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常用中药名释义-补虚药_本草纲目-黄芪-避讳-释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2 
核心提示:常用中药名释义-补虚药 黄芪原名“黄耆”。《本草纲目》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因颜色、功用而得名。 人参本品药用其根,因“根如人形,有神”(《本草纲目》),故名。 太子参本品原在南京明孝陵所发现,故名。又因其块茎很小,多用于小孩,又名“孩儿参”。 党参本品“原出山西上党,而根形如参,故名”(《中药材品种论述》)。因产地、形状而得名。 西洋参因产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加拿大,功似人参,故名。


原题:常用中药名释义-补虚药
词频:本草纲目,故名,黄芪,避讳,山药,甘草,原名,药名,释义,薯蓣,块茎,称誉


常用中药名释义-补虚药

  黄芪 原名“黄耆”。《本草纲目》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因颜色、功用而得名。

  人参 本品药用其根,因“根如人形,有神”(《本草纲目》),故名。

  太子参 本品原在南京明孝陵所发现,故名。又因其块茎很小,多用于小孩,又名“孩儿参”。

  党参 本品“原出山西上党,而根形如参,故名”(《中药材品种论述》)。因产地、形状而得名。

  西洋参 因产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加拿大,功似人参,故名。

  山药 原名“薯蓣”,因避讳而得名。“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本草衍义》)。

  甘草 本品因味甘而得名。旧时有“国老”之称誉。甄权云:“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陶弘景云:“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