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方剂 » 正文

新国学网:加减地黄汤_黄汤-用量-摘录-处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7 
核心提示:李传课方:加减地黄汤【处方】熟地12克,桑椹12克,黄精12克,枸杞12克,玉竹9克,女贞子9克,丹皮9克,丹参12克,红花6克,鸡血藤9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主肝肾阴虚,脉络瘀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传课方页首《医钞类编》卷七:加减地黄汤【处方】生地汁、丹皮、赤芍、柏叶(炒)、桃仁(去皮尖)、茜草(炒)、白苓、化橘红、甘草、木香(另研)。【功能主治】吐血初起,兼有外感,经用加减参苏饮后,次用


原题:加减地黄汤
词频:黄汤,用量,摘录,处方,加减,用法,页首,功能主治,生地,赤芍,白芍,熟地,丹皮,杜仲,金针,山药,煎服,黄柏,鳖甲,牡丹皮,续断,鸡血藤


李传课方:加减地黄汤

【处方】熟地12克,桑椹12克,黄精12克,枸杞12克,玉竹9克,女贞子9克,丹皮9克,丹参12克,红花6克,鸡血藤9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主肝肾阴虚,脉络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传课方

页首

《医钞类编》卷七:加减地黄汤

【处方】生地汁、丹皮、赤芍、柏叶(炒)、桃仁(去皮尖)、茜草(炒)、白苓、化橘红、甘草、木香(另研)。

【功能主治】吐血初起,兼有外感,经用加减参苏饮后,次用本方。

【用法用量】茅根为引。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页首

《症因脉治》卷四:加减地黄汤

【处方】熟地黄、牡丹皮、白茯苓、山茱萸、山药、泽泻、柴胡、白芍药。

【功能主治】少阴经疟。

【用法用量】

热多,加山栀、知母、黄柏;寒多,加羌活、独活。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页首

《幼科金针》卷上:加减地黄汤

【处方】人参、白术、肉桂、熟地、白芍、鳖甲、杜仲、牛膝、丹皮、萸肉。

【功能主治】病后虚热。大病之后,日晡作热,一交子分即凉者。

【用法用量】加桂圆肉,水煎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页首

《片玉心书》卷五:加减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芩、栀子仁、赤芍、郁金。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积热所致鼻衄。

【用法用量】茅花为引,水煎,入车前草自然汁,细细服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页首

《类证治裁》卷八:加减地黄汤

【处方】生地、山药、丹皮、萸肉、茯苓、杜仲、续断、五味、阿胶。

【功能主治】妊娠肾亏火燥而为子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