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海桐皮天麻浸酒
词频:本草,疥癣,杀虫,霍乱,痢疾,天麻,药材,风湿,树皮,贵州,经络,刺桐,止痛,日华,长江流域,草药,音名,生地黄,南宁市,火炽 海桐皮天麻浸酒——原名“海桐皮浸酒”
[药物组成 海桐皮 五加皮 独活 侧子(炮裂,去皮脐) 天麻 桂心 防风(去芦头)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杜仲(去皱皮,炙微黄)以上各一两 牛膝(去苗)五两 薏苡仁六两 生地黄半斤
[功能主治 治风。
[用法用量 每日随酒量饮一盏,常使有酒气,不得大醉。
[制备方法 上药判细和匀,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一斛浸,春夏浸七日,秋冬浸二七日。
[资料来源 宋·《太平圣惠方》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Hǎi Tónɡ Pí
【别名】钉桐皮、鼓桐皮、丁皮(《药材资料汇编》),刺桐皮(《中药材手册》),刺通、接骨药(《贵州草药》)。
药材产地
广西除用干皮外,其根皮亦同等入药。
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尚有以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作海桐皮使用。参见刺楸树皮条。朝鲜、日本亦有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庭园习见栽培观赏。
炮制加工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用药禁忌
1、血虚者不宜服。
2、《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3、《本草汇言》:痢疾、赤口良、痹盟谐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4、《得踢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①《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④《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⑤《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⑦《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