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三国邓艾偷渡水山蹇卦浅谈
词频:山上,接取,怃然,周易,汉中,梦境,脚下,孔子,出发,准确,水势,军马,须臾,涌泉<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邓艾奉诏伐蜀。出发前有一段关于易卜的描述:
比及军马云集,邓艾夜作一梦:梦见登高山,望汉中,忽于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须臾惊觉,浑身汗流;遂坐而待旦,乃召护卫爰邵问之。邵素明《周易》,艾备言其梦,邵答曰:
“《易》云:山上有水曰蹇。蹇卦者:‘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云:‘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将军此行,必然克蜀;但可惜蹇滞不能还。”艾闻言,愀然不乐。
说的是邓艾出发前,因梦登高山而脚下涌泉,召问易者。易者即以“山上有水”的梦境,直接取‘水山蹇’卦。并解卦直说。事后验证,完全准确。
此事是有事实根据的,在史书<三国志>中有类似的记载:
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卦辞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往必克蜀,殆不还乎!”艾怃然不乐。
直接取梦境起卦是古人常用的方法之一,往往会很准确有效。而该次“山上有水”,取<水山蹇>卦极合理。而解卦时,亦是直接取材于1)卦辞:利西南 不利东北;2)彖曰:蹇利西南 往得中也 不利东北 其道穷也;3)蹇卦的本义:蹇滞,故不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