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数字化开启文物保护新高度_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保护-损坏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启动仪式15日在山东博物馆内举行。该馆将对馆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旧藏服饰进行三维数据和纹理采集,完成服饰建模和纹饰提取工作,填补国内服饰类文物数字化采集的空白,为建设文物数字化采集标准提供样本。(7月16日中新网)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在文物界,数字化还是一个比较安静和陌生的话题。这不是思想的落后,而是出于一种理性和保守的思维。是由文物的特殊属性和保护的特殊性质决定的,文物年代久远、材质脆弱,且不具备再生性,一旦在数字化中出现失误,可能造成无法修复的后果,因此,数字化保护一直是文物界的敏感话题。如今,山东博物馆对服饰类文物进行信息采集,不仅填补着国内数字化保护的空白,也是科技进步的一大体现。没有十足的把握,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完全的应对处置方案,是不可能如此冒险,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因此,从此次数字化保护中,我们能够看到文物保护的新境界、新高度。

      文物保护一直是十分严肃和严谨的工作,需要秉持谨小慎微、绝对安全的思想进行,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长期以来,文物保护一直沿用的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对文物进行测量,这种接触式的采集方式,不仅麻烦,也容易出现误差,不利于文物的复制和完美呈现,而拍照、扫描等数字化措施则可以避免这样的缺陷,不仅免去对文物的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损坏,也能够降低误差,比如,“扫描仪可将误差控制在10微米以内”。这无疑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这样获取的文物信息真实准确,为后期的制作提供着精确的数据和可靠依据。

      只是,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方面,数字化保护固然可行,但是也可能对文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拍照时的灯光、扫描时的声音等等,都可能给文物造成一定的“创伤”,尤其是字画、服饰等这些比较脆弱的文物。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尽可能地减少对文物的损坏。另一方面,文物数字化保护目前并没有国家规定,也没有行业标准,这就导致在实施的过程可能出现各自为政现象,出现一些矛盾和损坏的情况,因此,应该尽快补上这个缺陷,从法规层面上加强设计,明确标准和规范,为文物数字化保护提供法规支持,避免损坏行为出现。

      每位从事文物保护的人员都是一名工匠,具备精益求精的绣花精神和心静如水的职业素养,这是对待文物的基本心理条件和技术要求。但是数字化保护需要在法制的框架内进行,在专业的轨道上前进,补上法制短板,强化专业技术,这样文物数字化才能常态化和长期化。

    关键字: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保护,损坏
    内容标签: 文物 数字化 保护 文物保护 损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