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药酒秘方 » 正文

新国学网:温肾壮阳药酒_巴戟天-鹿血-壮阳-药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1 
核心提示:巴戟熟地酒【配方】巴戟天60g熟地黄45g狗杞子30g制附子20g甘菊花60g蜀椒30g醇酒1500ml【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制法】1?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醇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


原题:温肾壮阳药酒
词频:鹿血,补肾,巴戟天,功效,主治,白酒,药材,壮阳,浸泡,阳痿,菟丝子,牛膝,配方,功用,服用,阴虚,酸软,密封


巴戟熟地酒

【配方】巴戟天60g
熟地黄45g
狗杞子30g
制附子20g
甘菊花60g

蜀椒30g
醇酒1500ml

【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

【制法】1?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醇酒浸泡,密封;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巴戟天酒

【组成】巴戟天18g
牛膝18g
石斛18g
羌活27g
当归27g
生姜27g椒2g?酒1000ml

【功用】补肾壮阳,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

【制法】1.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小时;3.取下冷却,过滤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将酒温热服用,不拘时候,常觉有酒力为好。

【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用于阳萎痿、冷痛、腰膝痹弱等症。牛膝:活血法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烦,明目,强腰膝,补肾积精。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痹弱、疮痈、便秘等症。生姜:解表,止呕,止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胃寒呕吐等症。椒:可温中,止痛,杀虫,用于脾胃虚寒冷痛,吐泻,蛔厥等症。

此酒内补肝肾筋骨,外祛风寒湿邪、中介活血通经,主治腹部瘀结冷痛,折伤闪挫,腰膝痹痛,足痿无力,肢节不利、四肢拘挛,肾虚阳痿。

 

仙灵脾酒
【配方】仙灵脾60g 白酒500ml
【功用】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
【制法】1 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 2 放入酒中浸泡,3日后取出。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睡前服用。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此酒。
【药材功效解析】仙灵脾:又名淫羊藿,其性味辛甘而温,可补肾壮阳,祛风去湿。此酒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主治阳痿,尿频,腰膝无力,四肢麻木,肌肤失仁,以及女子性欲减退,久不受孕,也适用于老年人的肾气不足诸症。
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

长春酒
【配方】山茱萸30g 巴戟天45g 石菖蒲30g 地骨皮40g 覆盆子45g 枸杞子100g 菟丝子45g 肉苁蓉120g 柏子仁40g
五味子24g熟地45g 山药40g 牛膝70g 杜仲70g 茯苓30g 人参10g 木香15g 川椒9g 泽泻40g 远志30g 天冬(去心)30g
麦冬(去心)30g 白酒3500ml
【功用】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
【制法】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
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
人参:补气。
白茯苓:健脾利湿。
当归:补血活血。
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仙茅酒

【配方】仙茅120g 酒500ml
【功用】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制法】1 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每日早晚2次,空腹服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药材功效解析】仙茅:性味辛热有毒,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用于阳痿精冷,小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痹等症。
此酒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症。
九香虫酒
【配方】九香虫40g 白酒400ml
【功用】补肾壮阳,理气止痛。
【制法】1 将九香虫拍碎,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九香虫:又名黑秃虫、屁板虫,为蜻科昆虫九香虫干燥全虫。其性味咸温,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适用于胸隔气滞,脘痛痞闷,脾肾亏损,腰膝酸楚,阳痿等症。

此酒主治因肾虚所致的阳痿,以及胸隔气滞等症。

仙灵酒
【组成】仙灵脾120g 菟丝子60g 破故纸60g 金樱子500g 小茴香30g巴戟天30g 川芎30g 牛膝30g 当归60g 肉桂30g
沉香15g 杜仲30g 白酒10000ml
【功用】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打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 3 将器皿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1小时; 4
取出器皿,密封; 5 7日后开封,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破故纸、牛膝、肉桂、杜仲:补肾壮阳,强筋骨。金樱子:可补肾固精。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沉香、小茴香:理气,兼引药下行。
此酒有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无力,下元虚冷,行走无力,阳痿,遗精、泄泻等症。中老年肾阳亏损,气血不足者可把此酒作为食疗常服。

右归酒

【配方】仙萸肉70g 菟丝子55g 炮附片30g 枸杞子75g 茯苓50g鹿角30g 当归120g 桂枝70g 熟地50g 白酒1500ml
【功用】温利肾阳,填充精血。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洗净一起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缝口; 2 放入白酒中浸泡,封存100天; 3 过滤去渣,取液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5~10ml,每日早晚2次服用。药性偏热,故阴虚火旺者忌用。
【药材功效解析】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鼓舞肾气。熟地、山萸肉:补肾阴,滋化源。茯苓:泄其肾浊。
此酒主治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老年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腰酸腿软,小便不利或反而增多,遗尿,尺脉微弱,舌淡;或者中年人阳痿,滑精,以及寒癫,浮肿,火不暖土,脾胃虚寒,呕吐腹胀,食少便溏等症。

鹿茸补酒

《本草纲目》中另载有“鹿茸酒”,仅鹿茸(5克)、山药(30克)、白酒(500毫升)三味,功效主治与本酒相同,可作参考。此酒性热,青壮年体健者及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服。

配方:鹿茸片1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杜仲15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肉桂3克,米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同放入清洁干燥的盛酒容器中,倒入35度以上米酒,加盖密封,放置阴暗处浸泡3个月以上,取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壮肾阳,益气血,强筋骨,固膀胱。用于男子虚劳精衰,气血两亏,阳痿滑精,畏寒,夜尿频数,骨弱神疲,以及女小腹冷痛,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5~30毫升,空腹饮用。

鹿血酒

鹿血在唐代就已经作为药用,以鲜鹿血调配药酒则始于宋代。《本草纲目》记载鹿血可以“大补虚损,益精血”,用鹿血配制的药酒则具有温阳补虚,养血益精,疏通经络的功效。不少方书均记载了鹿血酒的治疗和补养作用,如治肺痿咳嗽、崩中带下、调血脉,止腰痛、令人血气充盛等。现代药理研究对于血液病,特别是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有较好疗效。鹿血酒现东北、西北等地市场有售。鹿血性热,凡有阴虚火旺者,或实火者忌服,高血压、肝炎、肾炎等患者也不宜服用。

配方:新鲜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搅拌均匀,封口,至于冰箱冷藏24小时,取上清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用于肾阳虚,精血亏之阳痿,腰膝酸软,畏寒腹痛,虚寒带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鹌鹑酒

鹌鹑为补益佳品,有补五脏,益精血的作用,是食疗中常用补品。

配方:鹌鹑1只,菟丝子15克,肉苁蓉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鹌鹑闷死,去毛和内脏,洗净,切成小块,与菟丝子、肉苁蓉一起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取酒饮服。

功效与主治:滋肾壮阳,补肾固精,强骨抗衰。适用于阴虚阳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早泄,阳痿,未老先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胡桃酒

配方:胡桃肉120克,杜仲、补骨脂各60克,小茴香20克,白酒2000克。

制作方法:将上4味药切碎,放酒中密封浸泡1个月,即可。

功效与主治:补肾温阳,壮腰骨精。适用于肾阳虚弱,腰膝酸软,肢体冷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性功能减退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