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段炼:北美的乡村意象_-小路-乡村-山林-小车-路面-平凡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早年在加拿大居城市时,骑自行车是作为交通工具,后来在美国乡下住了几年,骑车则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消遣怡情。那段骑车的日子让我体会了乡下小路的无尽魅力,那种与山林溪流为伴、海阔天空自由自在的感觉,成为我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难忘的经历。

      从美国乡下回到加拿大的城市,那种与世无争的感觉和逍遥的经历没有了,仅化为一种美好的记忆,并日渐变得模糊起来。

      有次开车行驶于加拿大魁北克省东部的乡下,在夏末秋初的丘陵之色中,看到田野山林一片深绿橙红,竟突然产生时空回转的幻觉,仿佛回到了美国乡下,正在乡村小路上骑车,呼吸大地上漂流的清新空气。于是我在路边停下车,拿了相机拍摄这记忆中快要失落的乡村意象。

      刚拍了几张,就听到身后有车轮与路面摩擦的沙沙声,轻柔而徐缓。回头一看,是辆普通的私家小车,正从小路的缓坡上悠悠闲闲地驶来,其情景竟有徐志摩诗歌“轻轻地我来了”的意境,如梦似幻,我立刻意识到这意境也会如诗歌般“轻轻地我走了”。于是不加思索,举起相机,转身对着这引发诗意的小车就是一拍。

      这是一幅即兴抓拍的照片,没有经过任何布局构图和光影设计的考量,只是一张旅途日记式的快照而已,普普通通,就像那辆私家小车。可是,后来细读这张照片,却越看越爱,视其为那次车行乡下的上乘之摄。

      的确,那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镜头。当时是下午两三点钟,烈日当空,大地明晃晃一片,无掩无遮,毫无光影的节奏。但是,在我转身拍照之际,数码相机在强光下自动选择了高速度和小光圈的曝光组合,暗色的画面上唯留一条起伏有致的明亮路面,从深谷爬出,向前缓缓延伸,有如流水,而大片的山林田野却笼罩在曝光不足的浓荫里。如此强烈的明暗对比,赋予这幅照片以戏剧性的活力,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气。更妙的是,画面中部与小路平行的一组电线,在顶光的照射下熠熠闪烁,象波浪舞蹈般起伏流淌,呼应了小路的延伸,成为乡村意象的点睛之笔。

      此际,行驶于乡下小路的车,虽是画面结构上的拍摄主体,其视觉作用却是反衬路面的明亮和电线的闪烁。而且,与其说这辆车因行驶而具有动感,毋宁说它是静止的,应和了田野山林的宁静,并以对比之法而强化了电线之起伏流淌的舞蹈感,更赋予这动感以音乐的节奏。再者,加拿大交通法规要求所有车辆一旦上路,在大白天也要开灯,以增强可视度,减少交通事故。这大白天的车灯,也是一种对比和呼应,在电线、路面和小车三者间,产生了一种协调,恰似光的协奏曲。

      由于是不加思索的抓拍,这幅照片自然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横在画面顶部的那条粗黑的电线,就是一处败笔,有割裂天空之虞,破坏了构图的完整性。如果我当时稍稍蹲下一点,将取景的视点放低,就可以避开那条横垣的电线。

      显然,我应该在电脑上裁掉这条电线,可是这样一裁,天空会变得憋窄,甚至会削掉一处电杆的顶部,损坏路边那组闪亮的电线的起伏节奏和音乐感。我决定不裁,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图像,而缺陷也有审美效果。碰巧的是,从视觉功能上说,这条不如意的电线,可以当成画框或窗口的上沿,我们由此去观看画中或窗外这幅乡下小路的田园风景画,能获得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深度。于是,正因其构图的不谐,反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无人为的矫揉造作。

      说到这一步,这张抓拍的照片也许可以被称为摄影作品了,只不过是一幅平凡的摄影,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没有难得一见的主体。然而这平凡便是我的最爱,因为我当年在乡村小路上临风骑车是一段平凡的经历,这幅摄影作品可算作是后补的图像日记,能让我重温那段平凡而难忘的生活,不让时光的衣袖带走当年的乡村意象。

    关键字:小路,乡村,山林,小车,路面,平凡,
    内容标签: 小路 乡村 山林 小车 路面 平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