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中国瘟疫史录_公元-死者-元年-宋史-后汉书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中国古代殷墟甲骨文已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疠”字可见於《尚书》、《山海经》和《左传》。故瘟疫自古有之。

      1、公元2年,西汉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汉书·平帝纪》)

      2、公元11年,新王莽始建国三年,辛未年,大疾疫,死者过半。(《后汉书·刘玄传》)

      3、公元16年,新王莽天奉三年,丙子年,二月大疫,冯茂在句町,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后汉书·王莽传》)

      4、公元22年,新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年,大疾疫,死者且半。(《后汉书·刘吉传》)

      5、38年,建武十四年,戊戌年,会稽因大疫而死者万数。(《后汉书·钟离意传》)

      6、公元44年,建武二十年,甲辰年,马援在交趾,军吏经瘴疫死者十之四五。(《后汉书·马援传》)

      7、公元49年,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年,武陵五溪大疫,人多死。(《后汉书·马援传》)

      8、公元162年,延熹五年,壬寅年,皇甫规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后汉书·皇甫规传》)

      9、公元169年,建宁二年,己酉年,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备急千金要方·伤寒》)

      10、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自此连年疾疫,不到十年之间,张仲景宗族两百余口,死者竟达三分之二。(《伤寒杂病论·序》)

      11、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军吏士多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12、公元223年,黄初四年,癸卯年,三月,宛许大疫,死者万数。(《三国会要》、《宋书·五行志》)

      13、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壬申年,夏四月,围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三国志·吴志·孙亮传》)

      14、公元253年,嘉平五年,癸酉年,四月,新城大疫,死者大半。(《宋书·五行志》)

      15、公元273年,泰始九年,癸巳年,吴疫,三年内仅京都死者竞达十万。(《宋书·五行志》)

      16、公元275年,咸宁元年,乙未年,十一月,大疫,京都死者十万人。(《宋书·五行志》)

      17、公元322年,永昌元年,壬午年,十一月,大疫,死者十有二三,河朔亦同。(《宋书·五行志》)

      18、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丙子年,冬,大疫,延至明年五月,多绝户者。(《宋书·五行志》)

      19、公元380年,太元五年,庚辰年,五月,自冬大疫,至于此夏,多绝户者。(《宋书·五行志》)

      20、公元397年,隆安元年,丁酉年,八月,北魏大疫,人与马牛死者十有五六。(《北史·魏本纪》)

      21、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癸亥年,魏,士众大疫,死者十有二三。(《北史·魏本纪》)

      22、公元468年,魏皇兴二年,戊申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四五万。(《魏书·灵徵志》)

      23、公元510年,魏永平三年,庚寅年,四月,平阳郡的禽昌和襄陵二县大疫,死二千七百三十人。(《魏书·世宗宣武帝纪》)

      24、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年,九月,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隋书·高帝纪》)

      25、公元612年,隋大业八年,壬申年,大旱疫,人多死,山东尤甚。(《北史·隋本纪》)

      26、公元682年,唐永淳元年,壬午年,加以疾疫,自陕至洛,死者不可胜数。死者枕籍于路。(《旧唐书·五行志》、《旧唐书·高宗纪》)

      27、公元687年,唐垂拱三年,丁亥年,是春自京师至山东疾疫,民死者众。(《旧唐书·中宗纪》)

      28、公元707年,唐景龙元年,丁未年,夏,自京师至山东、河北疫死者千数。(《新唐书·五行志》)

      29、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壬寅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新唐书·五行志》)

      30、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癸卯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旧唐书·代宗纪》)

      31、公元789年,唐贞元五年,己巳年,是夏淮南浙东西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旧唐书·德宗纪》)

      32、公元806年,唐元和元年,丙戌年,夏,浙东大疫,死者大半。(《新唐书·五行志》)

      33、公元880年,唐广明元年,庚子年,春末,贼在信州疫疠,其徒多丧。赋众疫疠。(《旧唐书·僖宗纪》)

      34、公元880年,唐大顺二年,辛亥年,春,淮南大饥,军中疫疠,死者十三四。(《旧唐书·昭宗纪》)

      35、公元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丁未年,三月,金人围汴京,城中疫死者几半。(《宋史·五行志》)

      36、公元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辛亥年,六月,浙西大疫,平江府以北,流尸无算。(《宋史·五行志》)

      37、公元1132年,南宋绍兴二年,壬子年,春,涪州疫,死数千人,会稽时行痢疾。(《宋史·五行志》、《续名医类案·痢类》)

      38、公元1161年,金正隆六年,辛巳年,诸道工匠至京师,疫死者不可胜数,天下骚然。(《金史·完颜匡传》)

      39、公元1164年,南宋隆兴二年,甲申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暴露冻绥,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是岁浙之铠饥民疫者尤众。(《宋史·五行志》)

      40、公元1181年,南宋淳熙八年,辛丑年,行都大疫,禁旅多死。宁国府民疫,死者尤众。(《宋史·五行志》)

      41、公元1191年,南宋绍熙二年,辛亥年,涪州疫,死数千人。(《宋史·五行志》)

      42、公元1209年,宋嘉定二年,己巳年,夏,都民疫,死去甚众,淮民流江南者,饥与暑并,多疫死。(《宋史·五行志》)

      43、公元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庚午年,四月,都民多疫死。(《宋史·五行志》)

      44、公元1276年,南宋德佑二年,丙子年,数月间城中疫气薰蒸,人之病死者,不可以数计,1297年,元大德元年,丁酉年,八月,真定、顺德、河间旱疫;河间之乐寿、交河疫死六千五百余人。(十二月)般阳路饥疫,兵多死于瘴疠。(《元史·成宗本纪》、《新元史·史耀传》)

      45、公元1308年,元至大元年,戊申年,春,绍兴、庆元、台州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元史·五行志》)

      46、公元1331年,元至顺二年,辛未年,疫疠死者十九。(《元史·文宗本纪》)

      47、公元1332年,元至顺三年,壬申年,宜山县饥疫,死者众。(《元史·文宗本纪》)

      48、公元1408年,明永乐六年,戊子年,正月,江西建昌、抚州、福建建宁、邵武,自去年至是月,疫死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明史·五行志》)

      49、公元1410年,明永乐八年,庚寅年,登州、临海诸州县自正月至六月,疫死者六千余人。(《明史·五行志》)

      50、公元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癸巳年,六月,湖州三县疫;七月,宁波五县疫;邵武大疫,绝死者万二千户。(《明史·五行志》)

      51、公元1444年,明正统九年,甲子年,冬,绍兴、宁波、台州瘟疫大作;及明年死者三万余人。(《明史·五行志》)

      52、公元1456年,明景泰七年,丙子年,五月,桂林疫,死者二万余人。(《明史·五行志》)

      53、公元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年,八月,福建大疫,延及江西,死者无算。(《明史·五行志》)

      54、公元1485年,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年,新野疫疠大作,死者无虚日。(《名医类案·瘟疫》)

      55、公元1493年,明弘治六年,癸丑年,吴中大疫,常熟尤甚,多阖门死。(《都公谭纂》)

      56、公元1506年,明正德元年,丙寅年,六月,湖广、平溪、清凉、镇远、偏桥、四卫大疫,死者甚众,靖州诸处自七月至十二月大疫,建宁、邵武自八月始亦大疫。(《明史·五行志》)

      57、公元1523年,明嘉靖二年,癸未年,七月,南京大疫,军民死者甚众。(《明史·五行志》)

      58、公元1525年,明嘉靖四年,乙酉年,九月,山东疫,死者四千一百二十八人。(《明史·五行志》)

      59、公元1530年,明嘉靖九年,庚寅年,痘灾盛行,死者过半。(《痘症理辨·序》)

      60、公元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甲午年,春,痘毒流行,死者十有八九。(《疫症集说》)

      61、公元1582年,明万历十年,壬午年,四月,京师疫,霸州、文安、大城、保安,患大头瘟症,死者枕籍。(《明史·五行志》、《顺天府志·祥异》)

      62、公元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年,大梁瘟疫大作,甚至灭门。(《万病回春》)

      63、公元1622年,明天启二年,壬戌年,(时行疫痢)夏末秋初,沿门阖境患此,病势极为危迫。(《先醒斋笔记·痢门》)

      64、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山西全境瘟疫大流行“瘟疫盛作,死者过半”,疫情传到河南地区,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

      64、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辛酉年,晋宁疫,人牛多毙;曲阳大疫,余姚痘疫盛行。(《清史稿·灾异志》、《学箕初稿·天花仁术序》)

      65、公元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年,春,琼州、灵州大疫;五月,景州大疫,人死无算;六月,曲阜大疫,东昌疫,巨野大疫;八月,文登大疫,民死几半。(《清史稿·灾异志》)

      66、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年,春,南乐疫,河间大疫,块献县大疫,人死无算;六月荷泽疫;秋,章邱、东昌、青州大疫,福山瘟疫,人死无算,昌乐疫;羌州宁海、潍县大疫。(《清史稿·灾异志》)

      67、公元1723年,清雍正元年,癸卯年,秋,平乡大疫,死者无算。(《清史稿·灾异志》)

      68、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丁未年,夏,揭扬、海阳大疫;秋,澄海大疫,死者无算;冬,汉阳疫,黄冈大疫,钟祥、榆明疫。(《清史稿·灾异志》)

      69、公元1732年,清雍正十年,壬子年,崑山大疫,死者数千人;夏,会城疫。(《洄溪医案·瘟疫》)

      70、公元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年,镇洋大疫,死者无算;昆山疫;上海、宝山大疫。(《清史稿·灾异志》)

      71、公元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年,春,泰州、通州、合肥、赣榆、武进、苏州大疫;夏,日照、范县、莘县、莒州大疫,死者不可计数;昌乐疫,东光大疫。(《清史稿·灾异志》)

      72、公元1821年,清道光元年,辛巳年,三月,任邱大疫;六月,冠县、武城、范县大疫,巨野疫,登州府属大疫,死者无算;七月,东光、元氏、新乐、通州、济南大疫,死者无算,东阿、武定、滕县、济宁州大疫;八月,乐亭大疫,青县时疫大作,至八月始止,死者不可胜计;清苑、定州瘟疫流行,病毙无数;滦州、元氏、内邱、唐山、蠡县、望都大疫,临榆疫,南官、曲阳、武强、平乡大疫;九月,日照、沂水大疫。(《清史稿·灾异志》)

      73、公元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壬辰年,三月,武昌、咸宁、潜江大疫;四月,蓬莱疫;五月,黄陂、汉阳、宜都、石都大疫,死者无算;崇阳大疫;监利疫,松滋大疫;八月,应城、黄梅、公安大疫。(《清史稿·灾异志》)

      74、公元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年,夏,暑风甚剧,时疫大作,俱兼喉痛,亡者接踵。(《冷庐医话》))

      75、公元1580年,明万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山西通忘》)

      76、公元1856年,咸丰六年五月,咸宁大疫。(《清史稿》)

      77、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夏,应山大疫,江山大疫,崇仁大疫。秋,公安大疫。(《清史稿》)

      78、公元1870—1871年,同治九年秋,麻城大疫。冬,无极大疫;同治十年五月,孝义大疫。六月,麻城大疫。(《清史稿》)

      79、公元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四月起,京师内外疫疾流行,大量人口死亡,《庚子纪事记》载:“居民死者枕藉。”十月,获鹿县出现大瘟疫。(《三千年疫情》)

      80、公元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平阳)大疫(《平阳县志》)。五月,瑷珲霍乱流行,每日抬到城外荒野掩埋的尸体不下七八百具,持续半月之久,死数千人。六月,京津地区大范围爆发疫病,以霍乱为主。(《三千年疫情》)

      81、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夏,安东、大连、旅顺、辽阳等地霍乱大流行。(《三千年疫情》)

      82、公元1910年——1911年,宣统二年至三年东北大鼠疫,死亡6万余人。(《清末东北地区爆发鼠疫史料》)

      83、公元2002年12月——2003年5月,广东爆发“非典”疫情,席卷22省、市自治区、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传染8069人,死亡774人。

      84、公元2019年12月——2020年初,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止2020年1月27日17时,确诊2823例,死亡81例,治愈53例,疫情仍处于蔓延之中。

    关键字:公元,死者,元年,宋史,后汉书
    内容标签: 公元 死者 元年 宋史 后汉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