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披针叶毛茛_毛茛-柔毛-卵形-基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9 
核心提示:目录“披针叶毛茛”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amurensisKoma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四川。【性味】辛,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发散风热。主治疮肿痒疹,筋骨疼痛。【用法用量】1~2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页首《中华本草》:披针叶毛茛【拼音名】PīZhēnYèMáoGèn【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植物披针叶毛


原题:披针叶毛茛
词频:毛茛,针叶,柔毛,卵形,基部,长约,球形,萼片,生境,中华,分布,汇编,黑龙江,紧贴,筋骨,用量


目录“披针叶毛茛”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

【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四川。

【性味】辛,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发散风热。主治疮肿痒疹,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中华本草》:披针叶毛茛

【拼音名】Pī Zhēn Yè Máo Gèn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植物披针叶毛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amurensis Kom.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匍匐茎伸长。根茎具节,节上簇生多数细长须根。茎直立,单一或稍分枝,中空,贴生短毛,叶茎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mm,全缘,,先端急尖,有钝头,下部渐狭,基部成宽鞘状抱茎,两面贴生短毛。花两性,通常单生茎顶,稀2-数朵,直径1.5-2.5cm;花梗长6-11cm,被毛;萼片5,卵圆形,长约8-11mm,宽5-8mm,黄色,基部有短爪,蜜槽成杯状袋穴;雄蕊多数,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长约1mm;花托长圆形,无毛;心皮多数。瘦果卵球形,两面膨凸,长约2mm,宽约1.2mm,背肋明显,喙长约0.5mm。花、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甸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

【性状】全草长40-60cm。茎中空,有紧贴短柔毛。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黄绿色,长3-15cm,宽3-6mm,先端渐变狭,基部渐狭,又稍变宽成膜质鞘,两面有紧贴柔毛,下面毛较密。花单个顶生;萼片5,卵形,外有柔毛;花瓣5,倒卵形,棕黄色。聚合果卵球形,直径约6mm;瘦果卵球形,两面膨起,长约2mm,大多无毛。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性微寒;小毒

【功能主治】发散风热;止痛。主风疹瘙痒;疮痈肿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