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铁树_铁树-音名-苏铁-孢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8 
核心提示:目录“铁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拼音名】TiěSh【别名】朱竹、红铁树、红叶【来源】龙舌兰科铁树属植物朱蕉Cordylinefruticosa(L.)Cheval.,以花、叶和根入药。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痢疾,胃痛,跌打肿痛。【用法用量】根、叶1~2两,花3~5钱。【摘录】《全国中


原题:铁树
词频:铁树,苏铁,音名,孢子,中华,植物,基部,凤尾,汇编,分布,暹罗,绒毛,景洪,树干,肝炎,向下,平滑,别名,用量


目录“铁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

【拼音名】Tiě Shù

【别名】朱竹、红铁树、红叶

【来源】龙舌兰科铁树属植物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L.)Cheval.,以花、叶和根入药。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痢疾,胃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根、叶1~2两,花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中华本草》:铁树

【出处】清《植物名实图考》载:“铁树,滇南十二岁一实,树端丛叶,长七、八寸,形如长柄勺,四旁细缕,正如俗画凤尾,色黄。果生柄旁,扁圆,中凹有核,滇人呼为风皇蛋。”以上所述特征及附图,与本种相似。

【拼音名】Tiě Shù

【别名】苏铁、象尾菜、孔雀抱蛋、暹罗苏铁、凤尾蕉、节节萝卜

【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云南苏铁的根、茎、叶、花(孢子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siamensis Miq.

采收和储藏:根、叶、茎全年可采,初夏采花,晒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木本植物。树干矮小,基部膨大成盘根茎,高30-180cm,或稍高,径10-60cm。羽状叶集生于树干上部,长1.2-2.5m,幼嫩时被柔毛,叶柄长40-100cm,两侧具刺,刺略向下斜展,刺间距离2.5-5cm;羽状裂片40-120对,或更多,在叶轴上较稀疏地排列成2列,披针状条形,直或微弯曲,薄革质,边缘稍厚,微向下反曲,上部渐窄,先端渐尖,基部圆,两面中脉隆起,平滑而有光泽,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浅。雄球花卵状圆柱形或长圆形,长达30cm,径6-8cm;小孢子叶楔形,密生黄色绒毛;大孢子叶密被红褐色绒毛,成熟后脱落,上部卵状菱形,边缘篦齿状深裂。种子卵圆形或宽倒卵形,先端有尖头,熟时黄褐色或浅褐色,种皮硬质,平滑,有光泽,长约2-3c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多雨林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思茅、景洪、澜沧、潞西等地区;广东、广西有栽培。

【性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化湿理气;清热解毒。主慢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高血压;难产;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