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白喉的传播途径1、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传染,亦可经玩具、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播。2、其他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牛奶和食物引起暴发流行,偶然可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而污染。手术(如扁桃本摘除)后,尤易感染本病。2白喉的传播途径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不典型、轻症、鼻白喉以及皮肤白喉患者,在白喉传佈中具有重要意义。1、带菌者:可分为恢复期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带菌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治疗:单用抗
原题:白喉的传播途径
词频:带菌者,白喉,抗毒素,恢复期,传播途径,消失,流行,传染源,暴发,个月,细菌,咽峡炎,扁桃,污染,皮肤,治疗,扁桃体炎,链球菌1
白喉的传播途径
1、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由飞沫传染,亦可经玩具、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播。
2、其他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牛奶和食物引起暴发流行,偶然可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而污染。手术(如扁桃本摘除)后,尤易感染本病。

2
白喉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不典型、轻症、鼻白喉以及皮肤白喉患者,在白喉传佈中具有重要意义。
1、带菌者:
可分为恢复期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带菌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治疗:单用抗毒素治疗时,可有3%的病人成为长期(3个月以上)带菌者,并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者绝大多数(90%)在4天内细菌消失,余在12天内消失,偶有3个月后仍带菌者。②疾病类型:咽白喉比鼻白喉消失快。③伴有链球菌感染、慢性扁桃体炎或咽峡炎者细菌消失慢。
2、健康带菌者:
以前一般占人口1%~2%,流行期间可多达10%~20%,易被忽视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3
白喉的传播途径 流行特征
1、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以温带多见,热带较少。
2、全年可有发病,但以秋、冬和初春为多见。
3、通常散发,偶可形成流行或暴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