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潘鲁生: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脱贫攻坚的调研_传统服饰--发展-彝族-刺绣-脱贫-梯田-元阳县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Jjla19CnNo7mVG33CdrLOmbMi46IEHt8ibo8zZLo.png

    潘鲁生 教授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将特色文化转化为独特的发展优势,增强生产生活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就少数民族及边疆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文化脱贫问题进行调研,重点考察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元阳县哈尼族、拉祜族村落。这些地方虽是贫困县,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哈尼族文化富有特色,当地的民族史诗、民族服饰异彩纷呈,激发文化的价值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将特色文化转化为独特的发展优势,增强生产生活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就少数民族及边疆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文化脱贫问题进行调研,重点考察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元阳县哈尼族、拉祜族村落。这些地方虽是贫困县,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哈尼族文化富有特色,当地的民族史诗、民族服饰异彩纷呈,激发文化的价值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元阳县梯田文化与扶贫攻坚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南岸,哀牢山脉南段,山高谷深,无一平川,构成了“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 的特殊地形地貌,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9.56万人,占总人口的89.32%。元阳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年底,全县有9个贫困乡、92个贫困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7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9.22%,贫困人口在全省排第8位、全州排第1位。为确保到2019年全县14万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县展开了脱贫攻坚工作。

    元阳县素有“哈尼梯田故乡”的美誉。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 19 万亩,根据记载已有 1300 多年历史。山高谷深,空气湿润,水源丰富,气候多变,梯田景致丰富多姿。尼、彝、汉、傣、苗、瑶、壮各族人民围绕梯田生产生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衣食住行、节日庆典、生死嫁娶和祭祀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梯田文化。目前,以梯田景观为核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一个主要抓手。

    x7cqLbxA3tjW1DjDgcl5E72tMzT6AyTZdw9SBo2n.jpg

    元阳县梯田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梯田耕作非常艰辛,人多地少,如果仅依靠农耕很难脱离贫困。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给贫困建档农户优先提供在有关景区经营的资质,确实拓宽了生计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旅游是一个综合系统,必须从整体上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生态,突出村民主体,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因此,要全面认识梯田生态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自然生态的翻版、平原农耕文化的移植、社会结构的基础、物质生活的依托、自然人生观的桥梁、民族性格的写照、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人神交流的祭坛、生命情调的源泉、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值得我们深刻认识和思考把握的,在合理开发和利用其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充分保护好其他方面的价值。因为“农业文化遗产与其他遗产类型不同的是,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它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1]从根本上说,农业文化景观遗产是一个有人参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而且至今仍然是许多地方居民的生计来源,必须全面认识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全面的、尊重的、保护的基础上合理求发展。

    同时,要使村民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主体和主要受益者。建立和完善村民的参与机制,保障他们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得利益。尤其要吸取其他地方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教训,避免村民在旅游发展中被边缘化,避免“门票经济”与村民无关、发展的景观表象与村民主体的实际割裂脱节,避免旅游经济发展盘剥村民利益。事实证明,村民如果仅作为旅游经济链的低端环节,从事低效雇佣劳动,必定缺乏提升发展空间。要关注村民能否在地方发展中获得长远收益和产业提升,村民的生计生产、文化生活等应与地方发展有效对接,使特色农业、副业等成为地方发展的有生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旅游资源开发脱离村民而“架空式”发展。要关注村民祖祖辈辈生活的乡土自然生态是否得到保持。避免“复制式”的设计建设、缺乏文化传承的快速复制等,避免与少数民族传统不符、肢解破坏乡土自然特色和文化肌理的建筑建设,避免文化的“同质化”,保护多样性。

    此外,乡村生态旅游在产业链构建上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发展乡村手工艺等不离乡土,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比如红河梯田红米以及丰富的肉、鱼、蛋等农产品及相关生态食品,做好品牌建设,提高综合价值,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维护梯田的积极性。当地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文化的生产性发展有助于广大群众在保护和发展中增收致富。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2]。发展乡村旅游是生活文化需求,有生态文化价值,具有综合优势。我们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要突出人文关怀,突出文化生态,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相信守护文化、助益村民生活才是长效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彝族刺绣融入旅游产业发展

    在调研元阳县攀枝花乡保山寨猛弄村过程中,我们看到,猛弄村属于山区,世居彝族、哈尼族,人均收入主要以种植、劳务输出为主。村民多为土司家丁后人,承袭了土司盛年时期的工匠、纺织、裁缝、刺绣、饮食等技艺,彝族刺绣工艺也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F7ou3R6rdXayQteQoVLxl67NeQgrik2nPvp5EbHM.png

    彝族传统刺绣纹饰精美,色彩丰富,具有独特风格。主要用于服饰装饰,从美化和耐用出发,绣饰于领边、门襟、袖口、围腰、衣摆,通过刺绣图案、缝贴彩边,增加了美感和服装的牢固性。图案纹样有山水云雷、飞禽走兽、花木虫鱼等自然图案,四方八虎、福禄寿喜、鸾凤和鸣、榴开百子等人文图案,三角、方形等几何图案,马缨花、镰纹、太阳纹等最为常用。配色上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大量使用,华丽多彩,尤其尚黑喜红,高饱和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反映了热烈奔放的民族性格。绣法灵活多变,多以挑、压、镶等工艺结合,视觉效果突出,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彝族传统刺绣是彝族灿烂民族文化与悠久历史的写照,融入了彝族先民的起源故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生活愿望,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随着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当地以“梯田魂、民族情、刺绣美、小康梦”为主题,建成猛弄土司绣品坊,将猛弄村及周边村寨的优秀绣娘组织起来,成立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民族刺绣传承实训基地,加快民族刺绣衍生产品的开发。当地资料显示,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余人,当前,全乡正打造2个彝绣专业村,彝绣协会1个,有彝绣营销大户4户,营销者10人,从业者500余人。“通过对绣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培训,使绣娘从丝线色彩搭配、图案整体设计、服装裁剪到刺绣手法要领等方面得到提升,增强绣娘设计理念和技艺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绣品的质量和美感。此外,还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本土民族特色与时代流行元素相融合,探索打造设计—生产—销售(微店销售、网上销售)为一体,产品生产实行顾客与绣娘一对一定做的农村电商运作模式,使得绣品的价格从原来的几十元,提高到百元乃至千元,帮助当地农村妇女不离乡土、不离家庭就能增收”[3]。

    猛弄彝族刺绣的发展,在促进扶贫脱贫、传统工艺衍生发展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也带给我们一些深层次的思考。现实意义首先在于使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就业创业,让手艺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并引入专业设计师帮扶,形成真正由村民自己组成的刺绣合作社,持续良性发展,培育文化种子,培训技艺水平,培养一支农村文化产业队伍。从长远发展看,如何保护好彝族刺绣的文化种子,关键把真手艺传下去,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8iIWRlmldDk6P77dzTUhv78MtYW3CN8t4e2V6X3C.png

    潘鲁生教授在元阳县调研

    应该看到,产业化发展确实给传统工艺发展带来一系列改变:比如在刺绣品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民族服饰,全新创意产品如挎包手袋、手机套、桌布杯垫、抱枕靠垫、围巾披肩、壁挂装饰等,图案纹样上融入了一些现代观念的视觉元素,颜色搭配上也打破了不少传统模式,丰富了民族传统工艺元素在当代家居服饰中的应用范围,体现了当代生活和审美的特点。同时,一些彝族妇女的生计方式发生改变,很大程度上转化为职业化的民族民间艺人、商人。市场化、批量化生产,往往用现代印染方法和缝纫设备代替传统手工盘花、贴花、挑花等工艺,传统的自染自织的土布大部分为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布料替代,有传统民俗寓意和功能或随着刺绣者心意而动的带着创作意味的个性化刺绣图案纹样受到市场化、订单化、批量化、程式化的图案纹样的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传统工艺的原生态、衍生态认定,促进多元发展。一是加强文化生态基础研究,制定保护与传承措施,保护好工艺文化的母本,尊重手工、尊重原创、鼓励原汁原味地传承。二是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加强规范和引导,面向当代生活,丰富题材和品种,提升设计和制作水平,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传统工艺等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从业者收入,提高对城乡创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促进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要从根本上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相信少数民族群众自己穿的服饰就是艺术品、就是民族品牌,当然也能转化为高档旅游产品,以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拉祜寨的工艺文化史诗

    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地处中越边境,位于“大仰龙”山顶,四周山高林密,较为偏远,耕地面积稀少,集“边境、特少民族、直过区”为一体,是典型的“直过民族”聚居村落。统计资料显示,全村有33户167人,157亩耕地,人均不足1亩,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拉祜族群众过着打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是绿春县脱贫攻坚任务最集中的一个村寨。

    近年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部署,作为平河镇乃至绿春县脱贫攻坚的“关键少数”,拉祜寨扶贫攻坚,依据《平河镇拉祜寨易地扶贫搬迁》方案,依山就势建设民房,2016年12月至今年春节前,33户村民都搬进了新居;政府配套产业发展,扶持发展生猪养殖、家禽养殖、土豆、玉米、板蓝根种植,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经济林提质增效,切实提高了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

    据了解,绿春县境内的拉祜族是清朝中后期(1786-1886年)先后由当时的他郎厅(墨江)迁入,自称“果聪”,他称“苦聪”。1984年底,红河州人民政府责成州民委和金平县民委调查研究。同年12月,组织金平、绿春两县的乡村干部、小学教师、农民等28名代表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走亲认族。代表们走访了3个乡4个村,与当地群众交流了有关生产、生活方面的日常用语,同时了解拉祜族的历史、节日、习俗、音乐舞蹈等,经互相比对后,认为拉祜族同“苦聪人”同一祖源。1985年10月,红河州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的意愿,“苦聪人”归属拉祜族族称。绿春境内的拉祜族有平河镇和半坡乡的黄拉祜支系,还有居住在牛孔镇、大黑山镇的黑拉祜支系。其余还有一部分居住在骑马坝乡。据2012年统计,境内拉祜族共有3222人。生计文化方面与瑶族相似。

    FtWDnJ8DcmWlNGjECSTePrGBnHSPBU34PhQ6YrL9.jpg

    在民间文学方面,拉祜族民间传说、故事是拉祜族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主要有如:神话传说《扎努扎别》《葫芦兄弟》,神话爱情故事《雅祝西和左雅咪》等。在宗教信仰方面,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拉祜族宗教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明末清初佛教曾传入过拉祜族地区,民国初期基督教和天主教也传入部分拉祜族地区,但绿春境内的拉祜族的宗教观念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仍固守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观。在节日民俗方面,当地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六月二十四、新米节、清明节等。在民间音乐和舞蹈方面,绿春境内的拉祜族母语诗歌、音乐已失传。如今的拉祜族传唱的诗歌、音乐与周围的哈尼族诗歌、音乐完全相同,只是在歌唱的形式表达中用拉祜语即兴填词。传统乐器有芦笙、三弦、巴乌、哩嘟嘎、牛角号、电努答、竹笛、木叶等。绿春县境内拉祜族的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芦笙舞》。由男人十多个围圈,手持芦笙边吹边跳。伴舞者手拉手围圈,合着节奏而舞。在民间手工艺方面,拉祜族竹编工艺精美耐用,竹编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密实得滴水不漏,深受当地各族人民喜爱。

    拉祜族的服饰以黑色与红色为主色,彩虹图案也是主要元素,重色迭彩,深厚热烈,服装在胸前和后背部位绣出精美的图案,配以花边,并沿衣领及开襟装饰雪亮的银泡银牌,端庄纤丽。拉祜族服饰是一种成型的文化象征,投射着民族历史的影子,是无字的史诗。如长袍开岔口、衣边镶嵌上红、白、蓝等花边,长衫袖口有三道红色的花纹,据说是为了纪念在拉枯族迁徙过程中经历的三次大的战争。妇女的包头长穗,一说是远古时期与外族作战失败后,妇女在围困中用九十九条包头分三十三路逃出城墙,作为纪念,在包头两端各留了三十三条长穗。另外一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牺牲的三十三位巾帼英雄。随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深化,汉族简洁实用的服装逐渐成为拉祜族民众日常劳动生活的着装,但传统服饰仍是文化的盛装。

    u4t1eSE5JiLlBDFGnp19cnK5zmcAqBKZLsUf1tNM.jpg

    拉祜族传统服饰

    在民族传统服饰的背后,是完整的文化和工艺体系。就传统工艺而言,染织、剪裁、刺绣以及佩饰制作等,都富有特色,不仅具有属于民族自身的鲜明的符号意义、民俗功能和历史内涵,也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之美的体现。工艺之美,是劳动者的歌唱,是生活的礼赞,是对美好的追求和创造。复兴传统工艺,复兴的正是一种精神、情感、创造力的载体,找到一种有根有源的振兴的纽带和依托。

    扶贫贵在扶志,增强生产生活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也将是彻底脱贫、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地区是文化资源的富集地,使特色文化转化为独特的发展优势,是扶贫脱贫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使特色文化介入可持续生计的发展策略,比如在发展民族特色手工艺等方面,可实施“公平贸易”和“伦理消费”,强调交易的透明度、公平的价格、来源渠道的可追溯以及原创人的公平待遇,以及关注顾客消费意识、消费动机、消费行为等在公平贸易中表现出的团结性、责任感、环保性和利他性。在扶贫对象和消费市场之间搭建公平贸易桥梁,减少中间环节,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民间艺人建立特定的销售网络,保护艺人权益和作品原创,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整体上要依托文化资源减少贫困、增强幸福感,增强发展的适应性和恢复力,这也是一条维护可持续生计有效的扶贫之路。

    作者简介: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艺术学“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

    原文载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12-16页,经作者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熊礼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7年版,第24页。[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53页。[3]潘鲁生:《元阳县彝族刺绣与旅游纪念品》,https://www.sohu.com/a/135586778_534795,2017-4-21,2020-4-15.

    关键字:发展,彝族,刺绣,脱贫,梯田,元阳县,传统工艺 传统服饰
    内容标签: 发展 彝族 刺绣 脱贫 梯田 元阳县 传统工艺 传统服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