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势象艺术文献库_|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文献及手稿_美育-蔡元培--蔡元培-学艺-上海-学社-艺术-第三卷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势象艺术文献库中国现当代艺术文献研究、收集、传播平台

    编者按

    中国现代艺术思想论述中的名篇,当属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此篇作于103年前的今日,1917年4月8日,北京神州学会演讲中。

    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改革者,蔡元培在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即提出新教育之方针应包含美育。1912年2月11日《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写道:

    “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吾国古代之道德教育,则间有兼涉世界观者,当分别观之。)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

    g8GCBh5eRtNkqoCOPX2auWxXtrJnBkbeB6f1AzvW.jpg

    《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1912年2月11日《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

    “以美育代宗教”之说的正式发布则是在1917年4月8日,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于北京神州学会演讲。此时部分留学归国人士主张西方国家之进步源于宗教,国内也有力主尊“孔教”为国教的一派。蔡元培的立场是“非宗教”,既不可以“孔教”为国教,也反对基督教渗透教育领域。在演讲中,他论及宗教的源起和作用,主张:

    “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作用而构成。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一曰知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

    而自社会文化日益进步、科学发达,

    “知识、意志两作用,既皆脱离宗教以外,于是宗教所最有密切关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

    “然而美术之进化史,实亦有脱离宗教之趋势。

    “美育之附丽于宗教者,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激剌感情。

    “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

    XtXiFMiI24BCg3poOxdiErfaBMl0omjU4ahkJ9Fk.jpg

    蔡元培(1868-1940)

    LE6al3BxGszHh0VGLbLEpseumLYNmJDCCnqvZoiq.jpg

    1924年5月,法国斯特拉斯堡“中国美术展览会”合影。留法美术界同学联合留学德、比、 英、意等国美术界人士发起“中国美术展览会”,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莱茵河宫举办。蔡元培参与会务,并为展览作序言。图中第一排左三为蔡元培,第三排右三为林风眠,第四排右二为林文铮、右四为吴大羽

    此处暂且不论蔡元培的论述举证是否严密,“以美育代宗教”可否真正实施。蔡元培对美育的一贯推崇、对文化艺术领域的支持,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的艺术发展。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组织艺术活动,亲自教授“美学”课程,撰写《美学讲稿》《美学通论》等教材。1918年2月,在北京大学设立画法研究会,以研究画法、发展美育为宗旨,先后聘请李毅士、徐悲鸿等人教授指导,为北京美术界带来新气象。1918年4月,设立中国第一座国立美术学府: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1928年3月,担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于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蔡元培聘林风眠为校长、林文铮为教务长兼美术史教授、吴大羽为西画系主任、潘天寿为国画系主任、李金发为雕塑系主任。这所西子湖畔的学校成为中国美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几经迁移更名延续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

    Xbmv5oyZ7WCU7tnRpA57RyxG7IRIcin1b5JX1OYZ.jpg

    蔡元培像

    JuLd0qknKnRvmFP5KzYlMQCZgpn3gX7OhdsGzCmt.jpg

    蔡元培题国立艺术院校碑

    7HGqRR8vchBcu8wSDdWPEHPfkhkuEXLJqkkOb4eo.jpg

    1928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合影

    今日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发表103周年。势象艺术文献库在此梳理《以美育代宗教说》在民国期间重要刊物的部分发表状况及蔡元培珍贵手稿。

    一:1917年《新青年》

    《新青年》1917年第三卷第六号

    上海群益书社 1917年8月1日发行

    题目:《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讲》

    作者:蔡孑民

    页数:共5页

    陈独秀创立于1915年9月的《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思想阵地之一。1917年第三卷第六号《新青年》所刊载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演讲稿为日后流传最广之版本。有趣的是,在第一页第二列中,开篇所提“美育代宗教”被误写成了“美育代宗宗”;第一页倒数第三行宗教的作用写作“一曰智识”,而在以后刊载的版本中写作“一曰知识”。

    vkn4ILsTVIrwVuQpXa2M0EKHzMLf69Bq1X6fkmcG.jpg

    《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封面

    ts6kBGxXNUfH8RY9PWlmlFX8TGiIfLaxWVBDaP9P.jpg

    0pgPZ83f9dNyW7OtoE0FbdAUW2uNWuf7gDrYqYP9.jpg

    xzFtwdEtpYJJMLaqBVx3or09JLqgcsXuWsXCbR9O.jpg

    lOj7BHJdQZ9ltebvdw9y4XX0V9kSn5qxWOCuAwxa.jpg

    4bvKRlSHzu50HmM7MilbYJ9z1b412YvEe4jKld9n.jpg

    《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刊载页面

    二:1917年《学艺》

    《学艺》1917年第一卷第二号

    丙辰学社 1917年8月付印,9月出版

    题目:《来件:以美育代宗教说(六年四月八日在神州学会演说)》

    作者:蔡元培

    页数:共6页(第261页-第266页)

    1917年4月创刊于日本东京的《学艺》为丙辰学社社刊,兼顾自然科学及人文社科。丙辰学社1916年由留日学生陈启修、王兆荣、吴永权等人在东京发起,以创社当年丙辰年为名。后改为中华学艺社。蔡元培曾向丙辰学社捐助*,并对《学艺》作出高度评价。《学艺》第二号刊载的《以美育代宗教》演讲稿较之《新青年》版本,除部分外国人物音译不同、个别语气词不同之外,最明显区别在于《学艺》中使用的简体字,如“于(於)” “歌(謌)”。这一特点也印证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汉字的变革。

    *《学艺》1917年4月创刊号《丙辰学社启示》中列明捐赠人士清单,蔡元培捐助日金一百元。

    rJcJzW5YO4O2WVSzLtXMwBfoCJxI9CXR09wjQuPf.jpg

    《学艺》第一卷第二号封面

    KflIYDIXdPE8oIVD2egxWUxdkAlWROv3mQdIXs5Y.jpg

    h5WfAXLrUPreJMCHiVIWYEBYfqxUTxc5ApJK5d2J.jpg

    AFOBhk5yYLzVXqEmpnEXEchUk6IsL83O7Wl8ihr9.jpg

    tLYal7k6cuoQY8IhzI8M0lYsY1d608ia13FH3dKO.jpg

    u2DLiM9ZOAt8w8rKLse50TlS3HAMxYcbsjQ13NfA.jpg

    qIMZAqViqc9j7v2vnirHpGCfaIGwjPj1J8iyykrH.jpg

    《学艺》第一卷第二号刊载页面

    三:1930年蔡元培手稿

    1930年底,蔡元培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又一次发表《以美育代宗教》演说。本次演说手稿幸得蔡元培后人保存,2018年曾于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展览中展出。

    bnBOuhf5SZ6hTtdhx9L93vvQwkWXjIEYwOwblN0C.jpg

    swfKCm2rEu44Dll2CTjJvK5seuHj33UkyjQeVjIP.jpg

    蔡元培手稿(资料提供:中国美术学院)

    蔡元培手稿内容

    我记得十余年前,在丙辰学社讲演,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问题。今日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同人的请属,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向诸位请教,这在我个人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我要预先说明的是,我们说的宗教,并不是指个人自由的信仰心,而仅是指一种拘泥形式,以有历史的组织干涉个人信仰的教派。又我所说的美育,并不能易作美术。因从前引我说的,屡有改作以美术代宗教者,故不能不声明。盖欧洲人所谓美术,恒以建筑、雕刻、图画与其他工艺美术为限;而所谓美育,则不仅包括音乐、文学等,而且自然现象、名人言行、都市建设、社会文化,凡合于美学的条件而足以感人的,都包括在内,所以不能改为美术。我所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有下列两种原因:(一)宗教的初期,本兼有智育、德育、美育三事,而尤以美育为引入信仰之重要成分。及人智进步,物质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渐成立,宗教上智育、德育的教训,显见幼稚,不能不让诸科学家之研究,而宗教之所以尚能维持场面,使信徒尚恋恋不忍去者,实恃其所保留之关系美育的部分而已。(〈现〉象上的美与精神上的美。)(二)以代宗教上所保留的关系美育部分,在美育上实只为一部分,而并不足以揽其全。且以其关系宗教之故,而时时现出矛盾之迹,例如美育是超越的,而宗教则计较的;美育是平等的,而宗教则差别的;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则限制的;美育为创造的,而宗教是保守的。所以到现时代,宗教并不足为美育之助而反为其累。因是我等看出美育的初期,虽系赖宗教而发展,然及其养成独立资格以后,则反受宗教之累;而且我等已承认现代宗教,除美育成分以外,别无何等作用,则我等的结论就是以美育代宗教。在家庭间,子女当幼稚时期,不能不受父母之抚养及教训,及其长大,而父母业已衰老,则子女当出而自负责任,俾父母得以休息。其他各种事业上之先进与后进,亦复互相乘除,随时期而更迭。美育之代宗教,亦犹是耳。但是这个问题,甚为复杂。我所说有不明了、不合适之处,还请诸位指教。

    aniOJf9Aa6qQ2T3uEQ5BV79nYUUxab8uN9WNNjO9.png

    四:1930年《上海青年》

    《上海青年》1930年第三卷第四十一期

    上海青年周刊社 1930年11月26日

    题目:《美育代宗教:蔡元培先生演讲》

    页数:共4页(第2页-第5页)

    此篇《以美育代宗教》演讲稿因收入1932年由王维骃编辑,中外学术研究社出版的《近代名人言论集》,而在部分蔡元培文选中被误标为1932年所作。经查证,本篇实际发表于更早的1930年11月26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编《上海青年》。

    7FbelW6fWKp1XFE9rSqbDHHDGQqMnrGH0taC5JOI.jpg

    《上海青年》第三卷第四十一期封面

    pWwHCpZmW9cWoL7K2NHXrdnJKKy5OLgmsy2eEVKP.jpg

    i0TT00VCL4UoOK8I9Eqf59u1bkDpPM9ESdROeY75.jpg

    fOcm1PRDy3eZ5bfS5lS4NpEccN766u2CWLHGOPat.jpg

    bg2L3pIRWxlnc06bObIbedujm1jdo6LJqXpTu9wG.jpg

    《上海青年》第三卷第四十一期刊载内页

    五:1930年《现代学生》

    《现代学生》1930年第一卷第三期

    上海大东书局 1930年12月发行

    题目:《以美育代宗教》

    作者:蔡元培

    页数:共3页

    《现代学生》创刊于1930年10月,是上海大东书局发行的教育类期刊。蔡元培再度撰文,对美育与宗教的三点区别进行归纳:“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因为宗教中美育的原素虽不朽,而既认为宗教的一部分,则往往引起审美者的联想,使彼受其智育、德育诸部分的影响,而不能为纯粹的美感,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

    ReawAoNub8FqafUjT0u5Vb9c761kxpFtDYDWQoGk.jpg

    6lYYMN67hxqHIGkMB2ZISOZev084xUWk9RN7Wv6O.jpg

    HREaOJRY3iN5W4zxhZJ33FqdWAIhIjvAXaNJMqEF.jpg

    《现代学生》第一卷第三期刊载内页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势象艺术文献库以梳理《以美育代宗教说》文献资料为开端,研究、收集、传播中国现当代艺术文献。谨以此篇纪念蔡元培先生。

    势象艺术文献库 李雨涵 | 编辑

    势象空间 乔永宏 | 制图

    2020年4月8日

    关键字:蔡元培,学艺,上海,学社,艺术,第三卷,势象艺术文献库 美育 蔡元培
    内容标签: 蔡元培 学艺 上海 学社 艺术 第三卷 势象艺术文献库 美育 蔡元培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