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下田菊_思茅-音名-头状花序-蛇咬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8 
核心提示:【拼音名】XiàTiánJú【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lavenia(L.)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平卧,着地生根,上部分枝,紫红色,有细毛,下部光滑。叶对生,叶片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有柄,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略有皱纹,具疏毛。秋季开白色或黄色小花,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6~8


原题:下田菊
词频:基部,思茅,分枝,音名,头状花序,蛇咬伤,花柱,花药,生境,菊科,分布,煎服,卵形,感冒,平卧,细毛,花序,楔形,扁桃体炎


下田菊下田菊

 

【拼音名】Xià Tián Jú

【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

【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平卧,着地生根,上部分枝,紫红色,有细毛,下部光滑。叶对生,叶片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有柄,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略有皱纹,具疏毛。秋季开白色或黄色小花,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6~8毫米,有长梗,排列成顶生疏散、2或3枝的圆锥花序;总苞片短圆形,约2列;花全为管状,两性对称,5裂,外面常有毛;花药截头状,顶部有一腺状尖头,基部钝;花柱分枝。瘦果倒椭圆形,全体具腺点或细瘤;顶端有3~4条短而硬的刺毛状的冠毛,每一冠毛的顶端有一腺体。

【生境分布】通常生长水边及低湿地区。我国温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高热,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痈疖疮疡,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方】1、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下田菊1~2两(鲜品3~4两),水煎服,每日1剂。黄疸退后,小便清利时加猪瘦肉1两。

2、感冒高热:下田菊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