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风水入门 » 正文

新国学网:建筑风水学其二_风水-生态学-建筑-教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9 
核心提示:2、生态学思想2.1人与自然协和近代,人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对峙、斗争是社会和文化的主题之一,它历史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不象农业社会那样依从于自然,而是用科技工业变革自然、征服自然、破损自然、毁坏生态,表现出“人地对抗”和“冲突”的关系。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或后工业社会及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还存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


原题:建筑风水学其二
词频:风水,建筑,生态学,生态,教导,目的,天人,建筑学,风水学,关系,协和,山水,环境


  2 、生态学思想
  2.1 人与自然协和
  近代,人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对峙、斗争是社会和文化的主题之一,它历史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不象农业社会那样依从于自然,而是用科技工业变革自然、征服自然、破损自然、毁坏生态,表现出“人地对抗”和“冲突”的关系。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或后工业社会及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还存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设中,因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来保护山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地(即自然)高度协和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2.2 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是一门有关人和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体系和信仰体系。作为学问体系,风水学通过风水先生及其活动教导世人应该怎么办;作为信仰体系,风水学通过民俗禁忌的形式教导人们不应该怎么办。作为学问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植树,以培生气;作为信仰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不该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不该如何开挖采掘,以护形势。“培生气”和“护形势”的直接目的出于保护山水,然而客观实际却是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自然。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要求人们,“顾其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尽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而先哲们依然悟出了其中的哲理。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近年全球范围的绿色革命运动,建筑学领城的生态建设,绿色建筑研究活动等,从其基本出发点来说,是与传统的生态学思想相吻合的。
  2.3 风水有机观
  建筑和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之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简单地说,要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来看待。风水世界观是与天地宇宙相关的,其间还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它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聚居地获得平安的生活。风水要求房屋建筑、园林及墓地,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认为风水有着“鲜明的生态实用性”,这种生态实用性常被潜在的凶兆威胁所遮掩。那部分具有迷信特性的凶兆威胁,却便风水成为限制愚昧农民滥用土地的权威。生态设计学很欣赏中国风水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相和谐的态度,并能深入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生态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
  结束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中华民族是靠风水起家的,炎黄祖先对风水推祟备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繁衍是风水休戚相关,风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风水学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风水环境的追求,尤其重视对优美自然环境的追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风水中的“大地有机”自然观,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表现,不仅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把天、地人看作是有全息同构的关系. “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人类最终的目的不是与自然分裂,而是与自然和谐,达到整体有机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