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新国学网:论武德思想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杨杰清_武德-思想-武术-校园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5 
核心提示: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中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帮助。关键词:武德;校园文化;文化建设Abstract:Usedocumentation,analyzingandothermethodstoanalyzethetraditionalChineseWushumoralityintheroleofcurrentCollegeCampusCulturebuilding,t


原题:论武德思想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杨杰清 李志诚 张云龙
词频:武德,武术,思想,校园文化,精神,道德,文化,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练功,正确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中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武德;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Abstract:Use documentation,analyzing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morality in the role of current College Campus Culture building,to help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Keywords:Wushu morality;campus culture;culture building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力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也会受到各国不同文化的冲击。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形势下,各国文化相互冲击参透已成不争的事实。在竞争激烈的格局中提高民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大学生。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武德思想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武德教育,旨在促进髙校的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依据。


2.武德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2.1武德的内涵


武德,又称武德修养,是指个体或群体从事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武德是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的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武德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他提到:“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也”。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的各门派都订有崇尚的武德规范和标准,并以此来约束和调整习武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例如少林寺门规:“1.尊师重道,孝悌为先!2.苦练功夫,体得先贤!3.不准奸淫,衣冠歪斜!4.不准扬拳舞爪,一下犯上!5.不准无姑发小口,造妄言!6.不准以大压小,公报私仇!7.不准指东杀西,高声争论!8.不准翘脚架腿,开口骂人!9.不准唆弄是非,以欺弱好强!10.不准贪图渔利,盗人钱财!11.要低声息气,不耻下问!12.要克己和众,助人成美!”武术各门各派都很注重武德培养,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以“仁、道”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具体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尊敬师长,遵纪守法,光明正大,善于助人,见义勇为,伸张正义,除暴安良,不逞强斗狠等等方面。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被人们推崇、认可的崇武尚德的思想观念和传统,这是中华武术的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内涵。


2.2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而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精神文化又包括政治立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情感方式、审美情趣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创新治校的观念,不仅要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而且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因而对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塑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对提高校园文化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武德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是一所高校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大环境的文化建设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大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他们能把良好的校园文化涵养带到未来的工作中从而对社会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武德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功能:


3.1动力导向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社会,高校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系统。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与碰撞,使学生感受耳目一新的同时,也产生与碰到许多迷惑与彷徨,如道德、价值观的取向等一系列的问题。传统武德思想是武术在几千年发展实践过程中积累孕育,同时受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思想渗透而形成的。古谚言:“做人先学礼,习武先练心!”练心即是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武德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起到保住传统思想文化的“一方水土”,指导学生培养正确道德,价值观的作用。武德思想能够引导大学生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滤和改造转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内在动力。例如,现在的教育强调的是个性发展,而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下容易形成处世高调,办事浮躁的习惯,而在传统武德思想中,强调习武者应谦虚谨慎,以低调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正如一位武术名家所言:做人如水。水虽时常在低处静静流淌,不刻意引人关注,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而为人亦当如此,一个人能吸引别人,往往不是因为他有多么优越的外在条件,而主要取决于他内在的人格魅力。


3.2模范榜样作用


历代中国武术历史上涌现出一批行侠仗义、出恶扶弱、保国安民的武术名家,他们大都从小刻苦习武,历尽艰难万苦,终究习得一身好功夫,并且都具有高尚的武德和人格魅力。如:霍元甲,王子平等著名武艺人士。在民族遭受外国列强欺凌时,他们挺身而出,将称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的洋人大力士打倒在擂台上,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这些历代的具有高尚武德的武术名家精神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爱国思想,增强正义感,自觉培养髙尚的人格品质。


3.3激励意志作用


中华传统武德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意志力。意志力是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武术谚语道“要学武,不怕苦,得练功,莫放松”、“欲学惊人艺,需下苦功夫”、“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等均表明持之以恒、坚韧不懈的顽强毅力在习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武术名家王子平,年少时每天摸黑起身,练功不缀。有时二更满天星斗,万籁禾声,他便起床,全神贯注地练功;有时他五更天起来,踏着满地露水,吸着清新的空气,一直练到旭日东升。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北斗功”和“露水功”。无论是冰天雪地的数九寒天,还是三伏暑天,始终如一。即便早上洗脸也不放过练功的机会,手撑在盆里,单手倒立起来,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几十年艰苦习武将民间流传的各种武术差不多都练过,终成一代宗师,擂台上打败了各列强国家大力士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这样的武德精神,是不少现代学生所缺乏的,更是在当今校园中需要进行弘扬的。而这种精神,是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启发,获得激励。


3.4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源泉


习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习武者经受身体上的磨练和意志上的考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在现代教育中,对于改善当代大学生的依赖性,形成正确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有着重要作用。武术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武德文化深受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强调道德至上,明礼诚信。武德文化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道德评价标准,如:“己所不予勿施于人,未曾习武先习德”无不体现着道德至上的道德准则。中华武术所特有的武德价值既包括了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又包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思想。武术文化潜在的教化功能对于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很好的教育价值。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武术内在的德育价值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武德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全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不断的从中华传统武德中吸取营养和智慧,使得传统道德准则能与现代大学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弘扬中华传统武德思想,促进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戴雁琴.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4):13-14


2、金红梅.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独特功能.【J】.教育探索2007.4,(190):90-91


3、刘战红.论传统武术文化与人格培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


4、赵玲,王宏.弘扬“武德”精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3)29


5、万籁声.武术汇宗【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8:14-16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