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国学
国学本无所谓新旧,但是由于出现了断代、西学全盛和特殊混乱外战屈辱时期,这才使得国学出现新旧之分。国学之想法和提议在民国时期出现,有“国粹”、“旧学”、“国学”等称名,因旧学过于复杂浩瀚而难以定义、那时之仅有笼统概念之说、其时的诸多名人也未能轻易对“国学”定义,如胡适、钱穆、章太炎等人,且心理上更多倾向于民族主义色彩。
其时,简单地说,国学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之说,在此之后,东亚地区无论国家分立统合还是多类宗教盛行,从未出现过诸子百家范围之外、能力之上、且稍有影响力的学说。只不过,先秦诸子百家在秦汉以后,逐渐地被纳入道家、儒家甚至法家等这几大体系,而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之源的哲学及其方法论,是属于道家的,所以,诸子百家之绝大多数在后来都汇源于道家,如阴阳家、医家、墨家等等,正如东亚外部人士的李约瑟以第三者和西式科学的眼光之说,中国文化之根底在于道家。
儒家在孔子之前已有发源,也称“儒”,只不过,孔子的典籍较多、名声较大、地位较高、弟子众多,并且孔子提出了“仁”和教育推广的核心理念,使得孔子成为“儒”之集大成者,若论对先秦儒家中经得起推敲的理论有贡献建树的人物,孔子未必能行,至少孟子之论述更为精彩。
儒家之发迹,起于汉朝。先秦之时,春秋战国上百家大小诸国,没一个看得上儒家之学说,这与儒家理论核心之“仁”的定义定位有很大关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将儒家典籍中的周礼借题发挥、发扬光大,提出了皇帝就是“天的儿子”、天子这么一个核心概念,这正与统治阶级对统治理论的需要不谋而合,从此,儒家及其理论才逐渐进入较高层面,并与法家等逐渐结合,逐渐成为后世以皇帝为“天的儿子”之统治理论。
儒家之强大,则起于辽金宋时期,因为古代传统上,占据中原的才是东亚之正统政权,但是,辽金占据中原之后,开始自创文字,国学之所以国学、文化之所以文化,本质上是语言的存在和地位,这使得南宋以汉字为传习的学者倍感压力和沮丧,有种沦为蛮夷而非之感受。这种感受,在东晋时期也有,只不过南宋时期更为显著。此时,诸多汉字学者就开始逐渐借鉴宗教之道教、佛教的某些理念,形成了后世著名的宋明理学,儒家真正之上位,则是明清时期了。
儒家的核心,本质上是一种维王主义、维“天子”主义,是帝王专政、是帝王国家,并带有较大程度的唯心主义,作为古代帝王国家的统治理论,这无可非议,但是在当代东亚之中国,统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如果倡导儒家之理念及其衍生理论的话,必然要导致马克思主义处于尴尬甚至历史非法性之地位,导致当代共产党政权失去历史合法性,这是很危险的,也是毛泽东先生曾说儒家若再盛行于中国、则共产党将失去政权的内在逻辑之要害。
为什么民国时期倡导国学之时,未将儒学作为核心、而当代国学培训泛滥之时却将儒学作为核心了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委插曲,估计只有几个人知道。国学网(www.guoxue.com)和新国学网(www.sinology.cn)是最早的两家国学网站,被国外论文作为传统文化之典型代表现象,且远早于其他国学网至少三年以上的时间,新国学网最早使用的域名是www.cofcn.com(早弃)/www.manroad.com,.CN域名在2003年之后才价格亲民,国学网早于新国学网,并且是挂在北京师范大学旗下。当时,记不得什么原因了,新国学网先给国学和新国学下了定义,且新国学网认为道家是国学之哲学、科学等真正学术之根基,故而网上内容道家较多,鉴于那个时期资料难寻,故而其定义自然是十分粗陋、且略重道家之根基色彩。其后两三个月的时间,新国学网突然发现国学网也给国学下了个定义,其定义原词是“以儒家为主干”...云云,这与国学网上的内容较多为儒家典籍和诗词歌赋或许有关,当时还奇怪或气愤干嘛要用“主干”这个词,难道其他的是树叶树枝、道学是树根?(估计这是国学网创建人尹小林干的事(新国学相关正式文中少见原名,此处提及尹小林也是为了肯定尹小林对国学事业普及所做的贡献)),由于国学网之北师大学院背景色彩及其影响,导致“国学”之正式定义逐渐以国学网所下之定义为主,且某独百科在其百科词条上有众多周知的潜因,这就是后来经常被提起的“儒家为核心”之国学定义。历史的走向往往在不经意间、在细小局部开始其蝴蝶效应,这也是新国学所述的强结构律。现在看来,成也其定义、败也其定义,当后来以国学牟利的培训泛滥之时,因儒家之高官得做、衣锦还乡、正人君子等等之色彩易用于忽悠,已经没人去关注国学究竟是什么了。可是,儒学之典籍和涵盖,一方面对共产党只有潜在可能用于愚民的虚无价值、而无其他真正意义、且与其无产阶级专政之统治理论合法性有冲突,另一方面对个人无多大使用和获益价值,由此,渐成当今国学培训被当作大忽悠的景象,也是儒家式国学培训被市场逐渐舍弃的一个主要内因。
对于当今时代的个人而言,穿穿汉装唐装、学学书法绘画,也比宋明理学儒家以维王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核心有实际意义,没有了科举当官做依托,有多少人会去苦修儒家理论(马列主义理论)呢?这也是毛泽东形容儒学为秕糠的某层意思。
东亚文明之国学对于现代社会,真的没有意义吗?若无的话,为什么会在古代东亚诸国和周边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呢?这还要从国学的内容说起。
诸子百家的理论,实际上之缺乏一个东西,就是缺乏数学物理之内涵作为可以定性定量的应用,古代东亚文明,虽然有八进制、六十四进制、十六进制等算法,但基本停留于算术的水准,也就是九九算术那样,记账之类的事情可以做,更深入的就不行了。同时,由于缺乏更深的数理基础,古代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使用的是模拟模型,而非当代之数理模型。其实,这两点是东亚文化与西方文明最大的区别和差距。东亚文化使用了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模拟模型来对事物进行非定性的模拟分析,由于是模拟模型,导致分析只能达到提醒的层次水平、而达不到确定性的水平,所以,可以看到各类卦书上的说辞都是含糊两可类,这种非确定性的使用之结果,导致经验越多、预测越准,所以古代就经常有一个现象,开宗立派的师傅很厉害、但是徒弟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呢?能开宗立派的必然是悟性、能力奇高的人,他参悟掌握了大量经验、但经验是很难像数理化模型那样系统化条理化地传授给徒弟的,开宗立派的师傅即便天分再高,也无法保证徒弟之天分有多高、无法保证徒弟能领悟甚至记住师傅的无数经验,更何况经验往往是亲身经历才可以醒悟的呢?可以通过古书秘籍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形容,试图让徒弟明白,但是徒弟有时确实无法理解那些非亲身经历的经验体会,即便师傅使用了凤凰飞龙、皇帝銮驾、仰天飞升等类的形容词,结果也是尔尔。不但秘而不宣的古书秘籍如此,公开的、用以彰示自我水平的孔语子曰、四书五经之类冠冕堂皇的书籍也是如此,搞得皇帝学习起来也费脑筋,能把皇帝哄好是儒家类学者最大的心愿,这等需要都不能使古代学者写出清晰明确的理念理论来、而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论语》类经验故事来让皇帝阅读,实在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国学之优点,就此而没了吗?非也。墨家之内容,实际上是可以与道家并驾齐驱的,墨家后期分化出一类科学派来,可惜,在古代统治阶级的驱导下、在民众愚性不减的环境下,这些科学内容没有得以延续;另外,名家之内容为正名实,其理论若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除了对现实社会中名词与概念的同异有所科学化外,更有可能深入到不同于道家哲学的另类哲学范畴,出现辩证法之类的东西,故而先秦时期名家还被列为重要的六个学派之一,但辩证法之类的哲学内容,对统治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家与墨家之优势、也不见容于儒家奇邪淫巧之愚民理念,等等。除了这些有价值的学派外,其他诸子百家之中,阴阳家、医家、兵家等等,在使用道家哲学模型后所历练出来的大量使用经验和案例,也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并且,只需要当代数理模型工具的简单处理,就可以焕发出极亮的色彩。
从诸子百家后来之结局,可以看到,统治者之需求、胸怀和智商,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有多大,而一旦统治者被儒家冠以天神之奉承和地位后,两者之其伤害力有多强。西方社会在短短的二三百年时间就从相对落后发展到远远超越东亚文明,英国之《大宪章》对君王权力的约束及其对西方社会的直接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华盛顿式的人物及基督新教的某些理念,也是千载难逢的。
民众的创造性,无论是基于自然条件的主动还是被动,都可以焕发出新的事物,而新事物正是创造创新之源泉,让以利益驱动为优先的统治者来把控社会,即便社会能够稳定一时、也无法稳定很长时间,更可能会造成社会进步的止步不前。所以,古代东亚社会的集权政权,自秦汉起始,看似让东亚社会能够暂时稳定一二百年,但实际付出的代价却是从汉唐以后的科技进展缓慢,特别是从明清儒家与皇帝结合的政教合一模式以后,科技发展不但没有什么进步、反而在许多方面开始退步。
所以,当今时代在反思国学之时,更应看到的是,提及国学时、言必称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是二千年前的事情了,诸子百家之后的这两千年,除了对诸子百家的内容兼并吸收和湮没外,东亚社会在干什么呢?
即便在当今时代,刘基元搞出了一些自认为很有价值的理论学术成果,也不敢轻易公开出来,一方面担心被消失、另一方面担心被仿冒成灾,这就是东亚社会的现实。
国学之价值,在诸子百家被逐渐以道家哲学兼并吸收之后,形成了一种社会应用、延绵不绝至今,这就是道学五术:山、医、命、相、卜,这五类学术,其实际意义是很大的,民间普及度和依赖性是很强的,只不过缺乏数理模型之基础而有所诟病。特别是山术和医术的价值,是西方科学所不具有的。道学五术的基础是道家的“天道”哲学和模拟模型,当基元学使用数理模型和“基元道”哲学来分析这些内容之时,找到了很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山术、医术中,人的健康与什么相关、医学的本质等,这甚至可以上升到基础物理和哲学境界,完全有别于西方科学。再例如,顺延道医之理的相术之中,以数理方法来看,人的头部分为四个大类区域,分别对应了基础物理学的几个主要参数,等等,道学五术对于基元学之重要性,在于为基元学之数理模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验证实证、案例和使用经验,命术之模拟模型,也与相术有直接关联,对于世界之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至少,可以将高昂的医药费价格打压下来,等等。
国学之中的其他如天文地理等,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记载和经验,如明清时期故宫所发生的几次天文现象等等。
旧国学有其正面之价值,但是,使用或宣传不当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旧国学是兼容并蓄的、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所以才被东亚诸国甚至东亚周边之国家所认可,中原文明才得以形成向心力,而在刘基元所致新国学网初期的国学开放模态,在当今却日渐萎缩,出现了以国学、以东亚文明为借口的某些所谓价值观(你懂什么叫价值观吗?价值观的哲理、数理之意义是什么?),更有以民族主义为特征的极端倾向。这不但有碍于研究旧国学之价值,而且还会造成对普通民众的利益伤害,希特勒当年高举的日耳曼民族大旗,正是纳粹被诟病批判的核心所在。当你高举民族大旗的时候,难道期望别人放倒他们的民族大旗?
一个民族之强大,不在于自我宣扬,而在于自我发展,前有汉唐之繁荣鼎盛,即便不去攻打四周国家、即便不自吹自擂,也有不少国家来到中原政权予以膜拜。
总之,庆幸的是,旧国学中,有先秦道家之“天道”哲学,有后期道家之汇流应用,形成了哲学根基上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内容和学术,这才是旧国学能够坦然面对当代之核心所在,旧国学之道家所倡导的仙风道骨、琴棋书画中所蕴含的自然宁静悠远及其人生境界,甚至先秦孟子、庄子等人所倡导的某些理念,加上中原、草原、江浙水乡、楚湘川粤之地理习俗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国学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的象征,人群部落在原始阶段和某些阶段的习俗,不是自发的、而是地理环境的生态产物,古代东亚的宗法宗族社会及其习俗,也是一种地理生态产物,这必然有别于西方文化。
更有源于文字变迁和误译的山海经之谜题,等等。
上述的林林总总,很有很多,都是旧国学中可以提炼出来具有当代价值和象征意义的东西。
路行之远,历史古久,方知世界之苍茫,始见宇宙之浩瀚,多一件古衣、多一份温暖,听一句乡音,始知人生之深处,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无论是旧国学、新国学还是万年之后的某某学,语言和文字才是最根本的象征,即便语言和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有所变迁,但只要还延续存在,就是民族、文明的存在,就是乡音和祖先的温暖。
附:旧国学的三维目录分类导图,用于归类厘定诸子百家及旧国学之内容在当今时代的拆散分类。具体使用方法,另行发布。发布这个分类方法的表格,是为了让读者研究者能对旧国学有一个较为直观且可辨别的方法工具,同时,也对后来的国学研究者提供一个不同于旧目录分类的思路。每个交叉框中,还可以另建表格、再次使用该表格进行细分,如国家系统可以再次分为政权、利益传动、战争等。
三维目录分类导图
第三维:一、模拟类推模型、二、数理模型、三、经验案例
客体
主体
|
人
|
人群
|
社会
|
国家
|
地理
|
地球
|
宇宙
|
神
|
人
|
|
|
|
|
一、模拟类推模型
二、数理模型
三、经验案例
|
|
|
人对神的祈祷和希望
|
人群
|
|
|
人群对社会的要求和责任义务
|
|
|
|
|
|
社会
|
|
社会对人群的设定要求--阶层之概念
|
社会文明对抗
|
|
|
|
|
|
国家
|
|
|
|
国家对抗
|
|
|
|
|
地理
|
|
|
|
|
|
|
|
|
地球
|
|
|
|
|
|
|
|
|
宇宙
|
|
|
|
|
|
|
纯科学
|
|
神
|
神对人的神谕、启示
|
|
|
|
|
|
|
神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