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红茅药酒
词频:呃逆,烧酒,用量,脾胃,呕吐,丁香,山药,杆菌,枸杞,主治,药酒,温中,草豆蔻,芳香,用法,功效,吐泻,药物,肉豆蔻,砂仁 [药物组成 公丁香6g 白豆蔻6g 砂仁10g 良姜6g 零陵香6g 红豆蔻6g 白芷10g 当归30g 木香2g 肉豆蔻6g 陈皮20g 枸杞10g 檀香2g 草豆蔻6g 佛手10g 桂枝6g 沉香4g 肉桂20g 山药6g 红曲162g
[功能主治 理脾和胃,温中散寒,适用于寒湿中阻,脾胃气滞的脘满痞塞,腹胀腹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用量 每服适量,酒须烫热饮用。
[制备方法 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浸于烧酒中,烧酒用量5200ml加热,煮数沸再兑入1560g蜂蜜,4162g冰糖,溶化即成。
[资料来源 《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按:本方在大量辛温药中加入当归、枸杞、山药滋阴养血,用以防止温燥伤阴,配方合理,气味芳香,是一种理想的药酒。

性味功效
性辛,味温。入肺、脾、胃、肾四经。功效:温中、暖肾、降逆。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药理作用
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用法与用量:1-3g。
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