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郑荔:艺术媒体的“有效性”_-发展-大众-传播-专业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2000年以来,当代艺术媒体介质发生了诸多变化,艺术媒体进入到多元发展时期。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网络艺术媒体,传统的艺术媒体为适应新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摸索和转换运营思路。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到今天,网络媒体又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走向了移动客户端和自媒体。可以说现代媒体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之快,超越过往任何时期,甚至让人来不及反映。

    大众作为艺术传播的对象,其接触媒体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瓦尔特.本雅明曾谈到:“大众是促使所有现今面对艺术作品的惯常态度获得新生的温床。量巨变到质,极其广泛的大众参与就引起了参与方式的变化。”(《摄影小史、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瓦尔特 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143页)

    当下,中国艺术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境遇,这既有崭新的机遇,也有来自内、外环境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变的方便,信息的时效性在科技助力下得以凸显,可以说,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时代早已来临,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人们可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和交互式软件,将信息采集编辑并传播出去,并且还可以即时评论,这些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人,他的运作成本很低,可以让每一个公众都参与进来,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方式日益流行,信息碎片化趋势凸显,信息传播越来越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 ,艺术和大众之间,艺术媒体不再作为信息传播的唯一渠道。

    另外,艺术媒体受到艺术本体和艺术市场发展的影响,也出现了自身发展的“本体错位”和内在失衡等问题。一方面,在这个倡导“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新的艺术形态和观念,也逐步模糊着艺术的边界,基于传统审美和艺术功能上的大众,对当代艺术发展越来越感到困惑,传统艺术审美参与经验的失效成为普通大众面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普遍现象。当身边人越来越不了解当代艺术发生什么了时,艺术创作者们却纠结在国际和民族、前卫和流行、传统与当代等诸多矛盾中,艺术创作和接受主体双方都面对着双重困惑,显然这种双重困或作用在了中间的艺术传播媒体上,使艺术媒体“话语”变的日趋模糊。

    另一方面,艺术媒体面对的是中国经济社会急速狂奔的时代,商业经济对现代艺术媒体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7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爆,艺术媒体在各种利益的诱使下,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很快随着艺术市场的降温,许多在利益诱导下急功近利的艺术媒体,也随着热闹而去,但是我认为这无论对当代艺术还是艺术媒体的发展,都是好事,只有疯狂过后,人们才会冷静的面对问题,反思自身。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正在用几十年演绎着西方百年以来的艺术演变路径,各类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现象在快速地批判、颠覆、突破、创新的语境下肆意生长,同时,我们自身传统的艺术形态和观念也在感受新环境的影响中慢慢的变化,我们的艺术机制、艺术市场、展览机制、美术馆、画廊、艺术拍卖等等都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为艺术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当前艺术媒体发展出现了不同倾向的分化,多元化的态势明显。在中国目前的专业艺术媒体中,官方艺术媒体和民间艺术媒体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相比而言官方媒体有充足的资源,很多依靠高校和政府平台,但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官方媒体大部分变成了学术论文发表的专业平台,尤其在一些高校主办的核心期刊上。这类艺术媒体多是期刊杂志,其内容基本以官方艺术信息和专业论文为主,尤其为了应付科研成绩,互相抄袭的文章比比皆是,很为人们所诟病。

    另外,这类媒体内容僵化,对艺术事件反应慢,在公众艺术信息传播和专业学术价值两头都缺失突出表现,因其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发售的范围多在少数的一些专业院校内部,很少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因此,此类艺术媒体并未担当起应有的作用。相对而言,当下存在的民间艺术媒体,在应对艺术发展、艺术市场变化、消费者习惯等方面反应更为灵活。但是,民间艺术媒体因其运营和资金来源的压力,往往会受制于市场和资本,这是其独立性最大的潜在障碍。

    科技的发展为媒体形态的变化提供了客观基础,根据亿邦动力网的互联网数据分析,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从2006年1.4亿,增长到2015年的近7亿人,占中国总人口过半数。手机用户更是从2006年的1700万暴增到2015年的6.2亿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城市的建设,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美术》杂志1981年第1期封面

    传统的纸质媒体,实际上成为了满足部分传统阅读体验者的需要,以及专业人士作品发表和艺术活动的需要。在这里,我并担心现代信息化的传播方式会最终取代传统纸质媒体,恰恰,我认为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信息交流活动中,必定是多种媒体介质共生的状态,传统纸质艺术媒体,如果在专业定位、内容编辑、阅读体验、投放渠道等方面下功夫,任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受众和市场。

    随着艺术生态新的变化不断涌现,现代艺术媒体功能也不断多元。过去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主导艺术生态,好的艺术家和作品通过媒体宣传,或者是通过展览的形式,为人们了解。现在艺术策展人、美术馆、画廊、艺术收藏等各方力量都在左右艺术的发展,实质上艺术发展已然进入泛化的时期,艺术媒体开展多种经营成为必然,尤其是一些综合类的艺术媒体,他们不单单经营媒体,收取广告等,还直接参与艺术展览和拍卖等活动。近些年基于网络平台的展览和拍卖屡见不鲜,这是网络艺术媒体在构建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的有益尝试,尽管据笔者了解,网上的艺术展示和拍卖受制于交易风险和信誉的制约,并不如想象的好,但谁敢说随着人们对网络应用的深入和普遍,未来网络艺术媒体在这方面不会有很好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充分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媒体传播的能力,基于多媒体和超链接上面的信息传播能力,也很好地适应了当下的很多艺术信息传播需求,让观众在感受艺术作品或艺术事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例如我们要报道一件行为艺术作品,如果基于传统媒体,我们只能等到事后,通过文字和图片将其展示,但是如果是网络媒体或自媒体,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即时的予以报道,并且实时的可以和观众互动。

    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今天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在移动公共交流平台上申请一个“专业公众号”,你可以将它做成各类特色的“个性化媒体”,你在这样的自媒体平台上,首先碰到的是海量的信息,以及许多有用无用的链接,方便的同时伴随的或许还有廉价,你首先学会的可能应该是对海量信息的筛选,同时,你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诸如一个好的体验的自媒体突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就消失了。其实任何事物都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利与弊。就像新媒体和互联网给艺术媒体带来了发展上的新动力,同时也消解了艺术媒体在艺术传播上的权威性。

    无论怎样的改变,艺术媒体服务的主体仍然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需要建立在艺术专业视角上的艺术媒体存在。从柏拉图提出“艺术既模仿”,到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想”,再到海德格尔提出“艺术即真理”,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独特创造,总是牵动着每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关注。人们渴望接触艺术、了解艺术、体验艺术,艺术在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中,总是保持着实验精神和前卫性,人们对与艺术创造的向往永无休止,因此,艺术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专业的传播和艺术媒体,只有专业的艺术媒体才能挖掘和窥探到艺术发展的精神高地。

    另外,专业的艺术媒体,自身也会成为艺术发展中的精神动力。专业对应的则是大众,如何让艺术媒体更好地将艺术传播到大众中,这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事情,也是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需要。一些艺术媒体从大众的不同精神需求出发,或与时尚结合,或是与民族特色结合,或是同生活服务结合等,在拓展艺术走进公众的事情上不遗余力。

    其实,我们谈论艺术媒体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回应的是,当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基于现代媒体变化基础之上的艺术媒体新的有效性在哪里。另一方面在现代艺术本体发展基础上,艺术媒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艺术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作为媒体的本体功能。实际上,今天作为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变的尤为重要。再好的艺术尤其是好的艺术感受,如果不能为公众接触,那是艺术发展的灾难,也是艺术传播的失效。艺术媒体的有效性,还体现在艺术媒体“语言”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人类是通过发出声音开始交流的,但单纯的声音交流只是停留在实用性的目的上,仍属于交流的原生状态,只有是形成带有独特思想和情感的语言交流,才使得人类的交往有了进入文明的可能。当下艺术媒体的“语言”,应该是基于当下艺术发展和媒介特征以及大众习惯等多方面基础之上的新的“语系”,如何挖掘艺术媒体对艺术重要信息的准确捕捉?如何建立艺术媒体对艺术发展的专业分析系统?如何更加接近大众对艺术的接受习惯?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探讨对构建艺术媒体自身“语系”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这也将有助于艺术媒体对传播维度的拓展。

    如果我们只站在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媒体的“有效性”问题,无疑会陷入形式和方法论的误区,传播学帮助艺术媒体解答的是关于艺术的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传播规律上的问题,艺术媒体的“有效性”还需从艺术本体、媒介、受众等多重因素出发。改革开放以来,从纸质艺术媒体,到网络艺术媒体,再到艺术自媒体,多种形式共生的艺术媒体生态已经形成,面对艺术和市场,任然会有新的艺术媒体出现,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有艺术媒体死掉,只要是生态,必定有优胜劣汰的自然更迭,这是保持生态活力的必要条件。另外,面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市场,对艺术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良好稳定的专业交流机制的建立,对艺术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艺术媒体在未来的艺术发展和传播中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有效性”。

    注:文章节选自《2017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经授权发布。

    关键字:发展,大众,传播,专业,艺术媒体
    内容标签: 发展 大众 传播 专业 艺术媒体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