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常用中药名释义-补虚药_本草纲目-黄芪-避讳-释义-


核心提示:常用中药名释义-补虚药 黄芪原名“黄耆”。《本草纲目》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因颜色、功用而得名。 人参本品药用其根,因“根如人形,有神”(《本草纲目》),故名。 太子参本品原在南京明孝陵所发现,故名。又因其块茎很小,多用于小孩,又名“孩儿参”。 党参本品“原出山西上党,而根形如参,故名”(《中药材品种论述》)。因产地、形状而得名。 西洋参因产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加拿大,功似人参,故名。
|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