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柳叶蒿_柳叶-痈疽-生境-菊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0 
核心提示:目录“柳叶蒿”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integrifoli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和北部地区。【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用法用量】1~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页首《中华本草》:柳叶蒿【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拼音名】LiǔYèHāo【英文名】WillowleafWormwood【来源】药材基源


原题:柳叶蒿
词频:柳叶,卵形,痈疽,生境,清热解毒,菊科,中华,基部,楔形,分布,蛛丝,汇编,锯齿,花期,边缘,无毛,直立,用量,摘录


目录“柳叶蒿”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

【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和北部地区。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1~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中华本草》:柳叶蒿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Liǔ Yè Hāo

【英文名】Willowleaf Wormwood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integrifolia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柳叶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主根明显,侧根多数;根状茎 略粗。茎直立,单立,紫褐色,有纵棱,中上部有斜展分枝,被蛛丝状毛。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花期估萎,中部叶长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7cm,宽1.5-3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下面无毛,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有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上面无毛,下面除叶缘处被灰白色密茸毛;上部叶狭披针形,有齿或全缘。头状花序极多数,总状排列于腋生直立的短枝上,并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有披针形至条形的苞叶;总苞卵形,长4-5mm,宽3-3.5mm;总苞片约5层,边缘宽膜质,蔬生蛛丝状毛;外层雌花10-15朵,黄色。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无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河边、草地、草甸及灌丛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炎;扁桃体炎;丹毒;痈肿疔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疽、疮肿。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