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马蹄根_林下-思茅-孢子囊-根状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9 
核心提示:目录“马蹄根”在《*辞典》“马蹄根”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马蹄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MǎTGēn【别名】马蹄蕨【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型1~3回羽状复叶,纸质,叶柄粗长,基部有肉质托叶状的附属物(形如马蹄)2枚;羽片长圆形,长48厘米,宽20~30厘米,羽柄长约6厘米,褐色;小羽片阔披针形,近对生,基部小羽片长10~1


原题:马蹄根
词频:孢子囊,马蹄,林下,根状茎,基部,思茅,云南,圆形,音名,莲座,分布,复叶,生境,褐色,咳血,叶柄,附属物,阴湿,辞典


目录“马蹄根”在《*辞典》“马蹄根”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马蹄根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Mǎ Tí Gēn

【别名】马蹄蕨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型1~3回羽状复叶,纸质,叶柄粗长,基部有肉质托叶状的附属物(形如马蹄)2枚;羽片长圆形,长48厘米,宽20~30厘米,羽柄长约6厘米,褐色;小羽片阔披针形,近对生,基部小羽片长10~12厘米,上部小羽片长16~22厘米,宽约3厘米.孢子囊群长圆形,长2毫米,彼此接近,沿小羽片背面边缘排成2行,褐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涧林下、水边等阴湿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湿利尿。治肠炎,痢疾,食滞腹胀。肾炎水肿,肺结核,咳血,血崩,跌打,风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马蹄根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Mǎ Tí Gēn

【英文名】Large Angiopteris

【别名】马蹄蕨

【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大观音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magna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大型陆生蕨类。根状茎肥大,肉质圆球形。叶大型,纸质,一至三回羽状复叶;叶柄粗长,基部有1对大而坚硬的马蹄形托叶状附属物;羽片互生,长圆形,长45-55cm,宽20-30cm;羽柄暗棕色,长6-12cm,第1对羽片多为3对,最终小羽片7-8对,宽披针形,先端渐尖收缩呈尾状,边缘有尖齿牙,基部圆形;叶脉大部分分叉。孢子囊群褐色,长圆形,长2-3mm,相互接近,沿小羽片背面边缘排成2行,每个孢子囊群有孢子囊14-18个,孢子囊无隔丝。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涧林下、水边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南部。

【性味】苦;涩;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祛湿;活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泄泻;痢疾;肾炎水肿;胃脘疼痛;肺痨;咳血;崩漏;跌打肿痛;风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每次1.5-3g,每日3-6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