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罗怡:艺术机构如何面对灾难_展览-美术馆-疫情--灾难-机构-新奥尔良-展览-艺术节-艺术家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编者按: 当灾难发生,艺术机构作为代表公众发声的机构,有责任将自己的专业活动与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在公共的展览与纪念中体现出来、留存下来,同时,把我们的痛苦、疑问、思考、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建设与憧憬都聚集起来,通过审美和智识力量激发和促进民主的、深思熟虑的、创意的和包容的社会。

    3.13日,上海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民生美术馆等陆续有限开放,这是自武汉封城后全国文博系统闭馆休业以来第一次听到好消息,也是继日、韩、意、法、美各地各大博物馆相继关闭之后让人稍微宽慰的消息。对文博业解冻的期待,就是对疫情缓解消除的期待,人同此心。

    然而北京似乎不容乐观,一号“毒王”突破坚固城防自意大利奔袭郑州,导致几千人隔离,以现在的防疫状态,北京的美术馆等开门估计有待时日。这并不妨碍我们现在就思考、准备: 当灾难降临,美术馆何为? 灾难之后,美术馆何为?除了在第一时间“自保”——保证机构的观众、员工、藏品与建筑设施的安全,还能做什么?除了尽已所能在美术馆政策范围内积极参加各路捐款捐赠拍卖,还能做些什么?除了云观展云教育等“常规云化”,还需要做些什么?在我们了解灾难的过程中,艺术扮演了什么角色?当代艺术可以提供什么样其他类型的艺术所不能给出的图像和信息?从而会对我们的社会、观众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吗?面对灾难艺术机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机构的策划内容应该为谁服务?当美术馆人策划这些内容的时候,同时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尤其作为受灾人之一,如何代表公共机构,应该如何工作?

    带着这些问题,回溯一些我亲临过的相关展览,也请同事在网上帮忙寻找筛选些资料,梳理了不同公共艺术机构面对灾难的反应和动作,供读者们参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进一步加强了对美术馆的性质及其在艺术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人类生态等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疫症都市:既远亦近

    机构:香港大馆 &Welcome Trust(London)

    灾难事件:2003SARS以及香港历史瘟疫挑战

    关键点:艺术机构、文化设施、医院、大学等以艺术为圆心对瘟疫层次丰富的回应,展示出一个城市的成熟、反思、自信与力量;

    在去年的年度展览回顾中,我提到香港大馆的“疫症都市:既远亦近”展,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可以有块空间对犯忌讳的东西进行客观的反应和诚恳的反思。 今年春节的各种焦虑,也都在对这个展览项目的回溯中消化了不少。 尤其我对项目主导的Welcome Trust这个生物制药企业在伦敦做的艺术馆特别热爱,因为他们总是“很科学地艺术”。

    这个项目同时在全球多个城市举办,探索城市在引发和控制瘟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各地应对流行病的历史、经验、流行病对社群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冲击。每一个城市都有在地艺术家在疫病相关的科研机构驻扎并创作的项目。香港有6位艺术家, 主要探讨集中在对流行病的认知,以及与都市人生活方式的心理情感面,在香港医学博物馆驻场的徐世琪影像装置作品占据一个厅,各种医疗器械加VIDEO故事的未来玄幻风,我当时参观足研究了大半个小时。楼下还有历史文献资料——从19世界的鼠疫讲到03的非典,还有近年的禽流感、猪流感。展览同期还联合医院、亚洲艺术文献中心、香港医学博物馆、油街实现等机构进行各类艺术活动,也在香港大学核心课程上开展艺术&流行病讨论。从专业艺术展出到群众艺术发动,活动内容层次非常丰富。

    2S0SIaD1rVVOuBgBH5NjCVH1wDsulNyHXLSEGTNV.jpg

    《刷新、牺牲、新卫生、家居、洗涤、週育正、颜料、抹布、菜瓜布、圆盘、形象、绘画集-11》香港大馆展

    SghOfj2LTfR02YT910Fl4SdHepzxr5G50XqhKxM6.jpg

    《宇宙急-Call》以录像及表演探討身体和生物的变形 香港大馆展

    有些事件绝对不会因为时间就在人类共同记忆的版图上褪色,那些灾难中死去的亲人、残存的病体、心理的创伤、因为灾难导致的困窘局处境,无论是对国家、社会、个人都不会说过去就过去,他们会幻化成为一帧帧影像盘旋在我们的脑海,一声声呻吟停留在我们耳畔。如果说灾难对我们有任何价值,那么就是让我们可以提问:灾难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可以不再发生?这些提问的场所可以发生在任何公共话语空间。 

    今天的轮回正是当年的结果。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任何习惯性的回避或掩盖灾难痕迹的行为都是对灾难的唤醒。 对记忆的安放并进行回应是美术馆的中心,也是当代文化机构的核心职责。 十几年过去,香港人让全世界看到了自己的态度。

    森美术馆15周年纪念展:灾难与艺术的力量

    机构:日本东京森美术馆

    灾难事件:难民、地震、生态、核泄漏等

    关键点:当代艺术对灾难的表现力与灾后的建设性力量

    这是我春节期间经常回顾的另一个展览。此展开前几天,我正带政府团在东京拜访森美术馆及馆长南条先生,经过部分其壮观宏大的布展场面,有幸倾听美术馆团队提到他们的策划。

    这是森美术馆建馆15周年的另外一场大型自主策划的纪念展。位于日本这个多灾之国的首都东京,他们选择直面忌讳,将艺术与灾难作为了主题,同时也保持一贯的“主题性策展,世界性资源”的大展策划模式,作品的邀请与事件的共情力都不局限于日本或亚洲,从20世纪末切尔诺贝利核泄漏、911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印尼海啸……广泛涉猎。 展览分为“艺术如何表现灾难─纪录、再现、想像”及“破坏后的创造─艺术的力量”两大部分,代表性参展人包括小野洋子、坂茂等艺术家、建筑师。展览现场一个个破碎绝望的灾难现场与一件件基于新世界的创造变革都一样让人震撼,现实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负能量与正能量都是十足十,艺术的力量在美术馆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灾难之后,艺术机构作为代表公共发声的机构,有责任将自己的专业活动与发生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在公共的展览与纪念中体现出来、留存下来,同时,把我们的痛苦、疑问、思考、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建设与憧憬都聚集起来,通过审美和智识力量激发和促进民主的、深思熟虑的、创意的和包容的社会。 只有坦然面对过去,才能无畏将来。只有长记性,才能不迷失。

    重生艺术节“reborn festival”

    机构: 日本石卷市政府

    灾难事件: 2011年日本东北部311地震

    关键点:艺术节作为以生活方式更新为核心的灾后重建的环节:区域形象、旅游与经济刺激

    2011年日本东北部311地震,与福岛相邻的石卷市几乎毁于一旦。除了建设震后纪念馆,保存各类震中惨状,石卷的重生历程也一一被记录。重生艺术节是震后复兴计划的一环。这个艺术节期待“艺术打开区域未来”,让 “艺术家们与这块土地与人们的记忆相遇,经历他们的丰富、力量、沉重与善良,带着丰富的信息与未知的世界沟通”。

    qZXBP84L1eLZM5sDQBh13C3gYS0w4ACd9CcLmben.jpg

    草间弥生在重生艺术节

    艺术节内容与操作上与近些年在国内已经被广泛熟知的各式日本大地艺术节并无大不同。艺术节2019年邀请了7组策展人(有些艺术家如明和晃平同时也担任策展工作)和超过七十位不同艺术家分布在7个区域的公共空间进行展览,展期三个月,有Anish Kapor、YayoiKusama这样的大师,但核心组成还是日本的年青艺术家。

    虽然石卷市震前就已现衰迹,但毕竟是宫城县第二大城市,比较类同于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建设的市政复兴配套,石卷的复兴光艺术不够,需要更强的支撑,震后两个月即成立的 “石卷2.0计划”,通过改造住宅,建立制造中心、娱乐场所、举办活动——实际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更新来吸引年轻人回归,并引来新的移居者和游客,目前很多东京的建筑师、创意人参与行动并卓有成效。艺术在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社区和谐、成为经济发展与城市更新动力方面,有着非显性而强大的力量。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创意内核建设结合,以文艺引导产业更新,可以说石卷市把艺术的机构性功能运用得很好。

    y8UoOLkm7CmdqYPae6wa2ekhR4O4KwToNWYsx3GK.jpg

    名和晃平的鹿和海边音乐活动在重生艺术节。

    按图索骥去寻找名和晃平安置在海边丛林中的白鹿雕塑应该是一个浪漫的过程,不过鉴于我个人对福岛核泄露的敏感与恐惧,对于和福岛同处一个海湾的石卷地区来说,还不知道艺术在这片土地上抚慰人心的同时,是否也产生了粉饰太平的效应?2019年的作品中当然也有生态反思的作品,比如志贺理江子用牡蛎壳做的装置,但我在日本森美术馆看到的那些质疑追问福岛核污染处理的相关作品似乎一个都没有出现。

    Creative Recovery Pilot Project

    事件:昆士兰洪灾(2010-2011)

    机构:澳大利亚艺术昆士兰(类似文化局的政府性艺术机构)

    关键词:政府正式通过艺术建立与公民链接,促进地区修复与重建

    2010-2011北澳昆士兰洲遭遇历史性洪灾。灾民的心理建设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州府出资三分之二,国家文化协会(国家公共文化资金)三分之一,加上一个保险公司捐赠的零头,整个项目共计368000美元。通过艺术昆士兰(政府机构艺术部门)的管理,邀请当地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申请相关项目,目的是希望通过创造艺术项目回应灾难,正式建立与公民以及公民间的链接,增进他们的知识、技能与信心,促进三个受灾最严重的区域的修复与重建,建设一个艺术为圆心的网络模式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58位艺术家参与了25个项目26项相关的公共事件,76家参与机构辐射了超过5000名参与不同项目的观众,“希望树”、“社区艺术聚会”、“一起来”、 “艺术家来到中小学”等以艺术作为链接的大众性艺术教育与艺术分享活动广受欢迎,同时举办“艺术如何参与灾后修复”的全国性论坛等。

    艺术是形象化的文化语言,是时代精神的图像,与人的经验息息相关。 艺术和艺术活动之所以能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离不开艺术机构的有效组织,也与艺术本身具备的可传递、强包容、普世价值、通达性分不开。因此,当一场灾难过去,作为公共的文化资源的艺术机构,通过组织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交流形式,可帮助人们“面向纪念,给予希望,让苦难变得有价值,重获平衡并给予精神指导,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并更好的沟通他人,开阔视野与心灵,让我们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

    GR9zNLJKXLoyEFQ435nHc2kIvYSsd7vRD64cet0L.jpg

    Etang_04Isabelle Hayeur 新奥尔良美术馆

    新奥尔良纪念卡特琳娜飓风以及联邦防洪堤失败10周年

    机构: 新奥尔良美术馆 “十年之后”、新奥尔良当代艺术中心“过去、现在、未来”、奥格登南方艺术博物馆“上升”展

    灾难事件:卡特琳娜飓风以及联邦防洪堤失败

    关键点:一个城市中,同为专业艺术机构,如何同时视觉化地、多角度的参与集体创伤的修复,评论性、建设性思考、审视与重建后灾难时代。

    三个美术馆的展览各有不同。 新奥尔良美术馆 “十年之后”关注“如何整体性地呈现一场纪念”(策展人语),因此作品并不局限于卡特琳娜飓风(也有911或生态危机相关的作品),也没有直接呈现生态的破坏或是个人家庭灾难中的丧失(虽然有位艺术家在911中失去了消防员的哥哥,又在飓风中失去了自己的家),而是以一种隐喻而意义深远的方式对灾难进行思考:什么样的纪念方式可以使得受灾社区得到好的修复?

    新奥尔良当代艺术中心“过去、现在、未来”提出主题后,通过公开招募选择38名当地艺术家参展,呈现卡特琳娜飓风后十年如何影响了当地的艺术创作。

    奥格登南方艺术博物馆“上升”展通过馆藏的摄影作品则呈现并提示了飓风之后过去十年新奥尔良的观看、记忆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经历过飓风的人和飓风后移民对灾难记忆的不同态度。

    正如美国绝大多数美术馆,新奥尔良这三家主要美术馆都是私立的非政府非营利机构,这三个展览除了新奥尔良当代艺术中心有州立政府艺术部门的资金支持,其他展览资金都来自私人领域。

    SU8rDfjxEPoO4MVLDVEgmTrhpqZUdlPsoSBDw45r.jpg

    云一样的世贸中心,Christopher Saucedo,新奥尔良美术馆

    受灾十年后,这个城市的主要艺术机构用一致行动来纪念天灾以及天灾引发的人祸,指出灾难的深层问题,呈现灾后的真实面貌,展望灾后的未来发展,践行了当代美术馆是我们当代历史最重要的见证人和当代人灵魂的栖息地。他们的行动,他们对主题的选择,他们对自己社区的思考,他们对作品的选择,也引发了我对美术馆独立性地位和政府关系的思考。尤其当我们面对百种字体创造接力《人物》被删文的现实今天。“当今世界最大的危机是面对危机的缺席”,“真与美本就是一对兄弟”,当代艺术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真的追求,真并不绝对导向批判,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唱反调”。

    大英博物馆前馆长、现德国国家文化顾问 Mac Gregor Neil先生曾经说:“一个社会如果足够强大,就会去设计自己的系统、结构、物件和仪式去帮助他们记得那些需要记住的,那些塑造了过去、信仰,习惯的个体和瞬间正决定了未来,这些纪念碑和边界记忆不仅指出我们是谁,还有我们想成为谁。”

    如果我们够强大, 远的不说,非典一轮回,北京最重要的艺术机构,可以联合做类似的行动?如果我们也曾经十年纪念,还会导致今天的局面吗?或者现状带来某些积极的意义吗?公共领域总是需要一些不同的出口。

    理想的博物馆,应该是机构化的公共知识分子,能够以独立的姿态,忠实保存大众的记忆,传达大众的真实心声,提出公众领域的建议,补充政府的不足,传播社会共同认知的价值,为人类的进步不断拓宽新的疆域、进行新的实验、探索新的可能,这个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塑造和推广了政府的形象,展示了国家、民族、地区的身份与精神力量。

    (杨光宇对本文亦有贡献,图片均来自各机构网站)

      更多内容尽在[罗怡专栏]

      罗怡简介:

      博物馆顾问。策展人。曾担任今日美术馆副总经理(总编辑),今日美术馆设计馆的筹备执行馆长,[东方艺术]杂志编辑总监等。

      有《美术馆》《文化造城》《像野狗一样生存》《在中国设计》《平面设计死了吗》《当代艺术博物馆》多部著述(合著)或编著出版。是“社会能量”、“超级媒体”、“在中国设计”、“开放式原创”“设计北京2017”“CBD艺术季”“SKP艺术大家项目”等多项设计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人。她参与过国内众多美术馆如龙美术馆(上海浦东)、设计互联(招商局与V&A合作设计博物馆项目)、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余德耀美术馆、红砖美术馆、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的筹建或项目顾问。

    关键字:灾难,机构,新奥尔良,展览,艺术节,艺术家,博物馆 展览 美术馆 疫情
    内容标签: 灾难 机构 新奥尔良 展览 艺术节 艺术家 博物馆 展览 美术馆 疫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