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疫情之下的批评写作|邱敏:写作应该提供智性的思考,而不是只提供视网膜的跳动_艺术批评-邱敏--写作-清华大学-思考-东西-艺术-都是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神州大地,引发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性的灾难。面对这场牵动亿万人的瘟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纷纷拿起画笔、打开电脑,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丝行动,期待着疫情消散的那天到来。为此艺术网和艺术头条采访了诸多艺术界人士,让他们谈谈疫情期间关于艺术创作、策展、写作的思考。

    下文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邱敏关于艺术写作相关问题的采访。

    v695aSFbGytWohgbMt7b65fniikn76DTKRYzVnas.jpg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邱敏

    艺术网:最近疫情期间在干嘛?

    邱敏:看看书,看看片子,运动,关注新闻。

    艺术网:这段时间是不是更有利于艺术的写作,有什么思考?

    邱敏:传媒总是在不断扭曲各种事实,现在最快速的输出渠道都是网络传播,上面真正有力量,渗透进灵魂和精神的东西很少,即便有,也几乎都过滤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情绪性的言论。我觉得写作应该提供智性的思考,而不是只提供视网膜的跳动。

    对我而言,关于艺术的写作是跨过逻辑,然后直接直击你面对的对象,但是在大灾难面前,我觉得大家很容易用自我镜像式的方式来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也就是你的恐慌、挫败、无助、害怕会扰乱你冷静地思考,让你的语言不由自主地变成一种被集体裹挟的表达方式。

    艺术网:觉得疫情来临,对于批评家们的写作和思考是否产生影响?

    邱敏:一定会产生影响。就像阿多诺当时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一样。他不是说不能写诗,而是说浩劫之后,之前诗歌的用词、语言结构、意象表达已经不能应对现实,所以必须在语言结构和思维观念上进行重组。

    对于批评来说,它和艺术史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当下性、在场性。而我们看到最近网络上也发布了很多艺术家积极地投入关于疫情主题的创作,但这些东西绝大多数不能算是创作,一是艺术语言上,它几乎就是1960年代的宣传画的再版;二是意识形态上,它是一种主旋律的集体发声;这种广场舞式的作品只是自娱自乐,无法触及到民众灵魂深入的东西,表面看,这些东西是在命题创作,但是缺乏当下性和在场性。

    所谓当下性和在场感一定能真正触及到民众的精神和灵魂深处的东西,比如像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他们的作品让你感受到生活越是平庸,越是向往精神的天空,他们书写的是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在中国,我们没有精神信仰的依托,在灾难面前,很容易演变成集体性的恐慌,批评写作不是乌合之众的报道,应该是一种介入和干预,从那些恐慌中,从浮夸的唇舌和纸笔中找到属于个人的声音。

    ——邱敏(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关键字:写作,清华大学,思考,东西,艺术,都是,艺术写作 艺术批评 邱敏
    内容标签: 写作 清华大学 思考 东西 艺术 都是 艺术写作 艺术批评 邱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