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瘰疬药酒方
词频:杆菌,清热,瘰疬,清热解毒,老酒,功效,主治,野菊花,痈疽,马鞭草,肌注,丹毒,忍冬,附记,感冒,蓬蒿,白喉,散结,氯化钠,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愈 [配方 鹤凤草250克,忍冬藤180克,野蓬蒿、野菊花各120克,五爪龙30克,马鞭草45克,老酒75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老酒,密封,隔水煮3炷香为度,取出投入水中,浸泡1小时,收起,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主治 年久瘰疬结核、串生满项、顽硬不穿破者、病愈不发。
[用法 口服。初服尽醉(微醉)出汗为度。已后随便应之,其酒一料,尽之可也。
[附记 引自《外科正宗》。

中药
药性功效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
微寒;辛、苦;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功效分类:清热药;解表药;清热解毒药。
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临床应用
9—15克,水煎服或外用。[制剂]复方野菊花注射液:野菊花250克,蒲公英500克,苯甲醇10毫升,吐温—8010毫升,氯化钠8.5克,制成1,000毫升。每支2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5克。适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肌注,每次2—4毫升,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