间、暗能量空间的作用,是三个空间的交叉点。光子的这个交叉过程的细节、机理、量化,有待继续研究。
7、最小明物质粒子,经过能量阶梯递增式的增长,加速到光子状态,此时给与其信息量,并经过一个跃迁过程,则成为信量子。反之,信量子按照此路径转换为最小明物质粒子。

二、暗能量空间模型
原先已经有所表述,但比较晦涩。
本版按照此新模式重新梳理,为便于理解,放弃原先表述方式,以目前现代物理学已有的几个理论模型,表述暗能量空间。
1、类似于以太理论。
2、立体的、网状的结构。
3、基本粒子为量子理论中的量子。
4、类似于海洋之水,密布于宇宙的各个角落。
5、具有一定的密度。
6、无时间、无空间效应
三、暗物质空间模型
1、与明物质类似地分布于宇宙。
2、以信息体模式,存在于暗能量空间。最小粒子为量子对。
3、无时间、无空间效应。
4、在暗能量空间的移动形式为,信息移动,量子不移动。类似于声波之疏密波式的移动、或水波式的移动,没有纵波或横波,信息体以完整模式移动。
5、其他特性见明物质空间模型。


四、明物质空间模型


最小明物质粒子(粒子对)转化到信量子(量子对)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空间符合、状态耦合(粒子对存在状态:例如X轴相对90度、Y轴相对120度,校正至标准理想量子对状态需要能量辅助)的过程。
此时,状态耦合的校正过程需要一定的能量、需要一定的信息,这个过程的快慢(快慢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就是时间,空间相对位置的校正过程也同样需要能量、信息,过程的快慢(此快慢也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也是时间。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空间的相对位置之变换是能量和信息,而快慢则是一种对照,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过程的变化率,时间这种变化率不具备存在属性。
此时,由最小明物质粒子过渡到信量子,最小明物质粒子对需要一个信息化过程(状态耦合)和一个移动过程(去空间化)---- 此处为便于理解,使用这两个过程来形容,实际发生过程应该不是这样的、要比这个过程复杂,但是最终是要经历信息化阶段和去空间化阶段 ---- 。
最小明物质粒子对的大小和状态或许是不同的,但是总会找到一个最简化的最小明物质粒子对。同样,信量子(最小的量子对)也是同样属性。这里需要再次下一个定义:由最简化的最小明物质粒子对过渡到最简化的最小信量子对,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最小能量单元。
此处,将整个过程予以标准化,我们定义一个理想化(快慢相同、不受外来干扰)的转换过程为一个标准周期,就可以把以前章节所述的周期法予以实际化、量化和工具化了。这样,可以在某些特殊过程的考察中,在不具有时间属性或需要排除时间参量的过程中,使用周期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时间中都具有了现实意义。周期法的定义也由此更加清晰,即,从暗物质的信量子状态进入物质状态(生存体诞生),再从一个物质的存在和演化状态,进展到信量子状态(生存体死亡、明物质状态转换到暗物质状态)。
更进一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明物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一种能量的表现,位置分布得越复杂(未必是远),其能量越大。同样,明物质空间的物质状态,是一种能量化信息,物质状态的复杂性,代表了能量的大小。
为了以后讲解的方便,此处单独提前声明一下后面章节的内容:从上面可以看出,物质状态的涨落、自组织、有序化等现象,与系统的能量转移和信息变换有关,是一种能量和信息的明物质化的外在状态表现。



当信量子处于暗能量空间时,由于量子的即时特性,不存在变化率,所以量子世界也就不存在时间;同样,由于速度的无限性,量子世界也不具有空间的维度性。
暗物质空间和暗能量空间属于量子空间,所以暗物质空间和暗能量空间是无时间和空间效应的。这样,宇宙无大小,无新旧,也即,宇宙既是一个理论上的单点和无穷小点、也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大空间,宇宙既不需要诞生、也不需要灭亡。


第二节 暗能量、暗物质、明物质三个空间的关系
明物质之电子是量子态(非明物质粒子、初步研判为具有能量及运动状态的、无信息的量子,对应于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前述最小明物质粒子对中的一个、时而为量子、时而为明物质粒子对之一,具体情况不明、待考),此量子态受到暗物质之量子体信息的作用,从而在明物质和暗物质两个空间担当了相互作用的桥梁。即,暗物质空间和明物质空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暗物质空间的量子体之信息与明物质空间的电子(量子态、非明物质粒子)来实现的。
暗能量空间的纯量子、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量子体、明物质空间的最小明物质粒子对之间,通过光子的释能增能、信息置换来实现。

第三节 量子对及量子体的非自增长假说
这是一个假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假说呢?因为这个假说是否成立,直接可以推导出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作用:
如果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量子体无法在暗物质空间自行增长的话,那么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和量子体必须寻找到一个获得增长的途径,这个途径只能是通过明物质空间来曲折实现,由此,人类以及生物便具有了担负起让明物质形成各种具有一定结构或形态的明物质信息态,通过能量场转换(也包括光子释能增能),实现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和量子体的增长。
根据万物有用论,人类和生物必然在宇宙中起到某种作用,根据食物链、生物链等产生和传导机理,处于顶端的人类,也必然是在担负宇宙所赋予的某种职责,如果人类无职责的话,人类就在宇宙中处于无用状态,那么人类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于宇宙、就自然地通过宇宙万物的各种机理作用而消失。
目前能够合理解释人类之宇宙作用的唯一途径便是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和量子体不能在暗物质空间实现自增长,只能通过人类或生物的作用曲折实现其自增长。
哈哈,这个结论拐了许多弯子,是冄肀子将宗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许多内容反复捏合、反复提炼,最终寻找出来的一个假说。为了得到人类的宇宙作用,冄肀子几乎把所有的自然科学、宗教学等知识内容的逻辑点、漏洞点和可能点来了个翻箱倒柜式的排查、组合、推论,这找到这么个假说,绕着无边的宇宙转了一圈,这个弯子绕得够大的。
上面是逻辑上的正向推导。
反之,如果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和量子体能实现自增长,由于暗物质空间与明物质空间是准重合的,也即,明物质空间和暗物质空间存在相交的交集空间,这种交集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随着量子体的无限增大,在微观、实观(即人类这个尺度的空间级别)、宏观三个尺度上,明物质系统的涨落、自组织、协同、超循环、耗散等现象在微观级别与暗物质空间通过光子、量子态电子的信息传导和相互作用,其机理与人类对其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干扰是相通的。
不知道你看懂了这个逻辑推导方式没有???
一句话,人类的作用无论大小,无论主动或被动,无论自觉或不自觉,都是在为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量子体在工作着。
暗物质空间的量子对是最小的,量子体则可大可小,量子体是信息体,是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和约束的事物(暂且称为事物吧,如果直接称之为暗物质山川或者暗物质猴子,似乎会被某些科学家立即定性为迷信,呵呵)。
弯子绕到这里结束,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上述这些内容,顶多算作一个假说,不至于被扔鸡蛋、砸棍子,呵呵。如果上面这些换用宗教语言来讲述的话,一方面讲不出这么多科学内涵、另一方面也未必有这种逻辑性,但是,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无非是鬼鬼神神的------ 科学是最难理解的、也最难表述的东西,哈。

这个自增长假说,就是人类之宇宙作用的一种逻辑推论。
如果有人能通过实验来证明量子对、量子体不能自增长的话,请马上做做看;如果有人知道另外有人能做这个实验或者已经做过了但是被这个鬼子把实验结果藏起来或者没有藏起来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话(看懂这句长话绕口令的意思了吧?),请马上通知冄肀子。冄肀子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第一节 粒子的构成





第二章 对理论、现象和难题等内容的扩展解释



第一节 量子世界、物质本源、人

无论你做何猜想,都无法避免一个事实,即,在东方社会,内丹功及其伴生现象是一个确定存在的事物,内丹功中的经络现象、内气游动现象,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即便目前无法通过实验获取某些相关数据,但你却无法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性、也无法躲避该现象背后未知的科学因素和物质因素。
由于无法观测、无法测量,这种所谓的内气,基本已经被列入非物质状态,是暗物质也好、暗能量也好,只要不是物质,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疑问。
这个疑问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第一,暗物质或暗能量是否可以与物质伴随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第二,暗物质或暗能量之伴随人类的现象,是否能够成为人类作为宇宙现象之一环而必然地导致人类之作用,通俗一点地说,也即,人活在宇宙中。必然有其作用,猪啊羊啊肉很香、所以被人当作食物咔嚓了,人身上有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否会是某个更高级于人类的宇宙事物的喜好或必然的咔嚓呢?即便是有一定的隐晦不明的关联也好,至少让人类明白自我之地位。




宇宙中的存在物,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人类当今研究的只是局限于物质形态的、物质的存在物。
物质是一种宇宙存在物,意识也是一种宇宙存在物,能量和场也是宇宙存在物,物质和意识是通过能量和场来发生各种关系的。物质和意识,在复杂且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意识具有记忆性、逻辑性、反馈性等特性,这些复杂的意识特性,混合成为人类所描述的情感性。

时间是一种意识性的宇宙计量尺度。速度是一种物质性的宇宙计量尺度。温度则可能是意识、能量和场的综合产物。

量子、光子、光速与暗能量
光子在其定义之初,被称作光量子,后来称作光子。量子则是对物质的一种具有哲学和数学意义的最小单位的概念划分。
实际上,从目前主流科学研究和科技实验上来看,依据现有的经验和理论,量子的概念及其特性主要地集中在量子体上,量子体则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物质独立个体,是由无数物质基本单位组成的。但是,量子的最小存在形态应该是暗物质的最小单位,光子则是物质的最小单位,这样才能把量子、光子、量子体区分开来研究。
之所以要将量子与量子体划分开,并将量子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最小单位,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掌握的量子特性及其应用方式,是对暗物质最小单位的一种描述。
暗能量是一种连续的、类似海洋一样充斥着宇宙的、具有类似于海洋那样的深浅压力特性的场类存在。暗能量的这种场类存在,在宇宙中表现为,随着人类所观察到的温度的不同,呈现出暗能量压力的不同,也即,温度高的地方,暗能量的密度越大、压力越大;温度低的地方,暗能量的密度越小、压力越小。绝对零度在理论上应该属于暗能量密度为零的地方(超导现象之存在就是暗能量不再作用于物质粒子的现象)。
在暗能量的上述特性下,物质最小粒子之光子,在暗能量中的运动具有了波粒二象性,即,光波在暗能量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率是光速,恰如声波在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一样,声波在空气(25℃)的传播速度是346m/s、在蒸馏水(25℃)中1497m/s、在水银中是1451米/秒,等等,同样的概念,光子在真空中光速值定为C=299792458米/秒,也即,光子在暗能量海洋中的传播速度就是光速,但是冄肀子认为,人类目前所谓的真空并不空,绝对零度与温度高达一千万摄氏度两种状态下的光速会有所差别,这主要的原因是,外在表现为两种温度、内在表现为暗能量的压力密度是不同的,处于一种介质下的光子的传播速度会有所差别,正如声波在不同温度的介质下具有微弱差别一样。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之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其速度会有诸多不同,物质的最小粒子---光子的传播,其存在基础是暗能量,在宇宙中暗能量象海洋一样充斥着宇宙的各个角落,光波的传递将不同物质体的存在和信息以能量波的形式联系起来。

量子是暗物质之最小单位,暗物质不具有物质形式的物质变化所产生人类感受之加速率(即时间),即,暗物质不存在所谓的时间概念,所以人类在研究量子的时候,量子一直具有时间为零的特性,但是量子作为暗能量的三个以具有最小划分为区别的存在单位,却具有类似于物质的相互作用,由此,形成了量子相关性这种奇特的量子对效应,即暗物质特性的量子具有相互作用、但由于没有时间效应,所以量子相关之效应在作为物质体一部分的人类眼中观察则是即时的。





量子相关性
在量子、光子、光速与暗能量一节中,在解释量子之概念时已经一并对量子相关性做了描述,限于篇幅和时间精力,不再在本文中对其进一步细述,相关细述将会放在有关文章之中。

红移现象、宇宙大爆炸、各向同性
这是光波在暗能量海洋中传播的时候,出现了能量衰减而造成了光波的频率衰减,从而发生了光波的红移效应。
既然红移效应是光波在暗能量海洋中传播时的能量衰减,那么依据红移现象所做出的关于宇宙天体正在远离我们、由此推断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的论断,似乎难以立足。
同样,由于波的四周扩散的性质,作为观察者,处于宇宙中的每一个地点,都会看到所有的天体正在远离观察者,这就是光波作为波的一种所具有的波性带给观察者的各向同性的感受,这也使得观察者无论处于哪个地点,都会觉得自己处于宇宙中心的根本原因。

3K微波辐射
3K微波辐射,是暗能量的一个特性,并且随着宇宙背景温度差别所导致的暗能量海洋之压力密度的不同,3K微波效应的值会产生些微差别,这就是之所以目前在人类所能到达的地方,用实验检测方式得到的3K微波效应的值总是有微小差别的原因。
由于暗能量是海洋一样包围着3K微波辐射的观测点,所以3K微波辐射总是显示出各向同性。
为什么会在2.7K这个黑体辐射波段呢?具体的观测数据和数字计算冄肀子无法了解,但是将这个背景辐射之频段和效应与黑体辐射捆绑到一起,貌似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宇宙大爆炸。
在黑体辐射为3K这个频段的辐射频率状态下,暗能量环境、粒子组构特性、光子量子暗物质很可能被解开性质之谜,或者,这个频段是暗能量环境在宇宙中的、至少是在人类身处之太阳系环境下的暗能量密度压力之某个系数。

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应该与该物质体所处的暗能量环境有关,当黑体处于某个温度下的时候,暗能量周围的波的频率可能会出现水波或声波的共振现象。




第三篇 涨落有序耗散、物种起源、进化论和宇宙涨落
第一节 基本定义
一、复杂系统之定义
简单系统 通常指单元素或者单个化学分子的系统,无论元素多少、也无论化学分子的复杂度有多大,此系统仅具有一种物质成分,或者叫做单成分系统、惰性系统。
复杂系统 ------ 简单复杂系统 中复杂系统 超复杂系统,简单复杂系统通常是指具有多种物质成分的系统,但是这些物质成分相互之间不能形成涨落和有序化等现象。中复杂系统是在简单复杂系统之上,能够以最少的物质成分形成某种涨落和有序化的系统。超复杂系统是指物质成分十分复杂、其内部的涨落现象此起彼伏。
简单系统直至超复杂系统,有一个可以量化或模型化的分界线,就是以能否形成涨落、形成多少种涨落为界限进行划分。


第二节 涨落、有序、协同、耗散与超循环
此处之讲解,需要你同时具有混沌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耗散论、分形理论等背景知识,缺一种背景知识,你就看不懂某一句话。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中复杂系统在其长期运动中,由于存在涨落、有序化、协同等作用,初时阶段会产生一个个微系统,一番较量之后,某个局部会出现一种称作吸引子的系统,未必此时是奇怪吸引子。只要涨落现象、有序化现象得以发生(发生的阙值是什么、是多少、有待于数学化和量化),此微系统之存在即是必然的。此微系统或者会与其临近的其他微系统形成协同、去完成某个现象、或者与其竞争、形成一个更大的中微系统。依此机理,在无数次的涨落中,整个系统会逐步走向协同化、有序化,每次的协同化和有序化程度都未必会达到峰值。
此时我们再看此系统,在其内部的各类微系统的竞争、协同过程中,相邻微系统会必然出现吞噬现象,形成一个中微系统,如果不出现吞噬现象的话,整个系统就不会走向有序和协同。我们来看这个吞噬现象(也可以叫做自增长现象),这个吞噬现象就是一个不稳定系统的耗散,这种耗散与耗散论中的那种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系统还有一定差距,还未形成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系统的那种稳定结构。但是系统整体变迁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持续的有序和协同过程,吞噬现象则是必然地成为普遍、多样式、广谱、近似连续、甚至可导的一个个可以看作独立的过程,这个吞噬过程自身也会存在吞噬的阶段性。
如果这个系统足够复杂的话,那么就必然存在极其复杂的吞噬过程,吞噬过程的阶段性就可以被继续细化,甚至我们可以将这个吞噬过程的阶段性予以微分和积分,对其微分而孤立成一个最简单吞噬过程、对其积分而融合成一个高级吞噬过程。---- 为了便于以后的资料举例之利用,此处请你记住,这个微分和积分的方式,是一种系统化的、归类化的分解组合方式,面向的对象是系统,在分形几何学中,存在最小分形之图形集合,此处将分形几何学的这种理念给予延伸,延伸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复杂系统的分形方法,也即系统分形几何学。这个概念很重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后我们会用到这个概念。
当系统再次足够复杂的时候,也即加大时间长度或者该系统属于某个更大更复杂的系统的时候,系统会出现一个贯穿式的吸引子,这个吸引子的吞噬行为以及其与周围系统的有序化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以及该整个系统所属的上级系统中的其他同等级或同大小的系统。以该吸引子X所属的系统A为限、附属上A系统所在系统F(A)的其他F(A)的子系统,如F(B)、F(C)….F(N),我们称X吸引子为系统F(X)的奇怪吸引子,F(X)系统是X奇怪吸引子能够生成、存在的最小系统。
再进一步,当无数个F(X)系统的无数个奇怪吸引子Xn都可以被称作某个更加复杂的、具有最低阙值的大系统的、具有系统自相似的、共性奇怪吸引子时,此处需要使用前述的系统分形几何学的概念,我们称此类奇怪吸引子、相对于其发家过程的中复杂系统而言、在具有最低复杂度的高级而相对宏观的孤立系统(可以被看作具有一定孤立性)中,这一类的奇怪吸引子具有普遍性的超循环机制,具有系统分形几何学意义上的最小系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已经可以将其称作细胞或基因组了),我们称这个类型的奇怪吸引子为最小稳定性耗散系统—Q类系统,称这个奇怪吸引子所在的这类F(X)系统为共一性系统—G类系统。
最后,我们可以知道,由于宇宙之时间的计算单元不是以上述的这种中复杂系统的秒、分、小时、天、月、年等计量单位来计量的,而是以亿年来计量的。如果上述系统完成一个奇怪吸引子、一个耗散系统的过程为一年的话,那么当我们用宏观性时间(如百万年级别)来看待上述系统的时候,Q类系统和G类系统就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时期内持续性存在的现象,如果该Q类系统与G类系统的物质组成成份是碳水化合物为基本成份的话,那么Q类系统则被称作细胞或基因,G类系统则被称作某生物体种群系统 ---- 就是所谓的猪狗牛马猴之生物种群了,哈哈。

第三节 物种起源及进化

如前一节所说的,更进一步,就要讲到生物之物种起源了。
在讲到物种起源的时候,因为新国学理论涉及的新概念太多了,所以有些地方只能临时定义新概念,冄肀子此处要做几个定义:
在前述系统中,冄肀子没有讲到中复杂系统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因素,也即一种强度的概念,此处再接着定义强度之概念:当X吸引子具有较强的物质组成结构的时候,即X吸引子的强度,此处定义一个叫做吸引子强度的概念。吸引子强度是与吸引子所在系统的内外环境有关的,环境越复杂,吸引子形成的条件越复杂,此时形成的吸引子之强度也越大。
理想情况下,单成分的分子结构的物质系统,例如氢气分子系统,属于吸引子强度最小的系统,给与该氢气系统高低温等可以形成涨落现象、有序化现象、耗散现象的前提条件,在其内部形成吸引子的可能性、持久性、稳定性等属性,与一堆火山岩浆附近的系统相比,这些属性会产生各种差别,其中,形成吸引子的几率(可能性)是是氢气系统高(吸引子强度越低、形成吸引子的几率就越大),吸引子的持续性较难比较,稳定性方面,火山系统的吸引子强度大、稳定性高。也即,吸引子的强度与它的物质组分有关(复杂性)、外在表现为稳定性和生成几率。
现在我们再来定义一个概念,即吸引子强度的阙值,当吸引子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吸引子的复杂度越大、相对而言强度越高),一旦越过某个阙值XQ,则这个吸引子就属于主动性吸引子。为什么叫做主动性吸引子呢?因为这种吸引子的稳定性很高,一旦形成后,该吸引子自我持续能力很强,很强的具体表现就是该吸引子主动地寻觅周边系统进行耗散作用,以便使得自身达到平衡或发展。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形成飓风的吸引子与氢气系统的吸引子相比,他们的属性一个具有主动性、一个具有被动性。
吸引子的强度阙值达到多少才会成为主动性吸引子呢?要看该吸引子的自我复制能力有多大,如果该吸引子的自我复制能力达到了超循环理论的大分子集团之下限,那么该吸引子的强度阙值就达到了主动性吸引子的程度。
一群主动性的吸引子,会形成一个主动性吸引子系统,在这个主动性吸引子系统中,如果出现了某个奇怪吸引子的话,甚至未必这个吸引子自身是主动性吸引子、而仅仅是某个被动性吸引子、但是这个奇怪吸引子引发了这个主动吸引子群系统的某种共振,那么此时,“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呵呵,吸引子们起来造反了,就形成了起义、暴动、动乱之类的系统状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农民起义军就建立了新政权。此时农民起义军的内部如果组织有序纪律严明形成了公认的核心领导的话,那么这个新政权就成为了一个朝代(也就是中央政权成立后,赶紧去建立地方政权,于是一个生物物种的种群、一个朝代形成了)”。
当这个物种(农民政权)形成后,开始不断进行褪毛长牙活动(农民政权开始经济建设和合法化建设),一个伟大的***形成啦。

第四节 宇宙涨落
宇宙会涨潮落潮吗?当然了,宇宙也是系统啊,自然也要涨潮落潮啊,只不过,把涨潮落潮这个帽子扣到宇宙脑袋上,似乎不妥不妥,哈,宇宙的脑袋在哪里还没找到呢,还是用宇宙涨落现象合适一些。
宇宙如何涨落、通过什么来涨落、其特征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么,对本版的新国学理论之叙述无关紧要了,还有很多要快点写出来的内容呢,这个以后再说吧。




第四篇 人学

第一章 人类之作用

第一节 人类在宇宙中的作用
人既然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了,那么人就要处于某个链条中,而且这个链条必然是连续的,在更宽泛的尺度上。必然不是以人为终点的。在这个链条中,人在生物圈中处于顶层,在宇宙圈中可能就处于底层。
现在的问题是,千百年来,人类找到了自己处于无数个链条的顶端,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处于哪个链条的底端。
与猪不同,人不是用来吃的。
与驴不同,人不是用来拉车的。
与狗不同,人不是用来守卫看门的。
与老虎不同,人不是用来消化食草动物以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的。

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的一个作用就是用来修理地球,呵呵,千百年来,只见人类到处挖沟、修路、盖房子,现代人更厉害啦,可以用来把山头削平、可以把长江改道建大坝,哈。
第二节 人类在地球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三节 泛义形而上之人类作用






第二章 人类肉体及意识的构成原理
以前版本中,讲述过人类肉体及意识,只不过用词和讲解没有进行本次版本的标准化加工,为了加快进度,此次不再罗唆,请自行查看旧版,此处仅仅进一步说明一些内容。


第一节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意识本质的研究
对于飞机这个工业化产品,当代人是不陌生的,飞机之整体和细节构造是如此之复杂,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人类整体意识的指引和人类辛勤的劳动,飞机会在自然界中自行出现,故此,我们可以说,飞机是人类意识的产物。
飞机真的很复杂吗?相对于生物而言,飞机却又是很简陋的产品。对自然界而言,既然飞机这种简陋产品的出现都需要十分发达的人类意识的指引,那么,更为复杂的生物的出现,是依靠什么指引、又是如何从无机物转化成生物的呢?显然,让地球诞生之初的无机物世界,仅仅依靠随机运动,既不会出现飞机这种简陋产品、更不会出现生物这种高级产品。
在这里,我将飞机之产生所依靠的力量,称为人类整体意识,将生物之产生所依靠的力量,称为自然界意识。很明显,人类整体意识,是自然界意识的一部分。
在中华道学中,道学之五行理论,对自然界做了一个金木水火土的功能和性质划分,道学之中医理论也依照五行理论、经络理论、药理性味和医学实践等将人类自身的五脏六腑及其功能做了一个归类和划分。相对于西方学术体系而言,这种划分在创制时间上虽然远早于西方,但在细节分析和构造精微程度上却落后于后来居上的西方学术体系。五行理论中有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而西方学术却有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上百种元素,但换个角度看,五行之五种元素及其表达,与西方化学之上百种元素的表达,是两种概念、外延和范畴,双方的共同之处在于试图用这种基本组成元素来解释自然界。
不可否认,西方这种化学元素划分方法,在今时今日之成就已经远远辉煌于五行元素划分法,不过,西方这种元素划分法,在用于解释自然界的构造方面虽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在用于解释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上,却仍然落后于五行元素法。西方学术把解释自然界运动规律的任务交给了其他学科,这似乎无可厚非,可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性质,与元素之存在及分布是密不可分的,例如,高山地区之化学元素及其对应的地质构造,会对动植物、气候等方面造成不同于平原地区之特色,这种特色,大体上属于我在文化定义中所定义的“水土”概念,而这种“水土”概念,直接导致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特色和各类变迁。
换言之,“水土”这种复杂元素的集合体,具有意识,这种水土意识,属于自然界意识的一部分,是自然界意识组成的一个外化表现。
中华古代,将这种水土意识扩大化了,形成了风水、


第二节 西方精神分析学与佛道境界之异同


商业版本








第三节 神学、元神与暗物质/暗能量

第四节 生物的质子态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按照天人合一等方法论,观照量子理论中的电子处于量子态以及气功状态等,冄肀子推断这应该是一种宇宙的常态,如果是常态的话,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分子、大分子的一些特性,将分子、大分子的功能以及宇宙天体的一些特性贯穿起来。
今天偶尔整理生物化学,竟然发现生物的质子态这个现象,那么,分子和大分子必然也是处于质子态,原子与分子旧有划分就被推倒了:在分子中,电子不是围绕原子旋转的、任何一个化学分子,都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原子无论是否以何样的化学结构结合在一起,电子都是以量子态方式游离于分子外部,也即,电子本身是一种信息能。

宗教版本





第三章 人学之构建和意义




第三部 基础概念重构 人类规则层
前言
古往今来之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多各式理论为社会之上层建筑服务,未必有完美之理论,但总是有主观性的倾向。这种主观性的倾向,更多地是基于各类惨痛的教训或经验,甚或是赤裸裸地为统治阶级服务(儒学即是此类之典型)。
人类处于愚昧蛮荒之时,种种利益及其冠冕堂皇的托词谎言,依托武力之强制,尚可以存在一时,而今世界,虽然愚昧蛮荒仍然存在于不少地方,但总体而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类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去定位去辨别真善伪美恶臭,之所以目前尚未着手于此事,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到达这个时代。
冄肀子有此想法并倾力从事于此大约已有6个年头,其中过程婉转起伏,使吾感慨甚多,一是鲜有甚至不客气地说就是没有人愿意做,究其原因,概此事确实难以入手,几乎要历遍人类目前之知识经验,尚而未必能理出半丝头绪,更加个人之理解及境界大有不同,难上加难;二是,就自然科学之发展来看,尚有未获得实质突破之处,也即以自然科学之观点来看,尚未查明暗物质暗能量之谜、宇宙之谜、人类之谜,但是在冄肀子摸索看来,以目前人类之综合成就,已经完全可以着手于此事,只要将人类近乎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考察,便可以得到一个较为适当的结论,此结论未必要达到完美,至少对于目前国际社会人类社会之现状而言,已经可以做到一定的效果。
目前来看,冄肀子尚未发现有人或群体在做此事,2008年,冄肀子在按照新国学理论思路之进程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个文章,讲的是会聚技术(Converging Technologies),此技术更多地是集中于开发人类自身之潜能,该作者之立足点亦是以国家民族及战争竞争论之。人类需要这样的技术吗?
随着冄肀子之新国学理论的进展以及渐次遭遇之困境,冄肀子对当今世界诸多文化之世界观产生了怀疑。说来复杂、要伤及诸多心肝脾胃,废话不多说了。
直接先讲讲此人类逻辑层的原理吧。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原理简述
何谓人类逻辑层,有何作用?此层是依据逻辑运算层,运用哲学、自然科学等工具,将人类各类社会应用理论的底层变量进行量化和模型化。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无论当今人类的哪一个文明,都对该文明体系内的价值、道德、真理等基本观念没有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阐述,在这种模糊的价值、道德和真理观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各类社会学说,或许正确、或许偏差,反正把一个文明体系内的这些基本观念拿到另外一个文明体系去,就会产生火花,呵呵,这种火花通常不是灵感的火花、爱情的火花,而是硝烟弥漫的火花。
这就是当今世界各类文明之冲突的现状,什么普世价值、什么民主自由,甚或是什么自由经济、市场竞争等等,诸如此类很好听的辞藻,背后所隐含的潜台词,就是对价值、道德和真理等内容的不同认知。
人类规则层的意义在于,以量化和模型化的手段,阐明这些基本观点的异同,何去何从,孰对孰错,则一目了然,自有论断。
冄肀子是如何去做、如何能在原理上做到量化和模型化的呢?
通过新国学的逻辑运算层,我们可以得到宇宙的大致本源、可以得到人类的大致方向、可以得到人体的大致解释,由宇宙法则而致人体机理、而致人群、而致民族国家、而致文化文明,之后,通过前述的文化之定义,便可以逐步将价值、道德、真理等内容做到能量化的则量化、无法量化的则模型化,如此一来,这些基本观念的异同便可以得到哲学层次、自然科学层次、文化层次的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之后,文明的本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便可以找到一定程度的评判依据。
在得到这些基本观念的量化或模型之内容后,有兴趣的可以进一步地将当今世界的各个文明之内容与此人类规则层的内容进行对比。
如前所述,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是广义民族哲学、水土、历史和人种的综合,细节上的解释请仔细理解一下前面章节的叙述。文化是文明体系之根本,通过对此文化定义下的各项内容进行研判就可以找到文明冲突之本源了。
通过这样的分解,即,将逻辑运算层拿来,对照文化定义中之各个层面的分解、各类文明之存在意义相对于人类之宇宙存在意义的价值、各类文明对自然科学和自然界的作用及意义,等等,各类文明之优势劣势跃然纸上,至于对比后的评判,也只能由各自文明去自我总结反省了。
脑袋昏昏,眼皮沉沉,大致就是以上了,冄肀子文笔不通之处,以后会慢慢修辞,本次版本之主要目的是框架和原理叙述出来,至于存在坑坑洼洼的地方,实在是内容太过于浩瀚、冄肀子实在是太累了,容待一步步地做吧。

第二章 人类规则层的分类方法、定义和意义
依次分别为:价值、真理、善恶美丑、文化、经济、政治、道德、民族国家






第二篇 基础定义、相关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 价值分解及其量化模型化原理
第一节 价值的本体及本体之间的量化关联原理
我们谈论价值,首先要确定的是所研究的对象,这就是价值的本体。
不同的本体,其价值的含义和组成要素是不同的,
传统的经济学由三大块组成,一是价值理论,二是产权理论,三是市场理论(有的人还把分配理论加进去,构成四大块)。
第二节 价值构成的要素和来源
几个要素
宇宙与人,不同视点下的价值


本体价值论与价值社会论-经济原理
主要谈针对个体人的价值的哲学标准,价值是能量和信息的综合,这是确立人类社会的物质价值判断的基石
针对社会的价值的哲学标准,用来建立人类的走向,由此,符合该走向的则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之则要否定。确立了进步和正义,就可以据以判断人类社会的整体社会价值标准,进而确立社会制度、人类行为准则、道德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本体价值论与社会价值论的标准,主要谈人类社会现实状况下的价值实现和价值交换。
价值是分为三大类的,一个是物质价值,一个是智力价值,一个是精神价值。
物质价值是不可再生的价值,智力价值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带来的价值,精神价值是人之所以作为人类的最高价值。物质价值是不能再生的,智力价值是可以重复的,精神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智力价值包含脑力价值和体力价值。
精神价值是智力价值的升华,是发生了质变的、更高层次的智力价值。

价值本论:
价值的分类以及价值的确立,是决定了人类社会所谓的善恶、正义等标准的依据。
从价值的范围来说,价值分类全系统价值,系统外、系统内价值,子系统价值,相干系统价值。
从价值的外形上看: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从价值的范围看:系统外价值与系统内价值,从价值的人类效用看: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从价值的哲学层次看: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
从价值的属性来说,价值就是能量、智慧的含量。当物体被赋予了能量、被赋予了智慧,其价值就会发生变化。所谓的智慧被赋予物体,指的是这个物体能够影响人类社会这个系统的运动和变化的尺度。一个具有价值的物体,他所带来的让人类系统朝着正方向前进、并造成人类社会的变化和运动越大的,这个物体的价值就越大。例如,一个好吃的馒头,他所凝结的智慧及其价值,不过是添饱了肚子,而一个科技产品(剔除其中的体力劳动价值),他的价值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产品的价值就大于好吃的馒头。不过,当一个人快饿死的时候,这个馒头的价值又是大于科技产品的价值,这就是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系统价值的综合考量了,也即,没有了馒头吃,人就要死掉,人类系统就不复存在,所谓的科技产品也就不是科技产品了,此时的科技产品只不过是有待于其他生命系统确认价值的东西;如果这个馒头没有决定着人类系统的存在与否,而只是决定了孤立环境下的一个人的生死,那么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则代表了这个馒头和科技产品的价值。此时,价值是相互转化的。
由此可见,所谓的价值,只不过是系统的附属物,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智慧是可以再生的、也是具有时间效应的,相对于没有凝结智慧的物体,例如石油,由于石油是亿万年所形成的物体,其时间效应非常大,那么,此时的价值考量,就需要综合地比较具有智慧价值之物体的价值的时间效应与石油的时间效应的轻重:也许多少年后,这个智慧价值的物体一分不值,而这个石油的价值却依然存在,这就是所谓价值的时间效应。

人类系统的正方向,指的是人类系统的远期目标或者说终极目标。从人类社会演化的角度看,人类总是要逐渐摆脱肉体的束缚的,总是要让思维摆脱物体的干扰的,总是要让思维摆脱欲望的干扰的,朝着这个方向演化的力量和行为,就应当是正方向的行为。
可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欲望总是约束着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例如,西方古代宗教势力,把哥白尼用火烧死,因为哥白尼在当时的宗教势力眼中是一个邪恶的化身。但是从人类进步的角度看,虽然那个时代,宗教势力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也即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民主声音、代表了那个时代正义的化身、代表了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现在看来,哥白尼是正义的,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是邪恶的。这就是所谓的正义及其标准,由此看见,正义并不是多数人的心愿、也不是多数人的民主表决。正义是代表人类远期进步的前进方向的一切。

第三节 价值量化和模型化的原理及方法

第二章 真理的构成及其标准的适用
第一节 终极真理与人类


第二节 真理的文化因素和适用性分析




第三节 人类价值观的冲突与真理的裁决



第三章 善恶美丑的宇宙含义和人类含义
第一节 善恶美丑的本体含义及其关联



第二节 美学艺术之哲学基础和本体基础



第四章 文化的本质及其定义
第一节 定义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并构成亚文化等都是这种亚文化。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一个文化区的文化对于全民族文化来说是亚文化,而对于文化区内的各社区和群体文化来说则是总体文化,而后者又是亚文化。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那就是在都市处于非中心——或者说处于边缘地位的人,共同创造与享有的特殊文化,而且它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

动漫游戏快餐属于亚文化.

反文化
反文化是次文化的一种,它的价值观,信仰或行为模式与主要文化是对立的,互相冲突的.例如美国60年代的青年运动,都是反抗现有文化规范或价值观为目标的次文化.
在一个社会裏,并没有一种文化永远是错的,都不被社会主要文化所接受,随著社会不同群体思想模式与权力关系的改变,某些曾被视为反文化的现象转而获得接纳,
如同性恋次文化在一些西方社会受到承认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节 国家民族观的再审视




第五章 经济本体论、要素及其定义

货币取消或取代分析:
1、价值分类,有土地价值(面积或体积,乘以可开发使用的比率或效率)、科技价值(高科技研发和基础科学能力)、生产工具价值、人口素质价值(人口数量乘以受教育程度)、社会系统效率(凝聚力和运行效率)、
2、将上述价值切分,用新货币表示,就是取消了现有货币。新货币不是以人类需求为升降币值的。


欲望指数:人类的物质需求指数(最基本需求) X 精神指数(各种精神需求)????

经济的本质是人和人群之间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的量化指标就是货币。货币包含了价值和活动指令。

货币的本质并不是什么一般等价物,而是社会管理部门指挥人们进行社会劳动的命令,它具有主观性、强制性、先导性、动态性、累积性等本质特性。

由于货币的指令功能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社会的稳定、国民的预期、内外环境等对实体经济弱干扰的因素,虽然对实体经济如生产、资源、商品的直接影响不大,但由于这些因素对因干扰了货币的指令性成分而使得货币的面值发生了变化,货币面值的变化会直接干扰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如何减少甚至剔除货币中的指令性因素,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既可以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保障普通弱势民众的关键(普通民众的实体商品持有量和需求量占生活比重比较大、对货币的指令性因素依赖最低,但是货币的指令性因素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最大,由此其抗风险能力较差)。
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中国的保有一定基本生活土地的农民,经济危机对其影响非常低,因为货币的升降值和以币值衡量的资产总额对其影响非常小。



第六章 道德论
第一节 道德的综合因素

第二节 道德量化与模型化的方法


第三节 道德被量化模型化后所带来的困惑

第七章 政治(本文不述)
不谈政治
第八章 神学与修养学


神学是介乎纯物质与暗物质/暗能量之间的学说/
纯粹的暗物质暗能量的学说是冄肀学说.
“新国学合于宗教之体,游于宗教之外。”这句话,能理解的就理解,理解不了的自己慢慢悟去吧。

佛性、元神、超我
在东西方的关于人的论述中,这三样论述大致讲述的是一个概念,就是人的内性区别于肉体,肉体是具有极大欲望的、从而完成物质社会的科技进步,而元神是无欲望的、符合宇宙理性的神体、完成人类自身进化的自我超越。
佛教、道教、精神分析的相通之处正在于此。

人生及社会应该围绕的两个目标是:一是灵魂的提升及理想化的社会,这是人类总体的个人和社会的存在目标。二是家族的存续和兴旺,这是人类个体的存在目标。
宗教神学方面:西方宗教主要地是提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精神控制能力,佛教从历史起源等方面看,佛教与西方宗教在理论构建上有相似之处,当佛教在中国发展了很多年后,除了主要阐明提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精神控制能力外,还借鉴了道教内容而融入了修炼人的肉体,道教则从修炼人的肉体入手,主要地集中于修炼肉体和提升精神控制能力,而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则涉及很少。

修养学分为心学、性学、冄功学。
新国学支持、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心学作为新国学必修之课程,其内在心灵之修养方法,是为了让心灵获得宁静,与宗教学之信仰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中,心学即是各自的宗教学,个人在修习修养学之时,心学部分需要去宗教学中寻找,新国学不提供心学之方法。一方面,宗教学之方法与新国学之心学方法在功用上有相通之处,各宗教学发展了至少千余年,累计了非常完善的类似于新国学心学的方法,这方面是新国学所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新国学虽支持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这是希望你去寻找你自认适合的宗教,新国学不是宗教学,若以心学方法之复杂而令新国学背上宗教学之名,实是新国学之所不欲。故而,新国学之心学部分,新国学仅提供修习原则,至于采取何种方法,请自行解决





第四部 新国学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层

第一篇 伦理学


第二篇 家族学





第三篇 民族学
民族是一种历史进程下的、经过或未经过基因融合的、当前基因具有一定相同性的、在心理上具有一定相互认同性的文化产物,民族学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民族学一方面要研究民族之特性,另一方面,也要担当起寻找共性、让人类和平共处的使命。


第四篇 人类社会学
(国家学政治学经济学国家学)国家存在的必要性
社会是一个系统,有着其中远期的系统目标,国家的任务是完成社会的系统目标,所以有效的社会制度是能够较好完成系统目标的社会制度,国家的机构和权力配置,应该为这个系统目标服务,而不是有一个先期的设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不是一个对当今世界各国都有效的政治制度。
第六篇 经济学

财富
能量的增加和转移,系统对能量的消耗和增加导致系统不断膨胀,系统的膨胀率、内部信息传输速率的增加率、内部组织运动速率的增加率、交换速率的增加率才是系统(也就是国家经济或者真正财富)的增长率。科技发达所带来的新产品,用于系统内部的消耗,是为系统内部的增长率提供了基础,但是其本身不是财富、而是能增进增长率的消耗品、生产这种消耗品的科学技术才是财富的代表和真正的财富。
这样,系统就有了高级和低级的区别,高级系统的财富层次很高,其内部的科技水平所导致的内部运转率很高,但是其整个系统的财富增长率未必高,只有当两个鼓励系统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根据其内部特性来分析哪个系统具有更多的财富。高级系统虽然科技水平高、也即运转率(运行效率)高,但是系统的整体财富是运转率之基础(科学技术)与系统内部的资源总和。一个封闭系统相对于自身而言,财富的增加只能是科学技术的增加、内部组织结构的构建及其成熟运行效果等。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成熟度系统与一个低成熟度系统碰撞的时候,高成熟度系统会从低成熟度系统抽取其资源,将低系统之运转带动起来并在各个侧面逐渐地吞噬和同化低系统。此时,高系统的财富增加量就大大提高了,而低系统的运转速度雷类财富(换言之就是科技财富)提高了、但是资源性财富却降低了。
逐渐地,良性状态下,高系统和低系统渐渐地同步、融合,当同步到一定程度之后,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两个系统进化为一个系统。此时,这个突变如果控制不好、或者是恶性的话,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危机;如果控制得好的话,就是一次政治变革。系统内部的权力、分工等等,无论是政治变革还是经济危机,都会进行重组。通常情况下,政治变革会消灭一些旧有的巨大势力,系统内部的各个组织单元会产生良性反映,配合这种变革,牺牲的只是旧有巨大势力及其在系统内部占有的财富。而在经济危机下,整个系统的各个层面都会受到利益重新分配的痛苦,如果这种重新分配没有得到平衡、无法使得系统重新获得变革后的更具活力(因为系统内部的物质传输率和信息传输率都提高了,所以需要更具活力)的局面,那么经济危机会持续的发展下去。
当然了,这是双系统模型下的经济危机,如果是多系统情况下,某两个系统的碰撞融合的经济危机的结束条件,很可能是从其他系统获得补偿以使得这个系统获得更高层次的平衡。
对于一个封闭的单系统而言,其内部是有多个更小的相对独立系统组成的,这些更小的相对独立系统的融合变化,就是这个独立封闭系统的内部危机。如果其内部的这些小系统是相互关联的,那么这个独立系统的内部危机基本上是以政治危机的爆发和模型来解决的,因为孤立系统的内部,不具备双等量系统的融合产生的经济危机之条件,更多的是由于系统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失衡造成重新分配的。
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高速运行系统运行时,必须要保证其润滑油(资源)和能量(资源),最理想且最自然的方式,就是从外部汲取更多资源,这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强国需要很多市场和资源的根本原因。
货币型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货币本身不是财富、货币只是一种无形的财富符号和命令,当某个群体通过金融手段得到了很多货币后,等于是将有形的物质财富聚敛到该群体手中,当货币财富的持有者向物质财富的持有者发出货币命令时,物质财富的持有者的物质财富会贬值,按照货币财富的比值将一部分物质财富转移给货币财富持有者,此时的危机之表现形式为物质财富大幅贬值、商品价格快速降低,货币命令所带来的货币购买力增强,商品生产者的资源被货币持有者取走,商品生产者逐渐没有了生产能力。此时,虽然货币购买力增强了,但是大多数人手里却没有货币。之后,随着生产能力的衰退,商品开始减少,商品价格开始快速增长,又出现了货币贬值的危机。
这种危机与商品过剩的危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种危机所带来的不是那种传统型经济危机在获得平衡之后,生产力大幅提高。这种货币型危机是完全源于货币的权力和暗箱操作等手段所导致的财富不均衡,其根本特性是社会的极度不公平,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一场政治危机和变革。

对于目前的这场经济危机,是两种危机的复合,对于中国而言,是垄断权力从被剥削群体身上榨取了过多的财富,被剥削阶级已经无力支撑日常资源的需要了,中国的这场危机迟早要爆发,可是由于中国的政治权力的高度控制,这场中国危机虽然一直迟迟没有爆发,但是却在中国各处出现了危机爆发的各种征兆,没有料到的是,政权强力控制下的危机没有在自身找到导火索而爆发,却被美国的货币危机给引燃了。中国的这场危机的爆发被美国货币危机引燃,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是一件好事,既可以有转嫁危机成因的借口和实际因素、又可以在危机没有达到顶点而剧烈爆炸之时来提前处理危机。








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政府的指责是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站在政治的角度看,政府的指责是协调纠纷、维护秩序治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应该是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一体。
军队是属于人民,不能由政府来掌握,否则政府会形成独裁。
政府不能将财政、货币、治安的权力全部掌握,会产生低效和独裁。

财政执行者应该均匀地分担社会转型所需承担的利益损失、调节抑制社会发展的行业或利益集团。如果不能均匀调节、合理负担,则会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强制调节功能转变成为掠夺工具,成为强势利益集团掠夺弱势阶层的工具;同时,由于货币掠夺功能的存在,金融投机行为会造成生产生活资源由于货币颠簸所造成的偏离常轨、相应地可能造成行业性或者阶层性的承受力达到极限,一旦这个达到极限而无法承受压力的行业或阶层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支撑力量、或者压力导致了社会经济支撑力量被连带达到了极限,那么经济危机的前兆就开始发生,社会将以经济危机的形式来进行货币和资源的合理调整与搭配,相应地,很可能伴随着阶层性的权力重组、统一经济体系下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权力调整,而如果这种调整过于激烈并伴随着阶层、民族和国家矛盾的激化,所导致的就是内乱和国家之间的战争。



与社会制度相比,经济体的内部管理模式相对要简单一些,但是其内部制度的制定原则,都是需要在一定的共性基础上,需要分门别类的处理。
经济的人类属性(精神属性/信息属性)是:隐藏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背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经济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丰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人类所生产的产品被个体的人消费而消失了,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没有随着有形的产品的消失而消失,而是保持了下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就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不断深化和丰富。

经济的物质属性是:物质/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互变和转移.

由此,所谓经济活动的本质,指的是信息的交流、能量的交换、物质元素的移动和物质形态的变化。

文化活动是一种信息及能量层面上的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是一种能量和物质层面上的经济活动。

在古代,束缚人们的是文化承载工具的落后所导致的文化学习、传播和交流的落后,束缚人们的是生产工具的落后所导致的产品生产、运输和消费的落后。与这些对应的就是科学(以及人文)知识、印刷出版、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落后,对应的是电力(石油、煤炭)、火车(飞机、汽车)、工厂(各类生产机器)等方面的落后。

在本质上,这些落后束缚了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活动能力,也就束缚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束缚了人类的控制能力,束缚了国家的扩展扩张能力和稳定能力,束缚了人类的精神领地。

而上述这些束缚,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位于地球范围内的极大改善,人类自身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对于人类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而言,运输的快捷和方面、信息交流的便捷顺畅和速度、科学技术知识的开发和掌握,直接界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

经济的动物层面的活动,即,物质的形态、转换、移动方面的生产和消费;经济的精神层面的活动,即,信息的变换、沟通、融合方面的开发和消费;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的一切。
货币取消或取代分析:
1、价值分类,有土地价值(面积或体积,乘以可开发使用的比率或效率)、科技价值(高科技研发和基础科学能力)、生产工具价值、人口素质价值(人口数量乘以受教育程度)、社会系统效率(凝聚力和运行效率)、
2、将上述价值切分,用新货币表示,就是取消了现有货币。新货币不是以人类需求为升降币值的。


欲望指数:人类的物质需求指数(最基本需求) X 精神指数(各种精神需求)????

经济的本质是人和人群之间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的量化指标就是货币。货币包含了价值和活动指令。

货币的本质并不是什么一般等价物,而是社会管理部门指挥人们进行社会劳动的命令,它具有主观性、强制性、先导性、动态性、累积性等本质特性。

由于货币的指令功能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社会的稳定、国民的预期、内外环境等对实体经济弱干扰的因素,虽然对实体经济如生产、资源、商品的直接影响不大,但由于这些因素对因干扰了货币的指令性成分而使得货币的面值发生了变化,货币面值的变化会直接干扰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如何减少甚至剔除货币中的指令性因素,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既可以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保障普通弱势民众的关键(普通民众的实体商品持有量和需求量占生活比重比较大、对货币的指令性因素依赖最低,但是货币的指令性因素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最大,由此其抗风险能力较差)。
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中国的保有一定基本生活土地的农民,经济危机对其影响非常低,因为货币的升降值和以币值衡量的资产总额对其影响非常小。



宏观经济学、调节经济的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是西方经济学的三个主要调节经济的工具,但是在上述关于经济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活动中,可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还有1、权力调整带来的经济调整,如官员上任后的企业距离权力核心的远近。2、加大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各种人类活动,也是一种调节手段。如改变假期、节日等,造成旧有习惯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续、而新的习惯又开始产生,这就给经济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3、强制性的财富再分配,也是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与第一类的权力调整有一定关联,很多情况下是属于权力调整后的报复性强制,即专制政府的强制手段,如社会主义的全民财产公有化等。4、社会哲学变化而引起的经济活动。例如当人们开始信仰佛教的时候,会去烧香拜佛、购买佛教用品等等,这就属于生活信仰所带来的经济活动。5、控制基础性战略资源的价格、压制某个群体的行业利益增长以换取其他行业或群体的经济增长。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农产品价格采取各种手段压低,以便保证工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在当前国际社会石油和铁矿石资源价格的异常增长而导致的世界经济剧烈波动,应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危机,可以对石油、铁矿石及其直接需求企业的价格进行控制,以便保证其他行业不受冲击。
总之,在东方社会的哲学和权力经济模式未改变的情况下,用于调节经济的调节手段要多于西方社会的三个主要工具,这就使得东方社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其活力和发展速度要远远大于西方僵化的三个工具。
当然,除了上述的多于西方三大经济手段的四个手段外,还可能会有其他手段,限于精力,暂时只探讨到这里,不过顺延着这种思路,肯定会发现更多的经济手段。



国家财富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都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是,这不能说明国家财富总量,
1、人口的多寡是一个国家财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这些人口受到了多大的教育和其素质如何,也是一个指标。
2、土地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多少。
在人类科技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出的新科技使得本来不是财富的物质资源成为的财富,例如,在封建社会,食物、生产工具、武器等是主要的财富,铀矿、稀土矿仅仅是无用的石头,而今天,铀矿、稀土矿则是财富。
当前生产力下的资源,是即时财富,而未探明的资源,是未来财富,所以土地之中包含了很多未来财富。
3、科技水平是财富。
4、良好的文化是财富。因为文化特性会决定着人们的生产欲望、科技欲望、消费欲望、凝聚力、战斗力等等。
5、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是财富。这个不用罗嗦了。

经济的增量
耐用消费品、新增哲学文化下的需求品、文化思想及科技、劳务增长量,等等,都增加了人们的物质生产储量、文化储量、劳务储量。这就是经济的绝对增长量。
经济的相对增长量包括贸易增长量、贸易过程增值量、快速消费品增长量等。即人类活动中用于人类一次性消耗和人体消耗的经济成分的增长量。

GDP和GNP与财富总量的关系是,GDP与GNP越高,第五个财富中的产品越高,第三个中的科技越高,第一个中的劳动量越高。


第七篇 政治学

政治学应当是一种以利益为驱动手段的,有效组合人类个体及群体并使之形成有生产效率、有秩序、和平相处的学说。政治学是不能将信仰融合进来的,一旦信仰被融合进来,则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确定方向,并在这个被信仰引导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信仰式的专断、甚至是独裁。
姑且不论这种信仰是否确实是真理之化身,作为人类自身而言,肉体之存在并且依靠肉体所做出的判断意味着人类永远不可能时时刻刻地、丝毫不差地掌握真理,即,人永远可能是万能而无所不知的上帝。人既然不可能是万能而无所不知的上帝,那么人就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误,此时,若将一种尚不明确是否为真理、也不明确是否能百分之百掌握并使用的信仰应用到人类社会,如果这个信仰是宗教,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如果这个信仰是一种揣测,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种与宗教掌控俗世社会同样性质的类政教合一之社会。
与政教合一的社会相比,类政教合一的社会是十分残酷和危险的,因为宗教崇尚和追寻的是正义,其对于教众是发自于内心和灵魂上的真正平等,尽管有可能会在世俗社会的利益纠纷中政教合一式的管理方式可能会局部产生误差,但这种误差依旧是以正义和平等为根本和基础,而类政教合一式的社会就大大不同了。类政教合一式的社会,利益分配是这种社会的最终诉求,无论如何伪装和狡辩,其本质上依然是世俗社会,可是,这种类政教合一式的社会,尽管最终诉求是世俗的利益,但是却用神圣宗教的名义和方式来管理这个世俗社会,由此,利益分配之不公平和肮脏,是这种社会必然的弊病,更进一步,基于这种不公平和肮脏,基于此类社会长期的强权控制之下,人性必然会产生扭曲,扭曲到何种程度,只能看其极端和肮脏到何种程度了。
类政教合一式社会和政教合一式社会,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一个是纯洁高尚的信仰式社会,一个是肮脏无耻的利益式社会,对于无法做到万能且无所不知的人类而言,世俗社会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政治学是一个世俗社会的学说,作为政治学的一个核心,中央集权是一种能够使各种复杂利益获得暂时调和、让社会在纷扰中依然能够获得一定程度进步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个生产力低下、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多样复杂的社会而言,由于利益群体的诉求不同、甚至有可能会掺杂进来宗教信仰,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这类世俗社会的有效手段。但是,中央集权是一个双刃剑,一旦集中起来的权力被此类社会的某个群体掌控,所带来的将是可怕的、甚至可能是毁灭式的后果,如仇杀式的疯狂战争、国家和民族的分裂等等。当今的非洲社会,许多正处于生产力低下、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多样复杂的状态,但是中央集权却无法实施起来,主要原因是无法规范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的规范,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中央集权的长期性,只有具备一定的长期性,社会才会获得一定的稳定性;另外一个是中央集权需要在利益分配的相对公平性和社会发展的群体贡献性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公平的利益分配以及过分的让某个群体进行利益渡让,是中央集权最难把握、甚至是主观故意不去把握的难点。
通过这段政治学之分析,对于中原之诸华诸夏民族的人群而言,对于开始脱离蒙昧及奴隶阶段的、并于秦汉时期即开始了千年之融合过程并最终融合为一体的天汉民族而言,很容易判断出儒教是一个什么样的宗教和理论,判断出儒学是一种什么样的邪恶理论,也很容易明白儒学在中原诸华诸夏民族和所谓蛮夷戎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何样的作用,迄今为止,本质上是愚昧的、通过不断地篡改隐瞒历史、不断地调唆分化而获利的儒教和儒学,已经成为横亘在天汉民族眼前、造成民族分裂的一个非常邪恶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当今主政于大陆地区的共产党中国政府下的愚民和阉奴儒狗众多、人性扭曲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篇 法律论


第五部 实践理论 应用接口层

第一篇 教育的制定

第二篇 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第二篇 立法之方法和准则


第二篇 执法约束

第三篇 税收制度

第四篇 财政制度

第五篇 政府功能定位及编制
政府定位于内政,上到政府之最高首脑、下到最基层之公务员,必须受到全透明监督,政府人员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政府人员之被透明监督的目的就是使其成为苦行僧,却又得到优厚的生活保证。与那些努力劳动创造财富、却未必有一定生活保障的人群相比,优厚的生活保障就是政府人员被全透明监督的代价。做到极端之处,政府人员应当24小时被透明监督,甚至需要像和尚时时刻刻那样具有衣着分别和外貌分别,哈哈。
外政事务,不属于政府范畴之内,可以不受全透明监督。

第六篇 行业规范


第七篇 军队与战争

第九篇 司法清零
执法人员,特别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法院人员,一定是要受到24小时透明监督的,并且法院人员的犯罪,不能仅仅涉及法院之个人,更要涉及到法院人员之利益和情感的关联严惩,针对东方社会,这种关联严惩意味着其家人也要受到一同惩罚,法院人员只能理想化管理、一尘不染,一旦越线、对其惩罚起来则要连家带户地消灭,以使其内在地、私下地受到家人、亲戚和朋友的全面约束,不能越雷池一微米。
理论上,在现代社会,在理论上消除了社会暴力形式后,人类的公正公平都被寄托在法院的公平裁判上,法院之作用巨大,属于数学意义上的非一即零之工作,数学化规范法院工作,是人类逐步走向消灭暴力和战争的最理想、但在实践中很可能是幻想的途径。

第十篇 其他社会实践学之准则
如广告学、电影学、市场营销学等等,需要根据人类规则层之原则进行内容筛选,筛选的粗细,要看该社会之发展程度、经济程度、人口素质程度。

第四部 国故学概论
第一篇 中国历史之演化进程
学术发展与演化阶段之关联
儒学同时也是造成中国民族分裂的一个主要原因:南北朝之时,继承汉统、认归华夏后裔之边远部族的政权(所谓的胡人政权)比比皆是,而唐末五代十国之时,由于士邸郡望及儒学名流虽然被打得猪狗一样的到处乱跑,却不思进取,仅剩得上下嘴唇还在较劲,自认是中华正统,自认是汉人嫡传,那些武力强盛的边陲政权(如居于中原大地的所谓金狗)打嘴仗的功夫自然是远不如这些居于南蛮之地的汉狗,索性你汉狗做你的正统汉人就是了,这样的废物汉人,我金人怎么能屈尊去自认为汉人呢?于是乎,本是天然一统的中华民族、天汉民族渐次分化,文字自创,这些正是儒学的本事。类比于当代,台湾某些当权之人不认同大陆之人,你大陆既穷且烂,还一天到晚的喊叫是中华民族的正统,就差把台湾之人唤作蛮夷了,台湾目前正在文化和心理上与大陆进行切割,切割到一定时期,你大陆就是华人,我台湾就是台湾人,让我台湾人自认为华人,那不是有病么?于是乎,中华大地上就又出现了一个民族―――台湾族,唐末宋初之时,中华大地上的民族纷起,大致就是这个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间,儒学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我们在考古研究之时,既要遵循所谓的“二重证据法”,也要遵循人性的规律,即便是符合了二重证据法,如果不符合人性规律的结果,那便必然是中间出了我们还未发现的事件。
秦皇汉武之历史作用
六国古文

狭义上的古文仅指春秋战国间行于东方六国的文字。这六国是韩赵魏楚燕齐。韩赵魏文字纤巧细腻,楚文字疏阔遒劲。燕文字笔画硬直,齐文字喜用修饰。各国之间忙于战争,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交往少了,使得各国在法令、制度、风俗、文字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差异。
秦统一中国之前,东方六国齐、楚、燕、韩、赵、魏,使用的文字并不完全相同。尽管都是同源汉字,但由于地域差异,它和现今能见的最早汉字----甲骨文有许多不同,和钟鼎器物上的铭文差异也相当悬殊。反之,它和当时东方六国流通的货币文字以及兵器、陶器及木简上的文字却十分相近。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介于甲骨文、钟鼎文和秦小篆之间的六国古文,有时也将它归入大篆的范畴。秦统一中国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命令丞相李斯改革文字,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与秦国不相同的文字。

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
余前作《史籀篇疏证序》,疑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并以秦时古器遗文证之。后反覆汉人书,益知此说之不可易也。班孟坚言“《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文字多取诸《史籀篇》,而字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许叔重言“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秦之小篆本出大篆,而《仓颉》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谓秦文,即籀文也。司马子长曰“秦拨去古文”,扬子云曰“秦刬灭古文”,许叔重曰“古文由秦绝”。案秦灭古文,史无明文,有之惟一文字与焚诗书二事。六艺之书行于齐鲁,爰及赵魏,而罕流布于秦,(犹《史籀篇》之不行于东方诸国)其书皆以东方文字书之。汉人以其用以书六艺,谓之古文。而秦人所罢之文与所焚之书,皆此种文字,是六国文字即古文也。观秦书八体中,有大篆无古文,而孔子壁中书与《春秋左氏传》,凡东土之书,用古文不用大篆,是可识矣。故古文、籀文者,乃战国时东西二土文字之异名,其源皆出于殷周古文,而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犹有丰镐之遗,故籀文与自籀文出之篆文,其去殷周古文反较东方文字(即汉世所谓古文)为近。自秦灭六国,席百战之威,行严峻之法,以同一文字。凡六国文字之存于古籍者,已焚烧刬灭,而民间日用文字,又非秦文不得行用。观传世秦权量等,始皇廿六年诏后,多刻二世元年诏,虽亡国一二年中,而秦法之行如此。则当日同文字之效可知矣。故自秦灭六国,以至楚汉之际,十余年间,六国文字遂遏而不行。汉人以六艺之书皆用此种文字,又其文字为当日所已废,故谓之古文。此语承用既久,遂若六国之古文即殷周古文,而籀篆皆在其后,如许叔重《说文•序》所云者,盖循名而失其实矣。
种族、宗法文化、皇权与官本位---中国政经变迁核心考
本章节题目虽大,但在新国学理论体系中却位置很小,冄肀子目前暂时没时间详细地、系统化地表述和以考据模式书写此章节了,但是此章节对于古代中国历史之社会政经变迁及文化变迁的溯根很重要,有兴趣的,可以根据此章节后面的话做事去吧。
鉴于以上原因,本章节算不上是正式、也算不上是非正式,本章节的叙述和语法特点是以开骂为主,主张灭杀儒妖为主。
本章节大致的摘要是,以名门望族垄断社会各个层面之政经垄断模式的古代社会经过南北朝、唐朝、五代十国的发展、洗礼和演变,到了宋狗王朝时期迎来了历史时刻的社会变革,社会资源从被名门望族垄断转变到民众获得很大自由去自我发展,即,贵族垄断退出历史舞台、民众有了机会当家作主、但是这种大好时期和局面却被儒妖官匪和宋狗皇帝给浪费了、搞乱了。
-----------------------------
汉统之受重视,恰如日本天皇之正统受到日本人之重视一样,源自于古老、源自于正溯,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汉统不再之后,则麻烦大了,没了正统,就只好追究血统了,恰如假设天皇世系不再,就只剩幕府称得上高贵了。
东汉末年,汉统仍然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正统观,曹操当权、自然也要考虑到其中的人心向背,于是乎,曹操搞了几个名门望族的册封,据考证有7个(这是冄肀子的记忆,冄肀子妖写妖弄的东西太多了,这个就不去细致查询具体时间和数量多少了、似乎好像什么时间是4个,反正唐朝时期是4个),正是历史上的七望族之说,延续下来,到了晋朝、南北朝、隋朝、直至唐朝早期,名门郡望依然左右着地方的政治格局,进而影响到中央政权的走向,撇开其他短命混乱朝代不提,即便是唐朝中期以前,名门世族也让皇权不得不顾忌三分、甚至是为之低头,唐朝之李氏,出身并非正统,仅算得上陇西的军事贵族,这点可以在历史中多面考证,李氏虽得了天下、为求正统、仍然拉东扯西地为自己找祖先,天下大名人老子李耳便是被找到的其中一个,实际上,李氏是陇西军事望族,靠军事发家而富贵,富贵是富贵了,但却是由富而贵,并非是真正的天然之贵。这陇西军事望族,也被齐鲁之地的真正世系贵族所瞧不起,由此,陇西一些贵族非但为自己找贵族血统之理由,而且还找机会与世系之天然贵族攀亲,以便沾上贵气。
这世系贵族、名门望族、军事望族,串联起来,势力非常之大,宋狗以前之朝代,有些政权和皇帝,便是被这些名门望族操纵的。为什么会操纵到政权的兴衰和皇帝的废立呢?
这就是人类利益争夺之名实所在了,所谓的名门望族、世系贵族等等,自然是有个幌子的,这个幌子是真的,大家自然会信服,如果是假的呢?不被揭穿或无法揭穿,那也就只好是真的了。可是,幌子毕竟是幌子,古来君王千千万,为什么就你这几个派系是名门郡望呢?奥秘之所在,就是入不得光辉正史之背后勾当,什么勾当呢?经济、私利、金钱等日常之必需,这是人类之基本需求,若在正史中详细描述这些,与儒妖推崇之高尚就相去甚远了。
经济、金钱、私利??这些与名门望族、与皇权有必然联系吗?明智者,自然明白其中之利害,而现代古代之众多被儒妖施了妖法的愚民、贱民甚至是小妖小怪,自然不明白其中之奥秘了,真正奥秘之所在,就是这些名门望族是具有漂亮幌子的、在当代是被称作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家族,大地主、大资本家,这才是其中的奥秘所在,可是人类特别是中华民族之人类在口头上面子上都是崇尚正义、崇尚高贵、崇尚道德的,怎么能用肮脏的金钱、甚至是相随相伴的性权力来描述历史演化和政治斗争之神圣奥秘呢?
但是,正史是正史,正史之所以成为正史,就是因为它是被艺术加工过了的光辉与丑恶集大成之记录,在中华,无论谁掌权,都会这样去光辉伟大地说,这样去光辉伟大地做,人家先掌了权的这么做了,自然无可厚非,轮到哪天你掌权了,也是这个套路。
这里顺带提醒一句众多迷信正史记载的所谓历史学家们,拿着正史去看问题、分析问题,需要小心又小心,因为正史虽然是古董书籍之真品,但是其记录的内容却未必是真品,不能因为书籍是真品古董、就认定书籍上的记录就是真实历史,在科技手段、信息传播异常发达的今天,事件真相往往还不能被穷追猛打出来一个本来面目,何况古代信息传播落后、记录手段落后、独裁异常强大的时候呢?如果这些历史学家们书呆子式的每天抱着这些真品古董记录的虚假历史左推右断地想找出来个历史真相,这无异于痴人说梦、瞎子摸象,进而,如果这些所谓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们若要拿着这些虚假推论去祸害人民教育事业,那么就该用鞭子去敲打这些书呆子的脑袋了。
言归正题,所谓的这些名门望族们,实际上就是当代的大地主、大资本家,依靠其经济实力,左右着社会政治,并进而获取更多的利益。看看美国的一些家族,看看他们是如何操纵美国政治的、看看早期现期的大资本家是如何对政治进行运作的,就知道以前的名门望族在当时社会上的作为、地位、形象是何等模样了。
实际上,上述这些就是宗法文化之核心、宗法文化崇尚之历史所在的浓缩影像,这种名门望族式的宗法文化,所带来的是非常可怕的社会效果,等于当代人们大脑中的所谓的行业垄断者,更本质精确地说,这些名门望族,是那个落后时代之无所不包的巨型垄断者,是有力量左右政权兴衰、有力量影响皇位归属的这么一伙子家族势力,为什么有能力呢?因为他们有钱、有人、有资源,钱、人、资源,是利益争夺到最后时刻而发生武力冲突来决定谁是正义、谁是道德的真正砝码,这就是古代之名门望族的奥秘,没钱还想作名门望族?疯了吧你?倒台的皇帝血统比你高多了,你不过是倒台皇帝的一条狗,你的血统能比皇帝的血统高贵?放屁,在那个时代,谁的钱多、谁的借口多、谁鬼混的时间长,谁就是名门望族。
当代社会尚有一定的秩序、对付垄断尚且有一定的办法,可是古代呢?这些巨型的名门望族可都是真正的垄断者啊,什么叫做巨型的真正的社会垄断者呢?就是这群家伙垄断了社会的一切,是比当代中国的中石化中石油之汽油垄断、比邪妖恶鬼中粮集团之粮酒垄断要厉害的多的垄断,或者说,这种垄断就是国资委式的经济垄断、再加上法院垄断、税务垄断等多方位的整体垄断,你觉得可怕么?是的,这些名门望族就是当时社会的主宰者,他们不去对付掌握军队的皇权、却又影响着掌握军队的皇权,这是名门望族们愿意与皇权和平共处的太平社会,为什么不和平共处呢?该有的、该要的全都有了全都要了,想灭谁就灭谁、想当官就当官、想用哪种方式赚多少钱就用这种方式赚多少钱、想搞哪个女人就连她妹妹姐姐地都搞了,法院我家开、银行我家开、税务我家开、妓院我家开、警察我家开,除了没有皇上这个职务和特权外,除了自家私人卫队没有正式国家军队番号外,没有皇帝的要什么有什么,自然是和平共处了。
这是个什么社会呢?当然是个比奴隶社会要好得多的自由社会,毕竟不会随便抓一个人回家就当奴隶、而是需要花钱买一个人回家当奴仆,毕竟有多个派系的名门望族相互制约而不是独裁式名门望族,但是,这个社会好吗?
自然之规律,就是物极必反,这种名门望族式的社会,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的高度集中,从自然科学的系统模型和科学规律去看,用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去分析,这种高度集中状态的后续状态就是变异、崩溃、重组。
在随后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很不幸的是,抛开名门望族里面的儒妖们不说,其他那些本性恶劣的儒家怪兽们,虽然在屡受名门望族们之虐待后,有了机会与广大群众们互动起来一起去推翻名门望族式的社会体系,但是,儒家怪兽们却没有借此机会回归人类、进化为人类,反而本性难改,进身而为儒妖。
名门望族式的社会,是众多平民百姓受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名门望族的剥削和虐待,这是一种阶层对抗式的剥削、或者说是阶级剥削式的社会,将这种社会推翻后,采取一个什么社会体制呢?历史的选择结果是,让皇帝一家人富贵、高高在上,除了皇帝家族外,其他各色人家一律平等,再也没有了名门望族式的可以与皇帝一争短长的普及性的家族势力了,大家有本事就争取得到皇权的照应和眷顾,与名门望族式社会比较起来,皇帝家族毕竟是一家、人数毕竟是少数、皇帝家族必定会除了自家外让其他各家一律平等,这种皇帝在上、人民平等式的社会,相对于名门望族式的阶级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
从名门望族式社会过渡到皇帝尊贵式社会,中间有一个过程,名门望族是不会自己放弃对社会的垄断控制的,那么,这些能够垄断社会的名门望族们,是如何乖乖地交权了呢?其中有两个因素,第一是,唐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和五代十国的部落政权之兴衰,大家砍砍杀杀的,使得名门望族残花败柳式的社会控制力最后被摧残掉了。第二是,这也是本质上的因素,就是南北朝时代有个五胡乱中华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对名门望族的打击是致命的和根本性的,为什么呢?五胡乱中华的这些人,本来是属于华夏蛮夷互动之一部分,上古之大禹、舜等人都是类似于五胡的一种,华夏和蛮夷都是居住在不同水土地理环境下的中国人,谁跑到中原地区进行农耕生活、穿上农民衣装、过上地主生活,谁就是华夏,谁跑到草原上去牧马、谁跑到东北去打猎,谁就是蒙古族、谁就是满族,对于蒙古族和满族来说,满蒙自认是一家的(从历史角度看也是鲜卑同祖),为什么呢?满族人不打猎了、跑到草原去放羊就是蒙古人,蒙古人放羊腻了、跑到深山老林去打猎就是满族人了,古代中国是没有什么民族概念的,只有住在哪里的人、过哪类生活的概念,胡服骑射的赵国人穿上胡服是为了打仗而乱搞,就差把耕地种草放马、养殖战马、过草原生活了,秦朝是中国的创始人,虽然有人对秦朝王族之祖先进行乱考证(据说是山东沿海之东夷)、但秦朝不可谓不正统,可是秦朝人本身是被称作西戎的,与那些什么羌啊、什么番啊、什么什么的,都是一伙子,都是柑子和桔子的关系。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这些胡人中有白种人,黄头发绿眼睛,跟黄种人没多大关系,无论如何划分,都算不上中原人或者古老的华夏民族,也许这个观点是对的吧,但是,事情总要一分为二地看,黄头发又如何呢?绿眼睛又如何呢?花花绿绿的,不好么?弄一个回家当老婆当老公不也很好玩么?呵呵,很好,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是好的了,所谓的民族和部落都是打杀了无数年、死了无数人才搞出来的,为什么不能和平地搞男女关系呢?男人女人地乱搞、总比乱砍乱杀来的文明、来的幸福,主要原因是大家如何或者说能不能和睦相处。
和睦相处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文化,这些胡人和蛮族,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在最初之时也是认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作为文明开化比较早的中原地区的人群,应当做的是教育他们、开化他们,让他们认祖归宗、与中华融合成同宗同源,这点上,越古老的时期越容易做到,现代人不要总去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古代人,古代人特别是荒蛮地区的人,没有文字只有口述的历史,杂乱在一起的这些口述的历史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祖先和文化的来源、因为本身就却是很乱、何况没记录呢?这方面,比较有说服力的就是匈奴人,匈奴人在秦汉时期一直被认为是炎黄时期从中原或打或贬斥地迁移到草原的一个部落,当时的匈奴人自己也或多或少地这么看待自己,即便现代也有这种观点存在,何况秦汉唐时期文化荒蛮的时代呢?之所以总要分出来个高低贵贱和民族之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又要提及儒家理论了。
佛教道教在华夏文明的演化中大多起着潜移默化的融合作用,道家理论和道教之作用尤为突出,而作为政治理论的儒家理论,在华夏历史中一直作为在捣乱的、起分裂作用的理论,从根本上说儒家理论就是小人理论,所以当代很多笃信儒妖理论的人大多是小人贱人、而不是什么君子。我们可以回头去看看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之教士,可以远涉重洋、历经不毛之地、终生地不分人种地传播人类和谐相处的思想(虽然是宗教思想、在本质上也是崇尚以基督教文化去同化而获得和平的、但这并不影响其使得社会发展之长远和平的走向。),伊斯兰教呢?伊斯兰教的创建时间相对其他教派和学说而言时间很短,但是现在的伊斯兰世界本身就是多人种世界,这也是以宗教促进和平。
反过来看看被许多儒妖奉为妖经圣典的儒家理论,撇开其内容空空胡说八道不论,这儒妖理论在本质上却是地地道道的制造摩擦、挑起战争的贩子,从古至今儒妖们一直在不停地鼓吹什么正宗、什么华夷分辨,而鼓吹这个妖论的儒家君子在仅仅动动嘴皮去鼓吹妖论之余忙着什么呢?忙着自家的荣华富贵、忙着自己的人生享乐,这些儒妖君子们在和平时期就是国家民族的祸根,忙着让国家的政治腐败、让国家的民族分裂,为什么这么做呢?儒妖这么做就是充分利用了人类的私利心理和阴暗心理挑拨离间、儒妖以便从中获得名利,而一旦国家民族开始混战和分裂了,你若想再找这些鼓吹高尚的儒妖们,四处也寻不见他们的影子了,在华夏历史上,从来未见国家混战民族分裂的时候儒妖们群起高呼和平、努力和平、为其所谓的民族赴汤蹈火,能见到的是这些儒妖们忙着为不同的华夏政权、不同的蛮夷政权卖身服务获取好处、即便有一两个没有彻底妖化的儒家人士也不能脱俗地为整个国家民族去呼吁去做事。和平时期忙着挑拨离间而捞取好处、战争时期忙着卖身而获取好处,这就是儒家君子们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真实写照,现代人不要被所谓的正史记载所迷惑、那些历史记载大都是儒妖们改造过的东西,蒋介石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袁世凯究竟是什么人?李鸿章又是什么人?这些能让近代人较为详细地了解的人物,目前被记载到正史之中后,已经面目全非了,这就是处身现代已经不那么厉害的儒妖们之功绩,何况古代权势熏天的儒妖们的所作所为呢?
如果儒妖是真正帮助国家民族发展的理论,那么儒妖们至少要让华夏文化四处传播、儒家君子们至少要努力地让周边尚处于荒蛮之部落学习汉字和汉文化,儒妖们即便不能如基督教教士那样四处奔波于荒凉不毛之地而传播文化、也至少应该在身居高位时去化解文化冲突传播先进文明,这些紧要之处,没看到一个儒妖去做。
儒妖是什么?儒教是什么?儒妖是祸水、专门败坏国家民族风水的妖精,孔大妖精把华夏上古历史给焚烧掉了、好古董埋藏到自己墙壁中,其他小儒妖也都不是等闲妖色,中国历史上一旦哪个国家哪个朝代沾染上儒妖这个孽种,这个国家和朝代必然就灭亡,翻看中国历史,你不会发现一个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凡是统一中国的,无论形势如何、没有一个在起步发展和进行统一的过程中将儒妖理论作为治国理论的,而那些有一定实力的部落或地方政权,一旦中途改用儒妖理论,莫不被别人给打败、消灭和统一了,慕容氏政权、魏孝文帝拓跋宏这些天汉民族之边远地区的人物和政权,一旦在政权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崇尚儒妖理论来管理政权的时候,下场都是死得惨、亡得快。这里此处,儒妖们不要再拉东扯西地找理由辩驳这个现象,无数事实已经从整体和宏观上印证了这个结论,你儒妖的特长就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地为自己贴金辩驳、你儒妖再怎么找理由为这种现象辩驳,都证明不了儒妖理论不是一个败坏风水、灭家亡国的理论。
好了,再回到五胡乱中华和名门望族如何被干掉上面来。
历史这种东西,复杂之处繁多,隐匿的地方繁多,需要解释的地方繁多,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那么要对你解释的就有说不清楚的多了,
五胡,说白了就是冄肀子所说的天汉民族之一个部落、一个群体、一伙势力、一伙由于气候差异而比当代行为艺术家裸奔好得多但却喜欢奇装异服穿开档裤满街跑的人、一伙因水土气候而喜欢吃麻辣烫烤羊腿的人、一伙唱摇滚歌曲的人、一伙大喊大叫的人,总之,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华夏蛮夷就是一家人,只不过因为经常打仗而到处跑,跑到一个地方就因为当时之水土因素而换一个服装发式和饮食习惯,蚩尤本来是中原人、与炎帝打仗赢了,炎帝里通外国而招来了黄帝,炎黄联合把蚩尤这个正统中原人打跑了,蚩尤人一部分跑到了广西成了现在的壮族苗族、一部分跑到现在的山东省东南继续向南而成了越人(百越之人、吴国人、越国人,大致就这样。很奇怪的且冄肀子也无法考证的一个现象是朝鲜人自认是蚩尤之后人、这缘由冄肀子搞不清楚、不过冄肀子很高兴朝鲜人认同天汉民族、认同朝鲜人回家),匈奴人呢?现在已经搞不清什么是匈奴人了,但据历史的一些记载说匈奴人是上古时期炎黄蚩尤的某个被打跑的部落分支。
五胡,就是这些人,但是为什么五胡乱中华会在历史上这么有名呢?因为这是儒妖们篡改历史的杰作,这个章节里面就不多说了,历史之解释越说越乱,再继续解说下去、本章节就彻底跑题了。反正发展出来的结果是,这些举止怪异的行为艺术家们,非常看不起名门望族们的做派,骑上马、抡起菜刀柴刀马刀、砍几颗白杨树做成红缨枪,就对着名门望族们砍杀起来了。五胡乱中华最让人叫绝的是,这其中的有些行为艺术家们并不如阉奴儒狗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收买、并不想阉奴儒狗们想象的那样仅仅抢钱、抢女人、占地皮,而是举起刀、舞起枪来,除了玩女人抢钱外、专门以杀人和吃人为乐,眼里容不得人(人、特别是蜕化为儒妖和官匪后就是罪恶之源),结果呢?种地的农民弃耕土地、满山满树林地到处躲藏,而名门望族们呢?有钱有车有马有家当,就卷起铺盖细软往南跑,这样,靠中原农耕立身立命的名门望族们被迫跑到南方去当南蛮了。而即便这样,这些行为艺术家们仍然不肯罢休,举着马刀追着名男人名美女们的屁股砍,从中原之地一直砍到四川、砍到广西十万大山,亦将剩勇追穷寇、切莫沽名学霸王,行为艺术家们真让人佩服啊,哈哈。不过,后来这些名门望族们和南蛮们联合起来一起把五胡之一的某个胡们给杀干净了(侯景之乱、羯族、羯胡、据说为某类白种人、属于匈奴族之一支),真可惜这个胡胡的行为艺术家们了。
历史传纪总是婊子们用以自娱和泄愤的工具,大家可以去查查古籍,古代宋狗王朝以前,能够成为大文学家、大学者的,基本都是名门望族之人,为什么呢?因为平民老百姓根本没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绝大多数顶多也就找机会识识字而已,只有名门望族才有经济实力、有机会成名。
五胡乱中华之后,虽然不是极端的社会垄断者了,但是名门望族们势力衰退之余依然掌握着相当的知识话语权,其结果如何,不用冄肀子说,大家应该很清楚了,这些黑五类、修正分子、反革命的后代们,自然不会对五胡的行为艺术家们笔下留情,将五胡仅仅划归中华之外、没划归到三千弱水之中算是客气的了。
经过儒妖口中的南北朝据说是纯种五胡和五代之汉胡融合的杂胡们这么一折腾,名门望族们大多数永远地失去了地盘,也就是大地主和大资本家们被以行为艺术家为主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们给打土豪、分地产、分资产了,名门望族?见鬼去了。后来又经过了唐朝、五代十国的华夷各类部落人群的砍杀,经过了军事贵族、或者就不算什么贵族们的屠杀和痛快蹂躏,到了宋狗王朝建立之时,名门望族的势力已经消失殆尽。天赐机缘,此时,随着名门望族政治和社会模式的消失,华夏文明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就是宋狗王朝在经济上相对于以前各朝代而言十分繁荣的内在根本因素和本质所在,即,没有了名门望族这些世系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束缚,人民开始平等地参与了社会生产建设,社会生产潜力被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
既然宋朝迎来了变革时代、迎来了社会进步的时代,为什么冄肀子还要开骂。还要恶骂宋狗王朝呢?原因是,历史和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最好的时期,这不是宋狗的功劳而是上天和历史的必然阶段,可是这个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期和机会却被宋狗皇帝们与儒妖孽种们给浪费了、给祸害了,这个时期儒妖们搞出来个蛊惑社会蛊惑民众的新儒学,儒学本来就是个败坏风水、败家灭国的孽障理论,而这个新儒学则更上一层楼、更是非妖非人非教非学的、不能划归万物之内的邪恶理论,能将这个儒妖理论运用纯熟的人,就等于是修炼了妖功、成了妖精、更高更深则成了不在三界之内不属于万物苍生的官匪。
从名门望族式的社会垄断模式消亡到皇权在上百姓平等的社会模式,这或许算是一个进步吧?因为伴随着这种社会模式的变迁,宋狗王朝的经济大发展了,可是,什么叫做经济?什么叫做繁荣?冄肀子已经在新国学理论经济学分篇中做了相关解释,经济繁荣不是厕所里面的蛆虫大量繁殖而满厕所地折腾。宋狗王朝式的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层次在本质上没有多大提升,也即,宋狗王朝式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一种自然科学意义上的乱糟糟的无组织无序状态,这非常符合现代前沿科学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混沌理论之数学模型,按道理来说,这应该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浴火重生、是一种嬗变,可是,其结果却很令人失望,浴火重生之后的结果是,人民从名门望族式的不平等社会制度和待遇下解脱出来,但是却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社会制度和模式、或者说没有进入类似于当代社会的民主社会(自由民主程度之高低无所谓、但是至少代表了一种所谓的自由民主),而是进入到一个奴才阉人成群扎堆的、相比于名门望族式社会属于社会发展阶段性倒退的阉奴儒狗式社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有一个很本质性的潜在前提,即,从名门望族式社会转化过来的推动力很少、甚或不是来自于社会内部,而是来自于名门望族式社会结构的外部,这种模式在混沌理论里面应该属于外部破坏式的系统自组织现象,由此可以知道,这个系统是被外部压垮的,所以系统在进行自组织的时候,其内部的固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有保留,学术术语这样描述,但在现实的社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名门望族虽然被搞垮了、不再作威作福了,但是名门望族没有在人群的层次上消失、也没有在个体的层次上消失、更没有在潜意识心理倾向上消失,同时,最关键的是名门望族之后裔没有丧失知识话语权和引导权,换句通俗的话说,这群黑五类的狗崽子们还在思念着名门望族的好处,一方面,这群狗崽子掌握了评价历史和评价人物的权力,所以破坏名门望族式社会的行为艺术家们被彻底地以民族仇恨的方式钉到了愚民社会的耻辱柱上,另一方面,为了在新社会模式下获得统治者的眷顾和好处,这群狗崽子们借助制造民族矛盾、借助以前被扔在一边的儒狗学、借助新社会模式下统治者固有的弱点,等等,自觉不自觉地,狗崽子们和皇权贵族们走上了合作之路,借助对这种模式最有帮助的、在唐朝几近灭亡边缘之儒狗学理论,再造出一个新儒狗学,这就是当今儒妖们和愚民们很熟悉的宋明理学,什么四书五经啦、什么孔孟圣人啦、什么文武圣人啦、什么纲常守节啦,都是那个时代之后搞出来的。
所以,对待黑五类和反革命的狗崽子们,一定要杀干净,不能让他们再搞什么平反的政治游戏,这是毛派革命者们弄到最后十分倒霉的惨痛经验教训。
这种与名门望族式社会结构不同的的社会,是一种什么社会呢??对了,这就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官本位社会、不是让社会生产效率生产水平提高来让民众获取普遍利益、而是依靠给皇帝老子给上司当同性恋当女人当奴才狗子来获取利益的社会,名门望族社会之运行依靠的是家族、势力和经济力量,官本位社会之运行依靠的是什么呢?大家很清楚当前的中国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其中所存在的种种民族性劣根、众多阉奴儒狗,就是这个劣等民族的官本位社会的最大人文特点,而社会发展停滞啦、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啦等等特性,都很明显地、很本质地区别于汉唐时期之社会、区别于汉唐时期之民族。
冄肀子提倡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家族制,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当今社会的不平等、增加当今社会道德约束力、增加社会凝聚力并减少民族分裂的一种应对策略,但是,家族式社会也是有其弱点的,上面都大致提到了,不多罗嗦。
以上就是新国学理论中,对古代中国社会进化之分析的一个重要核心,其中也涉及到了宋狗王朝之儒狗学的发生背景和延展过程,狗妖类社会产生狗妖类理论,很正常、没什么可奇怪的、“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宋狗王朝之经济实力据说占到世界之多大多大的程度,有些学者还论证出了宋狗王朝之覆灭与中亚欧洲等地被成吉思汗消灭破坏而导致的经济崩溃以链条式方式传导到宋狗王朝并最终导致宋狗王朝经济衰退而覆灭,儒妖们无论说一千还是一万个理由,可是宋狗王朝没有依靠其卓越且远超出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实力去做到汉武帝一样地打败外敌,既说明了所谓的经济实力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屁话,也说明了让宋朝这样一个苍蝇当家的狗类社会不要发展出儒妖式的狗类理论而发展出一种自由民主式的人类理论是一个神话。
最后重复一句,本章节是新国学理论中关于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主要核心之一部分,其他还有上古和清末的转折,如果采取论文式的、严密论证式的模式来写作,至少需要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考据、论证等等,此章节虽然大,但却是新国学理论之微小一部分,若在此处大动笔墨,则远远超出冄肀子的笔墨时间了,故而,冄肀子希望有相关背景知识及能力、有兴趣的人进行拓展书写和论证。

考察古代中国的学术变迁、政经变迁、社会发展阶段及文化变迁,大致离不开此章节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古代中国的种族变化、宗法文化变化、皇权神权变化、官本位与金本位变化,其核心大致在此章节中都或多或少地给与了论证和体现,更详细的内容,冄肀子目前暂时没时间详细地、系统化地表述和考据式书写了。





科举制度对中华之影响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举制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当前所谓的以儒家为主的国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一个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没有科举制,也就没有儒家学说的辉煌,儒家学说的生命力是依托了科举制的存在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下来的,近代科举制由于外界力量的强力干涉而废除之后,儒家学说立即就失去了所依托之科举制度带来的政治和民间的社会基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批判、抛弃。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皇帝下诏废止。
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理论都各有特色,但只有儒家学说是最适合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的理论,其正面效应是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并带来了社会的安定,但负面效应则是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自隋唐以来,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社会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这些社会阶层各自在经济、文化与政治上承担着维系社会生命体的组织功能,依托着科举制的存在,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
例如,地主与庶民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秀才、举人这样的士绅的身份,士绅则又可以进一步通过更高层次的科举考试而成为官僚政治精英。而官僚精英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势与影响,通过所授予的职份田以及通过购置田产,进而在经济上成为士绅地主。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
可以说,隋唐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正是以科举制度为枢纽,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
第一,这种体制使历代统治者可以不断从平民阶层中补充新鲜血液,吸纳在智识能力上更具有竞争力的优秀分子。除了娼优等少数贱民之外,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攻读生活,通过科举制度提供的"金榜题名"的相对平等机会,进入统治精英阶级。而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则在同一社会循环中又不断流动出政治领域。由于这种结构类似于近代"科层制"的开放性与自我更新,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层始终处于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之中,科举制至少是形成这种社会新陈代谢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在科举制度下,精英层之间的流动与上下层级之间的流动性,使文化知识与教育的覆盖面,高于以身份等级为基础的结构封闭性的社会。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史比较看出来。隋唐以前,在九品中正制这种封闭性的人才选拔制度下,功名的获取所依据的条件,是世袭的身份,而不是个人的努力与知识积聚的水平。文化知识的传播范围,往往局限在少数具有贵族血统或较高的世袭身份等级的阶层中。整个社会缺乏强大的获取文化知识的利益激励机制。而在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这就使社会的文化教育覆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近代以前最为广泛的普及与提高。而国家与政府却可以不必为实现文化教育的这种相对普及支出巨额的教育经费。正如一位清末人士所指出的,"科举办法,士子自少至壮,一切学费,皆量力自为。亦无一定成格。各官所经营,仅书院数十区,(费用)率多地方自筹,少而易集,集即可以持久,无劳岁岁经营。"
第三,使社会价值的高度一体化。造成这种价值一体化的原因是,一方面,只有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的人,才能获得功名地位,这就使得士人为应试而浸淫于儒家经典的过程,自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学习以儒学为立身行事的标准的社会化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在士绅、官僚与地主这三大社会精英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社会流动,这就使儒家价值规范在各精英阶层的对流中得以广泛的认同与普及。于是中国也就成为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一统天下。
第四,在社会稀缺资源追逐过程中,失败者自然会有一种挫折感,而科举制度却有着一种可以称之为"自我消解挫折感"的功能。这是因为,每次科举取士虽然只有少数幸运者获得功名,但由于科举取士没有年龄限制,这样,它就为每一个失败者始终保留着下一次成功的机会与希望,而只要存在着这种机会与希望,个别的科场失意人固然可能成为现存秩序的反叛者,但群体性的社会不满就不会凝结起来,而且不会形成对现存秩序的巨大反抗性的政治参与压力。这一点与近代学堂教育制度颇有不同。
这样,一千多年以来,科举制度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凝聚机制。它也在长期的历史中,造就并形成中华民族特定的政治文化心理与价值。它使传统中国人重视儒家知识、重视以儒学为基础的教育与风俗成为天经地义。以科举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与精英选拔制度,既是维系社会精英与政治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
自隋唐以来,中国文化之所以经过多次的朝代更选和"以马上平天下"的外族统治,却始终保持大一统的文化价值体系,乃是因为任何朝代的统治者,首先必须有一套最大化地适合自身统治的理论,儒家理论正好符合了其统治需要,其次必须依靠士绅官僚来实施其对社会的治理,而在科举制的铸模中,士绅阶级则已经是被儒学规范定型化了的阶级。他们在文化价值上有着同样的"基因",他们可以在为任何统治者效忠的过程中,像春蚕吐丝那样,不断复制出同样的文化价值。中国在近代以前之所以没有出现春秋战国时代那种文化上的多元化,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即儒学之所以具有如此悠长的历史连续性与生命力,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可以从科举制这一简单的事实中得到解释。
然而,"科举文化"不需要原创性、背诵经典条文的求同思维,对于科举考生来说,远比探索未知的精神与物质世界所需要的求异思维更为重要。久而久之,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也就蜕变为牵文拘义、循轨蹈矩、重守成而轻创新的积习。在以制艺为人生追求目标的士人们看来,丰富的历史文化就被简单地解读为"十六字心传,五百年道统,圣人之学不外乎是"的僵化教条。清末保守派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叶德辉之所以反对任何变革,乃是因为在他看来,孔孟之道,"乃大经大法,凡吾人所欲言,无不于数千百年前言之。"这种陈腐保守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正是科举制所造成的文化思维定势的必然结果。
于是,在隋唐以后的中国,一种最具阶层开放性的制度,又恰恰与最为封闭的思想模式――儒家思想――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并世代相传。开放性的阶层流动与精英新陈代谢,是这一制度的优点,但它们却被充分利用来巩固大一统的意识形态信条与士大夫官僚的定型化的思想行为模式。
清末,在国内外各种力量激烈的交错斗争中,科举制被仓促地取消了,但是在不明白科举制真正社会作用的情况下,这种对科举制的仓促取消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第一,由于原有社会凝聚机制的急剧瓦解,社会成员从原有的生存结构中脱离出来,又无法被新的生存结构所吸纳,从而迅速"游离化"。这种"游离化"社会群体,对清末及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过程构成巨大的政治参与压力,并进而引发急剧的社会震荡。造成这种"游离态社会动员"的原因是,一方面,大批士绅知识分子失去了通过原有的儒学知识资源获取仕途的指望,又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经济能力等种种原因,而无法进入新学堂,因而产生群体性的对现实的疏离与不满。这一点正如当时人指出的:"科举初停,学堂未广,各省举贡人数不下数万人,生员不下数十万人,中年以上不能再入学堂,保送优拔人数定额无多,……不免穷途之叹。" 另一方面,旧的人才选拔制度虽然可以一夜里取消,然而新的制度却又无从在短时间里相应建立,办理学堂的条件远远不会因为单独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而相应地自然成熟。如师资、教材、经费、毕业后的出路、校舍等问题,均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正如当时有人指出的,"各省学堂经费匮乏,无米可炊,力不能支,提学纷纷请款,而官力民力罗掘俱穷",以致出现学堂因缺乏经费而停办。这样就出现大批既无法进入新式学堂,又无法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无根人",这些游离分子成为对社会稳定具有破坏力的"游民阶级"。原来效忠旧王朝的士人阶层成为不安现状的游离分子,这不但使现政权陡然失去原有的社会支持基础,而且也使传统的联结社会各阶层的聚合力急剧削弱。同时,由于科举制度的废止,进入新式学堂与出国留学便成为士民获取功名和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到 1907 年,中国到日本的各类留学生的总数已达 7000 余人。然而,晚清的中国作为一个起步伊始的后进现代化的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程度,还远远无法提供足够的位置与就业机会来吸纳纷至沓来的从新式学堂中华业和留学归国的青年知识分子。这样,在科举废除之后,清末民初的都市中与各省充满了大批因无法就业而对前途深感失望的青年知识分子。这些处于游离状态的人们,由于社会地位的不稳定,前途的渺茫与心理失落感,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急剧地涌入政治领域。纷纷竞奔官场,以争取权力、地位与财富资源,成为新政时期与民国初年的"政治参与膨胀"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革命的情绪也最容易在这一富有理想而又在现实生活中备感绝望的处于"游离态"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起来。
第二,科举制度取消所产生的后果是,群体性的社会心理挫折不断聚结为反体制的力量。二千年以来,中国士绅知识分子以当官为人生基本追求目标。在官本位社会心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科举制度却突然取消,并被学堂教育取代。然而,学堂毕业是一次性的,它不像科举制度那样,可以无限期地对所有的落第者"许诺""下一次机会",正因为如此,清末的学堂制度不存在对功名追求者的挫折感的自我消解机制。每年将有大批学生从学堂毕业,并理所当然地要求政府满足其进入仕途的要求,而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这种要求注定得不到满足,这种挫折感便形成群体性的社会不满。这是20世纪初期以来政治参与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换言之,清末新政推行的社会变革所实现的新的社会整合机制的发育程度,远远不足以制衡和吸附旧体制瓦解后大量出现的社会疏离分子和新型人材。正是这些在新政改革中产生的社会势力和青年团体,成为这场变革运动的主要掘墓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这场在传统集权体制下的社会改革运动,几乎就成了不断"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社会动员过程。
第三,由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名望和权力的基本途径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由于科举制度在 1905 年的废止,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
第四,在科举废止后,由于士绅阶级的消失、宗族制度与义田制、学田制的崩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宗族学堂的衰落,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文盲率反而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上升。中国近代与现代之间在文化上的断层,至少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释。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这里,杜亚泉对科举制改革的反思值得重视,这位民国初年的政论家认为,如果在最初考虑改革科举制度的具体办法时,不是简单地废止科举制度,而是"稍稍改其课士之程式,简(选)稍通时事之儒臣,典试各省,依今日之教科门类,列为试题,以定取弃。"那么,这种科举改革所产生的效果,会比单单废除科举而建学堂的效果更好。
科举制度本身无疑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演进中凝聚起来的制度文化资源,它在中国人的心理积淀中渊远流长。如果保留科举制的形式并将儒家理论从神坛上拉下而变更为科举制中众多理论和思想中的一个,使之稳定广大士绅知识分子的竞争心,并使这种竞争心纳入现存秩序的基本框架之内。在这一前提下,进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使考试科目更具现代性,那就可以在保持士绅知识分子的竞争心理的同时,进而引导、激励社会人心趋向新的目标与方向。以这种"旧瓶装新酒"式的变通方式来改革科举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传统制度资源,为实现新旧制度与文化的转型,提供缓冲与衔接。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一个严重的事实是,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态开始出现严重的断层。农村文化生态平衡不断失调与退化,农村对城市过度依附并失去其自主性,这些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均与科举制度的取消有着密切的关联。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根据潘光旦与费孝通对近 900 个进士的一项研究,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家庭来自农村。 而有功名的中下层农村士绅在士绅中所占比例则更多。他们是中国传统农村文化系统的主体。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 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 "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士绅地主固然是在经济与政治上对广大农民进行剥削与压迫的食利阶级,但他们毕竟在相当程度上承担着由儒家思想所规定的社会伦理责任,并承担着农村文化生态平衡的组织、以及农村文化传统的延续的功能。面对官府,这些士绅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村社会自主体的利益。而民国以来的土豪、恶霸地主、地痞流氓与"刁民",他们以国家在农村的代理人与收税人自居,成为国家专制主义对农民进行巧取豪夺的最直接的帮凶。由于传统农村文化生态的彻底崩坏,二十世纪初以来,农村的自主性与自治性,随着农村士绅阶级的消失,而不复存在。而土豪地主、恶霸则更是肆无忌惮,这几乎是民国初年以后不断恶性循环的历史过程。人们应充分意识到这一变化对中国后续现代化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随着户籍制度的严格化,随着工业化造成的剪刀差的形成,农村所拥有的稀缺资源的相对贫困化只能是变本加厉。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不断扩大,它所造成的历史后果,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现代化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对自称国故学核心之儒学进行证伪与证真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是冄肀子在书写新国学哲学部分的时候,兴趣所致而转身过来想用证伪证真模式对儒学进行一下逻辑校验的结果,并把哲学部分中一段相对废弃的文字挪用到此处给儒学下一个药。
首先,儒学的核心有几个呢?先说一个儒学核心的核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呵呵,这个应该算作是儒学的真理标准了,按照新国学逻辑运算层和人类规则层的理论校验,废话都不用多说,直接就把这个儒学核心之核心推倒了。
再次,谈谈儒学津津乐道的、本是人类原始哲学之一部分却被儒学改头换面甚至…呵呵…的中庸之道,儒家的这个中庸之道,按照人类规则层之分类来看,坚守了哪个道德标准了?符合了哪个利益界定了?采取了哪个价值观模式了?一句话,儒家的这个中庸之道,是以封建君主为首要核心的、以行为人的个人判断(包括了个人素质和个人私心、理论借口是一以贯之)为并列首要核心去界定是非采取行为的,这个光辉伟大永远正确的“中庸之道”,将天汉民族阉割成了儒汉民族,将优等民族变成了劣等民族,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人,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庸之道起了多大作用呢?
在研究比较一个社会理论的时候,需要采取在证伪之外进行模型化和量化之理论完善、进行宗教理想化和世俗利益化之应用模式区分的方法来衡量一个理论对社会的贡献,如宗教是不可证伪的,宗教之精神指向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但是宗教只是将这种宗教理想作为一种宣传、志愿、解脱等方式的传播口号,不去裁决、很少干预(或不干预涉及)世俗之利益分配,如此以来,宗教及其宗教理想以非介入模式的、志愿模式的、真理模式等方法成为了世俗社会之道德正义价值观等标准的补充甚至是尺度。
但是,当一个理论超越了这个界限的时候,这个理论自身不再是理论和标准、而是成为了世俗利益之一方。例如,儒教从其理论基点、应用模式、数理模型化等诸多方面衡量都是一个以利益为导向和基点的理论,是以利益参与为目的去建立理论、并以自诩崇高之身份地位来参与世俗利益争夺的邪恶理论。由于儒教理论采取了与统治者的利益直接捆绑在一起的方法,所以,站在理论系统化的角度上看,儒教理论在其理论的哲学深度、理论模型成熟度等关键性指标上看,都是一个很不完善的理论;站在应用的角度看,儒教借助统治者之权力以利益分配甚至是武力胁迫的方式明晃晃地将其理论强加给受众,此非理论、江湖黑帮骗子而已。



第二篇 国故学之核心
陈氏所谓文化,其核心内容即为儒家学说及其实践的礼法[39]。陈氏认为中古时期的门阀士族,不仅在于位高权重,而且在于具有学术文化特征,而在家族门第之得以成立及维持不坠方面,儒学及其实践之礼法特征更为根本。他曾指出:“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凡两晋、南北朝之士族盛门,考其原始,几无不如是。”“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

在兵戈扰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文化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势力之力,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

陈氏反复申明文化与种族二者之间,是文化决定种族,《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曾据《北史•源贺传》作出如下明确表述:“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故陈氏之“文化、种族史观”实可归约为“文化史观”

两氏都特别重视门阀士族的文化特征(作为家学的儒学及礼法门风)和超越于政治之上的社会地位。

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善说,==缺乏哲学和科学依据,纯属猜梦或自圆其说之举。实为后世儒家开“编造恶习之模范”




第三篇 国故学之分类
一、哲学原理
本节的哲学原理,大致可以叫做原生混沌哲学、宇宙论、朴素哲学,原生混沌哲学――周易,宇宙论――道德经,朴素哲学――阴符经。
1、周易
周易的成书就不需要去分析了,这里只说周易的内容。周易实际上是一个集哲学思想和具体应用于一体的书籍。哲学部分的系辞,提出的是天地乾坤阴阳等二极对立的释义,就今天看来,已经属于较为浅显的哲学道理了,同时,其哲学思想、宇宙本源方面也没有道德经说得深。
前人不懂得数学、概论、推论等科学算法,即便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如协同论、混沌论等学科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现象,所以,前人采用了一种模拟方法来对周围的事情进行推算和判断,这种方法,类似于今天的概率计算,即,把一些经常发生的事情以一定的寓意填写入64卦的卦辞之中,在进行卜算的时候,得到某卦的话,就按照卦辞的寓意去做事。爻辞之中,被后人加入了一些具有说教思想性质的解释。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未知科学性,我的意思是,这种方法值得参考,但不能照搬原来的东西,即,去除原有既定的卦辞内容、并换上你要预测事物的种种可能性填入卦辞之中,然后再进行卜算的话,根据现有学科的混沌论、协同论的原理,或许其序参量和子系统等因素,会带给你一个较为接近的答案,即便退一步来说,若你添满了64个卦辞,即是对所做之事有了相对充分的预测,也是在另一方面使你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所准备和对应了。
总的说来,如果牵强附会一些的话,周易中包含了概率、信息论、混沌理论和协同论等学科,或许还包含了其他未发现的更前沿的学科,信息论、系统论等略微古旧一些的学科,就不牵强进去了。同时要注意的是,这最多只是一种暗合及巧合,不代表古人懂得这门学科知识及真正的原理,这里面包含的是"一以贯之"(随后的章节里对"一以贯之"有解说)的朴素哲学思想。
2、道德经
无论古人、儒家学说、近现代人如何对其他的哲学思想如周易等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道德经所述说的哲理,才是古代中国表述出来的最深的哲学思想了。
仅从"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看来,其深度就已经高于周易里面的表述了。起因应该是老子观悟到"万物生于有",继而反推出"有生于无",这"有生于无",则是至思之至思了。这句"有生于无"与其他几句同为道德经的哲学典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相比,其他几句是至智之人之至思可以偶及的,而这句"有生于无"虽是逻辑上反推出来的,但却是无法理解的,特别是对那个时代的人更是无法理解的,这句话说得夸张一些,应不是人类可以思及的。老子即便是把这句话当作逻辑反推出来的话而写出来,也定是恍惚之中悟到了某些东西,即便是以西方科学之发达,现代科学对于宇宙大爆炸的推断也是建立在科学知识累计的基础之上的。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这句话是道德经中的几个经典之一,从这句话的思维上看,其哲学思维和对人生的理解程度已经超出了儒家的思想。
可能会有些人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感到难以理解,实际上,那个时代的人,名词较少、既定概念不多,这句话看着玄乎,实际是在给玄妙的自然规律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些是对玄妙的自然规律――"道"做了晕晕乎乎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应于"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进一步的解释。
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其他论述涉及到了政治、人性等部分,这些部分我们可看可不看,其有理也好、无理也好,对我们当今没有过大的价值。
老子的道德经,是开启中国道教的一把钥匙,中国道教虽然蒙上了一层宗教的外衣,但其反人类自然规律而动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从道教为中国文明史、社会生产力做出的贡献就可以看出了。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是几个人?就当作是老聃好了。
3、阴符经
且不论阴符经的作者和出处,仅就其被道家、医家、兵家等多家奉为经典,就可知该书的深奥。该书以世界、物、人、规律综合论述哲学,用词精炼,适用性广泛,是集中国古代哲学之大成的一部哲学典章,足以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之成就。可是儒家却极度攻击此书,因为此书所述说的哲理,在很大程度上戳穿了儒家拼凑出来的欺世谎言。
我在本书中将对阴符经注释,分为通用注释和详细注释两个部分。
从行文、道理讲述、文章演化等方面看,缺字版本应是后版,并对原版罗嗦之处进行了删减。而从删减之角度及章理看,很有可能是作者本人所为,即作者放出第一版后,觉得过于罗嗦,所以在放出第二版时,予以精炼。即便不是作者本人所做删减,删减之人也必是与作者十分相熟之人,甚至其也参与了此书的写作与议论,即,作者与删减之人必然相识且十分熟悉,对原文的脉络和行文也得到了作者的精心讲解,或者其关系是师徒和师孙。
原文版本加重了阴阳卦术,而删减版本则认为这些阴阳卦术的原理已经被前文包含,甚至有使原文产生歧义之可能。如"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缺字版本一直在讲述哲理,而这两句实际上返回到了宇宙发生论上,并且所讲述的道理对缺字版本的通篇哲理非但无所加深,反而会因宇宙发生论的真伪性而将哲理的效力予以淡化,所以删减版本干脆将罗嗦之处予以了删除。同样,"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爱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枢诡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都是带有宇宙发生论之性质的神秘未知色彩之词,也同样会影响缺字版本的真理性。作者为长远计、为使得缺字版本做为严肃的、经典式的无上经文,把不可知的宇宙发生论予以剔除,是很明智的做法。 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凿开混沌,剖析鸿濛,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
这部书,托于黄帝所做,真伪不能辨,描述深刻,是融自然规律、修身修道、兵法等为一体的难得的书籍,道家拿他做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兵家拿他当作兵书不世之作,翻来细读,也是一部哲学精微之作。我尝数月苦读此书,虽三百余字,能融这么多道理于一身,被兵家、道家、哲家共推共崇,似乎只有这本书了。
此书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
如果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一种悟性之至的话,这部书则是在整体哲理上超出了老子的道德经。



二、伦理学
此处所说的伦理学,主要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及墨子的墨学,个人可从中学到些许日常做人做事道理及企业用于管理驱使员工的思想学说
1、儒家思想
在叙述儒家思想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儒"。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贵族没落了,但没落归没落,总还是要活命、要混口饭吃的。这些贵族们有什么技能来混饭吃呢?那个时代的贵族,比较讲究礼仪和音乐,大凡贵族都需要学习这些知识,所以这些没落的贵族就靠着教授别人礼仪和音乐混口饭吃,这一类人,统称为"儒"。
另外还需要说的是,孔子代表了"儒"这类人,其学说,主要关心的是士大夫们的事情,意即关心的是官僚统治阶级的事情。在孔子学说里,普通百姓与官僚统治阶级是不平等的,统治阶级为上为主,普通百姓为下为辅,统治阶级可以合法地愚民来维护统治。在不影响统治阶级利益的情况下,普通百姓可以与统治阶级在表面上平等,一旦涉及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则"刑不上士大夫"了。由此,孔子学说在宏观的理论构造上就具有两面性和虚伪性。
(1)发源
儒家思想理论形成的最大特点,就是先有目的――救世救民(主要指维护统治稳定),继而有理论――劝善性的理论、并"正名"及定义"仁义忠恕"和指导"正确的善恶行为",最后拼凑一切理论之基础――哲学。这种理论成形的结果,必然导致其哲学性的欠缺和丧失,当代西方哲学不承认中国有哲学,因为中国哲学家们向西方哲学推荐和翻译过去的大都是孔子的那套哲学理论,而孔子的这套哲学理论,由于其理论构造起源的原因具有人为构造性,即,由某种目的而诉诸哲学,所以孔子哲学及对应之理论具有了很大的不严谨和不科学性,其结果就是非哲学性。
上述关于孔子学说的非哲学本源性,可以从孔子理论的核心看出来,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其发展过程,很明显地是这种轨迹:救世目的=>制造救世理论=>为理论的建立而进行正名活动=>救世理论成形=>为理论寻找哲学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文明相对低下的时候,这种理论可以迷惑大多数人,但是在现代这种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哲学逻辑来看待问题的时候,孔子学说就由于其人造性本源而难以经得起推敲了,这就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一直被西方哲学视作没有哲学的理论。尽管当代中国哲学家们努力地工作思想,并举出希腊哲学、犹太哲学、伊斯兰哲学等现象来与所谓的中国哲学进行对比,并以此想尽力说明中国哲学也与上述哲学一样是一种哲学,只不过是具有中国自己的哲学特性罢了,但这种努力,从本质上说,也由于孔子学说的非哲学起源性而会前功尽弃。
一个被当代科学和哲学视作有效的、正确的理论大致是这样的:
1、世界是什么?人又是什么?
2、产生了哲学
3、产生了对应的生活和社会理论
4、哲学与社会理论融合发展
5、科学产生。很明显,孔子学说是背离了这个轨迹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想找到中国的哲学,就去道家思想中去寻找,如果你想找到古代的伦理学,就去儒家思想中寻,虽然两者被后人逐渐混合,但要在基本概念与根源上找到中国哲学之名与实,需要在道家思想甚或是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中下手。
(2)内容
下面开始说说儒家思想:
孔子的学说,大家现在大略都知道,是为君主私有制国家进行统治宣传的思想学说。孔子身处乱世,心理上是希望有好的君主来统治、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家,这是无可厚非的。儒家学说的特点,从"儒"这个职业的出身就可以看出,是要教授别人礼仪和音乐的,否则就不能称为儒学了。孔子以教授礼仪和音乐为出发点,加上希望过太平日子的愿望,就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一套太平理论。
正名是孔子学说的主要核心,我们可以看看孔子的正名思想:
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换句话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也是孔子学说的根本所在。
从孔子学说的正名之核心,可以看出孔子理论的出发点。
虽然据孔子修改过的历史记载,孔子似乎没有去教授过音乐和礼仪,但做为"儒"的一员和心理上的倾向性,这套理论因其职业习惯而就具有一个特点,就是让别人学习礼仪和音乐,当时的礼仪和音乐是周朝早期制定出来的,而此时的社会由于战争而比较混乱,大家难得有闲心去学习礼仪和音乐。为了让别人学习礼仪和音乐,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复古和学习古代君王的统治方式,这样礼仪和音乐才能有用武之处,所以这个理论由此而有了一个特点就是复礼、法先王。当然这个复礼和法先王的理由是不能这么露骨地表达的,所以复礼和法先王的特点被披上了很多漂亮的理由和真理的外衣。当然了:)一个崇高的口号总是带有众多复杂动机的,这个复礼和法先王口号的动机当然也不单单就是为了教授礼仪和音乐,其中也会具有其他良好的动机。
除了这个特点外,儒家思想还表现在其本质上是愚民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出自孔子及其某几个愚弟子的学说,都属于此类。儒家学说的内容,由于历史原因,也被后人借鉴和加入了不少有用的和其他学派的内容,但为君主统治服务的内容居多。
仁是儒家思想中除了正名之外的另一个核心,这里且不管儒家对仁的虚幻解释,先看看儒家对仁的效用的理解:
儒家认为要达到仁,最好的方法是行忠恕。通过行忠恕,他的自我、自私,都逐步减少了。一旦减无可减,他就感觉到再也没有人与我的分别,再也没有人与天的分别。这就是说,他已经同天,即与宇宙同一,成为一个整体。
很明显,儒家理论之中的概念及施行都是与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挂起钩来。
有了初步的口号和理论之后,就需要再去丰富这套理论,于是与理论对应的哲学也就煌煌然而出炉了。大体上,孔子学说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心理阶段和实际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先有了孔子学说这个"果",然后才有了哲学这个"因",所以孔子学说的哲学内容,远比不上同时代的老子哲学,而且孔子学说的哲学性,其起始阶段看起来也比较混乱,只是在经过了后人长期完善之后,才有了相对说得过去的对应于孔子学说的哲学体系。这点,从孔子早期的口头著作《论语》及其成书过程,可以看出其哲学的混乱性痕迹。
人类是一定要有社会组织的。为了社会组织、人们就需要有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人们必须一起生活、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在儒家学说中,礼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但是在上述论证中,它还有第三种意义。在这种意义上,礼的功能就是调节。人既要满足欲望,还有"礼"这个规则予以调节。但是在礼节、礼仪的意义上,礼有另一种功能,就是使人文雅。在这种意义上,礼使人的情感雅化,净化。
由以上,孔子学说具有了三个基本点:复礼,为仁,君子。孔子学说的哲学性也相应地立足于如何成为圣人,对应的就是如何修心、如何去做。理论逐步完善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推广了。
(3)虚伪根源
由于这套理论是需要得到应用的、需要为其社会目的服务的,在经过了周游列国而没人愿意接受他这套理论的苦楚之后(这段时间内、孔子应该还在不断地完善其想法和理论),孔子就采取了一个办法,他从自身做起,对许多典藏书籍、甚至是史书进行删删改改,以便使其内容符合自己的学说,然后再用这些修改过的书籍去教育他人。
孔子本身处于那个混乱时代,动机无论再怎么复杂,孔子也确实是有为国家和百姓服务的崇高理想的。但其要驱使后世的天下人都去按照他个人的思想、未必高明的哲学智慧、以及低下的科技精神去行事,这就使得儒家学说从其伊始就带有了很大的人为性、虚伪性和不科学性,由此,后世的儒家弟子中很多是虚伪枇糠之类,就是一定的了。
关于儒家学说的哲学需要提及一下,现在有不少争论说周易大多是孔子所做,更有某名人信口雌黄地说周易全部是孔子所写,依我看来,说这些话的人,无论其出发点如何,也算是个垃圾,儒家弟子大多数是些胡说八道的人,喜欢把好东西往自己身上贴,这是孔子言传身教出来的好习惯和老毛病了。
儒家学说由于其出发点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其学说中带有了很多愚民的理想主义思想,虽然儒家学说中也有其哲学成分,但是这些哲学成分也是为其愚民统治思想服务的,如孔子学说中伪善的假圣人哲学就是一个特点。我对孔子学说的看法是,区别对待哪些对当今有用、哪些对当今没用,有用的留下,没用的,不要让别人浪费时间去学习。同时,也不反对某些人喜欢把没用的内容当作古董去把玩。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正名分、仁义忠恕和知命。正名分是孔子思想的根本,正名分的意思是要给人划分个类似于等级的线,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规定的框框内做事,三纲八目就是典型的代表。仁,是孔子思想表述的核心词汇,仁在孔子的眼里是应该做的事情,但哪种是应该做的事情是无法用语言去详细表达的,这就是《论语》出炉的很大一个原因了,既然无法详细表达,就只好想到哪里就都给记录上去,集结起来的话,大致就差不离了,这是一种不严密的、离散成分居多的思想,是一种靠叠加手法而造就出来的不成系统的学说。义忠恕其实也是仁的一个分支,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四书白话本。知命,指的是承认世界原本就存在的必然性及规律,只要去做了,成败与否是不重要的。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正如本章开头时所说的需要读者注意的那几个事项,古语之中,词汇较少,所以古人很多时候在做着给某个想法下定义和概念的工作。正是由于词汇和概念的不丰富,造成的结果是,也许孔子表达的意思是A及A+,但到了后人那里去理解和挖掘、甚至是贴金,孔子表达的就不单是A及A+了,而是A-、A、A+、A++甚至是B的概念了,不可否认孔子本身也可能具有一定的贤能,但是经过其弟子和后人这种由A->B的充分发挥和挖掘后,孔子就成了无所不知的万能的真圣人了。比如说,孔子说了"一以贯之",荀子解释为"以一知万","以一持万",曾子解释为"忠恕",后人解释为"尽己之心,推己及人",后世儒家早已习惯于借着孔子的光辉照耀和盛名,按照自己的特殊目的和需要去解释,或去谋利、或去打击打压别人和别的思想学说,这样一来,"一以贯之"就无所不包,如此折腾,如果孔子不是圣人,那再没有人当得起圣人这个称呼了。
上述这种牵强附会、按需释义的古代恶习,不但是儒家有,其他家也有,只是以儒家为最厉害甚至是最厚颜无耻而已。这种恶果贻害了许多人,使得后人以为前人已经解悟了天下所有的事物,只要去跟着学就可以了,同时,儒家独尊之后的中国社会及经济停滞不前,很大的一个原因也是由于这种恶果造成的。
还需要说的是,孔子之学说,即便其本意是为了"大义"而牺牲"小义",即便其本意是"善意""仁义",但其手法,却没有使用"阳谋",更多地是接近于"阴谋",删改典籍、曲解历史而不予以注明,先不说其内容是否具有道义上的合法性,仅就其这种手法而言上就是不道义不正义的,即便这种删改典籍、曲解历史的做法在那个时代是一种通行的灰色潜规则,但是以道德化身的面目而出现的孔子也是不能使用这种潜规则的。后世人、现代人把儒家的一些恶处归咎于孔子之后的俗儒和恶儒,实际上,正如现代管理学所言,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对其公司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弊病起端于孔子,也骂不得后人,流弊至今,祸害千年。
孔子也并非如后人追捧得那么高尚,很不幸的是,孔子通过搞教育运动及很独到的阴阳手法,使得古之礼乐经典得以逆历史潮流、反动地有效延续和发扬光大,这个不幸的"蝴蝶效应"造就了后世中国的彷徨和没落。
(4)先秦时代对儒家学说的综合评价
从总体上看,儒家思想是理想主义思想,倡复古、复周礼、用高尚的口号愚民是他的特点,儒家学者除了仅只会放空炮外,干不了多少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事情。同时应该看到,这些高尚的口号大家都会喊,但能否能落实才是关键,仅从当今我们所能理解的"仁义"这个口号上看,墨子的"兼爱"思想所体现出的"仁义"及其实质内容,就比孔子类儒喜高谈阔论、尚鸡鸣狗盗的"仁义"更"仁义"。看看墨子是如何批评孔子的,虽然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却是儒家思想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前的那个时代的人对孔学的看法: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然后起,杖然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墨子•公孟篇》):
儒家不相信鬼神存在,鬼神会不高兴。
儒家实行厚葬制度,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儒家喜欢并推行吹拉弹唱、跳舞、敲锣打鼓这类乌七八糟的事情,不务正业,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儒家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
儒家的思想,领导如果相信并照此去做了,手下的人必然不听话了,
儒家的思想,下面的人如果照此做了,必然会懒猪一样地不干活了,这足以使得天下遭殃了。
《墨子》的《非儒》篇还说:"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其中,"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等言语,对孔子学说的批评很有先见,几百年之后,当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这些问题全部都暴露出来了。
(5)儒家学说的愚昧性
儒家学说是很蔑视科技发展的,正所谓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论语》上有这么一段: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其意思是,子夏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枝,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恐怕热衷于它们而妨害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屑于这些玩艺儿。"
以强制的手法来愚民不算,在奉为经典的著作中,还要用这种抑制科技发展的思想来教育社会大众,中国能不落后吗?

(6)对儒家学说的结论
自儒学占据统治学说之后,中国哪一次碰到外侵不是受辱和被灭国?儒学有何意义呢?这两千年来,儒学的唯一优点就是受辱和灭国之后,极尽婊子之能事,以求活命,即便婊子成这样,还能搬出不少理论来给脸上贴金,真是世界史上蔚为奇观了。儒学危害之大,已两千多年,这么漫长的时期,以其罪过而论,实在是应该彻彻底底地焚书坑儒了,而不能再像秦时那样留得余渣复燃了。
由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一直在延续着,所以近现代懂得儒学的人基本都是儒学门内人,他们对孔子的评价自然要戴着有色眼睛去高看孔子先师了,对儒学有一定了解但不治儒学之人如鲁迅是站在门外看孔子的,所以近代骂孔子最厉害的大多是儒学门外之人,毛泽东也不治儒学,算得是儒学门外人,毛泽东整治儒学的做法正是顺了历史的潮流;那些褒扬孔子的,绝大多数还是儒学余毒所遗留的儒学门人,这其中就包括了汉学家、新儒家等学人。敬告热心于传统文化的国人,若是还对儒家没有直接认识的话,我们可以对照现实生活中那些喜欢说漂亮话、喊口号却不干正事的人,就大体可以了解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造就出来的绝大多数儒学大家是什么样子的人了。对照现实生活中那些喜欢说漂亮话、喊口号却不干正事的人,你就可以了解中国近两千年来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中国社会停滞不前和没落的根本原因了。

儒家学说是一种十分理想主义的伦理学说,但被用于现实社会中就成了一种悲哀,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可是,理想主义难道不正是我们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吗?

2、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所代表的阶层大致是那个时代的战争武艺专家,即"侠士"。与普通侠士有不同的是,墨子及其门徒属于强调和平、"非战",强烈反对侵略战争,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并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发展出一套理论来,以"兼爱"为核心,涉及到了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以及政治制度,这就是墨家思想。由于墨家思想倡导"非攻"的和平思想,与那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相抵触,所以墨家思想是以身力行充分实施,所以他们没有像儒家思想那样龟缩着"明哲保身"得以延命,墨家思想由此而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到秦始皇时代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
墨家思想不崇尚伟大的口号,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口号并予以真正实施。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在社会理论内容上,墨子和孔子都崇尚和高举"仁义"大旗,他们的理论甚至有些是相互重合的,但区别是儒家思想崇尚复古、浮夸甚至是不干正事,墨家思想崇尚简洁有用和实效,另外,墨家还发展出原始的"几何"、"光学"、"力学"、"算学"、"心理学"(见下面的第四点中的《墨辩》)等内容来,还有简单的空间学说、时间学说及其他一些名学等内容,这些科学知识的起源时间,是要早于西方的。
(1)从墨家思想的起源就可以看出墨家思想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并且墨家门徒还付诸于实施,帮助受侵略的国家,"(《吕氏春秋•上德篇》)说吴起死时,阳城君得罪逃走了,楚国派兵来收他的国。那时"墨者钜子孟胜"替阳城君守城,遂和他的弟子一百八十三人都死在城内。孟胜将死之前,还先派两个弟子把"钜子"的职位("钜子"意思就是墨家学派的掌门人,看看,墨家学派的掌门人亲自上阵作战,何等的人格啊,相比孔子那帮人,便可看出儒家门徒是多么的丑恶了,不但是这个"钜子"掌门人亲自上阵,墨子他老人家在世时也亲自上阵去消除战争、为民众求和平)传给宋国的田襄子,免得把墨家的学派断绝了。"看,为了帮助受侵略的国家,几乎差点就把墨家整个门派的人都战死了。(注1)
(2)再看墨子本人,"墨子是一个实行非攻主义的救世家。那时公输般替楚国造了一种云梯,将要攻宋。墨子听见这消息,从鲁国起程,走了十日十夜,赶到郢都去见公输般。公输般被他一说说服了,便送他去见楚王,楚王也被他说服了,就不攻宋了(参看《墨子•公输篇》)。公输般对墨子说:"我不曾见你的时候,我想得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就是有人把宋国送给我,要是有一毫不义,我都不要了。"墨子说:"……那样说来,仿佛是我已经把宋国给了你了。你若能努力行义,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咧。"(《鲁问篇》)看他这一件事,可以想见他一生的慷慨好义,有一个朋友劝他道:"如今天下的人都不肯做义气的事,你何苦这样尽力去做呢?我劝你不如罢了。"墨子说:"譬如一个人有十个儿子,九个儿子好吃懒做,只有一个儿子尽力耕田。吃饭的人那么多,耕田的人那么少,那一个耕田的儿子便该格外努力耕田才好。如今天下的人都不肯做义气的事,你正该劝我多做些才好。为什么反来劝我莫做呢?"(《贵义篇》)这是何等精神!何等人格!那反对墨家最利害的孟轲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话本有责备墨子之意,其实是极恭维他的话。
试问中国历史上,可曾有第二个"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人么?"(注1)
(3)墨子也是个注重实际的人,不像孔子那样高举"仁义"大旗喜欢说"假大空"的屁话、干着"鸡鸣狗盗"的事情,"墨子说: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贵义篇》)这话说得何等痛快?大凡天下人没有不会说几句仁义道德的话的,正如瞎子虽不曾见过白黑,也会说白黑的界说。须是到了实际上应用的时候,才知道口头的界说是没有用的。高谈仁义道德的人,也是如此。甚至有许多道学先生一味高谈王霸义利之辨,却实在不能认得韭菜和麦的分别。有时分别义利,辨人毫芒,及事到临头,不是随波逐流,便是手足无措。所以墨子说单知道几个好听的名词,或几句虚空的界说,算不得真"知识"。真"知识"在于能把这些观念来应用。"(注1)
(4)"《墨辩》六篇乃是中国古代第一奇书,里面除了论"知"论"辩"的许多材料之外,还有无数有价值的材料。今把这些材料分类约举如下:
①论算学。如"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诸条。
②论形学(几何)。如"平,同高也";"中,同长也";"圆,一中同长也";"方,柱隅四也"诸条。
③论光学。如"二,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景之大小,说在地缶远近"诸条。
④论力学,如"力,形之所以奋也";"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诸条(以上四项,吾友张君准现著《墨经诠损》专论之)。
⑤论心理学。如"生,形与知处也";"卧,知无知也";"梦,卧而以为然也"诸条。
⑥认人生哲学。如"仁,体爱也";"义,利也";"礼,敬也";"孝,利亲也";"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诸条。
⑦论政治学。如"君,臣萌(同氓)通约也";"功,利民也";"罪,犯禁也"诸条。
⑧论经济学。如"买无贵,说在亻反其贾"。《说》曰:"买,刀粜相为贾。刀轻则粜不贵,刀重则粜不易。王刀无变,粜有变。岁变粜则岁变刀。"又说"贾宜则雠,说在尽"。《说》曰:"贾,尽也者,尽去其(所)以不雠也。
其所以不雠去,则雠,正贾也。"这都是中国古经济学最精采的学说。
以上八类,不过略举大概,以表示《墨辩》内容的丰富。我这部哲学史,因限于篇幅,只好从略了(吾另有《墨辩新诂》一书)。"(注1)

我们今天的时代,很需要墨家的这种精神。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和平,我们也应该真正具有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的精神,具有科学实践的精神,而不需要儒家思想那种虚伪的高尚。












三、管理学说
1、法家学说
(1)荀子
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荀子思想时而被儒家纳入其中,时而被儒家剔除出外,有用时就纳入其内、无用时就剔除出去,这一方面说明了荀子的学说确实继承了孔子学很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荀子具有其独立不同于孔子的核心理论,同时也在另一个侧面又看出了儒家思想的丑恶性来。其原因是荀子思想主张的是性恶论,孔子学说是高喊圣人万岁、高呼太阳光辉的理论,容不得荀子的性恶论,另一方面,孔子的主旨是复古、法先王,而荀子的理论是法后王,这表现出了荀子的理论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核心。荀子还有"天论"说,提出人不与天争,要能与天地参,要人征服天行以为人用。
我的观点是,荀子学说中的儒家虚伪色彩很浓,是不值得保留和提倡的。荀子的学说也借鉴许多儒家之外的学说,其所创的性恶说开启了法家之大门。
荀子曾被纳入儒家,但早已被儒家剔除出来,今天又又许多人想吧荀子拉回儒家重新算作儒门弟子,如果在今天儒家已经基本灭亡的时候,再把荀子拉回儒家给儒家撑腰、撑门面,这岂不是毁了荀子、乐了孔子和那些儒朽么?从荀子学说的杂乱性上看,可以算是杂家,若是硬要把荀子拉回儒家,那不是要把荀子一起灭了吗。
(2)韩非子等
法家的主要思想是因时制变,鉴于战国时的国家形式,他们提出了很多治国之道,如制定法律、如何用人等,称之为"势"、"术"、"法","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他们认为时代在变,相应的内容也要变。对于孔子等人的复古、效仿古人的理论,法家认为古人虽淳朴而致有德,但那是因为物质条件使然,不是由于天生的高尚道德使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荀子的弟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并予以发展、具体化和实践。
法家的另一个人物是李斯,也是荀子的弟子,他是秦始皇的宰相,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荀子的两个弟子,一个是法家的理论代表人物,一个法家的实践代表人物,此二人,学成出山,时间不长,法家学说就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法家学说没什么复杂的,其理论不像孔子儒朽等鼓吹的那样复古、效法先王、礼仪、假忠假孝、假仁假义等零零碎碎的一大堆,仅只是"势"、"术"、"法",这就是法家的效用。
2、兵家学说
如武经七书等,其中就包括了孙子兵法,这些机变谋略,讲得比较透彻精彩的文章很多,我就没必要在这里重复了,大家可以自己找书看。

四、政治学说
诸子百家的理论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政治理论,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道家、儒家和法家思想,并且这三家学说中的政治思想也在随后的动荡岁月中被应用到了社会现实。
道家:老子"认为自然力是万能至上者,人工涉入会损坏自然之朴素。其政治观点建立于绝对的自由理想之上,极力排斥政府的干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为而治"。
儒家:孔子提倡伦理政治,主张实行"德治""礼治"和"人治",以求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等级森严的政治秩序和"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的和谐礼乐之世。
墨家:墨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天或天志为最高主宰,选贤与能,立为天子,一同天下之义,建立"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秩序,在治国方略上提出了"尚同"的主张。
法家:在政治上,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在哲学上,认为"道"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强调人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进行活动。在认识论方面,提出"参验"的方法,以"功用"的实际效果检验人的言行正确与否。法家之理想,重福国强兵,而尚耕战。其战非仁者之征伐,其耕唯所以福国而弱民。法家精神之重心,不在社会经济而只在现实之国家政治。故诗书礼乐文化之本身价值,皆为所抹杀。法家不法先王,而重备当今之所急。此为对传统文化之大背叛。然法家之轻民而尊君,视君为神圣,而诡秘化之,实利用一种人民之宗教心理。而其重刑罚之理论,亦未尝不以古代政治家之措施为例。韩非称殷之刑弃灰者之事,赞太公之杀狂裔华士。夏之事业,当以劳动为主。殷之法制乃渐备,而先罚后赏。则法家之所承者,近于殷之精神者也。诗书礼乐之中,唯书所载二帝三王之事,为法家所诵。谓法家略有得于书教亦可也。

五、自在生活的思想――庄子
庄子的学说属于道家,属于出世主义理论,庄子的学说要比老子充实而且论辩和说明要细致得多,老子的学说只有一个道德经,也不解释一下,人就不见了踪影,整个是一标准的大仙,庄子则表达了很多,其中的一些思想,虽然有些消极,但是比较适合当今社会的个人生活。
其主要观点如下:
1、常人的顺其自然:没有修练过的常人,也可以获得幸福。万物的自然本性和自然能力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顺其自然、安天乐命时,都可以获得同等的幸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就是这个道理。
我认为,这种顺其自然、安天乐命当然是有条件的,做为当今时代,常人的顺其自然,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顺其自然,这种方法,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描述。
2、神人的天人合一:当人经过了由知而达不知的境界和心境时,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时的他超越了外在事物的干扰、超越了自我,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是最高境界的幸福。
庄子的其他一些观点,涉及到了比较精深的神秘主义,讲述起来需要很大的篇幅,这里只说上面两点。他的一句名言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庄子哲学的纲领。他只要人能于是非、得失、善恶、好丑、贫富、贵贱,……种种不同之中,寻出一个同的道理。

六、心理学及术数
1、卜算
阴阳家出于方士。《汉书•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六种术数
第一种是天文。《汉书•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
第二种是历谱。《艺文志》中说:"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
第三种是五行。《艺文志》中说:"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
第四种是蓍龟。这是中国古代占卜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后一种方法是,管占卜的巫史,在刮磨得很光滑的龟甲或兽骨上,钻凿一个圆形的凹缺,然后用火烧灼。围绕着钻凿的地方,现出裂纹。根据这些裂纹。据说可以知道所问的事情的吉凶。这种方法叫"卜"。前一种方法是,巫史用蓍草的茎按一定的程序操作,得出一定的数的组合,再查《易经》来解释,断定吉凶。这种方法叫"筮"。《易经》的卦辞、爻辞本来就是为筮用的。
第五种是杂占,第六种是形法。后者包括看相术以及后来叫做"风水"的方术。风水的基本思想是:人是宇宙的产物。因此。人的住宅和葬地必须安排得与自然力即风水协调一致。
当然,术数的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术数在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时候,就变成科学。这些自然力是什么。其概念在最初可能很简单,很粗糙,可是在这些概念中却有科学的开端。
阴阳家对于中国思想的贡献就是如此。这个学派力求对自然物事只用自然力作出积极的解释。所谓积极的,我是指实事求是的。
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的思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见于阴阳家的著
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们所著的"易传"。这两条思想路线看来是彼此独立发展
的。

2、五行
五行学说中的主要代表作是《洪范》和《月令》,它们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易传"却相反,阴阳它讲了很多,五行则只字末提。可是到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互相混合了。到司马谈的时代已经是如此,所以《史记》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洪范》所讲"五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
"五行"一词曾出现于《书经》的《夏书•甘誓》,传统的说法说它是公元前二十世纪的文献。但是《甘誓》是伪书,即使不是伪书,也不能肯定它所说的五行,与其他有确凿年代的书所说的五行,是不是一回事。五行最早的真正可靠的记载,见于《书经》的另一篇、《洪范》。照传统的说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在这篇讲话里,箕子说他的思想本是由禹而来,禹是传说的夏朝的创建人,据说生活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作者提到这些传说,都是为了增加五行说的重要性。至于《洪范》的实际年代,现代学术界倾向于定在公元前四世纪或三世纪内。
《洪范》中列举了"九畴":"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士爰稼穑。""二、五事:一日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我们且跳到第八:"八、庶征:曰雨,曰阳,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久,时阳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阳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所谓"庶征"就是各种象征。这些象征是:雨,阳光,热,寒,风。它们都必须及时。这五者如果按正常秩序来得很充足,各种植物就会长得茂盛而丰饶。其中任何一种,如果极多,或者极少,就会造成灾害。以下是吉庆的象征;君主的严肃,将随之以及时雨;君主有条理,将随之以及时的阳光;君主的明智,将随之以及时的热;君主的谋虑,将随之以及时的寒;君主的圣明,将随之以及时的风。以下是不吉的象征:君主的猖狂,将随之以连续的雨;君主的越礼,将随之以连续的阳光;君主的逸乐,将随之以连续的热;君主的急躁,将随之以连续的寒;君主的愚昧,将随之以连续的风。
在《洪范》里,我们看到,五行的观念还是粗糙的。《洪范》的作者说到五行的时候,所想的仍然是实际的物,如水、火等等,而不是以五者为名的抽象的力,如后人所讲的五行那样。作者还告诉我们,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互相关联的;君主方面的恶行就导致自然界异常现象的出现。这个学说,被后来的阴阳家大为发展了,叫做"天人感应"论。
有两种学说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感应的原因。一种是目的论的。它认为君主方面的恶行,使"天"发怒。这种怒造成异常的自然现象,代表着"天"给君主的警告。另一种是机械论的。它认为君主的恶行自动造成自然界的混乱,因而机械地产生异常现象。全宇宙是一个机械结构。它的一部分出了毛病,其他部分也必然机械地受到影响。这种学说代表了阴阳家的科学精神,而前一种学说则反映了阴阳家的术数根源。
《月令》
阴阳家第二篇重要文献是《月令》。最初见于公元前三世纪末的《吕氏春秋》,后来又载入《礼记》。《月令》的得名,是由于它是小型的历书,概括地告诉君民,他们应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在其中,宇宙的结构是按阴阳家的理论描述的。这个结构是时空的,就是说,它既是空间结构,又是时间结构。由于位于北半球,古代中国人十分自然地以为南方是热的方向,北方是冷的方向。于是阴阳家就把四季与四方配合起来。夏季配南方;冬季配北方;春季配东方,因为东方是日出的方向;秋季配西方,因为西方是日落的方向。阴阳家还认为,昼夜变化是四季变化的小型表现。从而,早晨是春季的小型表现,中午是夏季的小型表现,傍晚是秋季的小型表现,夜间是冬季的小型表现。
南方和夏季都热,因为热在南方、在夏季"火德盛"。北方和冬季都冷,因为在北方、在冬季"水德盛",冰、雪都与水相联,都是冷的。同样地,"木德盛"于东方和春季,因为春季万木生长,而东方与春季相配。"金德盛"于西方和秋季,因为金与秋季都有肃杀的性质,而西方与秋季相配。这样,五行(五德)有四样都说到了,只剩下土德还没有确定方位和季节。可是《月令》说了,土是五行的中心,所以在方位上居于四方的中央,在季节上居于夏秋之交。
阴阳家试图用这样的宇宙论,既从时间又从空间解释自然现象、还进一步认为这些现象与人类行为密切联系。所以《月令》作出规定。天子应当按月作哪些事,才符合名义。
《月令》告诉我们;"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人的行为必须与此协调一致,所以在此月,天子"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禁止伐木,毋覆巢。……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如果天子在每月不按适合本月的方式行动,就要造成异常的自然现象。例如,"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飙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均见《礼记•月令》)
阴阳家认为,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他们还认为,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木盛于春,木生火,火盛于夏。火生士,土盛于中央;土生金,金盛于秋;金生水,水盛于冬;水又生木,木盛于春。
五色与五行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思想根源,把五行、五色、五方、五德对应了起来。五色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色彩标志现象。五色为白、青、黑、赤、黄,分别对应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色彩属性如下:
●木:青、碧、绿色系列。
●火:红、紫色系列。
●土:黄、土黄色系列。
●金:白、乳白色系列。
●水:黑、蓝色系列。
五行间相生相克的基本关系如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如图所示:



3、"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
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到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的宇宙起源论里直至近代依然盛行。早在《国语》(其成书可能晚至公元前四、三世纪)里已经讲到阴阳之道。"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周语一》)
后来,阴阳就与《易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易经》的经,基本成分是所谓"八卦",每卦由三条连线或断线组成,即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无法显示:ocr)。任取二卦组合起来,得六十四卦,即三,三重。等等。《易经》的原文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封辞和爻辞。
现代学术界提出一个说法,认为八卦、六十四卦都是周初发明的,用以模拟龟甲兽骨上占卜的裂纹,这是前朝的商朝(公无前约1766一前约1123)所用的占卜方法,本章开始就讲了。就是烧灼甲骨,出现裂纹,根据裂纹来断定所卜的吉凶。但是这样的裂纹,形状既不规则,数目也不一定,所以很难用固定的公式解释它们。这种占卜方法,到了西周,似乎已经辅之以另一种方法,就是揲蓍草的茎,形成各种组合,产生奇数、偶数。这些组合的数目有限,所以能够用固定的公式解释。人们现在相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连线(表示奇数,阳爻)、断线(表示偶数、阴爻)就是这些组合的图象。占卜者用这种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后对照《易经》读出它的卦辞爻辞,断定所卜的吉凶。
这就可能是《易经》的起源,也解释了书名的"易"宇,是"变易"之"易",指备受组合是变易的。但是后来给《易经》加上了许多辅助性的解释,有些是道德学的,有些是形上学的。有些是宇宙论的。这些解释,到东周,甚至迟至西汉,才编集起来,称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传"。
除了阴阳的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数的观念。由于古人通常认为占卜是泄露天机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卜是根据不同的数的组合,所以难怪"易传"的无名作者倾向于相信天机在于数。照他们的说法,阳数奇,阴数偶。"易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传》上)
后来阴阳家试图用数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他们这样说:天之数,一、生水;地之数,六,成之。地之数,二,生火;天之数,七,成之。天之数,三,生木;地之数,八,成之。地之数,四,生金;天之数,九,成之。天之数,五,生土;地之数,十,成之。这样,一、二、三、四、五都是生五行之数,六、七、八、九、十都是成之之数(见《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数八"郑玄注,孔颖达疏)。所以用这个说法,就解释了上面引用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这句话。
"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说卦传》中说,"乾三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坤三三为地,为母";"震三为雷";"三为木,为风";"坎三为水","为月";"离三为火,为日";"兑三三为泽"。
各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其余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这样,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传"中常常说是乾坤的子女。
乾三的第一爻(由下数起)与坤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震三,称为"长男"。坤的第一又与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三。称为"长女"。乾的第二爻与坤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坎三,称为"中男"。坤的第二爻与乾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离三,称为"中女"。乾的第三爻与坤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艮三,称为"少男"。坤的第三爻与乾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兑三,称为"少女"。
乾坤结合而生其余六卦,这种过程,也就是阴阳结合而生天下万物这种过程的象征。阴阳结合而生万物,与男女结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由此可知。阳是男道,阴是女道。
《系辞传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是阴阳的物质表现,乾坤是阴阳的象征表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传上》)阴阳生成万物的过程,与男女生成生物的过程完全相似。
原始中国人的宗教中,很可能想象有一个父神和母神,他们生出万物。可是在阴阳哲学中,用阴阳之道代替了或解释了这样的拟人的神。阴阳之道虽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经被理解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
4、天文历法等
七、其他思想
1、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属于出世思想,佛教是要人信因果、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其主要修行手段就是修性,其中也吸收了不少道家和儒家思想,如佛教的禅宗就集萃了不少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优秀内容。
佛教思想比较精深,讲述起来很多,也未必能说清楚透彻,大家可以去找佛教相关书籍去看吧。
2、道教思想
(1)道教概述
对道教的描述,很复杂。首先,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既相同、又是两个范畴。道家思想的核心被引入道教,道家经典书籍也是道教的经典书籍。但是道教毕竟是一个宗教,追求的是肉体成仙,并为此拼命地治这个肉体。
在拼命治这个肉体的同时,就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道家思想的顺其自然的哲理。但是,正是由于道教这种要把身体这块肉给治成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仙体的精神,使得道教反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的思想和宗教。
如果把道教中的巫咒和繁复仪式去掉的话,道教的道士们更加像一个每天都在拼命而忘我地、拿自己肉体搞科学实验的实验科学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当今的科学家们好好去学习一下。道教现在的门派有两个,一个是正一道,一个是全真道。从修炼方法上看,大致分为内丹修炼和外丹修炼,不过现在外丹修炼似乎已经绝迹了。
外丹的修炼方法很有意思,这是值得我们的科学家需要学习的献身精神。外丹修炼家们每日都找些火木雷石之类的东西、再找些中草药,然后就不停地熬啊烧啊的,弄得差不多了以后,就开始满怀希望地往肚子里面送,亲自实验这些奇怪东西能带来什么效果,全然不顾这些所谓的丹药将带来的生命危险。经过将近两千年的不停实验,不知道外丹派道士们牺牲了多少人,但似乎没有人能够通过吃这个滚木雷石成为神仙,可是奇迹发生了,在这个炼丹的过程中,成仙的丹药没炼出来,火药却被炼了出来,兴奋剂也被炼了出来,各种不同效果的中草药被实验出了疗效,等等,反正是丹药没见出来,不合格的副产品出来了一大堆,这些不合格的副产品,竟然被道士们拿到社会上去坑蒙老百姓。时间长了,老百姓们竟然也发现了这些不合格产品的妙用――火药被用来打鸟、用来吓唬小鬼、草药被用来治病等等,晋朝时代的人更是拿着这些副产品中的兴奋剂疯狂食用、优哉美哉的,竟然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不亦乐乎?
内丹的修炼方法就不提了,也很有意思的。
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伴随着这些道士们不合格副产品的不断产生而获得了大大的发展。
(2)道教的一些内容及其历史评价
道教文化是隐藏在民间的中华文化的真正代表,这点古今中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给予了论述。
气功武术方面,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道教的武术也和许多武术不同,讲究圆柔、后发制人,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 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方面,许多炼丹家往往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如晋代葛洪不仅著有《抱朴子内篇》,记载了他对炼丹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化学变化的认识,还撰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等多种医药书籍。孙思邈对医药的研究更为精深,被后人尊为"药王"。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不少道士还精通天文历算,据说祖冲之就可能是道家信徒。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作出了贡献。此外,一些道士还发展了中国的拳术,如北宋张三丰就是武当内家拳的创造者。
国外某个很著名的学者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对此有很长的一段评述:"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他们同希腊的前苏格拉底的和伊壁鸠鲁派的科学哲学家有很多相似之处。……道家深刻地意识到变化和转化的普遍性,这是他们最深刻的科学洞见之一。"在这段文字中,道家显然是包括道教在内的,其所强调的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道家道教科学哲学,也是道教内部能够产生丰富的科技成就的一个重要根源。我们所说的道教科技,是指道教学者的科学思想及其科技成就,包括某些同道教神仙方术糅合在一起的有科学技术价值的内容。其范围甚广,涉及数理工农医等多种学科。其中,道教外丹黄白术对中国古化学和冶金学有不菲的贡献;内丹学则在人体科学奥秘的探索,包括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等领域有卓著成就。道教的服气、导引、存思、守一、服食、辟谷等道术在体育学、营养学、养生学等领域取得了极为独特的成就;道教医药学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道教中的房中术亦包含有诸多性医学、性心理学的合理科学思想;道教在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农学、植物学、矿物学、机械制造及生态学等多种领域也有突出贡献。道教科技涉及的学科领域和内容十分广泛,不仅许多具体科技成就至今仍有独特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其中蕴涵的丰富科学思想,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该学者还说过:"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
系统研究道门中人对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及其思想的贡献,挖掘道教科学思想的资源,梳理道教科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道教科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不仅有助于澄清科技史和科学思想史上的许多问题,解决科技文化史上存在的疑难,而且有利于深化和拓展道教文化史特别是道教思想史领域的学术研究,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现代文明的合理永续发展,提供来自中华文化系统的有益启示。

3、新儒学、汉学等
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吸收别人的思想以为己用,搞点什么儒释道合一的噱头之类的花样,免得落了伍而被抛弃,这其中就出现了新儒学等儒家改良派,不过其结果是越改越糟。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为儒家的圣人。
儒家思想鼎盛时期的宋朝,正是中国被打得乱七八糟、婊子一样苟且偷生的朝代,可是这些儒学家们却整天不务正业、躲在家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地乱喊,足见儒家废物之至。即便这个时候,儒家理论的改良也不忘高举"仁义道德"的伟大旗帜,其皇帝都被抓了去受辱,儒学大儒们也不齐心去救、也不合力强国,却搞出一个什么"四书五经"来,又从垃圾堆里面翻弄抬举出一个孟子来,这些儒家的废物们,还会干什么呢?
到了清朝,有些儒家们自己也觉得闹得实在不像话了,就开始否定宋明理学,开始到处翻箱倒柜地寻找儒家发迹时代的书籍,看看那上面有没有什么更新鲜、更有吸引力的好东西,这些腐儒,就是所谓的汉学家。
折腾来、折腾去、正事不干,正为找到了几本儒家发家时的破书而高兴得晕晕乎乎的时候,英国人来了,几条小破船,那几百号人,就把整个一个大清王朝给打趴下了。这个时候的儒学大儒们,还在那里拼命地格物而致知呢,希望能从往圣的绝学中格出来点什么东西,更不希望丢面子、丢官,以后的事情就不说了,大家也都该知道了。


八、古代思想史总结
简单地总结一下古代中国的思想史,除了道家、道教、墨学以外,其实没有太多可以炫耀的地方。而道家思想及其哲学内涵,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另外,中国古代的思想模式是向古人去寻真理和真知,这就导致了把追求真理的方法转换成翻查老祖宗那里有无什么好东西。
中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出自占压倒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思想方式。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极少迁徒。他们耕种土地,是根据季节变化,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些变化。过去的经验足以指导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无论何时若要试用新的东西,总是首先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求先例。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中国哲学影响很大。所以从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孔子的古代极威是周文王和周公。为了赛过孔子,墨子诉诸传说中的禹的权威,据说禹比文王、周公早一千年。孟子更要胜过墨家,走得更远,回到尧、舜时代,比禹还早。最后,道家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取消儒、墨的发言极,就诉诸伏羲、神农的权威,据说他们比尧、舜还早若干世纪。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他们虽然分属各家,但是都同意这一点,就是人类黄金时代在过去,不在将来。自从黄金时代过去后,历史的运动一直是逐步退化的运动。因此,拯救中国、拯救人类,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复古。
对于二千多年来占据统治思想地位的误国误民的儒家思想,我们更需要认清其面目。儒家思想为害了中国二千多年,以其罪过而言,要超出儒家所鞭苔之暴君的罪行无数倍。
在我们当代恢复传统文化的潮流之中,一定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精髓,这样才会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我们当代的每个人有所裨益。
第四篇 国故学对中国之影响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第五部 新国学应用案例
对中国经济的分析
对中国社会的分析
对未来的研判

面相学与人种变迁
鼻由肺达、耳由肾表、眼由心生、神由元气冲。
面相之形式,由五官诸外器合成,此五官之外器,先天于基因遗传、后天于文化水土饮食。文化者,历练其神像,即便半生而使海外华裔之神器之神态略有不同于大陆者,何况历经数千年乎?正所谓柑生于北方而为柑、生于南方而为桔,水土气候使其然也。
水土气候作用于人,使其内脏逐渐适应当地水土,文化熏陶作用于元神,使元神导引内脏器官而渐趋同。此等之变化,短期内属细微之变,长期而往,则变化甚巨;宏观外相者,使人种具有地域分布之特色,微观外相者,使人种之体态、外貌、五官逐次差别,究其科学之所在,源于基因序列组合之微观去适应当地物质、适应于当地气候等水土因素,长期下来,基因之变化、习性之变迁逐渐有自然选择进化论之共性,故而,有白种人之毛发、之肤色、之体毛、之身形,等等;黑种人亦是如此,黄种人亦然。




人生三论

论少年
儿童天性、少年朦胧,何也?有五。一曰父母、二曰孕调、三曰校幼、四曰家学、五曰授学。
常言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此龙凤者,非为有一只龙凤之皮、或有龙凤之爪牙即可以生出龙凤,乃是对于龙凤自身之综合推论而延及子女。老鼠者、亦此意。
一曰父母之基因遗传,二曰孕产营养及孕性调养之内外搭配,三曰幼儿期严厉科学之校准心性,四曰父母自身之家学、自身人文素质及家学素质、提供给少年儿童的家庭并家族并生活之软硬件成长环境,即,父母的家庭出身、由出身连带着提供给少年儿童的家族成长环境和日常成长环境,五曰家外授学之知识环境、人文环境、水土地理、生活水平。
此五点,概要论之,父母之校准心性为第一,此是造成陪伴一生的潜意识之对世界之看法把握、正所谓儿童之天性大多源于此,非常之重要、亦是如人生一般难以把握校准之要点和火候;父母自身之文化素质、母亲之身体素质及父母各自之家学素质至关重要,为第二;三是身体的遗传基因之完好性、发育营养之合理搭配;

人文环境如学校自身对学生所造成影响之管理模式、经济模式、学生之间的团队模式等等。

(此红字是秘而不发、作为培训使用)孕性者,孕妇怀孕时所处之环境、作息、自身心性素质与孕期心境调养、怀孕前一年半年的心理调整身体调整、

出身家学深厚之父母自身及出身家门教育
论青年
脱离家庭,独立于社会,青年之始、绚烂奔放。
一为基业、二为磨练、三为体生。
体生者,宣泄身体之欲望也。或狂男女之事、或狂奇嗜不诞,此等作为,不论是非,唯不能过于伤害相关为准,何为相关者?父母亲属、周遭人群,可受相当影响、却不可受到过分伤害,此等分寸,须协调而得,殊难把握,故此乃人生之一大关也。

论中年
中年者,心性、知识、环境已然相对稳定,续而求兴趣与人生之结合、行为与现实之折合。
命不属我、我不天命、人生涯修、始得天堂。
命理,可得而不可知,何也?山川大海、岂可一掌左右。


论老年




三段之把握,各自环境有所不同而时间有所差别,未必二十即青年、四十即中年。

第六部 缄言――宗家生命
此部,今后将逐渐集合一些至理名言,作为各类之口诀向导。
近期拟定更改和注释的有:
1、道德经
2、阴符经
3、灵宝毕法
4、《增广贤文》

其他如黄帝内经、荀子、等,或更改、或注释,将循序渐进地去做。原则上,是按照新国学理论的观点去注释、更改。


口头禅
任何经过个人努力无法达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
昆德拉说,媚俗就是对大粪的否定
宗制
家可立命,家可兴邦,古来达贵,乞慕郡望,
家风厚重,万民景仰,承传万世,源远流长。
男不外户,女可归宗,基因天赋,谱系朗朗。
族内众生,家学传扬,历练世间,阴阳两旺。
生为人身,家学教养,累世道德,后世袭创。
偶有畜牲,内清外理,仁义家邦,天道苍苍。
富贵一时,家不久长,技能科艺,家学煌煌。
春夏秋冬,福祸轮藏,积传族产,天佑疾凉。
家常相聚,族常祭香,传统文化,家族担当。
家学为民,国常群小,家风所指,天下兴亡。
家制
居家理为先,礼其次,然后亲。理为明智之理,礼为兴家之礼,理智礼足孝亲,则家和、则家兴。愚为衰家之起因,贪为衰家之祸首。利令智昏,商不大利。科技聚家气,利人亦利己,传家万世兴。
娶妻和顺,嫁男长远,技则一世,富而一时,技可安家,富淫德亡,门当户对,家风永长。
国勿须有礼,有法即可;家勿须有法,有砺即可。礼与理,合而为砺。
生制
生而为人,世间修养,为家为邦,为天下忙。
人生苦短,儿女情长,少当率性,老益家邦。
技艺勤修,家学担纲,老来知返,悔之仓惶。
畜牲不齿,猪狗不如,贪愚所致,命丧荒凉。
格物致知,知而有志,诗以言志,道品清扬,
简繁凝练,信手拈来,意境悠远,荡气回肠。

理制―――命制
兴家、修身、授理、启智、除弊、和天下
道者,理之精,智之华,万物之自然,生杀之所依。上者,怀技而行道德,家兴天下和,中者,怀技而持理智,家和万事兴,下者,逐利而淫乱,自畜牲之而人皆可畜牲之,是谓道德不与畜牲论,生杀岂泽畜牲身。
男儿当自强,男儿当兴邦。
人不自尊皆可辱,狗吠奴颜四世苦。
国不自强忧内外,媚东宴西三代残。
道使人聪,觅机缘在手而得纵横天下,
儒使人愚,叹忠义萦坟而致国破家亡。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苍生觅真学
为万世开太平








新国学网公众号新国学网公众号新国学网(www.sinology.cn)的新国学理论&新国学启蒙运动&理想社会&文化整理四大板块(本网站中,新闻类未标注版权声明的板块除外),文章都做版权声明和保护(使用/引用观点理论者也请注明《新国学和基元学》双重字样的出处),未经同意和授权就转载者,将视为同意支付每篇文章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稿酬/版权使用费/且收取每点击阅读一次100元的计次费。使用/引用而未注明出处者,也将视情况予以法律追责。凡是转载/引用/使用而引起纠纷者,因本站已经声明在先,故而视同被告同意由新国学网及其有关人员以约定在先原则自主便利地选择起诉地和管辖法院。New Sinology Website(This Website-sinology.cn)'s New Chinese Studies Theory & New Chinese Learning Enlightenment & Ideal Social & Cultural Organisation (except for the section on news, which is not marked with a copyright statement), articles are copyrighted and protected. (use/quote theory) Please also indicate the source of the double word "New Sinology and Cosbu". Those who reprint without consent and authorization will be deemed to agree to pay the remuneration/copyright usage fee of not less than RMB 500,000 per article. The fee for reading 100 yuan per click is charged. Those who use/quote but do not indicate the source will also be subject to legal blame as appropriate. Anyone who causes disputes due to reprinting/citing/using, because we and the site has already stated first, it is deemed that the defendant agrees that we and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ated personnel had gained the rights to choose the place of prosecution and the court of jurisdiction by the principle of prior agreement.8954
 
 


新国学网公众号新国学网的新国学理论&新国学启蒙运动&理想社会&文化整理四大板块(本网站中,新闻类未标注版权声明的板块除外),文章都做版权声明和保护(使用/引用观点理论者也请注明《新国学和基元学》双重字样的出处),未经同意和授权就转载者,将视为同意支付每篇文章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稿酬/版权使用费/且收取每点击阅读一次100元的计次费。使用/引用而未注明出处者,也将视情况予以法律追责。凡是转载/引用/使用而引起纠纷者,因本站已经声明在先,故而视同被告同意由新国学网及其有关人员以约定在先原则自主便利地选择起诉地和管辖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