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方剂 » 正文

新国学网:大温中饮_劳倦-升麻-被覆-细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7 
核心提示:【处方】熟地9~21克冬白术9~15克当归9~15克(如泄泻者不宜用,或以山药代之)人参6~15克(甚者30克,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柴胡6~12克麻黄3~9克肉桂3~6克干姜(炒熟)3~6克(或用煨生姜3-7片亦可)【功能主治】温中补虚,解表祛邪。主阳虚伤寒及一切四时劳倦寒疫阴暑之气,身虽炽热,时犹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盖,或喜热汤,或兼呕恶泄泻,但六脉无力,肩脊怯寒;邪气不能外达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去浮


原题:大温中饮
词频:泄泻,阳虚,细辛,柴胡,劳倦,亦可,升麻,被覆,干姜,附子,川芎,熟地,麻-黄,气虚,白术,白芷,热汤,温中,肉桂,伤寒,防风,当归


【处方】熟地9~21克 冬白术9~15克 当归9~15克(如泄泻者不宜用,或以山药代之)人参6~15克(甚者30克,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 柴胡6~12克麻-黄3~9克 肉桂3~6克 干姜(炒熟)3~6克(或用煨生姜3-7片亦可)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解表祛邪。主阳虚伤寒及一切四时劳倦寒疫阴暑之气,身虽炽热,时犹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盖,或喜热汤,或兼呕恶泄泻,但六脉无力,肩脊怯寒;邪气不能外达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去浮末,温服,或略盖取微汗。

如气虚,加黄耆6~9克:寒甚阳虚者,加制附子3~6克,头痛,加川芎或白芷、细辛;阳虚气陷,加升麻,肚腹泄泻,宜少减柴胡,加防风、细辛亦可。

【备注】原书云:"服后畏寒悉除,觉有躁热,乃阳回作汗佳兆,不可疑之畏之"。"此方宜与理阴煎、麻桂饮相参用"。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