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艺术数据业务中心:_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些思考_赵永昌--智慧-业务-观众-技术-服务-互动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作者:赵永昌 来源:文博数字化业务中心

    摘要:智慧博物馆建设是目前博物馆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内智慧博物馆建设项目遍地开花,项目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项目效果欠佳。智慧博物馆建设应立足于博物馆本身的核心职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并且应注重顶层设计和底层标准建设的统一性,着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 智慧博物馆  顶层设计  标准建设  可持续

    ekcjG2jTH7Qnx7F4iQT6EnjtnjoD9ctlDsAz2RsG.jpg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社会公众教育、科学研究和休闲娱乐的重要作用,已逐步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9931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518个,博物馆4721个),拥有文物藏品5096.32万件,2017年全国文物机构共举办基本陈列13025个,临时展览13020个,全年接待观众114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3%,博物馆接待观众97172万人次,增长14.2%,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4.7%。

    多年来,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总体呈现出由传统实体博物馆到数字博物馆,再到智慧博物馆探索的趋势。传统实体博物馆以馆内实物为核心,以“物->人”的单向信息交互方式为主,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与展示形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数字博物馆以数字资源为核心,实现了“数字-人”的双向信息交互,业务信息化程度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物->数字”的信息传递仍然是单向的信息交互方式,因此也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以及缺乏信息时效性、真实性、交互性等问题。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迅速发展,以数字化为基础,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博物馆已成为目前博物馆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智慧博物馆则以智慧互动、个性化服务为核心,注重“人-物-数据”三者之间的动态感知,信息融合交互更加灵活。

    当前,国内智慧博物馆建设项目已是遍地开花,但项目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项目效果欠佳。也在逐步探索如何以博物馆业务需求为核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和应用设备,整合博物馆各类数据资源,为真正实现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综合服务。总结历年博物馆建设项目经验,并经过全面的梳理、分析,也基本形成了一套建设思路和方法。我思考智慧博物馆建设应立足于博物馆本身的核心业务职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并且应注重顶层设计和底层标准建设的统一性,着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及应用。

    一、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应以人为本

    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主体,博物馆要吸引观众,一定要和“人”建立联系,注重观众服务。长期以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常设展览、主题展览等展陈方式传统,缺乏创新,观众参观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缺少更多的参与、交流、互动和体验感。普通观众在参观之后,可能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览,并不能看懂藏品和展览背后的故事,无法获得展览所传达的更多有用价值。同样,博物馆也无法从观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得到观众的反馈。博物馆割裂了物与物的关系,割裂了物与人的关系,割裂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围绕观众服务提供导览与咨询服务、观众流量统计分析、志愿者服务、博物馆活动参与服务等更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经常讲到要注重和观众的互动,注重用户体验。然而,大多数的观众互动只是以展示屏、触摸屏、扫二维码讲故事为主的技术互动,或者博物馆内藏品、展览、历史故事等的内容互动,反而缺少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即使没有高科技炫酷的技术和高智能设备机器,一个博物馆如何跟公众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交流,让公众自然地熟悉并热爱博物馆,进而影响公众行为,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另外,业内还有一种人机共存的说法,我认为也不能本末倒置,观众永远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核心,如何满足观众精神层面的需求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唯一目标,设备或者机器仅仅是手段与工具,应该处于服务的地位。我认为为博物馆观众服务的手段倒可以人机共存,通过服务人员+设备的综合服务方式,更好的为观众提供服务和支持。

    二、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应保持其核心职能与价值

    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修改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认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综合来看,当前博物馆主要有三大核心业务,一是藏品征集和保管使用,二是展览陈列和公众服务,三是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其他还有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物业管理等通用的辅助型业务。博物馆的三大核心业务是体现博物馆价值和作用的主要活动内容,其他任何活动都要以其为核心展开。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不能脱离对博物馆业务的分析,应该以博物馆的核心业务职能为基础条件,深刻理解博物馆核心业务之间的关系,分析理解其中的数据关系,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和博物馆业务运行的需求来实现。即博物馆各业务体系之间应该形成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数据传递为纽带,以个体变化并促进总体有利发展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新模式。

    三、  技术是手段和方式,内容是核心

    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突破了传统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展陈内容,丰富了展陈方式,但仍存在局限性。在实体博物馆中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3D技术的应用,搭建数字展厅,实现数字化藏品的现场展示。另外,依托互联网,搭建线上虚拟展厅,实现藏品的在线展示。多年来,由于陷入了技术主导的误区,声光电技术在博物馆滥用,虚拟展示徒有其表,秀技术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忽略了博物馆诠释藏品、传播知识的功能需要,止于浅表的娱乐化,展示内容薄弱。

    而在博物馆的建设中,不应该单纯的以新技术主导,只是浮于博物馆传统业务表面的技术应用,更不是传统技术和业务的简单整合,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内容还应该是博物馆的核心。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应该坚守核心业务需求导向,通过重新梳理博物馆各业务要素的关联关系,整合博物馆各类数据资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精准地向公众提供各类知识,给观众呈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东西。

    四、  顶层设计和底层标准建设的重要性

    智慧博物馆建设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它无法从一个点或几个点上建设完成,必须首先完成顶层分析和设计,明确各种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理清各种层级逻辑,然后逐步开展建设。纵向来说,从底层基础数据资源的采集丰富知识库,到管理层中各类数据、业务、公众、安防等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再上升到应用层数据可视化呈现及宣传平台的展示传播。横向来说,各类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性影响,从而各系统之间也会相互作用,各系统及应用之间如何稳定运行保持均衡状态都是需要整体考虑的问题。

    同时,智慧博物馆建设还应该注重底层基础的标准规范的建立,建设工作要符合一定的方式,遵循一致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预,追求规范操作。标准体系结构主要内容有,业务建模标准、元数据编目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业务文档格式标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等等。标准体系建设是规范化、程序化、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化的全方位管理,只有实现标准体系框架下的统一规划才能尽量避免在建设中出现信息沟通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利用,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只有基于标准化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障智慧博物馆建设的顺利开张和未来升级和应用的可持续性。

    五、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领略中华文化重要的聚集地。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工作不仅仅是文博行业内博物馆人或者博物馆服务行业者的责任,对于人类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并且,博物馆是体制内的机构,受国家政策、财务规则等各方面的制约,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局限性都非常之大,而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因此,更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和可利用资源,共同为智慧博物馆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保护、管理和服务群策群力。

    六、  结语

    自2016年随着国家文物局等多部委提出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全国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智慧化建设设计方案可谓是五花八门。在我看来,智慧博物馆的总体建设工作首先还是需要研究创建统一的建设标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来进行,并紧密贴合博物馆的核心业务职能,从内部管理、文物保护研究、公众服务等多层面统一构建博物馆建设体系,保持以人为本、以信息内容为重、以科技手段为辅的原则,逐步实现设施安防智能化、资源利用数字化、数据资源融合化、业务管理高效化、信息应用网络化、公众服务精准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在目前仍是不断探索的阶段,但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博物馆终将迎来成熟的智慧化新时代。

    作者简介:赵永昌,文化集团 艺术数据业务单元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关于艺术数据业务中心,始创于1999年,至今已为博物馆、美术馆用户服务二十年。基于多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艺术数据中心以博物馆业务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的技术为支撑,潜心打造智能化系统,致力于帮助博物馆提升核心业务水平与观众的体验感受,实现博物馆的智慧服务、智慧保护与智慧管理。

    关键字:智慧,业务,观众,技术,服务,互动,文博数字化 赵永昌
    内容标签: 智慧 业务 观众 技术 服务 互动 文博数字化 赵永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