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罗怡:世界是平的——感受2019国际国内展事_当代艺术-美术馆--艺术-展览-中国-上海-展出-作品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相比2018年,2019年我的观展足迹可谓贫乏。以北京为营地,路线大致是上海-深圳-台北-香港-深圳-上海-乌镇-巴塞尔-苏黎世-威尼斯-伦敦-上海-上海-苏州-深圳-武汉,一年中去了三次上海,三次深圳,尤其是上海,翻看整年照片历程,自己也吃了一惊。匆匆一瞥,2019为了看展我花了更多的打车费——因为相对以前的中心集中状态,更多的事情发生地似乎变偏远了;看到了更多地区和族裔的艺术家——虽然我去的地方少多了;感受到的“纯艺术”氛围淡了——好像艺术的赞助人更加多样化艺术机构的边界也更进一步乱混淆着了;商业的和非商业的、李逵和李鬼、边界艺术和艺术边界、公共的和私人的,2019的各种较劲儿似乎是主要感受(主要从美术馆角度),在这岁末年首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Cno5iKHwfWJtEVab3cV2QjiN8PoXZUwYxo5Kcx1U.png

    深圳坪山依托自然成型的雕塑园,发展年度性的公共雕塑展,2019由著名建筑师刘晓都和李振华共同策划。随后深圳坪山美术馆展出著刘晓都履新馆长后第一展,李振华策划“共时”。丰富的文化活动将一个边区变成了个局部中心。这是艺术家李星伯参展作品《闪电》

    一、受到瞩目的当代艺术项目与机构散点发展,不再集中在一个中心,这里中心不仅指00-09绝对的中心北京,或随后崛起的10-19的上海,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的主要城市、或者武汉、成都、西安、杭州这种比较发达的“大美院城市”,都有机会因为好的项目一时风光无两,即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比较传统的艺术中心城市,或是我预测中20-29年代也许会后来居上的深圳为核心的大湾区城市,当代艺术伴随着新区建设和热点项目(尤其有产业支撑的热点项目)正不断的从传统的艺术聚集地扩散或者打破专业艺术机构的边界进行的艺术发声——比如深圳坪山美术馆,非艺术集中城市的非传统艺术区,不评价具体展览放在国际国内高规格策展水平上的各方质素,从“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到公共雕塑季、再到正在展出的“共时”和“公共艺术季”,国际化的艺术家展出阵容加上更多的本地发声,使得坪山这个综合的声音发出来,足够响亮、精彩、有方向、有态度,体现了“主持人”的决策水准。北京通州的安美术馆今年盛大开馆,是否可以达到相应效果也让人期待。说到感受国际水准,香港还是更好的标杆。大馆的“表演社會: 性別的暴力”展正是如此(不过最爱的女权主义展览在瑞士的丁格力美术馆,展出杰出的女性艺术家瑞贝卡)。我心中的年度第一大展是苏州博物馆巫鸿策划的 “画屏:传统与未来”,19家国内外顶级文博机构的借藏徬身,徐冰、徐累、夏小万、尚扬、展望、施慧、泰祥洲、杨福东、宋冬9位艺术家的当代创作交相辉映,巫鸿教授在1996年重要著述《重屏》一书中试图从媒介着手建立一种新的研究中国绘画史的方法论的愿景,在这次展览中得到完整的呈现,唯一遗憾的是展品之间形成链接的专业门槛太高,我有点担心大众理解不来展览深层用意,古今展示比较隔离也是一个遗憾,其实当代部分的空间把握苏博一如既往好,但不知为何没带给传统部分新的展示面貌。

    CZstNpvKjtoikOEEJlMOCfmqv1s9DtyGIyY4OgZI.jpg

    wE8o68BCIgs4Eyonkug2uB6sSH5xhFSflf77V0u0.jpg

    yr6y31qyriLvzNyo3BVq5ShWSnxsortPT9LZwwPl.jpg

    威尼斯双年展上,南非的Zanele Muholi、英国的Anthea Hamilton’s的时尚装置,以及尼日利亚艺术家Njideka Akunyili Crosby的影像装置。

    二、无论是题材、关注点、艺术家的族裔、媒介与表达方式,艺术展出的方向多元化、扁平化、场域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非洲日渐取代中国印度南美,成为热点——好像也有几年了,今年感受特别强烈。进入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主展场军械库, 巨大的黑人女子头像引路,1972年南非艺术家Zanele Muholi的摄影装置迎面而来,1984年英国艺术家Anthea Hamilton’s的时尚装置,1986年的挪威艺术家Frida Orupabo和1987年的美国艺术家Avery Singer 的绘画,1983年的尼日利亚艺术家Njideka Akunyili Crosby……大量的年轻黑人艺术家以及相关题材作品以大、炫、特面貌出现,似乎是“有趣的世界”中的多元化直接视觉化的一种方式,也似乎要展示欧美左派为核心的当代艺术圈的政治姿态,与此同时伦敦蛇形的纽约黑人艺术家Faith Ringgold,以及巴黎主流当代美术馆从对中国的热情转入非洲(比如LV Foundation从办中国大群展到非洲大群展)。

    zhtEfbB6EHfRwY1TJNY9hihoLJGIaDwoQd1HycEO.jpg

    龙美术馆的路易斯布尔乔亚

    4YOgDCpwG6BxaeDXU8Y2OUg2mLj1BuNsFmEMxyJx.jpg

    太庙的安尼施·卡普尔

    PE4TlLGdxnTxJeVF5z56hosYMfKtuJ2fB5GdfBz1.jpg

    红砖的萨拉·卢卡斯

    三、随着当代艺术的“工业化造星”系统的盘踞和几乎坚不可摧,大画廊垄断趋势进一步加强,美术馆作为大画廊展厅的情况不仅在私人美术馆中加剧,公立的美术馆也概莫能外,中外皆同。从艺术发展来看,公共资金局限无法为艺术提供纯粹的庇护和私人资金给艺术带来的隐忧并存,这使得能够牢牢把握自主策展表达自身态度立场的美术馆显得尤其可贵——比如坚持了十几年的今日文献展——今年的“缝合”从策展理念和作品呈现的丰富度,都体现了较高的水准和独立的精神。尤其是在国内,通过国际超级巨星大展-尤其花费高昂的、以装置艺术展出为主的展,门票盈利并非易事。且往往被展览市场上以营利为目的的、租借美术馆场地运作的“李鬼”展打败。这也使得“公益”“公共””“非营利”的边界越来越不明确。今年的西方现当代巨星展从上海龙美术馆-北京松美美术馆的“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雷安德罗·埃利希和安尼施·卡普尔,昊美术馆的丹尼尔·阿尔轩和博伊斯,再或是红砖美术馆的莎拉·卢卡斯。观看中的愉悦感很容易剥夺思考空间——凹完造型猛拍只剩占据手机内存不会翻看的照片,反倒是那些看起来“预算会更低一些”的展览更吸引我进入,找一个安静观察的角度、理由以及发现策展的基础,比如昊的博伊斯展览,仰仗一个完美的叙事结构;莎拉·卢卡斯则赢在策展人对艺术家和自己空间所倾注的情感和流畅的把握,展线和情境处理年度第一。而且突然发现这些“西方大师展”现在越来越多装在东方瓶子里了,或者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当我们在观赏这些巨星展同时,几个活跃的国际画廊很容易在感谢名单上重复出现,虽然这也不是2019才有的新鲜事,但在佩斯年中撤出798引发的声浪中,这或者是值得关注事件背后的重要原因——佩斯说大陆不是最佳交易地,但绝对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好生意。

    Sfyyx1GD9WivdrAyFj5z35Ey6zYpF4qjDkdksAZt.jpg

    上海西岸蓬皮杜开幕

    四、如何“走出去”和“引进来”,随着上海西岸蓬皮杜开幕,陆家嘴泰特现代落地签约,以及北京798艺术园区与毕加索与贾科梅蒂的基金会签约,用什么价位买什么样的美术馆内容成为焦点。购买的条件是否可能、如何体现、怎么判断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如何怎样介入都成为热议方向。我在采访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项苙苹博士的时候,她告诉我西岸这个“再正常不过”的西方现当代艺术史展览带给她失落甚至“丢脸”的感觉,除了我们的美术馆系统自身对完整的世界(主要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展示资源的匮乏与苍白,还在于作为甲方的我们竟没有找到相关的人才在相应的合作领域中与乙方产生真正的对话——你懂吗?不懂一边待着吧。同样需要把“懂”这个字理清楚的还有中国的“走出去”。今年的威尼斯中国馆,布展的粗糙和作品的组成结构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吴洪亮馆长这几年的策展我很关注,北京画院美术馆这几年的展览质量大家有目共睹,苏博的几次策展,彭薇、李华弌都可以称为惊艳,但威尼斯这样重要的国际舞台上,中国馆到处裸露的管线、起裂的装置、不知所云的展签,空间结构的繁复无意义,内容结构的空虚纯自嗨,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讓一群聰明人忙出這樣的結果?我产生了和项博士在家门口看到一个精致展览所产生的同样感受,很是“凉凉”呢。值得振奋的是,邵忠先生的现代传播挂牌V&A,收購nowness,最新消息是首届NOWNESS 中国天才计划优胜者名单在V&A博物馆现代传播画廊揭晓,包括收購artnews,這樣的走出去,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也是有說服力的文化滲透。基于此,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的战略合作今年实在地联动到多哈的卡塔尔艺术博物馆,目前看到的项目是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策展的“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在余馆展出,我们期待更多余馆推向海外的好展览。

    cvoiBKQcWkvS4xKwd4Ng4lVkGdq7hc9jujcyWC8i.jpg

    PRADA的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JANNIS KOUNELLIS

    S9f3Lhbg5vvRjo7Z8g4sS9IS04WokuoOW5mdRUkN.jpg

    carpenter workshop gallery在 Galleria Giorgio Franchetti

    6cUletSHHEWSwT573JONkvp5ySXPs7tk428ZWe2S.jpg

    肖恩库里在威尼斯乔治岛教堂

    OvvWXdsGVFt4vI0cqDClgbASRzXllAwMvsuJ2aBs.jpg

    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現場

    五、当代艺术的启动能量不仅被应用到乡村建设、城市规划、商业卖场,当代艺术对古迹或文化遗址所在地的激活是2019 留在我记忆中的高光时刻,那种跨越时空对话产生的感动超越了任何语言。这阵光从威尼斯出发(双年展甚至要完败),无论是乔治马焦雷岛教堂的肖恩库利、PRADA的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JANNIS KOUNELLIS,从上海荣宅的李青到太庙的安尼施·卡普尔,再闪回到威尼斯的 Galleria Giorgio Franchetti,这个威尼斯无数大小宫中的一个,里面的中世纪的木板画如果没有工匠画廊carpenter workshop gallery救场,估计就是一座荒芜的偏殿吧。当然这个高光的主角离不开乌镇。虽然乌镇景区多非遗存。我有幸受策展人刘钢陪同看“时间开始了”,看完特别有兴致要写篇关于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专栏,然后时间一拖就到了现在。节录一段对策展人刘钢的小采访在此,作为年度重点回顾的理由吧:

    “1.没有所谓的乌镇模式,当代艺术展不应该有模式,没有任何的模式可以学,也没有任何的模版可以做。即便我们再做其他的展览我们也希望突破和探索新的可能性。2.展览开幕及展览期间共举办公教活动33场,其中艺术家、学者讲座17场;学术论坛9场;亲子、手工工作坊7场,共计参与观众约1500人(工作坊均有人数限定,每场20-40人不等)。公教活动共邀请艺术界、建筑界、设计界等共计45位行业重要嘉宾到场。3.量身定做的30个艺术家大部分都来过现场,但有一部分是提前来过现场,如妹島和世、王鲁炎,也有一部分是后来直接来做的,但是这些艺术家呆的时间会比较长。4.展品联络的周期大概是是一年半以前开始陆陆续续联系的,制作周期不一定。定制的作品时间也有长有短。定方案的时间长一些,之后制作的时间大概1个月左右。5.期间游客百万,买票观展观众大约30万左右。门票定30块就在为本地观众倾斜。30块钱的小册子。也是为了大家都能够买的起。7,本届有5件作品艺术家捐赠给乌镇,除刘建华的作品《标准》都是国际艺术家作品。展览结束之后,它们将与另五件参展作品:理查德·迪肯、隋建国、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张大力的作品成为艺术藏品。两届邀请展共计9件作品被收藏。”

    六、文献的作用进一步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展览中被重视、放大并得到应该有的尊敬和梳理。比如红砖美术馆此次莎拉卢卡斯的文献因为展出了YBA们挚友、摄影师约翰尼·山德·基德拍摄的当年纪实照片,是在是非常赞叹的切入。不过武汉合美术馆的谷文达个展“艺术”带给我的艺术与生命感动更为炙热,或许是因为我早先在谷老师工作室读他年青时候的一盒盒一箱箱读书卡片时就有的感动延续下来,武汉合美术馆的展览虽然只展示了冰山一角,但是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文献结构呈现——祖辈留下的文化基因与艺术家的基因创作有关联吗?母亲与儿子的毛笔书信交流佛典是呈现在儒石上的轮回吗?艺术家上学时候写生留下的那些浩繁如星的草稿哪里可以看出当年进行彻底文化反叛的影子?初至美国进入成熟创作期的装置手稿于实现的那些轰动性作品有什么链接?……80年代成长的这一批艺术家的勤奋的案头功课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了吧,未来的世代也许少有采用这样的方式了。这个展览也许不是谷文达在空间呈现上最完美的一次,但是谷文达对文献拿捏有度的处理方式,与展出作品直接体现的深入链接,都很值得其他艺术家和策展人借鉴。

    七、“科技”仍然是艺术的强心剂,但“声光电”不小心就掉进“视觉疲劳”的陷阱,观众对“沉浸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观展买单的必要性已经不再凸显。我两次路过上海西岸,已经完全没有了去油罐看team lab的热情,不过听说油罐的team lab很赚而在广州的又很亏,这个说法让我很安慰——商业的就让它归商业,中国的艺术机构、展览性质之类的太混乱,人们进到美术馆不能像去游戏厅只为了玩耍,灵感启发、智识增长、修养提升这是美术馆这样的存在应该为公众提供的期待与滋养。在伦敦,对比白教堂这样的美术馆,巴比肯是大家会认为相对商业一些的非营利机构,因为展览巡回收入是他们很重要的一块,为了展览好卖,在内容组织上会追一些时髦话题和方向,因此也比较会做实验性强的艺术家和展览。我在巴比肯观展多年,今年的数字展给我的这类感受会更明显,但我觉得巴比肯以艺术为切入,给我讲了一个好故事。回身看北京初夏的亚洲数字艺术大展,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配合大海淀中关村和国家大战略在上地科技园区里展出,看到一些不错的作品,但似乎也很快就忘记了,只是深感艺术与科技结合是目前的环境形势下获得政府公共资金资助的项目的最好出路。这个方向走得比较深远的一个展览实际上只在中国大饭店呈现了一天(2020在中国美术馆定好了时间)的“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生命、材料、数字等方面的五位得奖科学家与陈文令、费俊、李晖、王度、杨千五位当代艺术家的对话作品很是引入瞩目。毛和皮是否一体,可能还需要些时间观察,但我愿意相信并期待“艺术与科学将在最高处的相逢”。

    AOpgUsqD2pLxiZRUaERWqGYXQpoNEcPsryDFGI3Z.jpg

    张鼎的艺术项目《啊金吧》在深圳湾,策展人之一丁丁拍摄。

    Kst9HaKeEmyTvJmB9UygBX5Vbfe58DQFSiqx6umO.jpg

    SKP-S 的GM商店

    八、商业空间的艺术化必须与商业品牌的艺术化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尤其是变现的力量,点缀性的艺术项目所带来的只是无法量化的品牌价值,真的很难直接变现。其实今年商场里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展不止年末刷爆了朋友圈的SKP-S,年初深圳湾万象城“BAY ART ”大型艺术展虽受限于商业空间特点有些没展示出最好效果,但展出的却个个是精品,日本花艺艺术家东信(Makoto Azuma)的成名作《四季》、先锋艺术家张鼎的艺术项目《啊金吧》、曾获评“2017年世界十大装置艺术”之一AURA的姐妹作……对比年末SKP-S的开业对国内国际零售业、潮流圈、时尚圈、消费品行业产生的震撼力量与影响力,最后只能说明纯粹的审美力量还是无法媲美商业对于艺术创新的需求力——想起艺术圈老生常谈的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没有整个修路架桥的都市振兴计划,古根海姆是不可能孤立着成功。先不谈艺术作品——(事实上SKP-S中几件当代艺术家名家创作并非国内首次亮相,主策展团队GM的空间装置大多基于场景营造命题需求),SKP-S里不仅所有顶级奢侈品牌能使出浑身解数来跟进SKP-S对潮流文化的艺术化定位——PRADA、DIOR、GUCCI都不是你熟悉的选品,餐厅也跟进着这股年轻化的艺术创新路径,SKP的许多成熟餐厅品牌配合着顺势推出了各自的“S” 版本。以我参与SKP-S书店艺术化策划过程的感受为例,10:1最终选择了年青艺术家马晟哲的作品,完全是图式恰好与其商业氛围契合,恰好马晟哲通过把电脑“弄疯“生成创作图像与装着无数大脑的书店之间正好有恰到好处的互文,事后想想,商业的选择,推动我作为策展人和艺术家在作品的深化中发现了新的创新机会。商业空间展出中2019北京CHAO酒店呈现的态度与方法甚至超越了许多美术馆,持续深化的CHAO“夜间博物馆”、乔那森和肖戈夫妇策划的“观看之道”都引发一拨拨京城观展热潮,我认为在打破“超级画廊、超级明星、超级大型、超级拍照=超级高成本预算”才能驱动观展风潮的规定动作中,在打破“开幕一小时,画前一秒钟”的观展模式怪圈中,“观看之道”是以策展内容为驱动的年度好展览,目测成本,恩,应该性价比超高吧。

    就到这里吧,2019,BYE-BYE啦。

      更多内容尽在[罗怡专栏]

      罗怡简介:

      博物馆顾问。策展人。曾担任今日美术馆副总经理(总编辑),今日美术馆设计馆的首任执行馆长,[东方艺术]杂志编辑总监等。

      有《美术馆》《文化造城》《像野狗一样生存》《在中国设计》《平面设计死了吗》多部著述(合著) 出版。是“社会能量”、“超级媒体”、“在中国设计”、“开放式原创”等多项设计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人。她参与过国内众多美术馆如龙美术馆(上海浦东)、设计互联(招商局与V&A合作设计博物馆项目)、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余德耀美术馆的筹建或项目顾问。

    关键字:艺术,展览,中国,上海,展出,作品,展览 当代艺术 美术馆
    内容标签: 艺术 展览 中国 上海 展出 作品 展览 当代艺术 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