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阳雀花根_音名-柔毛-锦鸡-角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7 
核心提示:目录“阳雀花根”在《*辞典》“阳雀花根”在《中华本草》 《*辞典》:阳雀花根【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YnɡQuHuāGēn【来源】为百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根。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雀花"条。【性味】性平,味甘微苦。【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利尿,补气益肾。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汁分泌不足,浮肿,痛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摘录】《*辞典》页首《中华本草》:阳雀花根【出处


原题:阳雀花根
词频:本草,柔毛,锦鸡,音名,云南,角形,西藏,植物,辞典,形态,利尿,痛经,分布,浮肿,无毛,粗壮,林下,灌木


目录“阳雀花根”在《*辞典》“阳雀花根”在《中华本草》

 

《*辞典》:阳雀花根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Yánɡ Què Huā Gēn

【来源】为百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根。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雀花"条。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利尿,补气益肾。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汁分泌不足,浮肿,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阳雀花根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Yánɡ Què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Franchet Peashrub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gana franchetiana Ko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云南锦鸡儿 直立灌木,高1-1.5m。枝条粗壮,伸长,树皮灰褐色。托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膜质,先端有或无针尖;偶数羽状复叶,长2-6cm,小叶常5-7对,小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0mm,宽3-4mm,上面无毛,下面沿主脉被疏毛;托叶卵状三角形,被毛;长枝上的叶轴宿存,并硬化成粗壮的刺,无毛,花单生,花梗长短不一,在中部具关节;苞片卵形,渐尖头,小苞片2,线形,贴生于萼上;萼圆筒形,长1-1.5cm,基部明显囊状突起,被疏柔毛,后变为无毛,萼齿长约为萼筒的1/2,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长18-20mm,先端圆,具短尖,翼瓣具耳2片,下耳条形,与爪等长,上耳呈牙齿状,龙骨瓣与爪近相等;子房密被柔毛。荚果圆柱状,长3-4cm,宽3-4mm,外面和里面均密被绒毛。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3800m的冷杉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肾;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利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浮肿,痛经,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